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职称论文 > 文章内容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主题:对策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7

简介:本文是型本科和大学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对策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型本科和大学论文范文

对策论文

目录

  1. 一 外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 (三)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四)忽视了语言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
  4. 二 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改进对策
  5. (一)更新教学理念,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6. (二)拓展国际化合作,加强地方高校对外交流与沟通
  7. (四)鼓励思辨和创新
  8. (五)充分整合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
  9. 三 总结

摘 要:地方高校在社会影响力、政策和资金支持、教师提升和发展机会、人才队伍建设、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发展.就外语学科发展而言,地方高校在外语教育领域目前存在几个显著的问题:对外语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忽视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语言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包括:更新教学理念,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国际化合作,提升学校影响力;探索跨学科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思辨和创新;整合外语教育资源.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外语教育;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9-0113-05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国,并且我国高等教育即将由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暴露出的教育问题也饱受教育界和社会的诟病.这其中,教育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显著的问题之一.众所周知,同部委直属高校、国家重点高校(尽管是以前的提法)比起来,地方普通高校在社会影响力、政策和资金支持、教师提升和发展机会、人才引进和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受学生生源质量、对外交流合作渠道、国际化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地方高校在外语人才培养方面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任务主要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往往局限于考虑当前地方的人才需求,在“着眼于地方建设”和“重视国际化影响力”、“当前”需求与“长远”规划两方面,往往不能兼顾,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快速变革的社会,毕业生在用人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就外语学科发展而言,除了以上的限制因素以外,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在工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的缺失是制约外语学科发展的另一个因素.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国内外国际化人才需求激增的大背景下,探讨外语人才培养改革对今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一 外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外语教育和外语学科地位的认识存在偏差

从外语教育学科发展来说,对外语教育的认知偏差实际是教育理念和教育统筹的问题.这是外语教育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也是教育的问题.普遍的认知偏差表现在:对外语教育的定位认识不清,将外语教育与某个学科方向,比如外语教学等同起来,认为外语教育就是外语教学;忽视外语专业的学科独立性,将外语学科弱化为其它学科的附属,甚至是可有可无的领域.隶属于外语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学科建设薄弱,学科方向课程和科研方向不全面也是问题之一.此外,对外语教育的认识偏差还体现在:针对将外语教育、语言学、教育学三个学科的理论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科学、高效地指导外语教学的研究比较缺乏.外语学科是传统的专业,却历经几十年发展,依然是薄弱学科.

实际上,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来说,传统的外语教育和外语学科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外语教育在保障国家发展和安全、参与国际事务、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外语教育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也是国家教育水平和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是国家发展水平的体现.外语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教育,而且承担着传承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任务.此外,外语教育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塑造和文化引领起着重要作用.综上所述,外语教育的优势应该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偏重语言知识的灌输,忽视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塑造

人文精神的塑造是高等教育培养体系和高等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的一部分.长久以来,我们对人文科学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相较理工学科,人文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因为人文学科的学习就是知识的识记;人文学科对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直接显著的作用,因此人文学科可以弱化.这个误区在于传统的人文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对思辨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塑造.传统的人文学科的考试模式是:试题有一个标准答案,学生的任务是背诵,考试的任务就是把背诵的内容对应落实到纸上.英语专业学生无话可说、没有思想、缺乏思辨性已被广为诟病[1].学生在英语课上,尤其是大学英语这样的公共外语課上“集体失声”已经是长期的、普遍的问题.语言教学中忽略思辨能力的训练,不仅仅是某个高校的问题或某个地区的高校的问题,甚至是语言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的问题[2].语言是思想表达的工具.没有思想的表达是没有意义的空洞的符号形式.在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如果人文学科的人才培养只是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没有思想的塑造,省略了思辨的过程,那么这样的人才相对于机器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只有让学生在思考中锻炼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巩固和提高.如果外语教育不能鼓励学术表达、独立思考和创新,那么外语教育质量的提高只能是流于口号.目前,一大批教师,如杨小雁、王少鹏等,已经提出语言与思考相结合的外语教学实践[3].可见,人文精神和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已经是教师们的共识.然而,要真正在外语课堂上实现思辨能力的培养,产生实质性的变革绝非易事.

教育本身就具有人文属性,教育应该渗透人文教育,外语学科也不例外.文科教育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审美情操、社会责任感等,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是关照理工农医发展的一盏“灯塔”[4].“人文性”的培养承担着引导学生关心人、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任务.人文教育是所有的学科教育的统领,是教育工具性的升华.成功的人文教育激发人才实现最终的社会价值.人文科学教育的成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全局、整个社会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三)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科技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创新力不足,导致应用能力不足.人文学科的思想创新的价值在于探索、推动社会建立更加具有发展驱动力的社会机制,创新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实现智库资源的高效配制,从而助推自然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构建幸福的人类社会.今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不允许外语教学再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照本宣科地传授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塑造思辨能力、激发创造力,使学生具备运用外语学习、交流、思考、革新的能力,以适应未来胜任工作岗位的需求.2019年,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题为《严起来,难起来,实起来》的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在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社会变革奔涌而出的时代,只有勇于革新,才能实现文科教育深刻而全方位的变革.

“新外语”教学理念是什么?“新外语”学科怎样建设?“新外语人才”怎样培养?这是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承担的任务,也是外语教师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忽视了语言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

外语人才不是仅仅精通外语语言的人才.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信息的载体.因此,仅仅懂外语语言使用规则,而对其他专业知识不通的人才是没有办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的.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强调外语语言能力的锻造和机械的语言知识的识记,却忽略了语言应该是传递学科知识和思想的载体.在语言教育教学中,没有充分利用好语言的工具性.这样导致的问题之一是,“外语加学科”的人才模式的空白和高端外语人才的欠缺.中国通外语、懂专业的涉外法律人才奇缺,能用外语跨国诉讼、反垄断和维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人才全国不足2千人,更谈不上用外语直接参与航空航天、新材料、能源化工、人工智能、生物医疗的国际科技合作,或者胜任国际组织的专业岗位[5].何莲珍在多语教育2020与多语习得论坛上曾指出,我国在国际组织任职的人员相较其它国家任职人数严重不足.以联合国秘书处地域分配任职人员(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为例,中国的会费比额为7.921%,适当人员数量为164至222人,但实际任职人数只有81人.这些不足反映了我国参与国际化事务的外语人才欠缺、国际化的外语人才输送滞后以及国际化的外语人才储备不足.一方面,外语专业毕业生在求职中遇冷,另一方面,外语水平高、懂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短缺.这是外语教育面临的尴尬境地.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传统的外语教育培养模式中,忽略了对其它专业技能的教授和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这样导致外语毕业生就业面过窄,除了从事翻译、教育相关工作以外,找不到其它出路.近些年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互联网产业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迫使教育朝着跨学科方向发展.外语与人工智能等信息化产业的结合将成为外语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二 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改进对策

(一)更新教学理念,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从来不是孤立于社会的,教育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依赖于国家社会的制度性保障.外语人才培养要与当地的人才需求紧密相连,注重市场需求导向.因此,在培养方案实施之前,组织团队进行充分的需求调研、制定科学的学科规划和中长期的培养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与地方的发展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和利用地方的优势资源和人才需求,因地制宜,制定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培养体系和方案.其次,优质的外语教育离不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纲领.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教育理念和教育纲领的传承人和执行人.因此,应不遗余力地建设教师队伍,制定教师团队建设的长效机制,注重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加强应用型教师培养;注重本土教师培养和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并举.要深入探索,大胆实践高校与政府、企业对接,真正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为社会发展服务.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尤其与国外的大学、教育机构合作,促进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不仅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也要在人文领域扩大交流.此外,要将最前沿、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用于教学.比如,我们看到,在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使用智能黑板、教学App等,这些都是良好的势头.这些智慧多媒体的使用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授课途径.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要让教育成为最前沿科技发展的试验田,将科技引入教育教学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的力量,让学习体验和教育教学更加科学、高效,让学习和科技创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二)拓展国际化合作,加强地方高校对外交流与沟通

一个地区的发展并不是与外部世界割裂开来的,而是与世界的发展同步的.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可能并不直接从事跨国工作,却是国际化人才的后备军,肩负着接续国际化人才的重任.因此,地方高校也不能忽略国际化教育.地方院校相较国際化的大都市在经济、人文交流方面明显不足,教育和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意识相对薄弱.地方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这样一个现实:今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被裹挟着加入全球化的浪潮;全球化的发展将带来人才、资本以及资源在全球范围的重新配制和整合.地方高校应积极建立对外交流的渠道,通过合作、交流学习,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发展的方向,不断改进教育工作,提升国际化教育水平.

此外,在国际化竞争日益加剧的时代,在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影响力、深入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管理等方面,外语教育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怎样让世界客观地认识中国、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是摆在外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只有专业能力过硬、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事务、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才能承担起大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任,成为积极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中坚力量.闭关锁国,固步自封,是不能培养出跨文化高端人才的.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教育决策者要切实承担起提高外语教育质量的重任,认识到自身的使命和世界的发展现状,敢于迎难而上,敢于革新,加强对外交流合作,鼓励教师交流学习,全方位提升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三)拓展外语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发展,探索跨学科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在,只局限于文学鉴赏与语言技能培训的的语言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世界发展变化的需要.传统的外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多从事教育、贸易、咨询等行业的工作,但是在信息时代,社会生产秩序被重塑,出现了新的行业和岗位,因此,外语教育要跟上社会转型的步伐,就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蓬勃发展的今天,外语教育要探寻语言与多学科融合,融入科学研究的发展,为推动生产力的提高服务.事实上,外语专业人才完全可以从事教育、医疗、社会公共服务、工业生产等各个行业的工作.外语人才能够参与研发的应用产品可以丰富多彩,如:电子游戏、机器口译笔译软件开发、教学诊断软件、线上教育平台、智能服务员、智能话务员、自动音频文字转换产品等.

總结起来,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绝不仅仅是掌握一门外语,而是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熟练掌握一门或几门外语.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上,应注重跨学科、多领域的培养.比如,要培养懂外语的全能型幼儿教师,在设置外语课程的同时,设置幼儿教育、幼儿心理发展、艺术鉴赏等课程.再比如,要培养为地方旅游产业发展服务的外语人才,就相应探索“外语+旅游管理”“外语+酒店管理”等培养项目,使外语人才适应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的相关部门应积极拓宽外语人才培养的渠道,探索“新外语学科”“外语交叉学科”“外语加学科”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学校培养与社会服务,有目的、有规划、科学地为行业和地方输送人才.

(四)鼓励思辨和创新

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曾指出: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对教育从认知到实践都存在一种系统性的偏差,这个偏差就是我们把教育等同于知识,并局限在知识上;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头迫使我们认识到现有教育体制和方法的局限性和改革的迫切性.改革就是创新.教育创新首先要做到鼓励教师创新,创新教师管理和激励机制,放开教师的手脚,给予教师充分的发挥空间.对于教育教学,创新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考核方式等.要创新学校和地方的特色课程,形成有力的教学创新团队.鼓励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教学观摩、科研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升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评价应始终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展开,课程的设置应与人才培养相对应.此外,还应创新课程考核机制.要深入开展过程化考核,将学生的日常的课业表现与最终成绩挂钩,切实落实引导、指导、监督、考核等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以“新文科、新理念”为理念,创新教育管理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等,形成全方位的改革举措.

(五)充分整合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

人才培养体系自上而下,教育方针政策、学校发展规划、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编排等一系列活动都是教育理念的反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政策支持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学.当前的外语教育要充分整合教师资源,规划和引导教师将自身的职业发展与学校的教育任务、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地为教师分配教育教学任务,为教师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提升机会,鼓励教师学习和创新,打造专业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国内外政策,有效整合各类教辅资源,服务外语学科的发展.应充分利用前沿的教育技术,将课上教学与课下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让智慧教育助力外语教育质量的提升.2020年1月爆发的新冠状肺炎迫使成千上万的人留守家中,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这样现实的问题警醒有关教育部门:要加快发展建设互联网线上教育,带动教育产业升级.地方高校要善于利用发达地区的已经形成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资源,引进、嫁接到本校的教育教学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最后,发展外语教育还应注重因地制宜,有效利用现有的地缘资源.比如,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开展小语种外语教学.再比如,依托地方优质的农业产品、旅游资源等,开展“外语+贸易”“外语+导游服务”人才的培养模式.

三 总结

教育水平是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外语教育的水平直接影响国际文化交流、国际影响力和国家话语权.外语人才承担着向世界介绍、传播本民族文化的重任.外语人才要探索以其他国家和民族能够接纳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参与国际事务治理,影响世界的发展.在新时代,外语教育应该重新定位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角色,找到本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立足点,以助力我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地方高校在外语教育中如能妥善处理地方发展与对外交流、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单一学科发展与交叉学科发展、传承与创新、外语教育与母语文化继承、传授知识与激发思想活力的关系,那么,外语人才的培养工作将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顾悦.回归人文学科: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与发展路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9(01):16-21+15.

〔2〕王聪颖.再论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英语广场,2017(04):63-66.

〔3〕杨小雁,王少鹏.高校外语专业教学现状分析与反思——倡导语言与思考相结合的外语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3):126-129.

〔4〕吴岩.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EB/OL]. https:heep.unipus.cn/news/content.php?NewsI D等于4849,2020-03-04.

〔5〕王立非.英语教育再出发:英语专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与现实担当[J].山东外语教学,2019,40(01):48.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The limitations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ocial influence, policy and financial support, teachers'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sources and other aspects constra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far as the foreign language discipline is concerned, there are several obvious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deviations in the cogni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he neglect of the shaping of language usage ability and humanistic spirit; the neglect of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lack of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nd other disciplines.Th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include: updating teaching ideas and optimizing the training mechani of applied talents; expand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o enhance the influence of the school; exploring the training mode of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encourag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innovation;and integrating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resources.

Key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pplied Talents

总结:言而总之,这是一篇关于型本科和大学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对策相关型本科和大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对策引用文献:

[1] 型本科和大学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型本科和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范文8000字
[2] 型本科和大学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关于型本科和大学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2000字
[3] 型本科和大学毕业论文怎么写 关于型本科和大学参考文献格式范文5000字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下载【免费】
对策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热门型本科和大学相关频道
有关于对策毕业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