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参考文献 > 文章内容

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参考 分子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分子科学与工程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4

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参考:力学期刊群的内外关系与学科结构
  2. 第二篇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样文:弹性体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3. 第三篇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模板: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4. 第四篇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范例:黏土吸附结合水动力学模型及机理研究
  5. 第五篇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格式: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

★100篇免费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为你的写作提供相关参考,可用于分子科学与工程方向的硕士论文和本科论文写作参考研究,每一篇都是经典优秀的范文格式模板,【赶紧阅读吧!】

第一篇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参考:力学期刊群的内外关系与学科结构

研究学术期刊对探索学科结构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SCI扩展版(SCIE)数据库中力学领域66种专业期刊构成的力学期刊群为样本集,利用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了力学期刊群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关联,在此基础上对力学的学科结构以及力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对力学期刊群内部结构的探讨采用的是内容分析和引文分析两种方法.首先,利用词频分析法分别从标题用词、关 键 词 、摘 要 用词等方面对力学期刊之间在内容上的相似度与区分度作了分析.其次,利用引文分析法从力学期刊论文所引用的出版物和力学期刊之间的相互引用关系两方面对力学期刊群基于引文平台的内部结构作了分析.同时通过多维尺度分析和因子分析将期刊群的内部结构以图谱的形式展现出来.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力学期刊群内部结构关系的综合分析,从而通过力学期刊群展现出力学的学科结构.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Q测度法(Q-measure),揭示了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和计算力学之间的关系.基于力学期刊群内部关系的力学学科结构研究表明:力学主要是由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理性力学(含力学中的数学方法)、声音与振动力学、计算力学、力学与热学耦合、流变学、黏附力学八大部分组成.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是力学中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二者不管是在研究内容上还是在引文关系上均具有明显的分界,相互独立.计算力学是与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均有较强联系的一门工具性学科.

对力学期刊群外部关联的探讨是从引用和被引用两方面进行的:力学期刊群主要引用哪些学科期刊群中的文献,力学期刊群中的文献主要被哪些学科的期刊群所引用.从而揭示了力学及其分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和相互支撑的关联状况及关联程度.力学期刊群与其他学科期刊群之间的引用、被引用及这两方面的对比研究表明:力学倾向于引用的学科包括物理学(综合)、应用物理学、声学、原子分子及化学物理学、光学、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航空航天工程学、自然科学(综合)、地球科学(综合)、计算机科学(各学科应用)、气象学与大气科学、高分子学、电气电子工程学等,这些学科以物理学、数学等学科为主,是力学的学科基础或学科支撑,对力学有较强引用倾向的学科包括工程学(综合)、机械工程学、冶金学与冶金工程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制造工程学、土木工程学、化学工程学、器械仪器学、材料学(综合)、复合材料学、化学(综合)、物理化学、凝聚态物理学、数学物理学、数学(各学科应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水资源学、热力学、海洋学、能源与燃料学、流体与等离子体物理学等,这些学科主要是工程技术类学科,也包括基础学科的一些分支学科,是力学的重要应用领域,力学可以看作是这些学科的基础或学科支撑.

最后,本文以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为理论依据,基于上述相关研究结果,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三个层次上对力学学科的性质与作用进行了分析.力学作为技术科学中的典型学科,是根植于基础科学之上的,主要以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南,以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为研究工具,为机械工程学、化学工程学、土木工程学、冶金学与冶金工程学等工程技术类学科服务的一门学科.力学还是材料学、热力学、能源与燃料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海洋学等技术科学的基础.可以说,力学是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中大多数学科的共同基础.总之,力学以基础科学为指南,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是联系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纽带.

第二篇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样文:弹性体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弹性体基纳米复合材料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具有优于传统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然而,如何控制纳米填料在弹性体基体中稳定的分散状态是实现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优越性能的基础,而如何建立其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联则是实现性能可控的关键.考虑到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是一个涉及多尺度多相互作用的多元复杂体系,传统实验技术很难做到对其微观结构细致全面的表征,从而无法建立起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精确定量的关联.因此,计算机模拟将在理解和预测弹性体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增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建立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的粗粒度模型,运用平衡态与非平衡态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其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

(一)表面接枝的纳米颗粒的分散机理的研究:

关于分子链接枝纳米颗粒的研究,以前的工作要么只关注分子链的微观行为(采用理论计算和模拟工具),要么只关注较为宏观的纳米颗粒的分散状态(采用实验手段).特别地,大部分模拟所采用的模型十分简单,只是一个或者几个纳米颗粒接枝聚合物分子链的情况.本文则建立了一个较大的较为真实的模拟体系(含48个纳米颗粒和几千条聚合物分子链).相比于其他体系,该体系能够更好地直接表征纳米颗粒的分散状态,如直观的快照图、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能等.通过把纳米颗粒的分散状态与分子链的微观行为相联系,解释了表面接枝的纳米颗粒的分散机理.接枝纳米颗粒的分散状态主要由聚合物接枝分子链的排除体积(excluded volume effect)以及本体效应(matrix effect)两个因素所控制的.

本文还研究了表面接枝密度、接枝分子链链长和本体分子链链长对纳米颗粒分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纳米颗粒接枝,存在着一个最佳接枝密度;而接枝分子链越长,本体分子链越短,纳米颗粒的分散就越好.另外,考虑到真实的情况中接枝分子链和本体分子链多不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本文也考察了接枝链和本体链之间的热力学作用力(Flory-Huggins parameter)对于分散的影响,而这是以前的模拟和理论计算所没有涉及的.

(二)应变诱导的弹性模量非线性行为的研究:

虽然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发展飞速,但其增强机理以及非线性力学行为一直未得到很好地解决.以前的研究工作要么关注静态下的微观结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平衡态模拟和理论计算),要么通过宏观性能推测其增强机理(实验手段和非平衡态模拟).目前还没有模拟工作把形变过程中的微观结构的演变和材料宏观的非线性力学行为建立联系来进行研究.本文建立了一个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的粗粒度模型来模拟一个较大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的体系(60480个模拟粒子).采用了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模拟,包括单轴拉伸以及简单剪切,研究了体系的应力应变行为,通过拟合得到了弹性模量形变曲线,观察到了类似于",Payne效应的”的应变诱导的非线性力学行为.同时,细致地表征了形变过程中模拟体系的微观结构的演变,而这是以前的非平衡态分子模拟和理论计算所没有的.基于微观结构的变化,探讨了体系弹性模量随应变的非线性行为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对于纳米颗粒聚集的体系,其非线性行为来源于直接接触的纳米颗粒网络/团簇的破坏解体,而对于纳米颗粒分散的体系,非线性行为则来源于通过聚合物壳层桥接而相连的纳米颗粒网络/团簇的破坏解体.

另外,本文也考察了纳米颗粒-纳米颗粒之间的作用力、纳米颗粒-聚合物之间的作用力以及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对于这两种物理网络结构的影响.发现了体系的初始平台模量随纳米颗粒体积分数的非线性增加的现象.最后通过研究发现,降低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非线性行为的有效途径是增加纳米颗粒相互之间的距离或者在纳米颗粒表面接枝聚合物分子链.

(三)表面接枝的纳米颗粒填充体系的静态与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

首次通过分子模拟研究了表面接枝的纳米颗粒填充的弹性体材料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纳米颗粒接枝模型,即在纳米颗粒表面引入了表面虚拟点,使接枝分子链不会沿纳米颗粒表面滑移,与真实情况更为符合.本文重点考察了接枝密度和接枝分子链长对于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模拟体系快照图、径向分布函数、接枝分子链与本体分子链构象表征等研究了体系的微观结构,利用单轴拉伸研究了体系的静态力学性能和增强效果,通过周期性振荡剪切研究了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增加接枝密度和增加接枝分子链长能使纳米颗粒的分散状态变好.而其微观结构又影响了宏观力学性能:接枝密度的增加和接枝链的变长使得接枝链与本体链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增强,增强效果更明显;体系中直接接触的纳米颗粒的减少使得弹性模量随应变的非线性行为以及储能模量对剪切幅度的依赖性(",Payne效应”)减弱.总之,表面接枝的纳米颗粒填充的弹性体体系中,接枝分子链与本体分子链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是力学增强的主要来源,也是材料非线性行为变弱的主要原因.

第三篇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模板: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描述科学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科学史研究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到目前为止,对20世纪科学的发展态势,很少有全面系统地给予科学史视角的分析论证.因此,本论文将20世纪的科学整体作为研究的对象,选取在国际上影响卓著的最典型的两份综合性科学期刊——Nature和Science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内容定量分析方法,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1901~2000年各100年间的内容做计量分析,并对20世纪科学发展的内史做了进一步阐释,将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梳理20世纪科学发展的微观历史过程,探索20世纪科学发展动态与趋势,并对21世纪科学发展做一点预测.

计量分析的基础是针对计量对象设置出科学有效的计量指标.本文计量指标的设定关键是要对科学进行分类.因此我们首先对现今存在的科学分类方式分六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从宏观上对科学分类做了探讨,同时也为本文涉及到的科学的相关词汇进行了界定或说明;其次对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体系及现今采用的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进行了微观上的实证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从理论上厘清了科学的分类,为本文计量分析提供了理论保障和实践基础,也是本文探讨科学发展趋势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结合计量对象Nature和Science本身所使用的科学分类方式,最后确定了本文的计量指标,并对资料概况、指标的范畴、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做了详细的陈述.

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进行计量分析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将Nature内容分13类学科、Science内容分11类学科进行分类统计,按照年代和期刊号生成相应的学科分布表,将此作为原始数据进一步做出学科发展曲线图、柱形图以及比较图,阐明就此反映出的学科发展态势,并将其归于基础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类,分别讨论了其学科发展态势,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比较分析,得出由Nature和Science各自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进一步将Nature和Science共有的六大基础科学、两个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两个应用科学,分别做相对应的比较分析,得出各个学科的发展态势,以及三大类的相应发展态势,再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对比分析,得出Nature和Science共同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在此基础上,继续考察各个学科20世纪的发展内史,将计量分析结果与内史的分析论证相结合,归结出各个学科20世纪发展的特点和态势,以及各个学科可能的21世纪发展趋势,最后利用物质层次结构与科学学科结构的关联性分析,阐明了科学发展的关联性、整体性、共融性和逻辑层次性.关于20世纪科学发展总态势,本文提出几点结论:20世纪科学发展以物理学为先导,带动其他基础科学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时代;20世纪科学发展整体上是上升的,但有兴盛期、静默期,甚至是停滞和消退阶段的存在;基础科学发现、应用技术发明、改变人类生存模式、再到人文社会价值体系的转变,是科学发展的完整链条等.

在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研究的基础上,对21世纪的科学发展做了一点科学预测,认为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能源科学将是21世纪的科学前沿,而且物理学和生命科学仍然是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学科,21世纪科学将是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将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高度融合并生成崭新的综合学科发展的时代.

第四篇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范例:黏土吸附结合水动力学模型及机理研究

黏土中的结合水是黏土矿物颗粒如蒙脱石、高岭石或伊利石等与水蒸气或水溶液在一定环境下相互作用的产物,一直是土质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土壤学、胶体化学和矿物学等学科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黏土结合水的性状、存在形式、扩散性、流动性与渗透性是控制黏土液塑限、水化膨胀、分散、收缩、比表面积、孔隙结构、微表面结构、土-水特征曲线、强度和变形等物理力学性质,PH值、电导率、吸附热、Zeta电位、阳离子的交换容量和可交换阳离子等电化学性质的重要因素.结合水的存在使其对黏土所表现出来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质具有强烈影响,同时还是引发黏土一系列工程地质问题的重要因子.

随着大家对黏土中结合水研究的深入,已经得出结合水在黏土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大,但通过对已发表的论文进行研究发现,以往的研究缺乏对黏土吸附结合水统一量化模型和理论,因此,亟需开展黏土在水蒸气中、在土-水界面吸附-脱附结合水动力学的模型研究.本文的选题正是基于这一点,尝试建立一个能解释在不同物理界面条件下,黏土吸附结合水的曲线模型和机理,这是解决相关理论的试验基础和关键技术.

本论文以Na-蒙脱土、纯高岭土、黄土坡滑坡滑带土、膨胀土和武汉红色黏土等5种黏土为研究对象,在获得各种黏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矿物成分、全量化学成分和电化学性质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试验中心改进的美国Quanta Chrome公司AutoSorb iQ全自动吸附仪和Poremaster33压汞仪、改进能测量结合水体积的美国Soil Moisture Equipment公司制造的200kPa、500kPa压力板仪,英国GDS公司制造的非饱和土直剪仪(底部陶土板的进气值是1000kPa)等设备,研究各种黏土吸附结合水的等温吸附性质和吸附动力学特性,揭示黏土自水蒸气中、自土-水界面吸附结合水的机理,创建黏土吸附结合水控制理论与方法,为合理控制和利用黏土水化、分散、膨胀、渗透性质,调控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性质以满足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试验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选取Na-蒙脱土、纯高岭土、湖北省巴东县黄土坡滑坡滑带土、河南膨胀土和武汉红色黏土等5种代表性黏土,通过对其矿物成分的分析,发现这5种黏土都含有膨胀性黏土矿物蒙脱石和高岭石,由于黏土矿物表面在干燥状态下具有一定的表面能和大量的孔隙,所以无论是在水蒸气中、还是在土一水界面,只要有水分子的存在,它们都会吸附不同类型的结合水.以Na-蒙脱土为例,其与不同类型结合水的“结合能,,不同,因此在对其进行热分析时,不同“结合能”影响范围内的结合水将在不同温度区间被脱去,从而在差示扫描量热曲线上相应温度处产生一定的吸热谷,分别是106.6℃和150.5℃,分别表示弱结合水与强结合水的界限.从DSC吸热谷的形态和面积来看,弱结合水处吸热谷的面积、峰宽均比强结合水处的大,表明弱结合水的“结合能”较弱,较强结合水的“结合能,,控制范围更宽.研究了蒙脱土在不同初始含水率状态下吸附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的结合能.从不同初始含水率的蒙脱土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得出,初始含水率不影响蒙脱土的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的位置,但是不同初始含水率的热失重截然不同,初始含水率越大,其热失重的质量百分数越高;从差示扫描量热曲线来看,不同初始含水率亦不改变其吸热谷的位置,依旧是在106.6℃和150.5℃有2个吸热谷.

(2)在相对压力为0.05~0.95范围,经105℃烘干蒙脱土单位质量吸附结合水的量比经150',C烘干蒙脱土吸附结合水的量多.当加热温度小于105℃时,蒙脱土吸附结合水的量随着加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加热温度大于105℃时,蒙脱土吸附结合水的量随着加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与经验的烘干吸水规律相反,一般认为当蒙脱土失去强结合水时,会分别吸附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所以其吸附结合水的量应该比失去弱结合水的蒙脱土吸附更多水分子,但试验结果恰恰相反.研究结果表明,当水合阳离子中的水和晶层表面的弱结合水脱去后,蒙脱石晶胞内不同电性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势、交换性阳离子与晶层间的静电作用势、层间水分子与晶层的氢键作用势等增强了,在综合作用势的作用下,蒙脱石晶体重新达到另一个平衡,使得其整体表现出对外界水分子吸附能减弱.

(3)在相对压力小于0.3的范围内,105℃烘干蒙脱土吸附结合水的“结合能,,比150℃烘干蒙脱土吸附结合水的“结合能”大.初始的线性吸附阶段,105℃烘干蒙脱土吸附点拟合曲线的斜率明显大于150℃烘干蒙脱土的.说明在该区间,105℃烘干蒙脱土吸附结合水的能量和吸附结合水的量均大于150℃烘干蒙脱土的.从2种烘干状态下的吸附量差值来看,在相对压力小于0.6的区间内,105℃烘干蒙脱土吸附结合水的单点吸附量和累积吸附量均大于150℃烘干蒙脱土的,在相对压力为0.6时,2种烘干状态下的吸附结合水的量几乎相同.当相对压力大于0.6后,虽然105℃烘干蒙脱土吸附结合水的单点吸附量和累积吸附量亦均大于150℃烘干蒙脱土的,但是其“结合能”明显低于相对压力小于0.6时的.说明蒙脱土脱水后,只要相对压力适当,自由水分子足够多,在静止状态下,可以找到一个2种不同烘干状态后吸附相同结合水的点,称之为“等结合能”吸附点.尽管2种烘干状态下Na-蒙脱土的吸附能量不同,单点的吸附量有差值,但是可以看出,在接近饱和状态时(相对压力为0.95),蒙脱土吸附结合水的量是其自身质量的近350倍.

(4)纯高岭土10次循环吸附-脱附试验结果表明,经105℃烘干后的纯高岭土,在20℃水浴环境下,在相对压力小于0.52时,其表面吸附能相对较大,单位质量纯高岭土第1次与第2次吸附结合水的量最大差值可达7.4184cc/g.而其他9次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其吸附量的差值平均为2.36cc/g.可以得出:纯高岭土经105℃加热后,在相对压力为0.048305时,第1次吸附结合水的量最大仅为3.3233cc/g,此时水分子没有完全铺满高岭土表面,第2次吸附以后,吸附结合水的量最大可达11.165cc/g,此时结合水已经完全铺满高岭土表面.高岭土最大脱附结合水量与最大吸附结合水量差值为10.7417cc/g,为高岭土在20—105℃区间内吸附能所吸附的结合水量.且由于高岭土中氢键、范德华力的存在,使得结合水的吸附势能非常高,这部分结合水在20℃时,不会由于干湿循环而脱去.

(5)滑带土10次循环吸附—脱附试验结果表明,经105℃烘干后的滑带土,在20℃水浴环境中,在相对压力小于0.76时,其表面吸附能相对较大,单位质量滑带土第1次与第2次吸附结合水的量最大差值可达3.8915cc/g.而其他9次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其吸附量的差值平均为1.03cc/g.可以得出:滑带土经105℃加热后,在相对压力为0.047278时,第1次吸附结合水的量最大仅为0.25cc/g,此时水分子仅占据吸附能较大的滑带土表面,第2次吸附以后,吸附结合水的量最大可达6.7762cc/g,此时结合水已经完全占据滑带土表面.滑带土最大脱附结合水量与最大吸附结合水量差值为6.703cc/g,为滑带土在20—105℃区间内吸附能所吸附的结合水量.在相对压力大于0.80后,由于结合水已经完全形成,此时多次吸附—脱附结果相差不大,说明吸附—脱险的水主要是自由水.

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10000字专升本论文、2000字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科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选题

(6)膨胀土9次循环吸附—脱附试验结果表明,经105℃烘干后的膨胀土,在20℃水浴环境下,在相对压力小于0.3时,其表面吸附能相对较大,单位质量膨胀土第1次与第2次吸附结合水的量最大差值可达171.6823cc/g.而其他8次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其吸附量的差值平均为30cc/g.可以得出:膨胀土经105℃加热后,在相对压力为0.052882时,第1次吸附结合水的量最大仅为262.8088cc/g,此时水分子没有完全铺满膨胀土表面,第2次吸附以后,吸附结合水的量最大可达497.7739cc/g,此时结合水已经完全铺满膨胀土表面.膨胀土最大脱附结合水量与最大吸附结合水量差值为434.4911cc/g,为膨胀土在20—105℃区间内吸附能所吸附的结合水量.

(7)红色黏土9次循环吸附—脱附试验结果表明,经105℃烘干后的红色黏土,在20℃水浴环境下,在相对压力小于0.68时,其表面吸附能相对较大,单位质量红色黏土第1次与第2次吸附结合水的量最大差值可达6.3285cc/g.而其他8次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其吸附量的差值平均为0.828cc/g.可以得出:红色黏土经105℃加热后,在相对压力为0.047278时,第1次吸附结合水的量最大仅为12.2122cc/g,此时水分子没有完全铺满红色黏土表面,第2次吸附以后,吸附结合水的量最大可达20.0101cc/g,此时结合水已经完全铺满红色黏土表面.红色黏土最大脱附结合水量与最大吸附结合水量差值为23.0784cc/g,为红色黏土在20—105℃区间内吸附能所吸附的结合水量.

(8)通过对不同黏土的吸附动力学曲线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土在不同的相对压力下吸附结合水的动力学曲线截然不同,但都有—个共同的规律:随着相对压力的升高,在黏土表面吸附结合水的动力学曲线中,5秒内的结合能系数K5s,均是减小的趋势.随着相对压力的增大,吸附结合水平衡所需要的时间都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这是因为在黏土颗粒表面形成单层水分子之前,黏土的表面能非常大,所以其吸附结合水的平衡时间逐渐增大,当黏土颗粒表面形成单层或多层水分子之后,黏土表面的吸附能逐渐减小,毛细吸力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所以其吸附结合水的平衡时间逐渐减小.

(9)根据水蒸气吸附—脱附数据计算出黏土的比表面积比氮气吸附的大,这是因为水分子具有极性,在氢键的作用下,更容易与黏土颗粒和表面阳离子结合.根据水蒸气吸附—脱附数据计算出黏土的表面分形维数大于氮气吸附数据计算得出的,说明不是所有水分子能进入的孔隙氮气分子都可以进入,而且极性水分子在氢键作用下,会进入更粗糙的黏土矿物表面.与冻干样相比,黏土烘干样吸附结合水的能力变小,因为黏土矿物和表面的水合阳离子失水后,在静电作用和氢键作用下,黏土颗粒靠得更近,化学键重新分配,孔隙变得更小,使水分子难以进入,最终导致黏土单位吸附结合水量减少.

(10)综合水蒸气吸附法和恒速压汞法可以测量孔径的范围更大,揭示的孔径范围更广.黏土烘干样中墨水瓶形和狭缝形结构的孔隙容易使水分子与黏土矿物形成氢键,阻止结合水的进一步吸附,导致测量的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比冻干样的少,且其表面分形维数比冻干样的小,说明在引力作用下,孔隙表面粗糙度减小.水蒸气吸附试验适宜评价的孔径范围是微孔区间0.825~17.925nm;恒速压汞试验适宜评价的孔隙范围是中孔和大孔区间.在微孔和中孔区间,冻干黏土的孔隙直径和孔隙体积均大于烘干样.黏土烘干样由于失水体积收缩,在分子键和氢键作用下,颗粒之间连接得更加紧密,团粒直径比冻干样的大.

第五篇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格式: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

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总的趋势是综合化和整体化,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就目前我国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状况来看,还只是止于跨学科表象和经验的层面,更没有从跨学科的角度上,就如何提高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展开实质性的探讨和研究.

本论文以跨学科研究和科研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两个核心.对跨学科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系统阐述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的含义和特征;对学科、跨学科学科的分类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国内外跨学科学的研究状况.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跨学科模式研究,即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和发生模式;并对跨学科模式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从计量学的角度对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进行精密化描述.通过计量分析,从大体上反映出跨学科学科发生的整体状况与一般规律.

如何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结合起来,是本文的关键.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当代新兴学科发展是以跨学科为主导;二、学科的发展与科研创新存在互动关系;三、从知识背景、研究领域、研究主体三个角度出发,论述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四、跨学科研究对产生原创性成果的实证分析.通过四个方面的论述,系统地探讨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从跨学科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角度上,提出跨学科研究和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六个问题,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线路安排.第二章首先对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的含义进行了界定,阐述了跨学科学科的特征,国内外对学科和跨学科的分类模式,指出我国的学科分类存在问题,介绍了我国跨学科学的状况.第三章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从学科的层级结构和交叉发生域理论出发,论述了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另一方面从研究客体、研究主体和学科理论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跨学科学科发生模式.在理论论述的基础上,以蛋白质组学为案例,进行了跨学科模式的实证研究.第四章以23本学科辞典为样本,以第二章的理论为前提,筛选出一定数量的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和文理交叉学科;对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的整体的跨学科状况,内部的跨学科状况和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状况进行了计量分析;文理交叉学科则是从相互转移的角度进行了计量研究.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这一章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结合起来,系统地阐述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第六章是在第五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意义,并考察了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举措,分析了国外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经验,结合国内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现状,从课题管理、组织管理、成果管理、人才培养及其管理四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管理模式.最后一部分对全文的主要问题和基本观点进行概括总结,并指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https://www.mbalunwen.net/kexueqianyan/080278.html

纵观全文,主要有如下的创新点:1.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跨学科模式.2.对跨学科学科的发生状况进行计量分析.3.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科研创新能力建设.4.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管理模式.

此文是一篇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分子科学与工程引用文献:

[1] 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题目推荐 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题目哪个好
[2] 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集 分子科学与工程参考文献怎么写
[3] 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提纲格式 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提纲怎么写
《分子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参考 分子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分子科学与工程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