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参考文献 > 文章内容

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怎么写 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范文参考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副主任医师报考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4

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论文摘要:从部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状况探讨其培训对策
  2. 第二篇摘要范文:身份认同与身份挣扎
  3. 第三篇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白衣江湖
  4. 第四篇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模板: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过渡问题与对策研究
  5. (一)制定并完善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相关政策.
  6. (二)按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政策.
  7. (三)设立农村全科医学专业.
  8. (四)健全完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9. (五)逐步改善农村卫生人员的待遇.
  10. (六)由乡(镇)卫生院统一招聘乡村医生,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11. 第五篇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怎么写:由中医师现状调查试探台湾中医师特考废除后的替代方案
  12. 第六篇摘要范文:1949-1965年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历史研究
  13. 第七篇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范文: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与专业教育之研究
  14. 第八篇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格式: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简介
  15. 第九篇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改革背景下医疗科室的运行与变迁
  16. 第十篇摘要范文:我国中医师执业制度问题研究

【100篇】关于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副主任医师报考相关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写作提供副主任医师报考相关优秀论文摘要范文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论文摘要:从部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状况探讨其培训对策

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指出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进而结合文献检索的现有资料分析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状况以及通过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水平的可能方法与建议能大幅度提高全科医师队伍待遇的情况下 ,如何努力促进全科医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目前有以下的可能途径.3 3 1 培训与职称考试及晋升相结合 目前国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统一考试的制度 ,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获得中级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但目前此类考试并未与全科医学培训接轨 ,今后可实行只有通过省级全科医学培训的医师才有资格报考全科医学的主治医师.同时在晋升高级职称时 (如全科副主任医师 ) ,可考虑优先让通过省级全科医学培训的全科医学主治医师晋升.3 3 2 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 全科医学培训更应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 ,如今后可实行优先选拔通过省级全科医学培训的全科医学主治医师担任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站长.如我院抓住 2 0 0 4年北京市试点开展晋升全科副主任医师的机会 ,优先让一名通过北京市全科医学培训的全科医学主治医师晋升全科副主任医师 ,引起其他全科医师的广泛关注 ,也大大提高了他们参加全科医学培训的积极性 ,原先不少全科医师因怕参加培训影响自己的收入 ,不

第二篇摘要范文:身份认同与身份挣扎

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变迁,直接影响了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和身份路径规划,让他们基于农村社会需求和自身需求,不断把主干身份向社会场域拓展,渴求拥持局部身份甚至获取其他后致身份.在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任务的“后普九”时代,农村教师的这种身份认同和身份路径现状,给建设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研究以鲁西南L镇和L镇中学为田野地点,以L镇中学的六位农村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质的探究,以叙事方法展现了性别、年龄、阅历、职称、职务、身份获取方式各异的六位农村教师们,从身份想象、到身份获取、到学校场域内的身份体验和社会场域内的身份体验、再到身份认同或身份挣扎的发展路径.通过对不同教师身份路径节点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和教育体制语境的分析,力图呈现受政治、经济、传统文化、微观生态圈子、人情地缘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教师身份路径复杂多变.因受质的研究局限,本研究只能力图还原六位农村教师的身份发展路径和生活现状,向致力研究农村教师队伍发展者提供一些或许有价值的素材,以给予农村教师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在对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已有研究、研究理论架构、研究设计和研究价值加以分析、诠释或说明后,本研究对六位教师的生活场域和工作场域的历史变革、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周边人群等背景性材料做了描述.然后,以本研究架构的身份发展路径为铺展线索,描述了六位农村教师如何从身份想象到获取教师身份的历程,对影响其身份想象和身份获取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传统性因素及各自的特质进行了分析,并探究性别差异对身份想象和身份获取的影响.接着,对六位教师入职L镇中学场域后的身份体验变化情况进行了描述,重点探讨了身份体验的阶段性特征和微观生态“圈子”对身份体验的独特影响.再后,展现了在L镇社会场域内六位教师的主干身份拓展的情况,及他们在L镇社会场域内不同的身份体验,探讨了变迁语境下教师主干身份向社会场域拓展的必然性.最后,不期将至的学校合并打破了既有身份利益格局,将会影响六位教师既定的身份发展路径,并描述了他们各自的身份路径调适情况.

在结语部分,通过对正文个各章小结部分的剥离整合,归纳总结了本研究的研究发现:正面身份想象的根基已松动,但仍表现出一定的代际差异性;主干身份向社会场域拓展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场域融入和场域适应的差异,使教师身份体验极具复杂性;非连续性事件不仅干扰身份延续,甚至加速身份游离或变更.随后,结合研究发现提出了对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并对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拓展改进的空间加以说明.

第三篇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白衣江湖

一心内科主任白世怀从院机关开会回到科里,一屁股坐进医生办公室就再没起来.他没有往常的精神,更无暇关注北方最美好的四月天.楼外正是万物生长、温暖宜人的春光,一株法国梧桐刚稍微展开嫩绿色的叶子,在位于五楼的医生办公室的窗外随风招摇,欢快而不轻浮,清新而不妖娆.心内科的医生办公室有两处:一处在心电监护病房,那个办公室只是供心电监护病房的医生护士用,普通病房这边的办公室才是主要的办公和活动场所.

第四篇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模板: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过渡问题与对策研究

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旨在对全国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乡村医生队伍现状进行有重点的、系统的调查和定量、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国家制定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过渡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定量研究为主,结合定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文献研究;(2)现场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东、中、西部各2个省,每省抽取2个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3)专题小组讨论:召集相关人员讨论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临床服务人员向执业(助理)医师过渡的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4)访谈法:(5)政策分析方法:分析乡村医生执业过渡各项卫生及其他部门政策的时代背景、发展状况以及发展趋势以及产生的问题;(6)典型案例分析法;(7)统计学方法:主要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乡村医生的基本情况,以及执业考试意愿情况、考试情况等进行现况分析.

研究结果

1.项目县抽样基本情况:(1)农村基层卫生保健网络基本健全,基本能够覆盖每一个行政村.(2)基层卫生机构公有为主,公有性质的村卫生室占所有机构的75.37%.(3)农村基层卫生机构人力资源不充足.

2.乡村医生利乡镇卫生院现场调查结果:(1)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专业素质偏低、乡村医生年龄老化.(2)执业化程度较低.村医中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的为375人,仅占9.13%.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中尚有19.13%的人未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3)农村基层卫生人员保障水平低下.乡村医生只有24.97%的人购买了养老保险,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月平均收入为984.61元.(4)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培训意愿较高,且希望得到政策照顾.(5)受调查人员普遍反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必须的,但考虑到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现状,尤其是乡村医生的现状,必须对现有政策作相关调整,才能实现既定目标.

3.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过渡的相关政策分析结果:(1)国家已经建立了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过渡政策和有关规定,但各地在落实上都遇到困难.(2)相关政策之间的冲突导致新的问题出现,主要体现在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现行政策和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政策之间有冲突.(3)缺乏较完善的培训经费保障和减免方面的政策.(4)缺乏乡村医生报酬、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不利于执业化进程.(5)各地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也探索并制定了一些促进乡村医生执业过渡的政策.

研究结论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基层卫生人员仍然面临着“专业素质低下、资质难获取、养老靠自己、收入无保障”的尴尬处境,要实现政策规定的目标,存在较大的困难.具体有(1)乡村两级基层卫生人员队伍现状影响执业化进程.(2)执业化进程进度缓慢、任重道远.(3)学历水平偏低是向执业(助理)医师过渡的主要难点.(4)相关政策之间的冲突导致新的问题出现,不利于执业化.(5)医师资格考试的方式和内容与农村实际不相符合.(6)保障水平低影响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稳定性.(7)应当适时建立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体系.(8)希望获得有扶持性的专门培训,并建立长效机制.

政策与建议

(一)制定并完善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相关政策.

(二)按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政策.

(三)设立农村全科医学专业.

(四)健全完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五)逐步改善农村卫生人员的待遇.

(六)由乡(镇)卫生院统一招聘乡村医生,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七)逐步实现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的目标.

研究创新点

1.在研究范围上,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执业化抽样调查和研究,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2.本课题除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基础信息之外,还得出一些独特性的研究结论.如与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相比,乡村医生对于培训的积极性更高,愿意承担的培训费用也要高些;我国执业化相关政策之间的冲突导致新问题出现等.

第五篇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怎么写:由中医师现状调查试探台湾中医师特考废除后的替代方案

目的:台湾中医师特考,将于2012年废除.本课题通过对台湾中医师现状调查及中国大陆的中医师考试制度的回顾学习将找出台湾中医师特考废除后的合理替代方案,使尚未通过特考的检考及格者,其权利可获保障.

方法:制作调查问卷,共22个问题,寄发给中医师,以不记名的方式填答,收集整理调查问卷以了解现今中医师的执业状况与对考试制度的想法.

结果:回函有效问卷共56张.在特考替代方案中,赞成将检考及格证书视为副学士同等学力,以此资格报考中医系(或学士后中医系)插大,或在中医系修业三年,取得医学士学位者,人数最多.另外中医系毕业中医师,全部赞成废除中医师特考,原因在于特考中医师未经正规的医学教育训练.

结论: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及大陆中医考试制度的回顾学习,中医师特考的替代方案,以特设检考后中医系,或使检考及格者以插大方式转入中医系或学士后中医系就读,修业约三年后,取得医学士学位,再报考中医师高考,是最适宜的方式.因为这个方式,能与国际学历制度接轨,符合比例原则,落实多元化,融合了理论与经验的学习,也能提升中医的学术地位.

第六篇摘要范文:1949-1965年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历史研究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简称高考)既直接影响着中学教育教学的好坏,也直接关系着高等学校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质量.故为了保障高中教育教学的质量,同时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高校就读,高考改革的步伐一直都未停歇.然而,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何况涉及社会多个层面、涉及千家万户的高考改革.解放后的十七年江西省高考改革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阶段,从历史的角度对这时期高考改革与发展过程进行系统整理与深入分析,对于全面认识江西省的高考制度与当今的高考改革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本论文以内容为板块,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对高考改革的各项工作加以论述分析,从而在历史的反思中丰富对当前高考制度的认识.

本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研究的选题缘由,现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关键词界定以及1949-1965年江西省高中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从总体上论述了1949-1965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招生情况以及高等学校招生组织管理机构的调整.

第三章从投考资格、政治审查、健康检查三方面阐述了对投考人员的要求,内容涉及比较全面,对当时考生的升学指导工作也分考前考后两个阶段加以阐述.

第四章对考试科目、考试形式改革进行了论述,对考场的设置与安排以及考后的阅卷等考务工作的变化都给予论述.

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当时存在的五种录取方式,在此基础上对已录取的考生和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被录取的考生的管理办法都进行了论述,这是以往任何高考研究都为涉猎的内容,也是本文的特色所在.

最后一章是从五个方面对1949-1965年江西省高考制度的变迁进行历史思考.

第七篇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范文: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与专业教育之研究

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有三:了解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历史发展与现况:探讨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历史发展与现况,讨论台湾中医专科医师制度建立之可行性.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供相关单位及人员改进及发展中医之参考.

研究方法

为达成研究目的,在历史研究法架构下,以文献探讨、文件分析、比较研究、半结构性访谈及德怀术专家咨询问卷等方式作为数据搜集与汇整方式,偏属于质性研究方法,同时兼具专家意见量化分析.

研究成果

1.台湾中医师专业地位随历史发展不断提升

台湾中医发展至今日,已走向独立发展之路.从业者由早期巫师、儒医、跟师或自学者,演变为国家立法规范经考试及格受社会认可之中医师,中医教育也由传统家传、师承、自学、私塾等形式发展至现代学校教育.

其间历经西方医学传入冲击与日据时期中医学几近毁灭之危机,与台湾中医界先进筚路蓝缕设立中医院校,和透过各类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培养台湾中医人才,同时藉由政府立法,强制中医师参加公会*执业登记,及透过中医师公会与各中医医学会等专业团体实施中医师继续教育.整个台湾中医师专业化动态过程与专业性可由历史发展演进来建构分析.检视专业知能、专业资格、专业组织、专业成长、专业*等多项专业特征,台湾中医师已然具备,现更要努力者是追求专业权威之不可取代性.

2.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院校教育造就台湾中医人才

台湾中医师之考选,因应历史背景、社会需求、教育及医疗水平等因素,区分为正规医学教育和非正规医学教育两大类.经由考试评量拔擢各类或经师承或经学校教育培养之中医人才,促进中医事业之发展.

1943年公布之《医师法》明定中西医师地位平等,将中医、西医并于一法规范,条文第3条规定中医师检核考试资格,其中一项应试资格规定为中医专科以上学校毕业,但当时医药行政与教育部门仍以西医为主,中医界人士屡向政府要求成立中医学校或允许成立私立中医学校,均未获准,故全国无人能符合此一条件,此法形同虚设.1945年台湾脱离日本殖民地统治,回归国民政府接管,初期中医师养成方式,只有考试院举办之中医师考试.由于中医学校阙如,为甄拔中医人才以供社会所需,考试院于1946年举办第一次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其应考资格宽松,当时台北考区录取2人.


https://www.mbalunwen.net/kexueqianyan/060601.html

医师执业资格认*度乃国家法治之体现,其所规定之应考资格应与人才培养制度密切配合,教、考、用始能合一.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原本在中国本土之中西医论争与互动也延伸至台湾,几经波折,1958年中国医药学院成立(后改名为中国医药大学),在创建者中西医师法律地位和教育平等之主张下,以“恢复传统中国医学,吸收西方医学新知,融入中国传统医学”与“促使中西医融会贯通,进而建立新医学体系”为创校宗旨,其在1966年以前仅开设中西合一之医学系,1966年教育部核准该校成立中医科(后改名为中医学系),培养中医专业人才,此为台湾以正规专业教育培养中医师之滥觞,1972年第一届中医学系毕业生为申请中医师检核考试之主要来源.然而当时中医正规专业教育未见普及(1972年第1届毕业生仅43人),而民间不乏师承自修有得之士,因为不具备相当之学历,无法参加中医师检核及特种考试,取得中医师执业资格,且原制定之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应考资格规定,以曾担任公立学校或乡镇公所以上之医疗职务为应考试资格之一,难脱密医漂白之嫌,极为社会诟病,各方建议应予修正,在社会对中医师仍有殷切需求下,考试院数次邀请有关人员举行座谈会,咸认为在中医学校尚未普遍设立之前,应举办中医师检定考试,以为中医师进身之阶,弥补台湾中医人才不足,满足社会对中医医疗之需求.故1968年4月2日修正公布《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规则》,删除“在机关团体担任中医治疗工作3年以上,有证明文件者”之应试资格,增列“经中医师检定考试及格者”,使自修研习中医有成者,取得中医师特考之应试资格.又鉴于中医师特考及格人员多系自修苦读,缺乏临床训练,考试院1988年《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笔试及格人员训练办法》规定:自1989年起,凡以中医师检定考试及格报考中医师特考并经笔试及格者,均应接受为期1年6个月之基础医学及临床诊疗训练,训练期满核定成绩及格者,始完成考试程序,发给考试及格证书.

早年《考试法施行细则》即已明订中医师为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1998年台湾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453号解释:“各类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之执业,攸关人民生命、身体、财产安全至巨,因此其执业资格之授予,应视各类科性质及其专业领域所应具备之专业知识为考虑,自应循完整之正规专业教育及实习养成方为正途,以确保人民之生命财产安全.”加上医事技术日新月异,医疗*更有赖教育熏陶,台湾中医师培养走向正规学术化.同年(1998年),长庚大学在创办人王永庆“研究中医以补西医之不足”指示下,于医学院中成立中医学系,每年招生50名,中西医双主修修业8年.1999年12月29日《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修正公布全文27条,并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该律法取消检核制度,将检核精神融入考试,其后2000年6月14日修正之《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也为中医师检定考试订出“落日条款”.因此2001年1月1日起不再受理中医师检核,而于2000年12月31日前申请中医师检核并经核定准予笔试有案者,得于2001年至2005年内继续参加中医师检核笔试,2006年中医师检核考废止停考,至于中医师检定考试则规定2005年为最后一次受理新案报考,2008年旧案补考划下句点,2009年停办.为此考试院特于2000年12月30日订定发布《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高等考试中医师考试规则》,其应试资格规定均为接受正规医学专业教育者,另2002年1月16日也修正公布《医师法》全文43条,其第3条第3项规定中医师特考于2011年*最后一次考试,因此2012年以后中医师高考将成为取得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唯一管道,即必须具备完整之正规专业教育及实习养成方可成为执业中医师.同时《医师法》第8条第1、2项规定:“医师应向执业所在地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申请执业登记,领有执业执照,始得执业,医师执业,应接受继续教育,并每六年提出完成继续教育证明文件,*执业执照更新.2009年4月22日之前,执业超过6年之中医师必须提出修毕继续教育180学分之证明檔,始可*执业执照更新,否则无法再执业.台湾藉由立法执行中医师继续教育并与执业执照更新换证结合已具体落实.

3.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精致化发展取向

台湾中医教育改革在课程设计、教材教法、师资精进与教学评鉴上,不断追求卓越与高质量之教育产出,所培养学生参加中医师资格考试及格率年创新高,并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及运用视听媒体等强化教育质量,且创新将中医经典医籍融入现代基础医学理念规划出新课程,引进问题导向学习、临床技能教学等提高学习动机之教学法.精致教育(betterness education)卓越性、绩效性、科技性和创新性等四个主要特征,印证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发展现况.

4.台湾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在中医专业团体与卫生行政部门结合规划下可行

(1)关于制度设计原则:中医师分专科执业为专家认同,专科医师培养质量监控应由中医专业团体与卫生行政部门共同执行,且应为开放系统,接受各方监督.

(2)关于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专科划分应本着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原则进行,专科医师培训可采取双轨制及2+X培训模式.

(3)关于专科医师准入制度:台湾中医专科医师之甄审,各科每年至少*一次,且不能限制医师执业只能从事某一项专科:卫生署不宜依专科医师人力供需作名额增减管控:专科医师之申请资格、甄审程序步骤、甄审方式、测验科目、范围、时间,计分及合格标准等由各专科医学会拟定甄审办法报请卫生署公告施行:甄审以笔试为之,并得实施口试、测验或实地考试,外国之中医专科医师资格经审查该外国专科医师制度、训练过程与台湾相当者,仍需实施笔试、口试、测验或实地考试.

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副主任医师报考文章 大学生适用: 8000字研究生论文、5000字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副主任医师报考方面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范文题目

(4)关于专科医师管理制度:台湾中医专科医师制度施行前应建立种子医师制度,已领有专科医学会所发给之专科医师证书并经卫生署审查合格者,仍需接受2+X年教学医院训练,惟三年内申请专科医师甄审,得免笔试、口试、测验或实地考试,台湾中医专科医师训练医院评鉴应由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规划*,培训经费采政府补助、培训中医院所出资及个人适当负担之方式.

5.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专科医师培训与继续教育制度应形成连续与完整之医学教育体系.

建议

根据研究研究结果、文献探讨及专家访谈意见,对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执业资格及中医专科医师制度,提出建议.

1.中医师专业教育方面: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创新师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体系,并结合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元传承,形成连续与完整之中医学教育,成就高级中医临床人才,重视临床学习经验,争取中医住院制度.

2.中医师执业资格方面:重视临床技能,采取三阶段国家中医师证照考试:结合中医教育改革,继续优化试题内容质量.

3.在中医专科医师制度方面:制度实施前加强宣导并修订相关法令,教育部认可之教学医院评鉴,中医专业团体也应接受评鉴认可.

4.后续研究者之思路:中医专科医师问卷对象可扩及病患,可探讨中医教育中西医结合、中医学课程比率、及全科或专精分化之相关议题.

第八篇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格式: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简介

宋一同男,1935年10月24日出生,汉族,江苏省淮安市人.职称: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现任职务:美国国际华佗中医学院院长、黄山医科大学华佗中医学院院长、国家人中部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人才分会会长、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会长、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专业教材14本系列本科教材编审委员会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全国高等中医院院骨伤专业研究生八本系列教材总编、世界骨伤专家协会主席、世界针灸推拿骨伤学会主席、“中国正骨”杂志顾问、“中华骨病”杂志主编.“世界骨科杂志”总编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学历:1951-1954年安徽合肥医专毕业,1960-1961年安徽省立弋矶山医院(安

第九篇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改革背景下医疗科室的运行与变迁

近年来,医疗领域备受社会关注.医疗制度、医院、医生常常成为公众与媒体指摘的对象.当下,虽然“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已经通过新的医疗改革政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却依然存在,甚至愈发严重.对当前医疗组织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必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在过去几十年的改革过程中,医院组织发生了怎样的变迁过程,是什么力量和原因导致了它的具体变迁第二是当下医院的日常运行现状是怎样的

本文通过参与观察、深入访谈等方法,以一个二级医院的E科为例,从医疗职业、组织结构、分配制度与医患关系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基层医院科室日常运行与变迁的过程和机制.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基层医疗科室处在在一个广泛、动态的组织场域之中.科室与政府、医药市场、患者、外院同类科室、医院管理层、本院科室同处在这个场域.场域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变动不断地推动着基层医疗科室自身的变迁.

由于医院具有“双重权威”的属性,医院管理层并不具备评价专业科室的能力,因此往往放权给科室,使科室获得了一定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医院管理层掌握着整个医院各种资源分配的权力,这又使得科室要按照医院的安排进行运作.

同时,政府对于卫生工作的安排逐层通过卫生部门、医院管理层传达给一线科室.国家的各种卫生政策往往是科室变革的最大驱动.国家对于卫生系统投入方式的改变使得科室的运行逻辑由公益性向营利性转变.

在科室争取自身资源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包括与医院不同科室争夺组织场域内有限的经济资源,同时还与外院相关科室争夺本地区有限的病人资源.E科作为一个二级医院的科室,近年来在竞争中已开始逐渐处于劣势,这一方面由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皆为市级医疗机构科同类科室,无论从人员还是从资金上较E科都更具优势.同时,由于上级对“逐级转诊”的强调,E科也越来越难以留住危重病号,这在实践中限制了医务人员的职业发展.另外,在整个组织环境中C院也被设定为低于市级医疗单位的医院.在此情况下,E科领导不断地寻求各种方式以抵御这种组织环境的结构化,从而使科室在医疗组织场域中能够维持自身的地位.

同样处于这个场域中的还包括市场的力量.市场经济影响着科室医务人员的工作心态,也影响着科室内部结构中的各种关系,尤其是医护之间的关系.医院通过获取药材采购的权利而与市场接轨;同时通过各种制度安排,科室中出现了“以药养医”的现象.

患者、媒体等社会力量是推动科室改革的有效外部动力.近年来媒体对于医疗行业的广泛报道使得社会对于医疗保障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尤其是对医院在市场化运行过程中的种种负面现象的报道影响力极大.医患关系从和谐的“同志间”关系激变为一种紧张的市场性供求关系.医患关系的紧张也使得科室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关注与患者的沟通,同时他们一方面通过提高自身的技术标准,防止工作中的各种疏漏的发生,另一方面则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更加谨慎,从而规避各种风险.

组织场域中的各种行动者通过以上的方式影响着科室的运行与变迁.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科室内部也存在着具有韧性的既有结构.组织内的个体在各种政策的开放与强制下,调整着自己的行动.另一方面,科室成员也利用自己在组织结构内的地位与权力采取各种策略维护着自身的利益.

第十篇摘要范文:我国中医师执业制度问题研究

中医是我国固有的传统之医学,也是我国传国之瑰宝,影响深远.早在古代社会鼎盛时期,远传国外,韩国、日本、泰国等亚洲国家争相学习,以改变本国医疗之落后状态.建国之初,国内缺医少药,中医做为我国之国技,于改善国内患者医疗水平,居功甚伟.近年来,中医学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退出了中国主流医学的位置,怀疑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性、鄙视中医的言论时时泛起,甚至有部分高层知识分子和社会名人都曾极端地否定我国传统医学,提出废止中医,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中国的传统医学文化缺乏了解.与中医形成反差的是西医以现代医学的名义大行其道,国家医疗体系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无不以西医作为主体医学,让中医做出改变以配合现有的以西医为主体医学的医疗体系法律制度,使得中医逐渐异化,中医师执业环境日益艰难,最终对中医师的培养、就业和执业造成了制度性的障碍,中医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于此形成对比的是,国外的中医和中医师的状况则是方兴未艾,中医师和中医诊所的数目与日俱增,中医师的执业制度也逐步完善,中医也越来越得到当地社会的认可.

本文从当下的医疗环境状况和成为一名执业中医师一系列的过程环节中来分析中医师执业的制度性障碍,重点分析如何成为执业中医师的过程环节即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前提(报考)条件、医师资格考试设置、中医师就业与执业注册制度.然后在对比欧美和亚洲国家(美国、韩国、日本、法国、德国等)的中医师执业制度,以期找到解决我国中医师执业制度性障碍的方法.

本文关于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范文,可以做为相关参考文献.

副主任医师报考引用文献:

[1] 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大纲 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大纲怎样写
[2] 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怎么写 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范文参考
[3] 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范文参考 副主任医师报考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怎么写 副主任医师报考论文摘要范文参考》word下载【免费】
副主任医师报考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