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参考文献 > 文章内容

翻译学年论文摘要怎么写 翻译学年论文摘要范文参考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翻译学年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08

翻译学年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论文摘要:《美国教育现状2012:高等教育》英译汉翻译项目报告
  2. 第二篇摘要范文:由“文”到“语”
  3. 第三篇翻译学年论文摘要:新中国美学课研究(1949-1965)
  4. 第四篇翻译学年论文摘要模板:晚清英语教科书发展考述
  5. 第五篇翻译学年论文摘要怎么写: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
  6. 第六篇摘要范文: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
  7. 第七篇翻译学年论文摘要范文:音乐教学法教材之历史研究(1901-1976)
  8. 第八篇翻译学年论文摘要格式: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
  9. 第九篇翻译学年论文摘要:欧美对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1902-1949)
  10. 第十篇摘要范文: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100篇】关于翻译学年论文摘要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翻译学年相关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写作提供翻译学年相关优秀论文摘要范文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论文摘要:《美国教育现状2012:高等教育》英译汉翻译项目报告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内高等教育机构与美国各高校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了解美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掌握其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美国权威机构发布的类似年度报告的翻译成为未来重要的翻译项目之一.这类文件题材广泛,篇幅较大,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国外相关领域现状的理解、国内相关制度的制定及执行等方面.

本项目是受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秘书处委托,对美国国家教育数据统计中心发布的2012年度报告The Condition of Education2012: Postsecondary Education进行英汉翻译,帮助秘书处对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有所了解,为专家们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该项目原文为PDF格式文件,字数约15,000.由笔者领导的小型团队完成.通过对项目的过程和译文案例的分析,报告重点探讨此类年度报道型翻译项目中译者应重视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如何通过合理的译前分析和准备保证翻译的质量;如何通过文本类型分析和语言转换技巧实现译文的准确性和交际功能以及如何贯彻译者的责任意识和沟通意识.

第二篇摘要范文:由“文”到“语”

英语教科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既是重要的语言教学工具,也是英语语言知识的重要载体.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科书是伴随着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而出现的,它产生于特定历史条件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从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正式颁布标志着现代学制的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中,中小学英语教科书从无到有;从清末注重“文”逐渐发展为到民国中后期强调“语”.“文”指“英文”;而“语”则指“英语”.“英文”侧重的是文字,即语言学习四项基本技能中的“读",和“写”;而“英语”侧重的是其中的“听”和“说”.在清末到民国中小学英语教科书演变的这个历史过程中,这一变化尤其明显.

本文坚持教科书研究必须以文本实物为基础的研究原则,采取系统分析结合重点深入的研究思路,采用横向比较结合纵向分析的研究方法,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小学英语教科书由“文”到“语”的发展特征作为研究主线.全文分为五章展开,每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导言部分.本文从论文选题的缘起与意义、关键词的界定、相关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对整篇论文进行了初步的介绍.

第二章以清末中小学英语教科书发展体现出“文”的特点为主线,从两个阶段进行深入阐述,分别是:“英语教科书的雏形(1840—1901)”和“以读写为主:自编英语教科书的兴起(1902—1911)”.

二十世纪初期,腐朽的清王朝在西方的枪炮下不堪一击,紧锁的国门被殖民者打开.由此,中国近代英语教育和英语课程逐渐走入历史的舞台,从而拉开我国近代英语教科书的序幕.清末中小学英语教科书突出“文”的特点,即强调培养学生的“读",和“写”的能力,忽略学生“听”、“说”技能的培养,英语教科书注重“致用”的目的,突出外语学习的精确性,这种视英语为工具的观点,直接体现在英语教科书的编排与内容上.该时期的中小学英语教科书以语法翻译法为指导;侧重翻译,在编排形式上倾向于一一对应的英语互译形式;在内容上强调语法知识的学习,并且突出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该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语法类英语教科书;而纯英语读本的出现也是该时期英语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三章着重探讨了民国时期中小学英语教科书的发展.该章分别从三个阶段进行研究:“从读写转向听说:英语教科书的转型(1912—1921)”、“听说优先:英语教科书的定型(1922—1936)”以及“听说为主、读写为辅的全面发展:英语教科书的成型(1937-1949)”.

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成立.随着实用主义的传播,以及国外英语教学改革对中国的影响,民初时期中小学英语教科书逐渐从清末以“文”为主转向以“语”为主,即从着重突出“读”、“写”能力培养开始转向强调“听”、“说”技能培养.这个时期小学英语教科书的大量出现、从小学到中学的系列英语教科书出版、英语教科书之间的连贯性是该时期英语教科书的突出特点.

1922至1936年是英语教科书突出培养学生“听",、“说”技能的时期.随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盛行,直接法被大家认同并付诸于英语教学实际之中,该时期的中小学英语教科书以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为首要目的,而语法知识和母语的使用从清末的倚重转为忽视,甚至排斥.直接法的大量体现、读本与语法的综合、教学辅助书籍的出现、逐渐完备的教科书审*度都是该时期英语教科书的重要特点.

而抗战胜利之后至1949年解放之前的中小学英语教科书则突出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的全面发展原则.该时期英语教科书的特点基本成型,既没有一味突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也没有完全摒弃对其“读”、“写”能力的关注,而是按照“听”、“说”为主,“读”、“写”为辅的顺序进行编排.这个时期的英语教科书基本上都是以此原则来进行编写,并逐渐成型.国际音标越来越受到重视、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指导用书出版以及英语教学方法多样化是该时期英语教科书的明显特点.

第四章对从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小学英语教科书中体现“教",与“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该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清末的“致用”教学目的到民国时期的“实用”教学目的;从清末民初教科书以语法翻译法为指导逐渐过渡到民国中后期的以直接法为指导;而教学内容的变化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从翻译制到单元制、从倚靠语法到忽略语法、从重视母语到忽视母语、从单词出发到以句型为始以及教材教授法提示由简单到详细.

第五章作为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则主要反思清末民国中小学英语教科书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清末民国中小学英语教科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传播了外国文化,开拓了国人视野;突出了教科书的教诲性,塑造了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传播了英语语言知识,内容注重生活化与实用化;完善了英语教材教法知识,丰富了现代英语教学法内容;同时对当今中小学英语教科书发展的启示为:悉心研读英语课程标准;英语教科书需要避免单一的教学方法指导;建立优秀的中小学英语教科书编写和研究团队;建立科学的中小学英语教科书评价机制.

第三篇翻译学年论文摘要:新中国美学课研究(1949-1965)

近代以降,中国美学致力于学科的现代化建设,这种努力在不同的政治语境中从未中断.作为中国现代美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机制之一,美学课的历史不仅是美学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理解美学学科的知识谱系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研究的是新中国高等院校所开设的美学课,所藉以研究的美学课档案的时间迄至为1949年至1965年.通过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力图实现以下目标:首先,梳理新中国美学课的基本脉络,考察与此相关的主要历史因素,还原历史实况,完成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叙事;其次,分析与新中国美学课历史交织在一起的意识形态与美学学科教育、权力与美学知识分子、美学知识合法化等问题,探究影响美学课的各种历史因素;再次,阐述新中国美学课教材的知识谱系,发现美学课知识与社会、政治、文化的互动关系;最后,总结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经验,为当下高等院校的美学课提供有益的经验参照.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引言,介绍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价值、研究目标.

第一部分,在建国初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历史语境中考察美学课的合法性问题.由两封读者来信谈起,分析官方媒体对朱光潜美学课的态度.通过考察北平军管会文管会、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教育部对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规定,发现建国初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美学课.继而转向个案研究,以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李长之的美学课档案为例并得出结论:美学课的传统在新中国建国初断裂了.

第二部分,探讨新中国美学课发生进程中的“苏联经验”,包括借鉴苏联美学课体制、译介苏联美学课教学资料、聘请苏联专家讲学、派遣美学家赴苏交流等方面.

第三部分,在新中国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中阐述美学课重新开设过程中的身份转型问题.分析新中国的文教政策在课程任务、课程内容等方面对美学课的影响.在宏观方面考察教育决策部门重新修订的文科专业的教学方案中对美学课的设置情况,在微观方面考察相关高等院校对教学方案中设置的美学课的执行情况.

第四部分,以美学家为对象,考察七所高等院校的美学课档案,梳理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脉络.包括周扬、朱光潜、宗白华、马采、邓以蛰、甘霖、杨辛在北京大学的美学课档案,邓以蛰、蔡仪在清华大学的美学课档案,瓦斯卡尔仁斯卡娅、马奇、宗白华在中国人民大学的美学课档案,李长之、黄药眠、朱光潜、蔡仪、李泽厚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美学课档案,蒋孔阳在复旦大学的美学课档案,周来祥、狄其骢在山东大学的美学课档案,刘刚纪在武汉大学的美学课档案.

第五部分,在新的历史境遇下考察美学课教师的重组,在新中国执教的民国的美学课教师有: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马采、蔡仪、李长之,新加入的美学课教师有:黄药眠、马奇、李泽厚、杨辛、甘霖、蒋孔阳、刘刚纪、周来祥、狄其骢.以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为个案,探讨美学课教师的“思想改造”,分析美学界的理论转型及其阐释模式.阐述作为美学课教师的教学组织,北京大学美学教研室和中国人民大学美学教研室在美学课的师资培养、资料建设方面的历史作用.

第六部分,考察教育决策部门对美学课教材编写工作的部署与规划,阐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译介的苏联美学课教材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知识体系的建构,阐述新中国美学课教材在美学概论、西方美学史、中国美学史三个方面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结语,阐述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经验.

第四篇翻译学年论文摘要模板:晚清英语教科书发展考述

目前的学术界,尤其是在教育史研究领域中,兴起了一股对清末民初教科书的研究热潮.在这些研究中,更多的是对清末民初教科书进行宏观性、整体性的研究,很少有针对某一学科的深入研究,并且,由于晚清教科书文本的难以收集,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初时期.

本文作者从英美、日本、港台,以及国内各大知名图书馆多方收集到晚清时期所出版的七十余本原版英语教科书,以真实文本为基础,力图对晚清时期的英语教科书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研究.

按晚清英语教科书的发展演变历程,本论文划分为三个阶段共六章.

第一阶段为晚清英语教科书发展的萌芽期(1807—-1840年).在这个阶段,中国英语教科书的编写还处于无意识阶段.由中国人编写的供英语学习的材料,基于上都是洋泾浜英语文本.与此同时,以马礼逊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为中国入学习英语编写了专门的教科书,标志着中国人接受正规英语语言教育的开始.英华书院在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科书,无疑是中国人学习正规英语的最早文本,在中国英语教科书编写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但是由于英语教科书的使用范围所限,这些最早期的英语教科书对中国的传统教育的影响可说是微乎其微.

第二阶段为晚清英语教科书的发展时期(18401895),本阶段分两章来阐述.

*战争到甲午战争期间为前段时期.值此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首次打开,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英语在中国的渐进传播.清政府首次真正认识到英语学习对提高国家实力的作用.这一时期的晚清英语教科书获得了初步的发展.

由中国人自编的英语教科书,最初主要将英语视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工具,后来,随着晚清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以及外语学习风潮的不断兴起,中国人开始将英语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进行学习,中国人自编英语教科书的门类也渐渐增多,出现了英语语法、英语口语和英语翻译教科书.中国人开始参与到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英语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中.这表现了中国人对英语语言、对西方文化从鄙夷到渐趋接受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与此同时,西方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他们通过引入原版欧美英语教科书、编写适合中国人使用的英语教科书等各种手段,丰富了晚清中国人的英语学习资源,也间接地提高了中国人自编英语教科书的质量.

第三阶段为晚清英语教科书的成熟时期(1895—1911).甲午战争的失败,极大地唤醒了民众救亡图存的使命感.随着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以及《钦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在中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教育者都把英语学习作为一门必修的主课,英语教科书也在当时强大的社会需求中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

这一阶段的英语教科书之发展,呈现了与以往时期完全不同的特点.其一是中国英语教科书的来源更加多元化:既有从西方直接引入的原版教科书,又有受到日本明治改革的影响而大量引入的日本英语教科书;还有中国学者自己编写的专为中国人学习英语所使用的教科书;其二是英语教科书的门类细化:既有以往学习英语所特别重视的语法类教科书、商务英语类学习读本,也有英语口语类教科书等.更为重要的是,此时出现了由中国人编写的专为适合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中小学分年级英语教学而使用的系列课本,这在此前的英语教科书编写中是绝无仅有的;其三是英语教科书的编写有意识地体现了当时的教育理论.当时的中国教育界,受日本教育理论的影响非常深远.通过分析此阶段的英语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了解当时中国所盛行的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以及代表先进教育法的古安系列教学法,并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改革与英语教科书的发展之间所存在的互动关系.

本文通过对晚清时期所出现的英语教科书进行文本收集、整理、分析,结合历史学、英语语言教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对晚清英语教科书做深入的、跨学科的分析与研究,力求表现中英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相遇时,在语言接触层面中所表现出的碰撞与交融,从而再现当时的历史原貌.晚清英语教科书,作为当时民众接受西方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以及文化交流的领域.透过研究晚清英语教科书中关于中西文化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等,为我们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情形提供了真实的参照.

第五篇翻译学年论文摘要怎么写: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

没有撞击的文化是不幸的,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数学教育在和西方文化碰撞的过程中逐步与世界接轨.西方数学及数学教育对这一时期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历史地看,中国三角学教科书自清末至民国近半个世纪,从外国教科书的引进,到自编教科书的发轫,从各大教科书出版企业的兴盛,到国定本教科书的出现,使得这一时期的三角学教科书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期间,每一阶段的三角学教科书都蕴含着中国学者的艰辛探求.本文以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以数学教育制度为背景,以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而系统地梳理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脉络,进而总结其编写特点.通过对大量的一手史料和其它二手文献的分析,力图在某种程度上重现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学三角学教育情况.总结当时中国数学家及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三角学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力求为当今数学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建议.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之处.第2章,1902—1911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这一阶段中国三角学教科书有两个来源——日本和欧美.文化差异性十分明显地表现在教科书编写的各个方面.因此,清末时期将译自日本和译自欧美的三角学教科书分开,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深入讨论.然而,日本初期的教科书也源自英国,故表面的差异实则在深处扎根着某种相似性.融合不同类型的编写经验,建立多样化的教科书编写体系,一直是清末民国时期三角学教科书编写者奋斗的目标.第3章,1912—1922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这一时期,数学课程标准开始主导三角学教科书的编写,三角学教科书呈现自编的态势,完成了由清末依靠翻译外国的状况到国人自编的嬗变.本章基于中学三角学课程设置和教科书制度演变之概述,以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为主线,对1912—1922年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整理,并就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个案分析.第4章,1923—1936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1922年新学制,将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故这一时期的三角学教科书也分初中和高中两种.此外,受美国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于1923年在初中开始施行混合数学,使得初中三角学教科书呈现混合与分科两种.而高中三角学教科书则全部为分科编写.中国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在这一时期得到蓬勃发展.本章以1923—1936年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初中和高中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主要内容有:1.鉴于混合数学的产生,故将1923—1936年划分两个时期分别阐述,即混合时期(1923—1928)、混合与分科并行时期(1929—1936).在概述这一时期教科书编审制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三角课程的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初中三角学教科书由分科——混合——分科的发展过程.2.在梳理这一时期数学教育制度中有关教科书的编审制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高中三角内容的不断修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中国高中三角学教科书自编的发展状况.3.以这一时期再版次数最多、使用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复兴教科书三角”为例,从时代背景、编排形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等方面进行考察.以此折射20世纪30年代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状况.第5章,1937—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这一时期,虽然各大出版企业均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破坏,但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并没有因此停滞,而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稳步向前发展.这一时期三角学的正式讲授被移至高中,初中仅学习三角学的初步知识,故初中三角学教科书多以《数值三角》的形式出现.此外,受实验几何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数值三角》带有一定程度的实验的味道.本章在概述中学数学教科书审*度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别选取其中影响范围较广的初中和高中三角学教科书作为案例进行微观分析,并总结其编写特点.第6章,1912—1949年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中学三角学教科书.由于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与数学教育制度的要求并不一致,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民国时期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是清末的延续与发展,学习的方向也由日本转向欧美.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对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的编写产生了示范的作用,并使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得到长足发展.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大多供高中使用,且占全部高中三角学教科书近一半的比例.本章以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三角学教科书为主线,对1912—1949年使用的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梳理.选取这一时期影响较大、使用范围较广的《温德华士三角法》和《葛氏平面三角学》,从译本与原本的对照、不同译本间的比较两个维度分别进行分析,进而阐述这一时期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状况及其编写特点.第7章,1902—1949年中国三角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变迁.中国的学制、章程及数学课程标准虽然随着时代的变更而不断地被修订.但三角学教科书编写者、出版企业始终本着以三角函数为核心内容的原则编写、出版三角学教科书.本章在回顾六个三角函数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1902—1949年中国三角学教科书中的三角函数分别从概念和内容两个方面探究其变迁过程.以期对三角函数的演变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并为之后数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部分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借鉴.第8章,结语.首先,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总结影响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变迁的主要因素.其次,回溯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三角学教科书所呈现的各自的特点,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再次,通过对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的梳理,提炼三点对当今中学数学教科书编写的启示与借鉴,以及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目前,关于三角学史的研究颇多,但大多立足于三角学的发展,没有从中学数学教材建设的角度进行论述.故本研究以此为突破口,在占有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数学史、数学教育史和教育制度的视角,对中国1902—1949年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同时,与三角学教科书编辑、出版、使用情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展现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经历了由翻译、编译、自编的过程.其中,英文原版三角学教科书在清末民国时期一直被使用.2.将三角学教科书置于教育制度下与教育制度之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选取教育制度下具有代表性的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和教育制度之外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个案分析,总结三角学教科书的编写特点.3.以三角学教科书中的核心内容为线索,对其概念与内容的沿革进行详细地梳理,展现近半个世纪的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的演变过程,从而挖掘其在变化的过程中所蕴含的思想及编写特点等.

第六篇摘要范文: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

文言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其集中表现是,文言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在历史演进中逐渐异化为文言知识学习.新课改以来,课程标准有意扭转这种局面,文言文课程目标分别从文言、文学、文化三个向度来表述,显示出整合文言文学习各种要素的努力.然而,课程实施的实践表明,三个向度目标的简单相加难以实现真正的整合,无法实现文言文课程的实质性转变,且给课程目标的落实造成了新的困扰.要解决这一问题,须在梳理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对文言文课程取向、目标与内容问题进行重新审视.

从现状来看,文言文课程与教学均存在突出问题.文言文课程研究,在艰难中前行.“言”“文”关系的研究成为热点,凸显了文言文课程内容这一问题焦点.建构文言文课程内容的呼声渐起,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文言文教学现状来看,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在导向上的分歧给教学带来困难,语文教材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有相当难度.摆脱教学困境的呼唤期待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有新的突破.

对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问题产生的历史脉络进行审视,有助于我们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民国时期,文言文学习渐变为文言学习.随着白话文地位的不断上升,文言文课程的实用取向逐渐成为主导,造成体制、章法等文言文特有的辞章元素被弱化甚至于忽略.1963年起,文言文课程以单一的“阅读能力”为取向,文言知识在文言文课程内容中的主体地位牢固确立,并进一步窄化为文言语法知识.

新课改以来,试图将文言、文学、文化加以整合的努力渐成趋势.顺应这种趋势,文言文课程应该以文化为取向,建构以“辞章”为核心的课程内容.这需要从传统中吸纳文言文辞章知识,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构“辞章”.这种努力,致力于文言文课程目标实现文言、文学、文化三个向度的内在融合,使文言文课程新内容的建构成为可能.

第七篇翻译学年论文摘要范文:音乐教学法教材之历史研究(1901-1976)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历史研究是音乐教育研究领域里一个十分重要却一直被人忽视的内容.1901至1976年的音乐教学法教材,从其产生到定型,经历了一个模仿、探索,再模仿、再探索的螺旋式上升,并在政治运动的影响下产生异变的过程.每个时段的教材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厘清其发展轨迹,掌握其基本特点,能为今天教材的编撰提供思考与启示.全文从教材概况、教材特征、教材编写的背景及特征成因三个维度考察了1901至1976年间的音乐教学法教材.从教材的第一手资料出发,依据教材体例及内容上所反映出来的特征来划分历史阶段,即仿日探索阶段、学苏探索阶段、*异变阶段,并在每个阶段中结合具体案例分层次展开论证,研究音乐教学法教材在历史语境中的发展线索,探析其成因与影响,得出历史的反思,提出教材编写的建议.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引论”,首先从音乐教学法教师和教材教法研究者的双重角色的角度介绍论文研究的缘起;对音乐教师教育、音乐教学法课程、音乐教学法教材等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从四个方面对已有相关成果进行综述;再提出研究设计的思路、框架与方法.

第二章为“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开设历史”,从萌芽与初创、建设与曲折、毁灭与停滞三个时段对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开设历史进行梳理.课程的开设历经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建立的萌芽与初创期;建国后迎来第一次发展契机,但在“美育”被取消后受到阻碍;*期间,课程不复存在,仅有音乐师资短训班与五七大学两种形式.课程的开设与教材的产生息息相关,该部分的研究为教材的历史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的仿日探索阶段(1901—1949)”.这一时期的音乐教学法教材呈现多元形态并存的局面,学堂乐歌唱歌集、音乐教育论文、翻译教材等多元素材孕育和催生了音乐教学法教材,二十至四十年代,教材的从模仿日本走向独立原创.由于日本学校唱歌运动为教材的诞生做了铺垫,学堂乐歌唱歌集及其他出版物对教材的产生起了催生作用,所以音乐教学法教材中的各方面突显出日本元素.而对音乐课程的理解局限性和西方音乐理论的传入使音乐教学法教材重视和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内容.

第四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学苏探索阶段(1950—1965)”.在全面学苏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大量翻译苏联的音乐教学法教材,虽然后来也有大量自编教材,但苏联影响难以磨灭.这时期的教材体现出整体上的苏联印记、内容上的政治色彩、教法上的实践品格三个特点.究其成因,一方面是政治取向的文艺思想强化了音乐教学法教材的政治性另一方面是苏联重视实践的教育思想促成了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实践品格

第五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异变阶段(1966—1976)”.*中教育革命的开展使音乐教师教育体系遭受重创,*音乐占据了教学内容的绝对地位.中小学音乐课变为革命文艺课,革命文艺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用书替代了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功能.教材在体例上体现出*思想的统帅性;内容构成以统帅文、革命歌曲、样板戏为主,极具革命性;而音乐教学法的内容极其薄弱.

第六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建设的历史反思与编写建议”.从历史的研究中得出教材建设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意识形态对教材的影响、教材编写者的结构三方面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今教材的编写提出四点建议:教材目标诉求应从知识载体的独白走向与基础音乐教育的对话;价值取向应从以知识为中心走向人文主义的方向;教法指导应从单纯的理论讲授走向实实在在的实践指导;内容构成应从传统的单一模式走向“理论+实践+技能+资源”的多元结构.

第八篇翻译学年论文摘要格式: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

本论文是关于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整体性研究,通过回顾和整理新中国成立至今与我国日语高等教育相关的发展情况,并结合新中国六十多年来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中日关系的变化,分析我国日语高等教育的成长轨迹,在整理前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形势和社会教育观念的变化对日语高等教育产生影响的机制和原理,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探讨了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日语高等教育活动规律.

本论文由引论、上篇、下篇三部分构成.引论部分首先简要地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性质和地位做一确定,归纳一些对论题研究有启示性意义的高等教育学普遍理论以及教学分析视角、教学过程各要素的评价方法等,为论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思路和指导.接着对论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做了介绍,此外还介绍了目前有关我国外语教育史的研究现状和国内外特别针对我国日语高等教育史开展过的先行研究,找到论文要达到的目标和突破的问题点.为了能够使论题具有更完整的历史脉络,注重历史发展的继承和延续,引论还对我国古代和近代的日语教育做了简要回顾,梳理了日语教育在古代中国的早期传播和近代中国的初步发展,为研究做了铺垫.

论文正论部分的上篇是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概述,分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创始阶段(1949--1966)、*前期的空白断档和后期的恢复过渡阶段(1966--1977)、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发展阶段(1977--1999)、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跨越式发展阶段(1999至今)四个阶段,分别从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本科日语专业建设、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公共日语课建设、其他各类日语高等教育建设、全国性组织及其活动和文件期刊、日语专业的社会服务这七个方面展开,在总体概观中,结合了有代表性的院校个案,比较了这些个案的共性和差异.在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中,从国内政治运动、经济形势、与日本的外交关系、与日本的经济贸易往来等几个方面考察,明确不同时期的日语高等教育所处的外部大环境.在本科和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中,从创建的院校数量、招生规模、课程设置、使用的教材特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考察.在公共日语课建设中,重点从科技日语教学特点、教材建设、侧重读写的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考察.全国性组织及其活动主要从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研究会、大平班等几个角度考察,文件期刊主要从教学计划和大纲、《日语学习》等几个期刊考察,社会服务主要从科技日语书籍、广播和电视日语教材的角度考察.

正论部分的下篇是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的思考,在基于上篇史实基础上,涉及了十一个方面的观点:即:国内环境和中日关系与日语高等教育相互作用和影响、日语高等教育始终体现着教育活动本质和中国特色、四类院校在日语人才培养上既有区别又有共性、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虽呈现多样但本质不变、六十年在语言技能训练方法上积累了很多经验、人才培养目标是语言技能上的“专”和专业领域内的“通”、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共同存在并反映社会的不同需求、教师评价体系是影响日语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专业日语与公共日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办好中学日语对日语高等教育有促进作用、日语高等教育中有着日本友好力量的参与.最后,论文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其中蕴含的教育思想作了归纳,对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

论文除了参考著作文献外,还对六十年来,特别是前四十年里全国高校主要使用的日语教材进行了分析,通过教材探究编写者的思路和还原当时的教学情况.此外,论文还通过走访,整理了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洛阳外国语学院七所院校的日语专业老前辈对过去教学回忆的口述内容,将这些活的历史也作为材料引用在论文中.这些院校都是在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中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对日语高等教育贡献大、代表性强的院校,可以说,以他们为代表的这些院校是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火种,有了他们,才有了今天发展的局面.通过访谈获得的信息充实了论文细节,力图重现这些院校在日语教育草创期里的具体做法和有益经验.

论文通过回顾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对专业内的不同培养方向以及与其他学科专业课程复合的模式进行了思考,通过分析教材特点,分析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和曾经一度流行的听说领先教学法、直接教学法等方法,对不同时代和条件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运用技能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找到了教师在结合中国学生实际创造有本土化特色的日语教学方法上的智慧.论文通过多角度梳理史实,重温了一代又一代教育者在教学和科研中付出的努力,也看到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日语高等教育的影响机制,探讨了在多方合力作用下的日语高等教育这一社会活动的规律.

第九篇翻译学年论文摘要:欧美对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1902-1949)

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数学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期间在内部需要和外部刺激的相互作用下最终与世界数学教育接轨.自1902年中国新学制颁布之后,在欧美数学教育的间接或直接影响下,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迈进了现代化的道路.欧美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由来已久,自明末至清末,欧美的数学著作直接或间接地陆续传入中国,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小学数学教育的走向.1902年新学制颁布实施后,中国数学教育在借鉴欧美数学教育的基础上,在数学教育制度、数学课程设置与实施、数学教学法研究等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从发生这些变革的历史背景和教育环境出发,以研究中国对欧美数学教育的借鉴内容、过程及相关影响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法为主,以其他研究法为辅,深入而系统地分析了1902-1949年欧美数学教育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绪论.论述了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问题、文献综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拟创新之处.

第2章,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对欧美数学教育的借鉴概述.基于对1902年新学制颁布后中国通过日本学习欧美数学教育的历史背景的介绍,分析学习欧美数学教育每一阶段所呈现的形式和特点.另外,通过梳理欧美数学教育改革运动中提出的数学教育改革思想的要点,阐明《壬戌学制》下的中国数学教育受欧美数学教育的影响.

第3章,民国时期美国数学教育制度对中国的影响.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制定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是中国课程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受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文中从数学教育制度的三个方面论述了它所产生的影响.

1.在中小学各阶段数学教学总体目标方面的影响.从数学观的养成、数学学习心理的关注、数学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数学教育尤其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影响.

2.在中小学各阶段数学教育理念方面的影响.从数学教育联系生活、数学问题解决理论、数学态度与习惯三个方面剖析了受美国数学教育影响下的中国数学教育的变革.

3.关于民国时期数学教学法要求方面受美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设置数学游戏、教学联系生活经验、数学教学使用发现式、启发式教学和归纳法与演绎法并注重理论思维的培养.

第4章,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传播.清末民国时期欧美数学教科书由起先的通过日本传入到从欧美直接翻译引进,在中国经历了使用外文原版书到翻译编译的过程,最终经过众多研究者的融合改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的过程.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有:

1.概述清末和民国时期对欧美数学教科书译介背景的基础上,对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使用的外文原版书及翻译版的情况进行分析,考察数学教科书的译介团体与出版机构,同时通过一些相关专家学者的观点,讨论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使用的优点与缺点.

翻译学年论文摘要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翻译学年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10000字专升本论文、5000字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翻译学年科目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翻译学年论文摘要范文题目

2.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中规定初中实施混合数学教学,数学教科书也在以往分科的基础上从欧美翻译引进混合数学教科书,并在混合数学理念指导下,国人编写了三套混合数学教科书.文中分析了分科数学与混合数学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归结了分科到混合数学教科书过渡的过程.

3.欧美数学教育改革运动提倡实验几何教学,使得实验几何学教科书一度成为20世纪初几何学改革的重点,文中从实验几何教学以及与论证几何教学的区别入手,论述了实验几何教学在中国的实施过程.

4.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创造性转化主要表现在内容方面的转化,该过程是翻译和编译的内容与课程纲要规定内容逐渐相符最终实现自编的过程.另外,从欧美数学教科书的翻译目的、使用范围及自身特点的角度分析其特点.以此阐明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转化过程.

第5章,欧美数学教学法在中国的实施.中国自清末实施新教育制度后,学校采用的数学教学法大多模仿欧美,中国在借鉴欧美教学法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实现了自主创新.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的转化:

1.清末通过日本学习欧美数学教学法,即通过日本学习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以及单级教授法.文中通过算术科单级教授法的具体实施情况的介绍阐明中国在清末对赫尔巴特教学法的借鉴.

2.论述了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情况,以此分析欧美教学法在中国的探讨与转化.

3.阐述了数学教学实验,从借鉴欧美的数学教学实验的开展情况及相关实验结果直至自主实施教学实验的过程,并以民国时期算术科教学实验中具体的几种类型及特点分析,总结中国数学教学实验的开展情况.

第6章,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民国时期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通过蔡元培、黄炎培、庄俞等学者的观点,论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2.基于实用主义的倡导者杜威、孟禄关于数学教育的观点,摭取黄炎培在算术科中实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应用,从教材的选择、教学设施的制定及教学方案的选取等方面论述实用主义与数学教育的联系.

3.论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及数学教学法的选择方面的回响.

第7章,结论.阐明欧美数学教育的影响下中国数学教育的走向,同时提炼这一演变过程中的经验对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与借鉴.

第十篇摘要范文: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它反映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特色.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高等教育模式的引入,并逐渐形成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两大特性.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受到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形成自身特点,培养出大批优秀外语专业人才,为近现代中国众多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入研究近代大学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度建设以及办学成效,有利于总结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加深对大学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对于当前中国大学外语人才培养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论文从通识教育的视角,围绕外语专门人才培养的主题,系统考察和分析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保障制度的变迁、总结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与规律,为当今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简要论述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界定相关概念,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厘清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探讨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嬗变.从洋务外语学堂的“中体西用”人才观,到清末确立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办学宗旨是理念演变的第一阶段.民初《大学令》提出“硕学闳才”的教育宗旨是第二阶段.到二十年代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输入是第三阶段.1938年共同必修科目表的颁布与推广,标志着通识教育理念的最终确立.第三章具体考察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不同大学组织模式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要素(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外活动和师资队伍)进行论述,阐明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第四章探究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论述教学管理制度和师资管理制度对外语专业教育的作用与影响.第五章以清华大学外文系教育模式为个案,探讨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式及实施特点.第六章是成效分析.从五个职业领域探讨外语专业人才的成就与特点,并剖析其成才原因.第七章为理论探讨.运用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阐释制约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归纳其在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以及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为当今大学外语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通过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教育是在西学东渐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它注重通识教育,适应了近代社会发展需要,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在教育理念与培养模式上,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教育经历了从培养“中体西用”专门人才到培养“会通中西”人才的变革过程,最终形成通才教育的模式.通过文理兼习的共同必修课与以文学课程为主的专业课相结合,以及营造人文教育氛围,达到培养知识面宽广、人文素养深厚的外语通才的目的.

第三,在教师选聘和教学管理方面,采用教师聘任制、导师制、教师兼课制和教授学术休假研究制,实施选科制、学分制、评价制度和转学转系制,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高水平教师队伍和制度保障,促进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

第四,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教育人才辈出,通识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识教育理念拓展了大学外语专业教育的发展空间,通才教育模式为外语专业学生成才奠定了基础,高水平的大学外语师资队伍为外语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五,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启示在于:大学外语人才培养应以人文通识教育为基础,“通”、“专”结合,加强“通识”师资建设,改进通识教育课程结构,构建以文学和文化类课程为主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外语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通识教育的视角,系统考察中国近代大学外语教育理念嬗变的轨迹,以及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迁,有助于认识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第二,通过实证研究,凸显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教育特色,揭示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第三,总结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的群体特点,分析其成才经验,对当今改革和完善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https://www.mbalunwen.net/kexueqianyan/060238.html

这篇翻译学年论文摘要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摘要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翻译学年引用文献:

[1] 最新翻译学年论文选题参考 翻译学年论文题目哪个好
[2] 翻译学年外文文献 翻译学年期刊参考文献哪里找
[3] 翻译学年论文提纲格式 翻译学年论文框架怎么写
《翻译学年论文摘要怎么写 翻译学年论文摘要范文参考》word下载【免费】
翻译学年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