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参考文献 > 文章内容

媒介素养和课程论文范文集 媒介素养和课程方面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媒介素养和课程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2

媒介素养和课程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一、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2. 二、在培养中学生媒介素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 (一)使用网络媒介的目的、态度与方式欠佳
  4. (二)对网络媒介信息的评估、质疑能力较弱
  5. (三)网络道德与安全意识缺乏
  6. 三、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探索
  7. (一)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8. (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9. (三)进行多元课程评价

《道德和法治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

该文是媒介素养和课程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跟媒介素养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在培养中学生媒介素养的过程中,存在着使用网络媒介的目的、态度与方式不佳,对网络媒介信息的评估、质疑能力较弱,网络道德与安全意识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多元课程评价等方式,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学生;道德与法治;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0-0041-02

如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等网络媒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根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互联网用户数达到8.29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8.17亿,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高达98.6%.随着手机用户的日益增多,在校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愈发普遍,媒介素养教育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一、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33年由英国学者李维斯(F.r.Leis)及其学生汤普森(Denys.Thomp-son)提出的.一般认为,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下的定义最具权威性,即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选择、理解、质疑和评价媒体信息的能力,以及创造和产生媒体信息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是20世纪下半叶在欧洲、北美等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与西方相比,我国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发表的论文《关于媒体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被认为是第一篇系统论述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信息意识”作为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要点之一,重点培养学生“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二、在培养中学生媒介素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使用网络媒介的目的、态度与方式欠佳

与“使用手机”相比,“玩手机”这个词似乎更能体现当下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动机.中学生并非只是将手机作为可以“打电话”“发短信”的传统沟通工具,而更主要的是将手机作为一种便利的娱乐工具,因为智能手机能满足中学生绝大部分的娱乐和社交需求.一些中学生拿起手机就是为了玩游戏,除此之外,听音乐、看短视频、刷微博、上网聊天等也是广大中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目的.当然也有一些中学生利用手机是为了辅助学习,如查阅资料、浏览新闻、练习外语听力等,但这类学生所占的比例不大.

此外,据调查,大部分中学生对待手机的态度也是不正确的.如果缺少约束,他们往往会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使用手机,比如会在上课时偷偷玩手机,在休息时玩手机,甚至在考试过程中偷偷使用手机.

学生使用手机的方式也存在不合理之处,例如有的学生在做作业时,没有经过思考,就直接利用手机搜题软件来获取答案.

(二)对网络媒介信息的评估、质疑能力较弱

大部分中学生都会利用手机搜索软件来检索信息、查阅资料,但对搜索出来的信息缺少评估和鉴别能力.他们往往只是选择排序靠前的信息进行浏览,并且在浏览时会不加判断和质疑就去相信网络上的内容.因为中学生的阅历较少,理性思维尚未形成,他们很有可能会听信甚者传播一些虚假新闻或者网络谣言.

(三)网络道德与安全意识缺乏

有的网络商家一味地追逐利益,在网络上散布一些低俗且具有诱惑性的不良信息,导致中学生违反网络道德和相关法规的现象时有出现,比如浏览、发布不良信息等.又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一些中学生在网络交友、玩网络游戏等过程中存在用语言攻击他人等行为.

此外,中学生的手机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不太容易识破网络诈骗和电信诈骗.曾有新闻报道过这样的案例:一名应届高中毕业生接到自称是某大学财务处人员的电话后,就将父母为其准备的大学学费转给了对方.在得知被骗后,该生在深深的难过和自责中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一方面,涉世未深的中学生在手机网络交友过程中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欺骗,造成人身或财产上的损失;另一方面,中学生有可能会陷入到手机网络陷阱之中,例如随意连接陌生的Wi-Fi、轻易相信网上的信息、盲目申请网络贷款等行为都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探索

(一)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学会搜集、处理、运用网络信息的方法,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作为初中学生必须达到的能力目标之一.虽然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并没有专门的媒介素养方面的内容,但是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将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融入教科书已有的内容中去,如下表所示.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媒介素养知识作为生活素材,与课程内容相融合,以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例如在学习“认识自我”的内容时,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认识自己在初中阶段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外,还可以结合一些学生手机成瘾的例子来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手机依赖心理,学会控制自己对手机的依赖,提高自控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学习“自尊自强”内容时,指导学生利用手机等网络媒介发展自己,能够在网络世界中分辨是非善恶,学會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独立思考和做出理性判断;在学习“心中有法”内容时,指导学生提高防范意识,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在学习“交往与沟通”内容时,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友的好处与弊端,把握好网络交友的原则与尺度;在学习“集体中成长”内容时,引导学生理解在人格和法律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因此要平等、诚实待人,拒绝网络欺凌;在学习“我与国家和社会”内容时,要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媒介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强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初步形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运用媒介参与公共生活.

(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时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与时政热点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因此教师可以选取网络中的一些时政新闻供学生讨论或辩论,以增强学生多角度看待网络媒介信息的能力.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合作表演小品、情景剧等形式来让学生学会如何规范使用网络媒介.还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去网上搜集资料,以培养他们搜集、整理、评价、使用网络资料的能力.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所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自己制作音乐视频、纪录片,或简单的校报、漫画,以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进行多元课程评价

在对中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评价时,不能仅仅依靠纸笔测验,还应该采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例如,通过测试与问答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关键性概念的理解程度,通过表现性评价观察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质疑能力与解决能力,通过项目完成程度考查学生对媒介技能的应用能力等等.

总之,教师应通过多元评价方式,较全面地给予学生公平的评价.与此同时,通过细致全面的评价,教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对于教学的反馈情况,并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发展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116-118. [2]朱天,李曼琦.新媒体传播环境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研究[J].新闻界,2016( 23):37-41.

[3]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责任编辑 袁妮)

上文总结,此文是关于经典媒介素养和课程专业范文可作为媒介素养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媒介素养和课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媒介素养和课程引用文献:

[1] 媒介素养和课程论文范文集 媒介素养和课程方面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2] 媒介素养论文范文 媒介素养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5000字
[3] 媒介素养论文范文 媒介素养类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2万字
《媒介素养和课程论文范文集 媒介素养和课程方面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word下载【免费】
媒介素养和课程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