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参考文献 > 文章内容

沥青混合料论文范例 沥青混合料方面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10000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沥青混合料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5

沥青混合料论文范文

《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温度离析与改善措施》

本文是有关沥青混合料本科论文范文与沥青混合料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以实际工程为例,针对沥青混合料施工中的离析展开了详细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施工过程温度离析改善措施并作出技术总结,以确保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

关键词:道路施工: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

现阶段,沥青混合料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中,成型温度的控制尤为关键,此项指标将直接影响到混合料的压实度、抗压强度等方面的性能.在压实温度过低的情况下不利于混合料流动性,加大了拌和难度,无法达到有效包裹集料的效果;同时,若温度偏高则会引发裂缝等病害.对此,本文围绕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的温度离析及改善措施展开探讨.

1.工程概况

海花岛坐落在儋州市滨海新区西侧洋浦海湾,该处与白马井站相距仅5km,距王五机场15kin,距海口市区130km,具备明显的区位优势.海花岛以建设顶级旅游度假区为发展目标,依据规划其将成为儋州市旅游市场的核心力量,甚至是海南省的一张绚烂名片.

2.沥青混合料施工中的离析分析

沥青混合料工程涉及到拌和、运输、摊铺等多个环节且均易出现温度离析现象.根据相关研究报告得知若沥青路面压实度<92%,此环境下极容易引发路面透水等质量问题,且在压实度逐步下降之下路面耐久性随之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因此,施工中应针对混合料温度采取全面监控措施.

2.1拌和与装料环节的温度离析

为掌握拌和站出料口的材料温度情况,选择了红外热像仪对该处加以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得知各测区最高温度不尽相同,分别为193℃、192℃及188℃:各自对应的是173℃、170℃及169℃.立足于行业规范得知若同批次混合料不存在大幅度的温度离析现象,但在不同批次间伴随相应的温差且幅度达到20℃,此时可将其视为中度温度离析.因此,拌和装料时即便料温与环境温度是引发温度离析的原因,但其影响程度相对较弱,更为关键的是原料加热以及拌和环节所持续的时间.

2.2运输及卸料环节的温度离析

分析运输作业时混合料温度情况,通过红外热像仪检测后,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得知各测区最高温度分别为190℃、186℃及167℃,总体上温度相差幅度较大,为23℃;各自对应的是187℃、173℃及168℃,此部分的温差为19℃.总体上不同区域的材料所产生的温度离析程度不尽相同,其中以混合料表面最为明显.

卸料环节也存在温度离析现象,为分析具体情况得到内部温度场分布图,得知6个测区温度分别为191℃、190℃、189℃、189℃、188℃和187℃,总体上分布较为平均,温差为4℃.相比于卸料前的温度情况,此时的温度离析现象已经得到控制.从分布上来看,与环境接触的材料存在最为明显的离析现象,在混合料内部虽然存在温度离析现象但较为微弱.

2.3摊铺与碾压环节的温度离析

摊铺与碾压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分析此时的温度变化情况,利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后获得具体结果.

分析得知各测区的温度情况,分别为180℃、180℃和172℃.从行业规范的角度来看混合料仅存在微弱的温度离析现象.但对应至温度分布图而言某带状区域的颜色相对较深,表明该处的混合料温度更低.对应至螺旋布料器中则指的是中间吊架区域,从具体成因来看,螺旋布料器中部堆积有混合料,该部分在输料器的辅助下直接转移到吊架中间区域,摊铺作业时缺乏二次搅拌措施,因此明显降低了该处的布料速度,加剧了温度损失.

初压、复压与终压是构成碾压作业的3个关键环节,经检测后分析所得结果可得知初压温度极差为8℃,复压温度极差为5℃,终压温度极差为4℃.因此,在施工作业持续推进之下温度离析现象逐步趋于衰弱.若从温度分布层面来看,3个环节主要呈现出点状与带状2种分布特性,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压路机洒水作业有关,针对纵向重叠区域持续洒水2次,因此存在较明显的温度损失.

3.施工过程温度离析改善措施及效果分析

3.1温度离析改善措施

基于上述内容得知,拌和作业时发生温度离析的主要成因在于缺乏严格的温度控制措施,致使拌和楼以及沥青加热系统的温度都偏离预计要求,各批次混合料温度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对此,若要有效避免温度离析现象,就应从集料与沥青加热温度的控制工作入手.

沥青混合料运输作业时,混合料与环境接触的部分存在较明显的温度变化,对此在运输作业时必须采取保温措施,诸如加盖隔热棉布等,尽可能控制温度减少幅度.

装料与运输时常伴随有离析问题,考虑到路面质量要求,还需在既有的施工工艺基础上做出改进,在常规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工艺流程上增设“转运”环节.经拌制获得沥青混合料后将其转移到施工现场,并导入料斗中以便展开二次搅拌作业,经此操作后导入摊铺机中.引入转运车后可顺利完成二次搅拌,从而控制了温度及集料离析问题,最终投入使用的沥青混合料在各个区域的温度并无过大差异,且集料粒径的分布具有均匀性.

受温度离析的影响各路段的压实度存在差异,施工单位需加强对碾压环节的温度控制,组织机械设备以便提升施工效率,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做好压实工作.

3.2温度离析改善效果分析

伴随沥青路面工程事业的持续发展,行业内出现了多种离析判别方法,常见有视觉观察法,其具备直观、便捷的特点,但局限在于易受到检测人员的主观影响,结果精确性不足;钻芯取样法虽然不利于路面完整性,但结果可靠性更高.获得各测点構造深度,将所得结果与平均构造深度相除并求得比值,以此为评定标准确定路面离析的具体级别,较为准确地反映出路面均匀程度.

关于分级标准的评定依据,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根据不同工况(即转运与非转运2种),分别选取面积为400m×10m的试块,将其设置为60个面积相等的小型均匀网格.引入铺砂法,针对各网格展开测试,明确构造深度,同时求得该路段平均构造深度,经上述数据计算各网格构造深度与均值的比值,将所得结果与离析判别标准对比分析,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

基于上述内容得知,未经过二次搅拌的路段所表现出的施工质量相对较差,存在较明显的离析现象.具体而言,关于非离析、轻度、重度以及重度4项指标未采取转运措施的路段检测结果分别为33%、38%、33%和5%,相较之下若实行转运的方式后各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分别为73%、20%、7%和0.上述结果足以说明,转运车二次搅拌的方式具有可行性,路面的施工质量有所改善,具备更良好的均匀性.

4.技术总结

(1)拌和与装料环节,尽管料温与环境温度是引发离析现象的原因,但影响程度较弱,实际上更容易受到原料加热、拌和持续时间的影响.

(2)运输作业时,与环境接触的混合料表面更容易出现明显的温度离析现象,相较之下内部温度离析显得较为微弱.

(3)摊铺前混合料伴随较明显的带状区域,该处温度相对较低,从分布上看集中在螺旋布料器中间区域且主要与材料的堆积有关.

(4)施工作业持续推进之下混合料温度逐步降低,表现出的温度离析也更为微弱.离析区域呈带状分布特性,此现象的出现与压路机洒水作业有关.

(5)在转运车的辅助下完成二次拌和作业并将摊铺等工序落实到位,经检测后得知路面构造深度合理,各区域具有均匀性,施工效果优于未转运的方式.同时经转运车二次搅拌作业后,可有效控制摊铺、碾压作业时出现的离析现象.

5.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施工环境复杂,引发沥青混合料离析现象的具体成因也错综复杂,本文针对典型的现象加以分析,做出技术总结,尽管涉及到的内容缺乏全面性,但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施工作业提供指导.

(作者单位: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本文汇总:该文是关于沥青混合料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沥青混合料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沥青混合料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沥青混合料引用文献:

[1] 沥青混合料论文范文 沥青混合料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2万字
[2] 沥青混合料论文范例 沥青混合料方面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10000字
[3] 沥青混合料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沥青混合料类论文范文素材2500字
《沥青混合料论文范例 沥青混合料方面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10000字》word下载【免费】
沥青混合料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