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写作 > 文章内容

地理学报论文范文参考 地理学报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地理学报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4

地理学报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地理学报论文范文参考: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
  2. 第二篇地理学报论文样文:中国中心城市交通联系及其空间格局
  3. 第三篇地理学报论文范文模板: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
  4. 第四篇地理学报论文范例:改革开放以来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5. 第五篇地理学报论文范文格式:江汉平原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环境考古研究

★100篇关于地理学报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地理学报相关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写作提供地理学报相关优秀论文范文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地理学报论文范文参考: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全球化蓬勃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企业空间行为和城市空间组织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地理因素仍然是影响企业网络和城市网络的重要因素,城市在全球化时代更加彰显出其作为创新中心的重要性.

通过分工、权力、租金作用机制,行动者共同建构起了从地方到全球的企业网络.随着区域性、全国性、全球性的企业网络的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促进了城市网络的发育.城市网络是企业网络不可或缺的嵌入环境.企业的各种流动只有在城市网络之中才能得以快速、有效的运转,从而将地方化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网络塑造了城市网络,城市网络亦反作用于企业网络.二者相辅相承,相互建构.企业网络及其嵌入的城市网络更成为信息化时代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引擎.

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也成为国际学术界的前沿议题,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两种取向分别是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和社会网络分析(SNA).ANT是一种后结构主义的研究思潮,认为关系无所不在,并不否定结构的存在,而是主张超越结构主义,更为注重内在的关系和过程,侧重于定性地揭示企业网络和城市网络形成的过程.SNA则可以更为精确地量化揭示出企业网络和城市网络的内涵以及联系的性质,在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在中国确立起来.企业空间组织受到行政力量的影响逐步削弱,主要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企业出于多种目的在区域、国家、全球空间尺度上布局,形成复杂的企业网络.企业总部—子公司的联系构成了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内涵.总部集聚的城市成为网络中的控制中心,具有强大的权力,在劳动空间分工过程中也能够获得更多租金.批判地学习和借鉴国际前沿理论,开展基于企业网络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将有利于完善中国城市网络理论框架体系,丰富国际城市网络理论研究,对促进中国城市网络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在区域尺度上,本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基于企业网络的长三角城市网络的研究有以下结论:

(1)长三角城市网络存在着空间极化的发展趋势.以上海为核心,杭州和南京为次中心,沪宁(除常州、镇江外)、沪杭、杭甬Z字形发展走廊城市(除常州外)具有强大的网络权力,成为网络的控制中心,并且是网络结构中的结构洞,能够获取更多网络租金.以苏中(除南通外)、苏北、浙西南(除台州外)城市成为网络中的依附节点.常州、南通、台州这三座城市则处于半边缘状态.

(2)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受到行政区经济的影响.浙江城市、江苏城市分别以南京、杭州为次核心形成小派系.江苏城市凝聚成片的现象尤为明显.与基于全行业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相比,基于服务业的长三角城市网络受行政区经济的影响更为明显.2005年,江苏和浙江基于服务业企业网络的城市联系存在着明显的行政区经济的特征,2010年跨越行政区的联系有所加强,但行政区划的影响仍然存在,形成了南京、杭州向省内辐射的网络形态.

(3)就整体而言,基于企业网络的长三角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分别对全行业网络以及服务业网络节点中心度具有正面的影响.企业家精神是影响网络点出度的重要因素.

在国家尺度上,本研究从企业网络与城市网络相结合的视角,研究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对中国城市网络的引力主要有以下三点发现:

(1)以上海为核心的Z字形发展轴线城市在长三角城市网络中对外吸引与辐射能力较强,其中上海对中国城市网络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而苏北、苏中、浙西南城市不仅对外投资相对较少,辐射能力薄弱,在吸引能力上也相对落后于Z字形发展轴线城市.无论就长三角对外的吸引力或者就辐射力而言,城市网络之间的相互联系率先在经济中心城市发生.

(2)上海对中国城市网络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存在着区域性的差异.华东、华北、华南城市经济区与上海的联系十分密切,其中长三角是上海吸引力和辐射力最强的地区.华东区、山东区、东北区、西南区、湖北区、新疆区、西藏区的引力以辐射力为主,权力作用大于威望作用;对华北区、华南区、福建区、西北区以吸引力为主;威望作用大于权力作用.

(3)上海对中国城市网络的辐射力,存在着明显的邻近扩散以及等级扩散特征,趋向于国内的经济中心城市以及地理邻近的城市;对中国城市网络的吸引力趋向于沿海以及沿江T字形发展轴线城市.其中北京、深圳是上海吸引力前两位城市;以上海、北京、深圳为总部的*企业在京-沪、深沪联系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全球尺度上,从FDI和ODI视角研究长三角与境外经济联系主要有以下四点结论:

(1)外商投资促进了长三角崛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全球-城市区域,然而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发展路径也将长三角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就长三角内部而言,浙江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参与新的国际劳动,不同于江苏、上海以外资为主体的发展路径;浙江在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外贸出口上的表现要优于江苏和上海.对外资以及外贸的结构分析,表明:东亚、北美、西欧是长三角重要的贸易伙伴,其中香港是长三角最大的外资来源地以及重要的出口市场,对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对长三角上市公司2005年、2010年对外投资形成的跨境城市网络的分析表明,长三角上市公司对外联系主要集中在东亚、西欧、北美以及离岸金融中心等地,其中香港是这两个年度长三角企业对外设立子公司最多的城市,长三角企业在香港主要从事投资控股、进出口贸易、信息服务等业务,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的地位密切相关.香港发挥着连接长三角区域性城市网络与世界城市网络的桥梁作用.

(3)长三角跨境城市网络的总部控制中心集中在以上海为核心沪宁、沪杭、杭甬Z字形发展走廊的城市,其中上海的核心引领作用明显,此外,杭州、南京、宁波、绍兴、苏州等是长三角对外投资最为活跃的城市,而苏北、苏中、浙西南城市(除台州外)的表现相对逊色.回归分析表明,金融业发展水平与企业家精神对长三角ODI具有正面的影响.

(4)对于长三角发展而言,长三角跨境城市的发展有助于提高长三角在世界城市网络的总部控制权力,并提高在城市网络中的位置,从而实现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办公室的转型,充分利用国外各种资源,赢得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从而突破“价值链陷阱”.

在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本研究展开三个讨论:

(1)企业作为企业网络的空间组织实际上也是一个集聚与扩散的过程.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除了外资企业以及中国*政府、长三角地方政府的交互作用之外,长三角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在区域、全国、全球尺度上的网络化过程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企业与城市的网络化过程是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城市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企业网络布局逐步突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长三角两省一市都市连绵区也正加速形成之中.

(2)基于上市公司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分析,可以将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总结为:一轴三中心,以上海为核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Z字型发展的发展轴线对长三角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3)上海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城市网络中的两个重要节点,一方面需要发挥“全球城市”的功能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高端要素,加强对中国乃至世界城市网络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世界城市性”,加快培育世界级的跨国公司,从而加强对中国乃至世界城市网络辐射力,从而在国内及国际两个扇面发挥出更大的网络优势.

综合上述三个实证分析,本研究认为:

(1)在区域尺度上,长三角要加快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鼓励企业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优化网络布局,推动企业网络向相对欠发达的苏中、苏北以及浙西南地区扩散,促进长三角城市网络相对均衡发展.

(2)在国家尺度上,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上海要进一步加快实施“四个中心”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对中国城市网络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尤其是要加强对华北区、华南区、福建区、西北区的辐射力.

(3)在全球尺度上,长三角要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鼓励更多上市公司拓展海外企业网络,从而加强长三角对世界经济的总部控制能力,从而实现长三角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办公室的转型升级.

第二篇地理学报论文样文:中国中心城市交通联系及其空间格局

区域空间联系是不同客体之间基于空间法则下的相互作用现象,交通联系是空间联系重要的现实形式之一.研究基于中心地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通过区域空间联系理想模型,构建基于内生增长、外生增长及其耦合路径下的区域空间联系模型,对城市间要素流的空间流动与集聚情况进行理论演绎,模拟推演区域空间联系的演化过程,探索要素流动视角下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性地学规律.通过对全国中心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量化研究,分析中国区域经济联系的时空格局与区域差异.依据全国中心城市外向功能联系及其对外服务能力的时空变异,探讨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结合全国地级以上中心城市间客观详实的航空、铁路及公路等交通联系巨量数据资料,运用基于O-D网络的GIS空间分析方法,深入分析我国中心城航空、铁路及公路交通联系的空间分布、等级体系及网络结构等空间集聚与分布特征,在国家、区域及城市群空间尺度上对全国中心城市交通联系的地理集聚及分布格局进行清晰的空间解构.

论文共分成了十章内容:

第一章诸论.主要阐述本研究的意义、框架和方法.

第二章相关研究进展.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研究进展.

第三章区域空间联系及其地理集聚机理研究.基于中心地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通过建立区域空间联系的理想模型.①对城市间要素流的空间流动与集聚情况进行理论演绎,模拟推演区域空间联系的演变过程,探索要素流动视角下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性地学规律.在开放系统、封闭系统两种路径条件下构建基于要素流动视角的区域空间联系理想模型.②构建基于内生、外生增长及其耦合增长三种路径下的区域空间联系模型,进而阐明其内在地理集聚机理.③由中心城市外向功能联系主导而形成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可分为低水平均衡分布、单核心极化–扩散、多核心极化–扩散、高水平均衡阶段.④综合分析要素流的一般性特征,对流空间进行地理学意义上的理论探索和空间解构.

第四章中国中心城市空间经济联系格局与变化.借助空间相互作用力模型,综合测度全国中心城市的省域空间经济联系,通过测算各省区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研究各省区经济联系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认为:①区域空间结构与其内部空间经济联系的强弱、联系网络的发育程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空间经济联系由弱到强、联系网络由简单到复杂,区域空间结构也随之由极核式单中心结构向多核心、网络式、一体化方向发展.②全国各省区的空间经济联系与全国主要城市群可以进行完美的空间拟合,反映出空间经济联系的强弱与紧密程度表征了城市群的演化阶段与发育状况,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内在机理是其空间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与深化.③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偏集于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与环渤海三地区的三大城市群区域,并且这一不平衡的空间格局仍在持续发展.

第五章中国中心城市外向功能联系与空间格局.基于中心城市外向功能联系研究视角,依据全国地级以上中心城市对外服务能力及其近10年的变化情况,探讨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研究认为:①中心城市依托其外向服务功能,发挥内向集聚和外向扩散功能,形成区域内部复杂的经济流,产生密切的经济联系,从而影响和强化了区域的空间结构.②我国中心城市对外服务能力区域差异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的省区及城市群对外服务能力较强,使得区域内部空间经济联系密切,区域出现发达的网络状空间结构.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外向服务功能较弱,形成的区域空间经济联系也相对较弱,区域以极核式、点轴式空间结构为主.

第六章中国中心城市航空联系及其空间格局.基于全国国内航班运营信息数据,运用基于O-D网络的GIS空间分析法,在大尺度数据空间内刻画每一条运营航线,深入解析全国通航中心城市间航空联系的网络结构,并分运距区段绘制中国城市空间相互作用联系与航空联系的网络结构图谱,进而分析区域间航空联系的网络结构差异,揭示中国航空联系的网络结构及区域结构特征.研究认为:①中国航空联系网络的大城市集聚特征显著,等级分化十分显著.②依据中心城市进出港航班数量,将全国通航中心城市划分为全国性、区域性、省域及地方性中心四个等级,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为全国性航空客运中心.③航空联系距离主要集中在600-2000km范围内,总体上服从空间距离衰减规律.④全国航空客流的区域分布极不平衡,东部航空运输地位极其突出,西部相对较强,中部与东北相对较弱.

第七章中国中心城市铁路联系及其空间格局.依据全国地级中心城市间完整的交互式铁路客运数据,采用基于O-D网络的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全国中心城市铁路联系的空间集聚、任意两中心城市之间的铁路联系、细分车次类型的空间分布等多角度解析全国铁路客运联系的空间格局,清晰刻画中心城市之间铁路客运联系的空间集聚、网络结构与分布特征.研究表明:①全国铁路客运联系分布格局呈现向东倾斜的“开”字型结构,即由京沪-沪深线、京广-京哈线“两纵”与陇海-兰新线、沪昆线“两横”相互交汇而成全国铁路联系的骨架.②全国铁路客运联系总体呈现出较规则的三次曲线型距离衰减规律,铁路联系服从类似城市体系的位序-规模分布特征,属于自然状态下集中型的空间最优分布.③随着空间联系距离的逐渐增加,全国铁路客运联系依次表现为城市群或经济区内、省域内、相邻省区、区域乃至大区域间等不同空间尺度的联系.④全国中心城市铁路客运联系总体上依托大的交通轴线以近域核心城市间的联系为主,研究清晰给出了全国主要中心城市细分车次类型的区内外铁路客运联系的主要联系方向.⑤快速列车是我国目前铁路客运的主体,动车组及高铁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着我国铁路客运的总体结构比例.⑥全国动车及高铁联系集中表现为东部三大经济区间的联系,京沪、京广之间联系密切,沪广(深)间受制于两者间高速铁路交通设施建设的滞后,铁路方面的空间联系相对不足.

第八章中国中心城市公路联系及其空间格局.依托全国地级以上中心城市间的公路长途客运联系数据,运用基于O-D网络的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全国尺度内的公路客运联系网络结构及其空间格局进行清晰而详实的空间解构.研究显示:①公路客运与城市的人口、经济规模总量相关性较强,而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相关性.②我国东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区域其公路客运联系密切,并呈现区域性集聚的分布格局.最为密集的区域为东部长三角、珠三角两地,而京津冀、山东省、中部地区的河南省、西部成渝地区的公路客运区域集聚程度相对突出.③总体上,全国公路客运联系以各省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联系中心,以区内其它中心城市为联系对象,在中短途客运距离内形成自成体系的区域性公路交通集聚区.④我国公路长途客运联系的适宜空间距离应该在500km以内,最佳客运距离为100-300km左右.我国公路长途客运联系在200km内是随着距离增大而增加,之后则呈现二次曲线型的距离衰减趋势.⑤我国中心城市公路客运联系的区域空间关联性较强,运距在500km之内公路客运联系结构与网络特征较好的指示了其为城市群形成演化的内在机制之一,也表明城市群内部交通联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反映出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其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⑥不同距离区段内的公路客运联系反映不同空间尺度内的区域交通联系,细分距离区段的公路客运联系可以清晰识别城市群内、省域内、省际间及大区域间等各空间尺度下的区域交通联系结构与网络特征.


https://www.mbalunwen.net/kaogu/78971.html

第九章中国中心城市交通联系空间格局的总体特征.①交通联系在区域中心城市、大城市及特大城市的中心集聚特性突出.②在经济发达与人口密集地区的区域性地理集聚明显.③由综合交通枢纽形成区域性乃至全国性中心城市.④依托大的交通干线形成全国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骨架.⑤由交通联系引导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⑥交通联系的空间分布地域性差异显著.

第十章主要结论、创新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主要结论有:①通过构建的空间联系理想模型可以深入解析区域空间联系及其地理集聚机理.②区域空间经济联系强弱与网络状况表征了区域及城市群的演化阶段与发育程度.③中心城市对外服务能力是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演化的主要动力.④基于O-D联系网络的GIS空间分析法能够在大尺度空间内对巨量数据实现精细的空间展现.⑤全国航空客运联系区域分布极不平衡,区域差异与等级分化十分明显.⑥全国铁路客运联系呈现向东倾斜的“开”字型空间分布格局.⑦全国公路客运联系的区域性集聚与中心城市集聚并存.⑧获得了对中国中心城市交通联系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总体认识.

创新之处在于:①理论层面:构建了要素流动视角下的区域空间联系理想模型,进而深入解析基于内生、外生增长及其耦合路径下的区域空间联系及其地理集聚机理.②方法层面:通过基于O-D网络的GIS空间分析方法,实现了在大尺度空间内对巨量的交通联系数据进行精细的空间解构.③实证层面:基于全国交互式的航空、铁路和公路客运联系巨量数据资料,全面深入分析并清晰刻画出了全国中心城市交通联系的地理集聚及其空间格局.

第三篇地理学报论文范文模板: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国际环境对企业空间组织以及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深刻的影响,城市-区域的全球联系网络与内部空间组织演变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议焦点,世界城市/全球城市、世界城市网络、全球城市-区域、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等理论概念不断出,丰富了新时期城市-区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但多数理论与实证研究都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发展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发展中国家的关注相对较少.

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分权化以及城市化(五化)分别从外部和内部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城市与区域空间组织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逐渐市场化、分权化以及快速城市化的国内背景使我国城市-区域的发展演化环境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区域的发展演化背景,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现有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典型城市-区域发展演化的空间特征、过程与机理进行系统分析,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理论体系.与此同时,系统分析我国城市-区域的发展演化特征、过程与机理也是我国国家战略制定与实施的重要需求.国家十一五计划以来,“城市群战略”多次被写进国家级战略规划之中,强调城市群作为增长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促进区域的城市化与一体化进程.地方政府也积极主动的自上而下的推进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城市群的发展是能否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发挥其扩散效应、哪些因素影响了城市群的集聚与扩散成为城市群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需着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国内外城市群相关理论及经验研究的梳理与总结入手,采用“理论演绎—假说提出—数据采集分析—模型模拟验证”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发展最为成熟的城市群之一——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我国转型时期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城市群在不同空间尺度集聚扩散过程以及主要的动力机制,为后发的以及正在建设的城市群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依据.论文有三个核心议题:一是,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空间演化特征如何空间格局、空间联系以及内部的区域差异是如何演变的,是否表现出与国外城市-区域类似的多中心、网络化、均衡化态势二是,城市群的集聚扩散态势如何,作为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是否已经显现城市群内部的大都市区与城市群在更大的区域空间上是否存在溢出效应空间溢出是否与空间分工演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三是,我国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论文共分为八章对上述三个核心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中前三章为理论演绎与假说提出部分,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和分析框架.第四、第五章分别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特征和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第七章则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以及行为主体的作用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最后一章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

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缘起和研究目标、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思路与框架,并介绍了论文主要的数据来源和所用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的理论基础.论文首先在梳理城市群概念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对城市群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与相关概念进行了区别分析.其次进一步明确空间演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从传统城市地理学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从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等区域非均衡理论到新区域主义学说)以及劳动空间分工理论三个视角对城市群演进过程与机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

第三章是对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国内外城市群研究新进展的综述.着重关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城市-区域国际研究的新理论、新视角、新方法以及所发现的新特征.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论文研究的理论假说,并确定后文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与第五章是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演化规律、集聚扩散过程的实证分析.第四章从多尺度的空间视角出发,首先将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空间层次,并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和宏观经济指标,从空间格局、空间联系与空间差异三方面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呈现出“多中心化”、“均衡化”、“点-面化”与“网络化”的发展特征趋势特征.第五章则以第四章划分的不同空间尺度的空间层次为基础,首先分析了城市群演化过程中经济要素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集聚与扩散态势,并对大都市区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然后,结合人口普查的从业人口数据,进一步从产业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城市群演化过程中的集聚扩散的主要内容.研究证实了大都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现了制造业空间扩散、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集聚产业集聚与扩散特征.

第六章与第七章是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分析.第六章从系统论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理论出发,探讨了该理论框架下城市群作为一个空间系统的演化过程、通道与关键的行为主体,并构建了基于企业、政府与劳动者三个能动主体与城市群区域空间格局与空间联系演化的关联分析框架.其次,论文在第六章中实证分析了企业区位与再区位决策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作用力,检验企业空间组织演变与城市专业化和城市等级体系演变的耦合性.第七章则重点探讨各级政府的相关行为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作用.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分析了政府政策、规划和投资建设对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作用.在宏观层面,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了*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城市群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以及城市联系演变的作用.在微观层面,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开发区(政府力量的集中体现)间的产业分工与联系的分析具体探讨了政府政策、规划和投资建设对企业区位决策的影响、对城市分工与联系的作用以及对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作用.在探讨政府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直接作用的同时,也充分分析了政府通过对企业、产业的影响进而推动城市群演化的间接作用.

第八章为总结和展望.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关于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中的一些基本结论,并对该领域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

(1)以空间演化为桥梁将区域发展演变与生产空间演化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中,从空间格局、空间联系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只注重格局而忽略联系的不足.

(2)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注重将不同空间尺度、时间尺度以及宏观与微观分析方法进行结合.从动态化、多尺度、多机制的综合视角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进行系统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论文在数据指标上采用了基于人口普查中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引入考虑空间自相关的空间滞后模型,更加客观、准确地模拟了区域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3)通过对大都市区在城市群内部“集聚与扩散”的实证分析,实证检验了大都市区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对周边县市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新时代背景下增长极战略的空间效应,进而为城市群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意义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4)从区域空间演化的能动者行为出发,以系统论中的自组织与他组织为理论基础,从企业、劳动者和政府三个行为主体的交互作用视角,将由城市群空间演化机制的研究逻辑一致地统一在动态兼容的理论框架体系之中,并实证分析了三个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格局和空间联系演化的作用机理.在弥补了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企业的微观作用机制、缺少政府作用的实证支持等方面的不足的同时,为城市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经验借鉴.

第四篇地理学报论文范例:改革开放以来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长江三角洲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导致土地、淡水、人力、能源等资源供给紧张,出现了诸如工业增长幅度回落,商务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下滑等问题.为此,需寻求成本更低、空间更大的经济腹地,以实现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新形势下长三角地区变得更加开放,合作范围更加广泛,以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组成的泛化下的长三角日趋形成.本文正是通过对泛长三角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可达性和城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探求其演变规律、作用因素和空间特征,从而为泛长三角空间结构整合及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

首先从省域、市域和市区三个层面分析了泛长三角不同尺度下的经济发展过程.研究发现,四省(市)在经济综合发展、投资发展、消费发展和出口发展方面各有所长.市域经济主要从发展差异的数理特性和空间结构作分析,其中数理特性主要从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差异程度,空间结构从极化格局、离散格局和收敛发散格局各三个方面研究.结果发现,绝对差异扩大,表现为*抬高过程,并且逐级加速扩大差距;相对差异总体上呈减小趋势;差异程度演变趋势类似于相对差异,经历三个阶段即先降后升再降.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归根到产业原因上主要是由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差异过大引起的,早期第二产业对推动基尼系数的抬升作用最大,九十年代中后期第三产业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至21世纪初期开始有取代第二产业之势态.研究表明,泛长三角出现空间极化和空间离散主要由GDP前10位城市和后10位城市作用所致;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导致各城市分别呈向上发散、向上收敛、向下发散和向下收敛.城市市区经济综合实力指数一直呈上扬趋势,由于经济基础不同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区综合实力空间格局上经历了由相对平衡到极化到趋扩散过程.

运用GIS分析技术和哈弗模型等方法从时间可达性(包括全域时间、局域时间、邻域时间)、费用可达性(包括基于最短路径的费用可达性即最短费用、不计时间不计路程的费用可达性即最小费用)、吸引机会和综合可达性共计四个层面七个角度研究了42个城市可达性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过程.全域时间可达性呈核心-边缘结构,且可达性中心有向东和向北调整态势;局域时间可达性地区差异较大,可达性较好的城市主要分布于长江沿岸,而较差的城市主要分布于泛长三角*;邻域时间可达性分别从邻域可达性值与所辖行政区面积和Voronoi面之比将其划分为严重萎缩型、急剧扩张型、基本稳定型、向上浮动型和向下浮动型五种类型;最短费用逐渐减少,空间上呈现核心-边缘结构,内核有南移的趋势;最小费用呈现下降到上升的走势,有强烈的铁路网络指向特征,分布由不均向均衡演变;吸引机会指数较强的城市大都分布于长江沿岸和环杭州湾地区,*城市吸引指数有降低的趋势,首位城市异位,但吸引中心并没有改变:综合可达性经历了相对均衡到极化再到扩散的演化过程,大体上呈核心-边缘结构,南部可达性始终最小,应该重视该区域新增长极的布点,有利于浙南的发展,五类圈层构成的核心-边缘结构在泛长三角东部被“切断”,因此加强安徽区域交通可达性及经济的提升是改善整个泛长三角地区可达性的主要举措.

地理学报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地理学报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2500字本科论文、3000字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地理学报方向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地理学报论文范文题目

通过构建场对数扩散效应模型测算城市场空间结构及演变,主要从城市影响区空间形态、城市影响区面积和城市场扩散值三方面演变作分析.分析发现,主体城市影响区沿江沿湾分布,空间形态经历了“之”到“几”到“皮皮虾”再到“鳊鱼”状的空间演变过程.城市场五类影响区中场强极强区、场强较强区、场强一般区面积增大,场强较弱区和场强极弱区面积减小;各省域影响区面积增大不一、增幅各异;各市域影响区布局不均,影响区面积大的城市多分布在江苏省和浙江省,而影响区面积较小的多分布在安徽省.城市场扩散值主要从城市节点(点)、扩散通道(线)和城市区面(面)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城市节点场强增大,变化幅度逐年减小,空间布局不均匀,长三角地区城市节点场强强度一般大于其*城市;区域中场扩散值演变最显著出现在新的扩散通道上;扩散值在区域面上的演变表现为整个区域场强增强,场强强度演变地域差异较大,沿江和沿湾地区扩散值的高值都要高于其他地域.之后,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城市化等七个角度以及交通干线的建设分别分析了城市综合实力和扩散通道两大方面因素对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的作用.

依据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并通过对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发现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演化大致经历了行政中心孕育发展、行政中心极化发展、点轴扩散发展、网络化过渡发展和复合式核心-边缘结构形成五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空间结构要素的科学含义,从泛长三角空间结构演变特征中提炼出该地区的五种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分别是疏点类型、散块类型、条带类型、团块类型和板块类型.

依据泛长三角经济、交通可达性、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和作用因素尤其是2010年城市场空间结构,本着“以点建轴,以轴布面”的思想,对泛长三角城市节点、产业发展轴线和产业城市群分别进行了空间整合.构建了由沿海、沿江、沪-宁-合、沪-杭-衢共同组成一个犹如“发梳”型一级产业发展轴;在“发梳”一级轴线框架下,把二级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苏州和宁波作经济扩散源,以此建构二级产业发展轴线.在泛长三角场强空间结构的核心区(内核区)、邻接区和外缘区基础上,把泛长三角城市经济区分为内核城市群、邻接城市群和外缘城市群三类型.进一步,为实现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出了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等相关对策以及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必要措施.

第五篇地理学报论文范文格式:江汉平原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环境考古研究

沙洋钟桥、天门石家河古城谭家岭和三房湾等遗址构成了江汉平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较为完整的考古地层年代序列,是含有中全新世晚期古洪水灾变事件信息和丰富测年材料的典型考古遗址,具备了古洪水事件环境考古研究的理想条件.通过对这三处中全新世晚期典型遗址古洪水事件考古地层学和年代学、孢粉、锆石微形态、粒度、磁化率、地球化学等多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研究,结合研究区现代洪水沉积物特征指标的对比分析、文化遗址数量变化、时空分布、地层堆积特征、区域遗址变动情况及江汉平原众多中全新世考古遗址的地理位置、年代学数据、地貌高程、古洪水层埋深和文化层厚度等资料的统计,对江汉平原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及其与人类文明演进的互动响应关系进行系统的环境考古研究,以揭示该区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的年代、特征过程、发生的环境背景与东亚季风降水变化的关系,并弄清古洪水事件对新石器时代各期文化和人类文明演进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钟桥遗址地层中第5层、第7层和第10层三个自然淤积层为三期古洪水沉积层;谭家岭遗址地层中第9层石家河文化早期淤积层是一种与古洪水有关大体经过较弱水动力搬运过程(物源较近)的湖沼相沉积层;三房湾遗址地层底部的第14层黄灰色土为古洪水沉积物,第15层灰色淤泥亦可能经历过洪水的影响,特别是其上部层位,而第13层青灰色淤泥应属湖沼相沉积,可能经历过流速较为缓和、有一定水面范围的浅水湖沼环境.其判别的主要依据有:①遗址古洪水层与该区现代洪水层沉积物在粒度分布频率曲线以及其它粒度参数特征方面的相似性;②古洪水层与现代洪水层磁化率值均较低,而文化层较高;③古洪水层与现代洪水层在锆石微形态特征上具有相似性,多为半浑圆状或浑圆柱状,有些已由四方双锥形被磨至近浑圆状,表明均有被流水长途搬运后留下的磨圆特征;④古洪水层的Rb/Sr值均高于文化层:⑤古洪水层的Cu含量较低,而文化层偏高;⑥与遗址的文化层相比,古洪水层所含孢粉总量比较少,经常出现水生草本和藻类,且有孢粉的远源再沉积现象,突出表现为古洪水层中松属和柏科等含量较高,可能为远距离搬运(流水或风力搬运)再沉积在新的堆积体中.

2)结合江汉平原三个典型考古遗址文化地层对比,根据AMS14C和OSL测年结果以及考古器物断代,钟桥遗址在4800~4597cal.aBP之间、4479-4367cal. a BP之间和4168-3850cal. a BP之间分别出现三次古洪水事件;三房湾遗址古洪水事件发生在4913~4600cal.aBP之间.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众多文化遗址典型古洪水沉积层时代对比表明,屈家岭文化中晚期(4900~4600cal.aBP)和石家河文化末期至夏代(4100~3800cal.aBP)两次特大洪水事件在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地区非常普遍.从106个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7000~3000cal.aBP考古遗址的文化层14C年代数据树轮校正结果和12个释光年代数据来看,4900-4600cal.a BP和4100~3800cal.aBP古洪水事件期与5000-3500cal. a BP考古遗址出现频数最低的两个时期相一致,这也相互映证了洪水发生年代的结论.

3)地貌与古水文过程分析表明,钟桥遗址地层中古洪水层所反映的洪水规模至少应当与中-大洪水规模相当;三个古洪水事件沉积层可能并非由长江荆江段干流洪水直接泛滥沉积形成,应是由长江干流洪水涨水顶托冲入古扬水通道泛滥覆盖遗址所在区域而堆积形成的洪积物.天门谭家岭遗址与三房湾遗址所在的石家河古城区域现今仍属于汉江罗汉寺灌区的中心位置,因此,三房湾遗址地层底部存在的两期古洪水沉积层与史前时代汉江洪水的关系密切.对江汉平原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发生规律、机制及其气候环境背景的进一步分析,其结果反映出5000-3000a BP气候干湿波动最大,但总体向干旱化趋势发展,本区中全新世主要的旱涝灾害、降温气候事件就发生在这一时段里,尤其是在5000-4500a BP及4000a BP前后的时段气候表现得尤其不稳定,江汉湖群也处于不稳定或持续变动期,这与屈家岭文化中晚期(4900~4600cal.a BP)和石家河文化末期至夏代(4100~3800cal.a BP)两次古洪水事件相对应,江汉平原地区5000~3000cal.a BP异常洪水事件发生与全新世大暖期后期气候逐渐恶化过程在发生时间上相吻合,表明这两次古洪水事件与气候环境变化驱动的江汉平原湖群扩张存在一定联系.

4)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屈家岭文化至西周时期考古遗址总体上高程分布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在这个时段中间存在两个遗址高程增加速度较快的时期,在屈家岭文化晚期以及石家河文化晚期与夏朝时期遗址高程的增加可能预示洪水位的提高.因此,在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遗址高程变化与古洪水事件、湖面变化三者间的关系是相一致的,即从屈家岭文化早期到晚期、从石家河文化晚期到夏朝时期由于洪水事件发生与湖面扩张而使这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址高程增加.屈家岭文化早期江汉湖群已开始扩张,由于气候适宜且稳定,洪涝灾害较少,人类因稻作农业生产发展的刺激而在以平原低地为主的地方生活:屈家岭文化晚期发生了分布范围较广的特大洪水事件,湖泊扩大,人类居住地仅限于地势较高的岗地与平原过渡地带;屈家岭文化末期至石家河文化中期湖群萎缩,遗址重新出现在低地平原;石家河文化晚期以后又进入了4000a BP前后的异常洪水事件期,湖群再次扩张,人类再次从低地平原迁出向高海拔区分布.夏朝时期整个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仅剩10处遗址,且均分布在海拔50m以上地区,表明该时期确实经历过显著的特大洪水事件,受洪水影响人类只能在海拔较高的地方生存.

5)石家河文化早中期因人口增加和稻作农业发展刺激人类活动向地势低平的江汉平原腹地持续扩展,而至石家河文化晚期江湖水位的波动上升引起洪患加剧,人类所面对的洪水威胁也越来越大,这种社会发展过程和环境变化过程特别是古水文过程的矛盾在石家河文化末期已特别突出,这是导致该区石家河文化最终走向衰落和灭亡的主要原因.具有全球意义的4000a BP前后气候异常引起的特大洪水事件,以及石家河文化末期该地区内部或同中原以及其它地区间的冲突,都加速了石家河文化的崩溃.夏商周文明与石家河文化已属于不同渊源的社会团体,彼此之间不能衔接.

日本学者认为4000cal.a BP前后欧亚大陆广泛发生的夏季风减弱与气候干旱事件导致新石器时代末长江中游石家河文化的衰落.本文的研究则表明,ca4000cal. a BP气候异常引起的特大洪水事件是长江中游区石家河文化消亡的重要环境因素.3500BC~1500BC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史前洪水及其对新石器文化终结和国家兴起的社会影响一直是历史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大多数的讨论都是基于早期青铜时代流传下来的著名神话“大禹治水”.这些洪水事件的可靠地质年代学及沉积学证据十分缺乏.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具有可靠年代的大洪水沉积记录增加了我们关于4000cal.a BP前后气候事件中国季风区短尺度快速气候变化的认识,同时也提供了可靠的大禹时代史前洪水证据来说明其对中国新石器文化衰落和青铜时代国家兴起的社会影响.

此文是一篇地理学报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地理学报引用文献:

[1] 优秀地理学报论文选题 地理学报论文题目怎样定
[2] 优秀地理学报论文参考文献 地理学报参考文献怎么写
[3] 地理学报论文大纲模板 地理学报论文大纲怎么写
《地理学报论文范文参考 地理学报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地理学报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