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写作 > 文章内容

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范文参考 大学生人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大学生人际关系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04

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范文参考: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内隐社会认知特点研究
  2. 第二篇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样文: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
  3. 第三篇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范文模板:大学生抑郁人际高风险—应激模型实证研究—多时段追踪和抑郁症患者大脑灰质密度的VBM分析
  4. 第四篇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范例: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
  5. 第五篇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范文格式:互联网使用与内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
  6. 第一、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资本现状.
  7. 第三、互联网对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

★本文收集了100篇免费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范文,都是免费优秀的相关论文范文,可以做为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写作相关范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范文参考: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内隐社会认知特点研究

人际信任是影响个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个体社会适应的重要标志.已有研究从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视角对人际信任的概念、结构、功能、影响因素及形成与发展机制等方面已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是,人际信任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涉及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社会心理现象,因此研究者对它的思考与研究显得纷繁复杂,不同的学科取向、研究视角、研究层次以及研究者各种不同的解释均导致人际信任研究较难取得一致的结果.

受到内隐记忆研究的推动和启发,Greenwald和Banaji (1995)根据社会信息加工的意识和无意识,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的概念及其研究的体系和范式,明确地指出个体的社会行为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征.人际信任产生于人际互动的过程当中,是个体对与人际交往有关的社会信息进行判断、评估和认知加工的结果.那么,人际信任是否也存在内隐加工成分,且这种内隐成分指导个体对人际互动过程中的社会信息进行内隐加工现有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是否也适用于人际互动过程中的信任研究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有关人际信任研究进行详细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视角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内隐特征、大学生对不同人际情境中人际信任相关信息的内隐社会加工阶段、各加工阶段的特点及其可改变性进行了研究,旨在更好地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对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促进其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采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对内隐人际信任进行了系统探讨.本研究分为3个部分,由5个实验构成,依次涉及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的特征、不同人际信任水平大学生在内隐社会认知的三个阶段的特点及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的可变性等问题.

根据以上研究的结果及分析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1.内隐态度上,人们更倾向于用表示信任的词汇来形容他人,从而表现出对他人信任的倾向.

2.内隐人际信任存在于高外显信任水平的被试群体中,而不存在于低外显信任水平的被试群体中.

3.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与外显人际信任之间存在低相关,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

4.词的情绪属性导致不同信任水平的被试均出现内隐人际知觉易化现象,词的积极情绪属性(积极信任词汇)加快了高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对信任词的知觉速度,而词的消极情绪属性(消极不信任词汇)加快了低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对不信任词汇的知觉速度.

5.高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在人际信任社会认知印象形成过程中出现了显著的启动效应,而低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则未曾出现启动效应.但是,对于不同评价对象,高信任水平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启动效应.高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对亲人进行评价时,不延迟时最近激活的概念或结构有优势,但在长延迟时频繁启动的概念或结构将占优势,这支持了突触模式.高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对熟悉人进行评价时,刺激类型及是否延迟主效应均显著,具体表现为不延迟时有优势的概念或结构(近因即最近激活的刺激)在长延迟时也有优势,支持了电传递模式.高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对陌生人进行评价时,启动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深入分析发现,为不延迟时有优势的概念或结构(近因即最近激活的刺激)在长延迟时也有优势,支持了电传递模式.关于人际信任的内隐社会认知图式具有条件性和对象性.

6.在不同交往对象启动条件下,被试对信任词和不信任词汇在反应速度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偏好.具体表现为在亲人词启动条件下,被试对信任词汇反应更快;在熟悉人词启动条件下,被试对不信任词汇反应更快;而对于陌生人则无差异.

7.内隐人际信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本研究中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未能改变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

综上所述,本研究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探索并证实了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的存在性,并初步分析了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的特征;第二,提出并验证了内隐人际信任的三阶段模型,即内隐人际知觉、内隐人际印象和内隐人际判断;第三,考察了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第四,从内隐社会认知角度,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内隐特征、大学生对不同人际情境中社会信息的内隐加工特点及其可改变性进行了研究,为人际信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第二篇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样文: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

对压力与应对策略的内涵、基本理论、研究方法、评定手段、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回顾与分析后,确定了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理论结构,并且编制了问卷,用编制的问卷分析了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发展特征;分析了人际归因、领悟社会支持、负性自动思维、情绪调节对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影响;探讨了人际困扰、影响因素、应对策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1)大学生人际困扰问卷与人际困扰应对策略问卷符合心理学测量标准;(2)大学生人际困扰与人际困扰应对策略在在某些人口学变量上存显著差异;(3)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存在显著的相关,并且人际困扰对应对策略有预测作用;(4)作为认知因素的人际归因、领悟社会支持、负性自动思维和情感因素的情绪调节对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存在影响;(5)人际困扰、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应对策略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6)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改变大学生的人际认知和行为,减少人际困扰程度,提高应对策略水平.

第三篇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范文模板:大学生抑郁人际高风险—应激模型实证研究—多时段追踪和抑郁症患者大脑灰质密度的VBM分析

第一部分

目的:运用多时段追踪设计,探讨抑郁的发展中人际高风险因素的水平与应激水平的协同作用对抑郁发生、发展的作用,对抑郁的人际高风险性-应激模型理论进行检验.

研究方法:本研究以班级为群,以年级分层,采用整群分层法采样,使用集体施测法,按年级分班施测.主试由经培训合格的相关专业研究生担任,在湖南省长沙市两所高校进行取样,所有被试均为自愿参加,参加前学生签署知情同意书.对628名大学学生进行为期半年共六次的追踪研究.首次测试总共3个量表:(1)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2)大学生关系网络问卷(NRI),(3)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业应激量表(SHS),所有参与者均填写个人基本资料.追踪测查中所使用的量表为CES-D和SHS,了解受试对象在一个月中遭受的应激和抑郁症状表现情况.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对追踪数据结果进行分析,首先控制初次评估中的抑郁症状得分,即控制抑郁的基线水平作为控制变量,探讨人际支持数量,人际支持满意程度与应激水平对抑郁症状的发展趋势的作用.预测指标包括抑郁基线得分,追踪过程中的抑郁得分与应激水平得分,其中抑郁基线水平、人际支持数量是个体间的变量,标准化后进入不同的模型中.而追踪中的抑郁症状、应激水平是个体内变量,个体的均分中心化后作为自变量进入方程.


https://www.mbalunwen.net/kaogu/78381.html

结果:(1)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学生的人际支持水平与人际支持满意度差异均不明显(F等于1.86,p>,0.05/F等于1.26,p>,0.05).人际支持满意度水平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男,女)表明,女性大学生的人际支持数量显著高于男性人际支持数量(18.54±,8.70/15.10±,8.94,p等于0.0001),而在人际支持满意度上无性别差异(3.90±,0.66/3.78±,0.84,p>,0.05).(2)多层线性模型统计结果显示:在对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状的预测中,第一次抑郁症状得分,应激水平均具有主效应(p<,0.001),但人际支持数量以及人际关系数量与应激水平的交互作用没有主效应.人际支持数量高分组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得分随应激水平的增高而增高(slope等于0.12,t等于4.94,P<,0.001);而人际支持数量低分组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得分也随应激水平的增高而增高(slope等于0.07, t等于2.94,P<,0.01);但是在表明应激水平与抑郁症状关系的两条直线中,人际支持数量高分组的斜率与人际支持数量低分组的斜率没有显著差异.在对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状的预测中,第一次抑郁症状得分,应激水平,以及人际支持满意度以及人际关系满意度与应激水平的交互作用均具有主效应(p<,0.001).两组的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状均随应激水平的增高而增高,并且在应激水平与抑郁症状关系的两条直线上,人际关系满意度高的组别的斜率显著低于人际支持满意度低的组别,统计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

结论:在高校大学生中,人际支持的数量在遭遇不同水平的应激水平时,对抑郁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不支持抑郁的人际高风险性-应激模型;而人际支持的满意度与应激水平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抑郁的发展,支持抑郁的人际高风险性-应激模型.

第二部分

目的: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分析方法对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的全脑灰质密度特征进行研究,探索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大脑灰质密度的差异,并考察患者组的抑郁严重程度、应激事件、社会支持等与脑灰质改变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抑郁症患者的神经病理学机制.

方法:38例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接受了MRI检查,并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方法分析其全脑灰质密度的特征,且将灰质密度与CES-D、SHS以及NRI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1)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右侧额中回,右侧额上回,左侧额下回以及左侧额上回的灰质密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右侧楔前叶,左侧*前回以及右侧前扣带回的灰质密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2)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左额内侧回脑灰质密度与CES-D得分呈正相关,右侧梭状回脑区灰质密度与CES-D得分呈负相关;左额内侧回和扣带回脑灰质密度与SHS得分呈正相关,左侧额中回脑灰质密度与SHS得分呈负相关;左额上回、中回、额内侧回、*前回、楔前叶、扣带回、梭状回和海马旁回脑灰质密度与NRI得分呈负相关,未发现与NRI得分呈正相关的脑区.

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2000字电大论文、3000字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大学生人际关系方向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范文题目

结论:(1)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的脑灰质密度尤其是额叶灰质密度与正常被试组相比存在结构异常.(2)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的一些脑区灰质密度与其抑郁严重程度、应激事件、社会支持数量与满意程度等存在一定的关联.这可能是个体发生抑郁症的脑神经病理性基础.

第四篇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范例: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

大学是大学生从家庭步入社会、从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中转站和训练基地,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好坏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依恋经验(通常是父母依恋)是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对个体的适应与发展具有持久而广泛的影响.根据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理论,个体对父母的依恋经验会被逐渐内化并泛化为相对稳定的有关自我、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型,父母依恋的持久影响正是以内部工作模型为*,此外,对于大学生而言,父母仍然是最重要的依恋对象和社会支持源,因此可以预期,父母依恋对大学生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国外不少研究表明,大学生父母依恋对学校适应具有积极影响,高品质的父母依恋可以预测较好的学校适应,反之亦然.尽管国外研究已经获得了父母依恋影响大学生适应的大量支持证据,但是仍然存在下述局限:(1)常用大学生父母依恋量表对依恋内涵的把握不够完整且维度分歧较大:(2)对依恋理论的基础理论——内部工作模型理论——的实证检验及经验运用关注不够,(3)简单相关研究多、多变量综合研究少,极少有研究考察父母依恋影响学校适应的*机制.在学校适应研究领域,同样存在简单相关研究多、多变量综合研究少的局限,对众多学校适应影响因素(比如家庭因素、人格特征、自我概念、人际关系、应对风格等)的考察缺乏整合的、系统的视角.此外,国内迄今没有针对大学生父母依恋与学校适应关系的研究.有鉴于上述种种,本研究以中国大学生为对象,探索大学生父母依恋的主要维度,初步检验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父母依恋影响学校适应的多变量关系模型.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依恋关系是个体未来人际关系的原型,父母依恋的质量可以预测人际关系能力和社会支持水平,而在有关个体适应的理论和研究中,社会支持感知和人际关系能力被视为影响人际适应进而影响其他适应方面(如身心适应)的重要因素.此外,对于青少年及大学生而言,自主性是一项重要的发展任务,其发展水平对个体适应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影响,尽管依恋理论认为高品质的父母依恋能为健康的自主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但是经验研究尚无定论.鉴于自主性、人际关系能力、社会支持感知对于个体适应的重要性,本研究以这三个适应能力变量为典型,初步检验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理论,并考察它们在父母依恋影响学校适应中的*作用.

本研究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研究一,从依恋的核心特征(保持亲近、分离痛苦、避风港、安全基地)出发,结合开放式调查,探索大学生父母依恋的主要维度并编制量表.研究二,考察大学生父母依恋的总体水平、类型分布,以及父母依恋在性别、学校类型、年级、专业、父母教育水平、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上的可能差异.研究三,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编制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身心适应三个方面的简明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研究四,考察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总体水平以及在性别、学校类型、年级、专业、父母教育水平、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上的可能差异.研究五,考察父母依恋同自尊(代表自我模型)、信任他人(代表他人模型)、自主性、人际关系能力、社会支持感知的关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并检验父母依恋经由自尊、信任他人影响自主性、人际关系能力、社会支持感知的关系模型,以对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理论提供初步检验:研究六,考察父母依恋、自尊、信任他人、自主性、人际关系能力、社会支持感知同学校适应的关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并检验父母依恋经由自尊、信任他人、自主性、人际关系能力、社会支持感知影响学校适应的关系模型.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自编大学生父母依恋问卷信、效度良好,大学生父母依恋主要包含“依恋亲密”和“依恋自主”两个维度.

2、大学生父母依恋存在性别差异:与男生相比,女生同父母的关系更亲密,但也更依赖父母:女生和母亲的关系比和父亲的关系更亲密,也更依赖母亲而不是父亲,男生同母亲的关系比同父亲的关系更亲密,但是在依恋自主性方面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没有显著差异.

3、大学生父母依恋的年级差异不显著,表明父母依恋在大学阶段不受成熟因素的影响.

4、大学生的家庭社会地位(父母教育水平、家庭经济条件、城乡差异)越高,则父母依恋的水平越高.

5、自编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信、效度良好,可用于测量大学生在学习动力、学习压力、人际适应、身心适应等方面的适应状况.

6、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总体较好,不过在学习动力、学习压力、人际适应、身心适应四个方面分别有6.6%、13.8%、4.3%、9.9%的大学生严重适应不良,值得关注.

7、学校适应的性别差异总体上不显著.

8、一年级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表明大学教育环境和质量值得关注.

9、大学生的家庭社会地位(父母教育水平、家庭经济条件、城乡差异)越高,则学校适应状况越好.

10、父母依恋对自尊、信任他人、自主性、人际关系能力、社会支持感知具有正向的预测力,自尊、信任他人对自主性、人际关系能力、社会支持感知具有正向的预测力:父母依恋对自主性、人际关系能力、社会支持感知的影响部分地以自尊、信任他人为*,自尊的*效应显著大于信任他人的*效应:上述结果支持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理论,即依恋主要通过内部工作模型对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产生持久、广泛的影响.

11、父母依恋、自尊、信任他人、自主性、人际关系能力、社会支持感知对学校适应均有正向的预测力,父母依恋首先以自尊、信任他人(代表内部工作模型)为*,然后再通过自主性、人际关系能力和社会支持感知的*作用对学校适应产生影响,在父母依恋对学校适应的影响中,自尊的*效应大于信任他人的*效应,自主性的*效应大于人际关系能力、社会支持感知的*效应,自主性是父母依恋、自尊影响学校适应的主要*.

总体而言,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依恋的核心特征出发,发现大学生父母依恋主要包含“依恋亲密”和“依恋自主”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这个结果与国外婚恋依恋研究的发现具有同构性,其中,“依恋自主”维度是国外父母依恋量表极少涉及的维度,(2)以中国大学生为对象,初步检验了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理论,为该理论提供了经验支持,即内部工作模型(本研究以自尊、信任他人为代表)是父母依恋影响个体适应的*,(3)在依恋理论的框架下,整合性地考察了父母依恋、自尊、信任他人、自主性、人际关系能力、社会支持感知等众多学校适应影响因素,构建了父母依恋影响学校适应的多变量关系模型,丰富并深化了依恋研究和学校适应研究.

第五篇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范文格式:互联网使用与内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

近几年,互联网在中国内地的高速扩散,及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深入渗透和所引发的深刻变革,构成人类传播史上最壮观的图景.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成于长数字新时代的青少年们,被称为“网络世代”(Net Generation).与他们的父辈相比,“网络世代”们拥有全然不同的生存环境,网络及其衍生的数字新媒体伴随他们一同成长,并深刻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本研究以“网络世代”的代表群体——青年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运用量化的问卷调查法和质化的焦点小组法,探讨了互联网对大学生的以交往、信任、参与等为核心的社会资本的影响,为考察网络传播效果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本研究完成的工作主要有:(1)对青年大学生群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进行定量描述.(2)筛选出与网络使用有关的对社会资本有显著影响的因素.(3)将网络使用形态划分为“工具性使用”与“仪式性使用”,并提出“工具性使用”的“功能补偿”效果与“仪式性使用”的“时间替代”效果,以探讨互联网对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资本现状.

本研究通过量化的问卷调查法,获得了关于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资本现状的量化数据.调查发现,社会资本的四个构成维度中,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特殊信任、生活满意两个指标还算较高,而普遍信任指标和社团参与指标较低.

由调查结果看,与他们的父辈相比,大学生群体的信任结构仍没有明显改观,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特殊信任,仍是他们信任的主要形式,对于社会上大多数人,他们仍没有足够的信任.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表明,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普遍信任似乎应比特殊信任更具积极意义,因为在一个彼此信任、彼此真诚相待的社会系统中,政府机构将能够以较低的运行成本,获得较高的运行效率.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最主要的社会力量,如何将他们的信任进一步扩展到没有血缘和亲密关系的社会上大多数人,从而建立全社会的普遍信任,是一个严肃的时代议题.

另外,调查结果还反映出大学生群体社团参与程度不高.拥有社团组织的多寡早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参与社团组织的多寡也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尺度.然而,作为大学生锻炼自我、培养参与与合作意识的最主要渠道——社团活动,并没有引起大学生足够的参与热情.可以想见,一个有较多社团参与的大学生,将会成长为一个积极参与社会的公民.在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增强大学生的社团参与意识,是一个相当现实的话题.

第二,与互联网使用有关的哪些因素、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资本产生了影响

本文通过多元阶层回归分析,从研究假设中所涉及的10个自变量(因素)中,筛选出了对社会资本有显著影响的6个因素,并依据它们对社会资本影响力的相对大小进行了重要程度排序:①“新闻资讯偏好”对社会资本的四个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②“人际互动动机”与“每周上网频次”对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③“网络依赖”对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④“每日上网时间”对社会资本的一个维度产生负向影响,“娱乐消遣动机”对社会资本的一个维度产生正向影响.

在所筛选出的6个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中,其中有4个因素对社会资本产生了正向影响,而且就影响力的大小而言,这4个因素的排序较靠前.因此本文认为,在促进个体与社会融合方面,互联网扮演了一个积极的正面角色.根据这一结果,本文从传播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略入手,运用“技术恐惧”理论和“第三人效果”理论,对近几年关于互联网“利弊观”的争议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对网络传播功能的理性与全面认知.

第三、互联网对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

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关键在于人们如何使用它.

通过质化的焦点小组法,本文进一步发现,将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形态细分为“工具性使用”和“仪式性使用”,可以更好地解释网络使用对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以寻求信息、获取新知为主要目的的工具性使用形态,更关注对网络特定内容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获得的是“内容的满足”,由于动机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工具性使用形态不会造成使用者对网络的依赖和过度使用.与工具性使用形态相比,仪式性使用形态的使用动机不够强烈,使用者往往是出于一种固定的、或习惯性的行为而上网,常以打发时间、排遣郁闷等作为上网理由,由于使用动机的相对模糊性,仪式性使用者对网络本身的关注超过对网络内容的关注,因此仪式性使用者获得的是“过程的满足”.

藉由对网络使用形态的划分,以及焦点小组的质化结果,本文认为,由于网络兼具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功能,网络的工具性使用形态对那些与其功能相似的传统媒体或旧活动具有“功能补偿”效果:网络所提供功能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使用和对社会交往、休闲娱乐活动的参与.网络在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媒而存在的同时,亦成为一种极具影响力的“非大众传媒活动”工具.据此,本文认为,在网络的“工具性使用”的前提之下,即使人们在现实中疏远了报纸、电视、广播或者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社会活动,其社会资本总储量亦不会流失,人们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所进行新的形态的社会交往、社团参与等,对现实中流失的社会资本有一种“补偿”作用.因此,网络的工具性使用及其所具有的“功能补偿”效果,是影响社会资本的一种积极因素.

与此相反,网络的仪式性使用形态,具有“时间替代”效果.出于打发时间的目的或排遣郁闷的目的,网络的“仪式性使用”常令使用者沉溺于网络所带来的虚幻感受而无法自主控制上网时间,结果是,上网活动本身侵占了使用者在可供自由支配时间内用于其他活动的时间,如人际交往、社会参与等(本文称之为“非大众传媒活动”),由于上网者对网络本身的迷恋远远超过对网络内容的关注,其在网上的活动往往表现为冲动而无目的浏览网页、借助网络游戏获取暂时的自我满足等,这些活动即不利于已有人际关系的维系,亦不利于在网上发展和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网络的仪式性使用所具有的“时间替代”效果,对社会资本具有销蚀作用,是一种消极的影响因素.

本文最后指出,借助网络工具性使用的“功能补偿”效果,社会资本可实现迁移.上网者在虚拟空间所进行的人际交往、社团参与、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信任等,可形成新的社会资本.为与现实中的社会资本相区别,本文称之为“网络社会资本”.随着网络在中国内地的高速扩散和对社会系统的深入渗透,对网络社会资本及相关理论的研究,或许可成为未来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本文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参考文献.

大学生人际关系引用文献:

[1] 经典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选题 大学生人际关系毕业论文题目怎样定
[2] 大学生人际关系相关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人际关系专著类参考文献有哪些
[3]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学论文参考文献 哪里有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参考文献
《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范文参考 大学生人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大学生人际关系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