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优秀论文 > 文章内容

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怎么写 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范文参考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护理副高职称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2

护理副高职称论文范文

护理副高职称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论文摘要:某*甲等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研究
  2. 第二篇摘要范文:应用德尔菲法构建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士培训课程
  3. 第三篇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永州职院教师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 第四篇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模板: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规范研究
  5. 第五篇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怎么写:儿科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准入指标体系的研究
  6. 第六篇摘要范文:护士对科研的认识、态度与科研水平及相关性的调查研究
  7. 第七篇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范文:高血压社区护理实用规范的制订
  8. 第八篇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格式:手术室护理人员分层培训
  9. 第九篇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吉林地区卫生人力资源调查及对策研究
  10. 第十篇摘要范文:术前访视新模式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100篇】免费关于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范文,均为免费优秀摘要,可做为护理副高职称相关摘要参考,是护理副高职称相关毕业论文写作必备的免费摘要论文范本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论文摘要:某*甲等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研究

[研究背景]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国外研究结果提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局部的医疗安全监管并不能有效降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要加强医院管理,需要正确认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采取及时应对策略.本研究在此背景下探讨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特征及原因,针对事件提出防范对策和建议,提高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某*甲等医院2013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探讨主要不良事件的类型、涉及的主要科室和人员分布、易发时间;分析各高发事件的主要原因,发现问题所在,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消除医疗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根据.

[资料与方法]

所有选取资料为2013年某*甲等医院各科室上报到医务处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共32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用Exce12007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

所需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等数据库.

[主要结果]

1.总体情况:2013年度发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共322例,分为11类,其中名列前5位的是:身份识别错误54例,医疗缺陷52例,药物事件45例,跌倒与坠床43例,体腔置管误脱38例.

2.排在前5位的多发科室是:神经内科、普外科、肿瘤科、骨外科、小儿科.涉事医务人员以中级和副高职称人员为多,分别为33.23%和25.78%.从职业类别看,以护理为多,占到56.83%.

3.夜间22:01至次日08:00的大夜班是发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最高的时间段,占40%;第三、四季度为多发季节,占到61.49%.

4.引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具体医务行为来看,护理行为不当占到全部事件的第一位,17.39%,其次是诊疗操作不规范占15.84%,临床监管不到位占到15.22%,沟通缺陷占到14.29%,病情交接班及诊疗疏漏占了10.56%.

5.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导致的后果一级警告事件占2.48%,二级不良后果事件为21.43%,*未造成后果事件最多比例达47.20%,四级隐匿事件次之占28.88%.纠纷的发生率较高,为17.70%;通过医患双方协商解决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占到82.26%,且平均赔偿金额最低.[对策与建议]

1.加强重点科室的监管,做好重点坏节的防范,减少事件的发生.

2.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学习、培训和人才引进.

3.提高医疗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4.落实核心制度,加强医务人员风险意识,严守操作流程.

5.学习国外现代化医院管理经验,加强支持系统建设,合理配置医务人员.

6.落实医疗风险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7.加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处理机制和队伍建设.

第二篇摘要范文:应用德尔菲法构建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士培训课程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德尔菲法(Delphi),从临床护理专家、护理管理者、护理教师、临床医生、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专家多个角度,从课程板块、课程名称、课程内容三个层面对护士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课程内容进行设置,为临床护士进行系统的预防患者跌倒培训,提高识别住院患者跌倒的风险能力并有效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使临床护士通过系统培训,从思想上重视预防患者跌倒工作,将预防患者跌倒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临床实践中运用,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对象与方法

对象:按照德尔菲法的专家遴选标准,从广东省18家*甲等医院、高等医学院校及其他部门遴选了临床护理专家4名、护理管理者13名、护理学教师5名,以及临床医疗专家1名,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专家1名参与本研究的专家咨询.

方法:

第一步,文献检索法:查阅有关患者跌倒、护士预防患者跌倒的态度知识技能、护士培训课程设置等相关文献,确定研究主题为“应用德尔菲法构建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士培训课程”.

第二步,Delphi法:应用Delphi法进行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士培训课程设置内容的评价.Delphi法是一种专家调查法,核心是通过匿名的方式征求专家的意见,由课题小组对每一轮的意见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参考资料再寄发给每位专家,供专家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意见.如此反复轮回,使得意见逐渐趋于一致,得到一个比较一致和可靠的方案.

1.成立课题小组成员包括4人,包括主任护师1人,护理研究生3人,均熟悉Delphi法及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小组成员主要负责拟定研究主题,编制专家咨询表,遴选咨询专家,以及对咨询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

2.遴选咨询专家本研究咨询专家的纳入标准为:(l)工作领域: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五个领域;(2)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3)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4)在上述专业领域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对本研究内容较为熟悉;(5)愿意参与本研究.

3.制订专家咨询表在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以原卫生部2011年颁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为蓝本,自行设计“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士培训课程设置内容”专家函询表.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1)调查说明书.说明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Delphi法的工作原理.(2)专家的基本情况,包括专家所在科室或部门、年龄、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工作年限等.(3)问卷正文.包括填写要求,专家对问卷内容的熟悉程度及评定依据自评表.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6个.第二轮咨询包括二级指标15个,*指标48个;第三轮包括二级指标16个,*指标49个.(4)专家意见建议表.

4.调查方法采用Email形式发放咨询问卷,发放后两周内收回.课题小组对反馈的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下一轮咨询问卷.

5.统计学处理应用Excel与SPSS17.0统计软件对三轮函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专家的一般情况等描述性分析用频数和百分数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表示;专家权威程度用权威系数Cr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和满分比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专家协调系数(Kendall’s W)表示.

结果

1.Delphi法遴选的专家基本情况本研究的24位函询专家来自广东省18家*甲等医院、高等医学院校及其他部门.包括临床护理专家4名、护理管理者13名、护理学教师5名,以及临床医疗专家1名,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专家1名.24名专家的平均年龄为47.29士5.32岁,专业领域的工作年限为26.5士6.87年;正高职称专家占66.7%,副高职称占33.3%.专家中本科学历占58.3%,硕士和博士分别占25%和16.7%;博士生导师占8.3%,硕士生导师占37.5%.

2.专家积极系数本研究三轮的专家咨询中分别发放26、24和2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3%、95.8%、100%.

3.专家的权威程度专家的权威程度(Cr)以专家的权威系数表示,专家的权威程度由专家对咨询内容做出判断的依据(Ca)和专家对咨询内容的熟悉程度(Cs)两个因素决定,权威系数等于判断系数和熟悉程度系数的算术平均值.本研究三轮的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89,0.89.

4.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是指全部专家对全部指标给出的评价意见是否存在较大分歧,用变异系数(Vj)和协调系数(Kendall’s W)反映.本研究三轮的变异系数平均值为0.11、0.13、0.12,第三轮各项指标变异系数<0.25.第一轮的Kendall’s W为0.282,第二轮由于加入了48项*指标课程内容,因此Kendall’s W有所下降,为0.246,第三轮专家意见趋向一致,Kendall’sW为0.307.三轮调查中协调系数经检验后均有显著性,P等于0.000.

5.确定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士培训课程内容包括一级指标3项(课程板块),二级指标(课程名称)16项,*指标48项(课程内容).

结论

本研究应用Delphi法,从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个维度确定了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士培训课程设置内容,包括16个课程名称和48项课程内容,对临床护士进行系统的预防患者跌倒的培训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理论支持.笔者拟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将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士培训课程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检验其课程内容设置的科学性,为临床护士进行预防患者跌倒培训,提高识别高危跌倒患者风险能力并采取有效的预防跌倒措施,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率,保障患者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篇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永州职院教师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永州职院教师团队的建设意义重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富民强省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需要,是富民强市建设速度永州、和谐永州、活力永州的需要,是创建国家级示范院校实现永州职院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是构筑教师个人发展平台实现教师自身价值的需要.

永州职院教师团队的建设,近几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在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职称学科分布等方面,仍然差强人意.必须从现有的校区教师团队向以专业群为主的学科教师团队迅速过渡,尽量减少教师团队人材的流失.按照示范院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中所确定的项目,紧紧抓住“护理、生态养殖、农产品质量检测、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四个申请*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热点”,以及“医学影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旅游管理”等3个非*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热点”.以这些专业为龙头,带动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的农学类、医学类、计算机类、旅游英语类等专业进行建设,形成资源共享、特色鲜明、优势凸显的7个专业群,立足永州,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独具特色的服务.

在教师团队的建设中,必须处理好软和谐与硬和谐、内和谐与外和谐、正和谐与负和谐、新和谐与老和谐等几组关系,加快整合,建好本部,关心贴心,凝聚人心,努力建成国家级示范学院,为广大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本.

第四篇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模板: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规范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的价值、观念及尊重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要求护士在维系人的生命与健康的同时,要懂得人、理解人、关怀人,另一方面要求护理教育者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了护理人文教育研究,但深受传统护理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护理专业学生(后简称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导致诸如“实习护士虐婴”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据调查,护生在与人合作、关心、尊重、服务他人及有效沟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部分护生甚至出现信仰危机,没有远大的理想,对未来感到迷茫、困惑,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从唐颖对我国2001年至2008年时间段内发表的有关护理人文关怀的文章篇数统计结果发现,我国护理界在21世纪初普遍认识到了护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但在护理人文教育的研究方面多侧重于对护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护理人文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在护理人文实践教学方面的研究比较少.通过文献回顾发现,截至2014年1月已有部分教育专家把护理人文教育融入护理技能实训、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和临床实践中,进行护理人文实践教学的探讨,但尚未形成相对规范化的、比较系统的护理人文实践教学模式.因此,如何加强护理人文理论及实践教育,提高护生人文素质水平依然是我国护理界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在护理人文教育方面,不仅建立了比较合理、成熟的护理人文教育课程和隐性课程体系,还在护理人文授课过程中还采用了多样化的、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循序渐进的开展了护理人文实践教学活动,如芬兰首先在校内实训室开展护理人文实训课,进而安排护生先后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等护理实践场所开展人文实践教学活动,让护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亲身感受人文关怀精神,让护生在与病人的接触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达到了培养护生关心患者、体贴患者、尊重患者、善待生命的职业修养和人文精神的目的.

对比国内外护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及护理人文教育研究内容和成果,护理人文实践教学是培养护生人文素质必不可少的部分,而护理实践是开展人文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依托.在21世纪初,我国少部分专家开始尝试把护理人文教育融入到护理技能实训、社区实践或者临床实践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护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有所提高.但目前尚未形成适合我国教育国情的护理人文实践教学及管理模式,同时也未见我国医学院校在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医院等护理实践场所建立护理人文实践教学基地,开展长期的、有针对性、有计划的护理人文实践教学及管理.

鉴于此,本课题组以养老机构为试点,与我校社区老年护理实践基地——广州寿星大厦合作建立了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为保证基地护理人文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建立规范化、可借鉴性强的护理人文实践教学模式,本研究调查了寿星大厦当前的实践教学管理现状,并制订了一套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规范,并期望能对今后在临床实践中开展护理人文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

1.了解寿星大厦实践教学管理现状,为研制《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规范》(后面简称《规范》)提供现实依据和思路.

2.构建一套结构较合理、内容较全面并适用于养老机构的《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规范》,以实现护理人文实践教学及管理行为的规范化,促进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研究意义

1.管理现状调查能为寿星大厦今后的建设和护理人文实践教学的开展指明方向,有利于《规范》草案的制订.

2.《规范(试行稿)》的制订能利于规范实践基地带教及教学管理行为,提高护理人文实践教学质量及护生的人文素质水平,促进寿星大厦的发展,为后续研究护理专业学生甚至是医学生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临床实践中开展人文实践教学及管理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对象和方法

1.护理人文素质实践教育基地教学管理现状调查——以寿星大厦为例

参考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方面的文献和寿星大厦教学管理人员访谈结果自行设计《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后简称《现状调查》),经专家修改后确定,内容包括教学管理人员个人资料、基地一般资料、基地实践教学管理现状及发展意向.课题组以寿星大厦20位教学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寿星大厦实践教学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回收的调查数据采用Excel2003录入,经核查无误后导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性统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2.《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规范(试行稿)》的制订

结合文献回顾、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医学院校社区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及寿星大厦实践教学管理现状调查结果,初步拟定《规范》内容.经讨论对《规范》内容设置了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提问,并依据Likert5分度量法(Likert5-scale)把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分为5个等级,并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选取18名分别来自医学院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等领域的专家对《规范》内容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两轮咨询评分,并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每轮调查结束后立即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统计及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调整《规范》结构,筛选内容,最终确定《规范(试行稿)》.研究中采用描述性统计对咨询专家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运用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等指标,对专家咨询的可靠性、代表性进行检验.数据采用Excel2003和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专家年龄为34~60岁之间,平均43.68±,7.50岁;工作年限为最长46年,最短11年,平均工作年限22.89±,8.76年;全部专家均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中正高职称1人(5.56%),副高职称7人(38.89%),中级职称10人(55.56%).

结果

1.以寿星大厦为例的实践教学管理现状

(1)寿星厦及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寿星大厦养老院创建于1998年,有管理人员20人,医生15人,护士15人,护工300人.从1999年截至2014年有36所院校与之合作建立了实践基地,其中正式组织过学生进入寿星大厦参加实践教育的院校约占60%,每年定期组织的约占55%,现今每年接待实践学生人数达3000人次左右.

本次调查共发放2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份,有效率为85%.17位调查对象中女性16人,男性1人,年龄在26-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24±,4.630岁;教学管理工作年限:2-3年2人(11.8%),4-5年5人(29.4%),6-10年7人(41.2%),>,10年3人(17.6%);学历:高中或中专9人(52.9%),大专6人(35.3%),本科2人(11.8%);专业:临床医学7人(41.2%);护理专业6人(35.3%),行政管理专业2人(11.8%),音乐专业1人(5.9%),高中毕业1人(5.9%).

(2)寿星大厦实践教学管理现状及发展意向

①教学管理部门及管理制度的建立方面:寿星大厦于2002年成立了教务处,同时建立了部分实践教学相关管理制度.寿星大厦在制订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过程中,合作院校未参与其中,由于寿星大厦缺乏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其自行制订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相对欠全面、欠规范.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均希望能得到合作院校的支持与帮助共同健全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其中被调查者第一位希望健全和完善的制度是《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实践基地教学质量监控办法》、《实践基地教学经费监管办法》、《实践基地*实践指导教师培训办法》,其次是《实践基地开放管理办法》、《实践基地*实践指导教师奖惩办法》、《教学设备管理办法》、《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办法》、《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准则》,最后是《实践基地管理人员职责》、《实践基地*指导教师选拔办法》、《实践基地*实践指导教师考评办法》.

②在*师资建设方面:合作院校基本上不干预或介入寿星大厦*教师的选拔、培训和考核.寿星大厦自行确立了以工作资历、理论考试、实操考核、平时表现等为选拔条件,以医疗、老年护理知识及护理技能培训为主、以带教技能培训为辅的培训机制,以护理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院校教师意见反馈等为考核方式.据调查,*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可能致实践教学活动未能达到学校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76.5%的被调查者希望合作院校能组织*教师进行正规的护理专业知识和带教技能方面的培训.

③在教学经费投入与管理方面:寿星大厦每年用于教学的经费达5万左右,其中80%左右的经费来源于合作院校拨款,学生人均约16.67元,主要用于教学设备的配置维修(58.8%)、基地*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23.6%)、教学办公(17.6%)等.81.3%的被调查者希望合作院校能额外加大对基地教学经费的投入,帮助和指导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经费监管制度.

④在教学管理手段方面:寿星大厦与合作院校之间尚未建立网络化教学管理平台,但大部分被调查者认识到了网络教学管理的重要性,认为有必要采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管理,只有11.8%的人认为采用与不采用均可.

2.《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规范(试行稿)》的制订

(1)《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规范(试行稿)》的内容

经专家咨询初步确定了《规范(试行稿)》的内容,包括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及管理工作总目标、实践基地建设思路/目标/实践内容、实践基地教学管理机构的设置、实践基地教学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制度及教学管理手段等.

(2)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本研究选取的专家对护理人文教育、社区护理教育和(或)实践教学管理较为熟悉,经验较为丰富,专家具有良好的学科代表性.而专家咨询结果的可靠性是由专家的代表性、积极性、权威程度、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等指标来衡量.本研究共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6.4%和94.7%;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用以评价专家的权威程度,本研究的专家权威系数(Cr)等于0.835,一般认为专家的权威系数Cr≥0.70为可接受信度,说明参与函询的专家权威程度较高,其结果可信;本研究两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分别是0.160(x2等于136.413,P等于0.000)和0.172(x2等于136.413,P等于0.000),P值均<,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3)《规范》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评价

咨询问卷对《规范》各部分内容设置了7个是否必要的提问,两轮咨询结果中必要性提问的算术均数均在4分以上(满分为5分,下同),介于必要和很必要之间:结果表明参与咨询的专家给出的意见相对集中,普遍认为制订《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规范》是必要的;在《规范》中制订基地实践教学及管理工作总目标、基地建设思路/目标/实践内容、设置基地教学管理机构、基地教学人力资源管理、基地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手段是必要的.

对《规范》结构及内容合理性的评分如下:第一轮咨询中设置了32个“合理性”的提问,其中有29项评分算术均值在4分以上,介于合理和非常合理之间;其它3项评分算术均值皆为3.95,说明专家们认为本《规范》绝大部分内容是科学合理的,但仍有一部分需要修改.课题组根据专家意见对《规范》中欠合理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整合、修改,形成了含28个提问的修改版.第二轮咨询中28项评分算术均值均在4分以上,表明专家认同《规范》修改版的结构及内容的合理性.

对《规范》可行性的评价分析:在第一轮咨询中7项评分算术均值在3.74-3.95之间,根据专家意见进行讨论、修改,形成《规范》修改版;在第二轮中则显示有6项评分算术均值都在4分以上,表明《规范》修改版可行性提高了.

结论

1.寿星大厦在教学及管理方面欠规范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寿星大厦在实践教学及管理上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寿星大厦与合作院校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且合作院校对寿星大厦实践教学及管理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够;②寿星大厦虽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教学管理制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定位和功能不太明确,制订的教学管理制度缺乏实效性和系统性,导致实践教学行为缺欠规范化管理;③*师资选拔缺乏标准,培训机制没有以实践教学需求为目标,考核办法不全面;④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空白及*师资的带教技能缺乏,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灵活性;⑤合作院校与寿星大厦之间在实践教学和基地建设方面投入的经费不足,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基地建设受到极大阻碍.这些问题的发现有利于促进合作院校和寿星大厦双方共同加大对实践教学及管理的支持力度,并为《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规范(试行稿)》的制订提供有利依据,为今后依托养老机构开展实践教学及管理提供参考.

2.《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规范(试行稿)》的拟定对实践基地建设及护理人文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具有推动作用

本研究以各级指标的赋值均数>,3.5且变异系数<,0.2为筛选标准,同时结合专家建议及课题组讨论的结果,最终初步确立了一套较系统的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规范.《规范(试行稿)》的制订能促进寿星大厦的建设,能规范寿星大厦护理人文实践教学及管理行为,解决*师资力量单薄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整体提高*师资队伍人文素质水平,提高寿星大厦护理人文实践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能为今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护理副高职称文章 大学生适用: 1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10000字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护理副高职称方面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范文题目

3.专家咨询后制订的《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规范(试行稿)》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中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结果证明了专家咨询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可信度.据两轮专家咨询结果显示,专家对绝大部分问题均给予了肯定回答,表明《规范(试行稿)》中大部分内容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具有可靠性.

4.专家咨询后制订的《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规范(试行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研

第五篇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怎么写:儿科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准入指标体系的研究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我国各地已经在ICU、糖尿病、造瘘口治疗等领域开展了专科护理人才的培训工作,对专科护理领域从业护士需经过专科化培训已形成共识.各地开展培训工作的机构主要有护理学会、三甲医院和医学院校,也存在一些医院内部自行培训、自行认证的情况.医院作为临床培训基地,所承担的专科化实践培训是保证专科护士培训质量的关键,但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相关的准入标准,承担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工作的基地条件参差不齐,从而影响了专科护士的培养质量.因此,有必要建立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的准入指标.鉴于儿童身心特殊性及儿科护理的专科性,本研究旨在拟定较广泛接受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科专科护士定义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系统、具操作性的儿科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准入指标体系,给有关部门制定儿科及其他领域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准入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为保证(儿科)专科护士的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步骤与方法】在文献查询、实地调研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拟定儿科专科护士定义及其临床培训基地准入指标体系预案,设计专家函询问卷,根据研究内容遴选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护理教育领域的35位专家,以专家函询法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及函询结果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确定儿科专科护士的定义,备选指标重要性程度采用李克5分法分级,根据函询结果,以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大于3.5及变异系数小于0. 2为指标筛选标准,同时结合专家意见,研究小组集体评议进行指标筛选,对入选的各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利用专家重要性赋值均数高低确定saaty标度,构建判断矩阵,利用yaahp0.4.1软件进行判断矩阵及其一致性检验,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

【结果与结论】

1.专家咨询结果可靠性

对专家基本情况的定性分析(专业相关性、年龄及工作年限、专业职称及学历)及专家组权威程度的定量分析(专家组权威系数为0.89±,0.07)表明:专家组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层次性和权威性.两轮函询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2.9%、94.1%,分别有18位(62.1%)和7位(23.3%)专家提出多项宝贵建议,标明专家积极性程度较高.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最小值3.633,最大值4.933,均值4.403,均高于70.0%的重要性程度3.500,专家意见总体指标协调系数0.237(P<,0.001),指标权重判断矩阵排序一致性比率均<,0.100,表明专家意见集中,协调程度较好,预测结果可靠.

2.儿科专科护士定义及其临床培训基地准入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就拟定的儿科专科护士定义,第一轮赞同率为69.0%,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后,第二轮赞同率为78.1% ,不同意的7位专家中,4位是在肯定定义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对语言表述需稍进行修改.

通过两轮函询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46个*指标.一级指标按权重大小依次为临床带教师资条件(0.289)、培训方案(0.215)、申请科室条件(0.166)、科室护理队伍建设(0.122)、培训管理组织(0.089)、医院基本条件(0.069)、培训规章制度(0.051).

3.儿科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准入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选取作为“重庆市儿童ICU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的重庆市某三甲儿童专科医院PICU和NICU及在重庆地区儿科发展水平较高的某三甲综合医院儿科,运用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实地评价,初步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同时反映了评价对象的现状,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第六篇摘要范文:护士对科研的认识、态度与科研水平及相关性的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对护士科研认识、科研态度与科研水平的调查研究,探讨护士科研认识、态度与科研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科研的认识、科研态度、发表论文数量等,将调查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护士能充分认识到护理科研的重要性,愿意参与科研者的比例显著高于不愿或持无所谓态度的护士比例,不同年龄、不同学历护士科研态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不同职称护士科研态度比较显示,护士、主管及副高职称人员较护师科研态度积极,护理人员的科研态度与科研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护士对护理科研的重要性有较高的认识,对开展护理科研态度积极,积极的科研态度有助于护士科研能力的提高,而要有效提高护理科研的水平,必须加强对护士科研素质的培养.

第七篇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范文:高血压社区护理实用规范的制订

1研究背景

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估计现患高血压2亿人,每10个成人中就有2人患有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对提高我国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已取得较大成绩,受到国际同行认可,但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调查指出目前中国高血压仍存在严重的“三高三低三不”现象,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患者知晓水平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不规则服药、无症状不服药、不愿意服药.十几年来上述现象虽有改善却无明显提高,高血压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高血压流行是一个群体现象,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而目前我国社区高血压防治还存在居多问题.首先,社区医生作为社区高血压防治主体,往往因为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健康教育,随访次数也较少,当病人情绪波动大,出现心理问题时,未能及时进行心理干预[6];其次,社区的医生与护士分工不明确,许多护士能够完成并且适宜由护理人员来承担的项目(如:健康教育)是由医生来承担的;第三,社区高血压防治的护理方面本身存在系列问题:社区护士的*预防观念不强[7];社区护士责任意识不够,缺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健康教育的方式不科学,防治知识缺乏[8];社区护士血压测量不规范[9]等等.

由此可见,为改善目前我国基层高血压防治的严峻形势,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到合理分配及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行为得到有效规范,一方面我们需充分重视和利用社区护理这个有利的卫生服务条件,另一方面结合国情制定可行的、统一的社区高血压护理操作程序和各项规章制度,使社区高血压护理服务尽快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是我国社区高血压护理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现有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社区高血压护理规范,从而全面提高社区高血压防治效果,强化社区护十的高血压管理意识,为社区护士进行高血压基层管理服务提供依据和工作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可行并适合我国社区护士采用的《高血压社区护理实用规范》,为社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实现社区护理的系统化、规范化.

3对象和方法

3.1《高血压社区护理实用规范(试行稿)》的制订

专家协调小组依据本课题研究目的和特点,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共在全国范围内选取23名社区护理专家进行了2轮调查,综合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筛选《规范》内容,对专家协调小组确定的《规范》草案进行咨询论证.研究选择的专家涉及社区护理管理、社区护理教育和社区临床医疗3个领域,来自全国7个城市,专家年龄在36-66岁之间,平均48.87±,8.96岁;工作年限最长38年,最短14年,平均工作年限25.52±,6.73年;全部专家均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中正高职称9人(39.13%),副高职称11人(47.83%),中级职称3人(13.04%).

3.2《高血压社区护理实用规范(试行稿)》的评价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广州市内符合入选条件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的10名从事有关高血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访谈前让每位访谈对象了解《高血压社区护理实用规范(试行稿)》的内容和实施计划,并详细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及现场笔录、录音的必要性,承诺用编码代替姓名.访谈中依据访谈提纲进行提问,访谈人员对访谈内容进行记录,并使用录音笔实行同步录音,每次访谈时间约30min,样本大小依据资料“饱和”的原则确定.

3.3数据分析

采用描述性分析对咨询专家的一般资料以及质性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运用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等指标,对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和代表性进行检验;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数据采用Excel2007和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4结果

4.1制订了《高血压社区护理实用规范(试行稿)》

4.1.1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本研究不仅注重选择在高血压领域有学科代表性的专家,同时注重选择来自国内社区工作开展较完善的城市和社区的专家,因此,本研究选择的专家具有较好的学科代表性和地域代表性.函询结果的可靠性由专家的代表性、积极性、权威程度、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等指标衡量.本研究共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1.3%和100%;共有20位专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占87%;本研究专家权威系数(Cr)等于0.869,一般专家认为Cr>,0.70为可接受信度,因此专家的预测是建立在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上的;本研究两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273(x2等于149.322,P等于0.000)和0.330(x2等于187.059,P等于0.000),P值均小于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4.1.2《规范》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评分

备选指标依据Likert5分度量法(Likert5-scale)从必要性、合理性及可行性三方面分为5个等级,两轮专家咨询对提出《规范(草案)》设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可行性给出了具体评价,并对各部分内容的细节提出了很多实用性很强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规范》各部分内容设置是否必要的提问,6项评分的算术均数在两轮结果中均在4分以上(满分为5分,下同),界于必要和非常必要之间.结果说明接受咨询的专家意见相对集中且普遍认为:针对基层医疗制定能为广大基层护士所掌握和应用的高血压护理实用规范是十分必要的;在《规范》中制定“社区高血压护理总目标”、“社区护士在高血压护理中的职责”、“高血压社区护理的具体护理流程”、“社区高血压护理绩效考评方案”及设置的“4个相关附件”是必要的.

关于《规范》内容和结构的合理性的15项评分:第一轮咨询中有13项评分的算术均值在4分以上,界于合理和非常合理之间;其余2项评分的算术均值为3.86和3.90,说明参加咨询的专家认为本《规范》绝大部分内容是科学合理的,但还有一部分需要改进.专家协调小组根据专家意见对不合理部分进行了讨论并修改形成《规范》的修改版,第二轮咨询中16项评分的算术均值都在4分以上,说明专家对《规范》修改版内容和结构的合理性在整体上是认同的.

针对《规范》可行性的评分:第一轮咨询中有两项评分的算术均值低于4,即认为《规范》的可行性一般,专家协调小组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讨论再次修改形成《规范》的修改版,第二轮回收数据统计显示可行性6项评分的算术均值都在4分以上,说明《规范》修改版的可行性得到了提高.

4.2《高血压社区护理实用规范(试行稿)》的评价

经过多次聆听访谈录音,同时阅读访谈记录,对访问的内容形成大致印象并逐句分析含义,最终总结概括出关于目前在广州市社区试行《高血压社区护理实用规范(试行稿)》的两方面内容:主题一:广州市社区试行高血压护理规范化管理的实际应用价值较好;主题二:广州社区高血压护理实行规范化管理的现存问题:①社区护士自身知识与能力缺陷;②社区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③政府及社会各部门支持力度不够;④社会问题影响居民配合程度.

5结论

5.1通过专家咨询法初步制订了《高血压社区护理实用规范(试行稿)》

通过专家调查,以各级指标的赋值均数>,3.5且其变异系数<,0.2为筛选标准,同时结合咨询专家的意见及课题小组的讨论结果,最终初步确立一套系统的高血压社区护理规范,其中包括高血压社区护理总目标,社区护士在高血压护理中的职责,高血压社区护理具体流程、高血压社区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及附件(血压测量规范、高血压健康教育内容、高血压随访护理记录表及高血压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五部分内容.《规范(试行稿)》的制订为社区高血压护理的发展提供导向,也为社区慢性病护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5.2专家咨询法制订的《高血压社区护理实用规范(试行稿)》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的两轮咨询结果显示,专家对绝大多数问题给予了肯定回答,表明《规范(试行稿)》中所涉及的绝大部分内容得到了全国同行专家的认可.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结果也证明专家咨询代表性和可信度较高.

5.3《高血压社区护理实用规范(试行稿)》的评价——社区护士对社区高血压实施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意义重大,但需从多方面克服现存问题.

质性研究结果显示:(1)为提高高血压防治的总体水平,对高血压社区护理实行规范化管理具有很大意义.(2)影响社区护士对高血压社区护理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因素众多,社区医疗机构及社区护理人员应结合各社区具体情况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的可能因素,并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改善:①强化社区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②改进社区护理服务模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③加强政府及各部门支持,构建优质社区护理服务;④树立社区护理的良好形象,增强护患信任.同时,社区高血压实施规范化管理需要通过“实践-改革-实践”的不断探索才能最终实现.

5.4《高血压社区护理实用规范(试行稿)》制订的意义

《高血压社区护理实用规范(试行稿)》的制订,弥补了目前社区护士对高血压护理目标不明确的不足,制订的护理总目标具有很强的向导性,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制订的护理目标与目前社区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社区护理开展的总体水平相符合,使得《规范(试行稿)》能为高血压社区护理工作提供可行的操作依据;通过明确社区护士在高血压护理方面的具体职责能增强社区护士的责任意识;另外,通过对高血压社区护理工作进行规范,不但能提高社区护士的整体业务素质,同时可为社区慢性病护理的规范管理提供指南和理论依据,促进社区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

第八篇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格式:手术室护理人员分层培训

[目的]探讨手术室的培训模式,有层次有目的的学习,提升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方法]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将手术室护士分为N0~N4的不同能级,对N0(1年以下的新护士)、N1(2年~5年的护理人员)、N2(6年~10年的护理人员)、N3(10年以上的护理人员)及N4(副高职称以上的护理人员)5个层次进行不同的带教.[结果]运用分层次的培训方法,明确了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促使带教循序渐进,完成带教和学习任务.[结论]让年轻护士迅速成长,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快掌握手术室需要的各项专业技能.

第九篇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吉林地区卫生人力资源调查及对策研究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卫生人才是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专业结构及其分布影响卫生服务的能力,决定卫生服务的水平.面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卫生人力资源的整体学历水平和执业准入标准,提高现有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以提高吉林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实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目的:通过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掌握了吉林市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人力发展规划和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调查表格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吉林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力总量、人员结构、人力分布、人力配置、人才利用和需求等情况进行调查.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医学统计软件对各级各类卫生机构的各项指标的绝对数、均数和构成比进行比较分析和统计学处理.


https://www.mbalunwen.net/jinri/62553.html

结果:1、卫生人才数量仍显不足.根据本次调研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吉林地区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总数已经达到20409人,其中吉林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才总数达到17903人,平均每千人口4.12人,与2010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平均每千人口4.36的比例,仍存在1021人的不足.

2、资源分布仍然不均.20.14%的大学以上学历水平的人员的主要集中在城区中省直、市直医疗卫生机构.在基层,吉林地区四区、五县的正高、副高级职称分布分别为1.79%、10.78%和0.94%、6.78%,与国家要求7%、14%的平均标准值也都有着较为显著的差距.吉林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医师总数达到7654人,护理人员总数为6641人,医护比例失调,即使在中省直和市直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护比也仅达到了1:1.2,刚刚超过我国一级医院的平均水平.对于病理、检验、影像、营养等特需专业人才极其短缺,在吉林地区的四个区级医疗卫生机构,营养、病理专业的人员甚至为零.

3、城乡卫生人才差距依然较大.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总数8053人,占44.98%,平均每千人口3.21人,远远低于2010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每千人口4.36的平均值.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学历分布大学以上人员仅占10.68%,52.1%是中专以下学历人员,与吉林地区城区的大学以上高学历占主导地位的学历分布截然相反,学历水平偏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职称分布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仅占7.72%.技术水平较高的正高、副高职称人员短缺,62.93%的初级职称以下人员分布在农村基层,人员素质、技术水平较比城区仍有较大的差距.

4、队伍结构仍不合理.吉林地区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技术高端人才仍是屈指可数,省、市有突出贡献乃至两院院士的高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吉林地区仅有32名博士学位人员,仅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0.18%,却全部集中在中省直医、市直疗机构,四区、五县博士学位人才的引进为零.县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端人才匮乏.

结论:吉林市卫生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结构和分布尚不合理,特别是基层卫生人才严重短缺,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第十篇摘要范文:术前访视新模式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可导致病人产生较强烈的心理与生理反应,甚至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进行,影响到病人的治疗方案.美国护士协会《手术室护士基本纲领》规定:手术室护理实践基准的第一阶段是进行术前访视,掌握病人的生理、社会、心理状态.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术前访视改变了手术室护士只侧重于配合手术的传统护理模式,是手术室护理的一个新课题,是手术室护理迈向科学化的具体实施,如何通过术前访视帮助手术病人减轻焦虑恐惧心理,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难关,是我们手术室护理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由于旧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和历史的原因,手术室护理相对滞后,虽然目前大部份的医院陆续开展术前访视工作,但存在局限性,存在着人力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实施术前访视护士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术前访视形式单一,实施方法及内容缺乏规范等问题,很难达到术前访视具体要求,导致术前访视质量得不到保证.

研究目的

应用Delphi法构建手术室术前访视工作模式,以实现术前访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为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访视工作提供参考的依据,它能使护理工作程序化,明显减轻护士工作难度.将构建的术前访视工作模式应用于临床手术病人,并对实施术前访视新工作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探索该工作模式是否有利于提高术前访视工作的质量,进一步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

对象与方法

1.第一部分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术前访视工作新模式

课题研究采用专家调查法(Delphi Method)对23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从术前访视的执行者、术前访视的时间、术前访视的内容、术前访视的方式以及术前访视的对象5个主要部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及建议,依据咨询结果构建出术前访视工作模式.本次研究共邀请来自广州9所*甲等医院的23名医学界及护理界资深专家教授参与了我们的咨询,从事专业年限最短17年,最长42年,平均从事专业年限24.55±,14.08年,其中高级职称4人(20%),副高职称13人(65%),中级职称3人(15%).在文献回顾、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构建术前访视工作新模式的基本框架,设计专家调查问卷,依据2轮专家咨询问卷调查,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和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合专家意见进行术前访视工作模式的指标筛选.

数据利用EXCEL 2003文档、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的权威程度用专家的权威系数来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和专家协调系数表示,利用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等指标,对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和代表性进行检验,最终确立手术室护理术前访视工作模式条目.

2.第二部分术前访视工作新模式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选取本院骨科病房住院病人,年龄在20—60岁之间,具有初中以上学历,无严重焦虑,既往无神经和精神方面的疾病与缺陷,无严重心肺疾病,需行手术治疗者.将符合以上标准、已发送手术通知单确定手术日期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7.98±,15.68)岁,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38.38±,16.49)岁.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相比较,p等于0.497,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相比较, p等于0.3093,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由专职的术前访视护士按照本次研究确立的工作模式实施术前访视,对照组随机由手术室护士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术前访视.并测定手术患者术前及进入手术室后的焦虑、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指标,术中进行心理护理效果评价及术后进行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数据利用EXCEL 2003文档,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将两组病例中的可比资料利用组间比较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病人满意度调查及心理护理效果评价采用卡方检验,得出结论.

结果

1.术前访视工作模式构建指标筛选

备选指标重要性程度采用李克5分法分级,通过专家调查,以术前访视工作模式各个构建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大于3.5及其变异系数小于0.3为指标筛选标准,同时结合专家意见及研究小组集体评议,进行指标筛选.

2.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和积极性

本次研究中,所选专家分布于广州9所*甲等医院的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和医疗等专业岗位从事专业工作15年以上,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研究的两轮调查问卷回收率均在86%以上,说明了专家们对本次调查的热心程度和参与程度都非常高.Delphi法中用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和主要判断依据来评价专家的权威程度,本次研究咨询结果显示专家对各项指标的权威系数均为0.86,说明专家的预测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上的,权威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可信性.调查显示各位专家的观点较为一致,协调系数W达到0.22,经统计检验协调系数有显著性,咨询结果可取.

3.术前访视新工作模式实施的效果评价

两组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进手术室后SAS评分较术前1d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进手术室后SAS评分较术前1d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说明新模式术前访视更有利于手术患者减轻对手术的焦虑.

两组手术患者术前1日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经过新模式术前访视进入手术室后,血压、心率各项指标与术前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与术前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通过设立专职护士实施规范的术前访视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焦虑、血压、心率变化等生理应激反应,从而使血压、心率比较稳定.

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非常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等于10.6985,P等于0.001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心理护理效果评价得分比较,其中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等于28.2051,P等于0.000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通过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大于对照组.

结论

本课题通过咨询23名资深专家,构建了手术室护理术前访视工作的新模式内容,并对前访视工作新模式的实施进行了效果评价.

1.初步确立了术前访视工作模式的相关内容

确定了符合标准的30项指标来构建术前访视工作模式的5个部分:术前访视的执行者、术前访视的时间、术前访视的内容、术前访视的方式、术前访视的对象,初步构建了术前访视工作的新模式.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结果显示咨询专家代表性和可信度高.

2.术前访视新工作模式的特点

本课题研究的术前访视模式是一种规范化、程序化,易于操作的护理工作模式,由具备一定条件的专职护士实施,要求专职护士按照新模式下规范的术前访视内容及方法对手术病人实施术前访视,确保术前访视的效果.

3.术前访视新工作模式应用于手术病人的效果评价

通过设立专职护士实施规范的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术前焦虑,减轻患者血压、心率变化等生理应激反应,从而使血压、心率比较稳定,更能满足手术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术前访视的效果.

4.术前访视新工作模式建立的意义

建立术前访视新工作模式,由专职护士对手术患者实施标准化、专业化的术前访视,更大限度地满足了手术患者的心理需求,使患者感到自身受尊重的程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它能使护理工作程序化,明显减轻护士工作难度,能显著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进一步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术前访视的新工作模式,对专职术前访视护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专职术前访视护士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及丰富的临床护理实践经验,专职术前访视护士的选拔无形之中也给我们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可充分激发护理人员的求知欲,有利于提高护士自身的综合素质.专职护士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咨询医学专家等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有利于在工作中积累关于术前访视心理护理的经验,术前访视工作得到患者和家属的充分肯定,从而提高了自信心和积极性,将术前访视工作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范文资料.

护理副高职称引用文献:

[1] 容易写的护理副高职称论文题目 护理副高职称论文题目如何定
[2] 护理副高职称论文大纲模板范本 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框架如何写
[3] 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怎么写 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范文参考
《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怎么写 护理副高职称论文摘要范文参考》word下载【免费】
护理副高职称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