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优秀论文 > 文章内容

文献综述和十九大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文献综述和十九大相关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文献综述和十九大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4

文献综述和十九大论文范文

文献综述和十九大论文

目录

  1. 一、关于“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探索
  2. 二、關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
  3. 三、关于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因素
  4. 四、关于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路径
  5. 五、总结

《十九大以来关于美好生活需要的文献综述》

本文是关于文献综述和十九大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跟生活类开题报告范文.

关键词 十九大 “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

作者简介:钟震山,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350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总书记指出,人民“期望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2].因此,及时梳理十九大以来学界关于“美好生活需要”的相关研究现状,对深化和拓展这一研究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探索

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学界关于“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探索主要集中在找寻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蕴含的理论启发.

首先,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中关注“美好生活需要”.例如,董辉、袁祖社认为以马克思实践-价值论批判立场反思市民社会的反人道现象和关注现实个体面对的全面异化性生存和生活境遇为基础,同时基于“自由人联合体”的美好社会信念,重构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3]胡绪明,胡运海认为马克思的“类本质”概念可以避免我们抽象的、庸俗的理解美好生活这一理念.他们认为“类存在”揭示了美好生活需要的原初动力在于社会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存在方式; “类特性”阐明了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内涵在于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类生活”表征着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4]商志霞认为通过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分析,和扬弃异化路径的探索可以比对出在中国领导下,中国人民已经走在了幸福生活的道路上[5].

其次,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某一特质来阐述人的美好生活.陈绍辉,王岩认为通过理清马克思主义政治人性理论在“劳动”“社会关系”和“需要”这三个层面的内涵以及相互关系,指导和推进旨在满足人民 “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政治进程.与此同时,通过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能够进一步带动国家的政治发展和进步,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也能做出正确指引.[6]张三元认为美好生活展现了人的需要的全面性和丰富性.从根本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发展具有根本性,没有人的发展,也就没有人的美好生活.[7]尹红领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活观揭示了生活是以现实的个人为第一要素.随着生活实践的发展,每个人最终能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是“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演进的过程.而真正自由的人有三个表现:(1)拥有合适的工作;(2)有着充裕的物质生活;(3)有着自由的时间.[8]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基于马克思哲学思想来研究“美好生活需要”,还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生活特质来研究“美好生活需要”,虽然都展现出了美好生活需要的哲学内涵以及论证了美好生活的终极表现状态,但是却忽略了美好生活的时代性、差异性和个体性.马克思主义倡导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展示了人类生活的终极价值目标,但是却并未指明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标准.因此,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固然是美好生活需要,但这一需要的实现并不完全等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阶段性以及超越性.在当代中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实现以往美好生活目标的条件下,又会产生新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關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

人作为类存在物,具有自然人和社会人的两重属性.因此,人的生活需要不仅包括作为自然人的生存需要,也包括超越动物式机能需要的社会人需要.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应当是这两方面的满足.研读目前学术界对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认识也大都是基于这两个方面.例如,陈国平、韩振峰认为,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生活需要不仅包括生存型的需要,也包括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发展型需要以及自我实现型的需要.[9]这种表诉把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定义为生活质量的动态提升和自我精神的相对满足感.虽然生活质量和自我满足是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之义,但是却明显忽视了人们对人际关系、周遭环境以及社会文化氛围 mbAlunWen.net等方面的要求.林密,杨丽京认为人是美好生活需要的主体,并基于《资本论》探究了人的需要是在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以利润为中心的社会模式阻碍了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同时阐释出当代中国在中国带领下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经验.[10]这种观点完整的展现了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逻辑,论证了当代中国在党的带领下美好生活实现的实践逻辑.但是具体到美好生活需要本身,文章只在抽象层面上谈论美好生活,却并未指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具体指的是什么.美好生活具有客观的现实性,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研究理所应当能够实现人的情感上的共鸣.然而,如果我们只是在一般学理上抽象的谈论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但不能达到这种共鸣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这就脱离了研究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旨趣所在.

三、关于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因素

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总是在不断发展,逐步提高的过程中.但是受制于社会生产力的客观现状,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制约因素.虞程盛认为传统、习俗等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对人的生活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个人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素质不仅能影响到自身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影响到群体的生活活动的方向.因此,分析目前当前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应当基于生活内容(日常生活、家庭生活、政治生活和教育生活等)和生活主体(个人生活、群体生活、社会生活)两个方面.[11]贾永娟也把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归因于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但不同在于她认为不平衡体现在区域发展、城乡发展、收入分配和经济社会发展四个方面;不充分体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民生工程保障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三个方面.[12]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把人的类生活划分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来理解的.日常生活的微观基础性与非日常生活的宏观性、人的存在的社会性与个人生活的“自在性”具有内在统一性,共同构成了人的全部社会活动.因此,我们在综述学术界目前对美好生活需要制约因素的研究中,可以把它分为两个层面:日常生活中的制约因素和非日常常生活中制约因素来考察.

四、关于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路径

人是美好生活需要的主体,同时人的本质又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探求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路径应当结合人的自然人属性需要,还应当结合人的社会人属性需要.虞程盛立足于具体到个人层面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出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应当充实人民的获得感、提升人民幸福感和增强人民安全感.顾燕峰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活观,认为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应当从人的生活的本身意义来着手.具体来说就是:增强人的生活的稳定性、激发人的生活的聚合性以及确立人的生活的规则性.[13]还有一些立足于把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因素归因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学者主要认为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路径应当是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重点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例如,可以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態文明等措施.研究目前关于美好生活需要的相关文章可以发现个明显现象就是大多着眼于党的十九大关于主要矛盾的判断上,还有一些是纯粹从学理上论述人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实现路径.这些对于充实相关研究虽然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不同程度上都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生活以及生活需要的划分.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还是社会存在物;人的生活需要不仅包括自然人的需要,还包括社会人需要.因此,探求满足人们美好需要的现实路径首先要结合人的两面属性;其次要基于人的不同属性的生活需要上;最后要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呈现上.

五、总结

人的美好生活需要既具有哲学内涵又具有实践内涵.因此,对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一定时代人们阶段性的生活需要,还应当以在对人作为类存在物具有的普遍的美好生活需求共性的哲思为前提,分析在具体世代中的具体经济关系之下,不同阶层的人的不同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加清醒的看待当代社会中人民具体的美好生活需要.十九大以来,研究美好生活的学者逐渐增多,但是把美好生活置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却显著不足.关注人的现实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质,加之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转变.这就表明把美好生活需要与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以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思想为基础,结合现实中国社会中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表现、制约因素以及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根基,探求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路径.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一极,也是新时期我们国家发展重要的主要任务.当前,关于“美好生活需要”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学者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研究成果将日益丰富,更加地充实和深刻.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3]董辉.“美好生活”的理想及其生存论人学逻辑——马克思发展价值观实践变革的实质[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1).

[4]胡绪明.“美好生活需要”的哲学基础——基于马克思“类本质”概念的理论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9(2).

[5]商志霞.论马克思的异化批判与幸福生活的实现[J].理论前沿,2018(7).

[6]陈绍辉.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人性根基——基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哲学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9(10).

[7]张三元.论美好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探讨,2018(2).

[8]尹红领.马克思主义“生活观”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9(9).

[9]陈国平.把握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三个维度——基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J].学术前沿,2018(5).

[10]林密.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及其路径初探[J].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9(2).

[11]虞程盛.论人民美好生活思想[J].探求,2017(6).

[12]贾永娟.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13]顾燕峰.马克思生活观视域下人民美好生活的意蕴和路径探讨[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9(1).

本文结论:本文论述了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生活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文献综述和十九大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和十九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文献综述和十九大引用文献:

[1] 文献综述和十九大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文献综述和十九大相关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
[2] 华南理工大学mba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模板
[3] 电子商务开题报告参考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模板
《文献综述和十九大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文献综述和十九大相关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word下载【免费】
文献综述和十九大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