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经典论文 > 文章内容

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范文参考 小学四年级体育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小学四年级体育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2

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范文参考: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
  2.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样文:少儿篮球适宜教学体系的研究
  3.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范文模板:中小学生体能促进理论与实践方案研究
  4. 第四篇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范例:吉林省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现状及综合干预策略研究
  5.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范文格式:儿童社会关系概念化的特点及发展研究

★100篇免费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为您写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论文范文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范文参考: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

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教科书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轨迹,审视了小同时期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体育敦科书变迁演避中的相关规律与经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我国近代体育敦科书,是在西学东渐与变法图强的冲击下,伴随着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与兴起而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近代体育教科书既是体育课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的表现和载体.

(2)我国近代体育教科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内容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1922新学制颁布前,体育教科书内容上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新学制后,田径、球炎、体操、游戏和武术等成为了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

(3)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出丫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全国统编体育教科书时代:1986年至1999年体育教科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一纲一本”的“国*”时代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时代:1990年后,体育教科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进入了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

(4)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的发展演变,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多种冈豢交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足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教科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等“内在逻辑性”的影响.

(5)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在名称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再到“体育与健康”的演变;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探索”,再到“国际化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在内容选择上经历了努力追求统一性,到高度统一后逐步加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在审查制度上经历了由“审*”到“国*”.再同归“审*”的过程:在学习对象上经历了“以日为师”到“以欧美为师”,再到“以俄为师”,最后进入到以口本、美国等多个囡家先进经验为学习对象的过程.

(6)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总体水平随着时*展取得了不断进步,表现出了由关注体育教材的社会价值到关心个人发展、由“教材”到“学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样文:少儿篮球适宜教学体系的研究

近年来,学校体育与学生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尤其是首届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提出要把学校体育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更是把这一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体育课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针对体育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并实施,而新课程体育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篮球是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的运动项目.针对传统与新课程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少儿篮球适宜的教学体系,对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的开展、促进体育新课程的改革、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为支撑,从器材场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四个方面研究少儿篮球适宜的教学体系,得出如下结论:

1、少儿篮球适宜的教学体系由少儿篮球适宜的器材场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四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又自成体系.四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动态的系统.少儿篮球适宜的教学体系有利于增进少儿的身心健康.

2、少儿篮球适宜的器材场地体系包括少年篮球与儿童篮球两种.少年篮球适宜的器材场地为:篮球周长69.5~72.5cm、重量490~560 g,篮圈高度270 cm,篮球场地长24m、宽13m.儿童篮球适宜的器材场地为:小学1~3年级篮球周长为57~59.5cm、重量330~379g,篮圈高度205 cm,篮球场地长16m、宽9m,小学4~6年级篮球周长64.5~67cm、重量420~480g,篮圈高度235cm,篮球场地长20m、宽11m.

3、少儿篮球适宜的教学内容体系为:小学一年级学习原地运球及运球走技术,二年级学习行进间运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三年级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四年级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五年级学习持球交叉步突破、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技术,六年级学习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初中阶段学习进攻基础配合及小学阶段进攻技术在配合中的运用,包括传切配合(主要是一传一切)、突分配合、掩护配合(主要是给有球队员做掩护),学习防守技术(滑步及简单的防有球、防无球技术)、防守基础配合(关门配合、交换配合、补防配合)及防守技术在配合中的运用.在理论知识方面,小学阶段要学习掌握上述技术的术语,初中阶段要学习掌握基础配合的名称、简要方法及简单的篮球规则.

4、少儿篮球适宜的教学方法体系为:小学儿童在一项技术学习单元(约1周)内,整体上采用“观看录象→自己练习→小组合作练习→教师讲解、示范→教师组织游戏、比赛练习”的教学方法步骤组合,初中少年在一类基础配合(进攻基础配合、防守基础配合)及技术在配合中运用的学习单元(约2周)内,整体上采用“比赛→小组合作练习→教师讲解、示范→教师组织练习→继续比赛”的教学方法步骤组合.

5、少儿篮球适宜的学习评价体系为: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采用“知识与技能(40%)、学习态度(20%)、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40%)”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成绩评定的方法采用等级评*与百分制相结合的方式且关注学生进步的幅度,其中水平四采用等级评定法,水平二、三采用等级评定与评语式评定相结合的方法,水平一采用评语式评定,少儿篮球学习成绩评定的形式采用学生自我评定、组内互相评定、教师评定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水平二学生自评占20%、组内互评占20%、教师评定占60%,水平三学生自评占30%、组内互评占30%、教师评定占40%,水平四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评定各占1/3.

6、与成人化的器材、场地相比,采用少儿篮球适宜的器材教学,利于少年儿童较规范的掌握运球、传接球、投篮、突破等基本技术,利于少年篮球基础配合意识的形成及技术在配合中的运用,采用少儿篮球适宜的器材、场地教学、比赛,利于少儿对篮球产生较高的兴趣、利于少儿产生较好的心境、利于少年产生较满意的态度、利于少年产生较好的情绪体验,采用少儿篮球适宜的器材、场地比赛,利于少儿产生较适宜的运动负荷.


https://www.mbalunwen.net/jiazhi/91503.html

7、同样采用儿童篮球适宜的器材、场地教学、比赛,与进行篮球游戏教学的儿童相比,进行篮球适宜技术教学的儿童更利于产生较高的满意度、较好的情绪体验与较强的集体自尊感.

8、采用少儿篮球适宜的教学方法,利于学生取得较好的篮球学习成绩,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篮球知识与技能、产生较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较好的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篮球课的生理负荷适宜,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采用少儿篮球适宜的学习评价,利于学生取得较好的篮球学习成绩,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范文模板:中小学生体能促进理论与实践方案研究

体能作为一切人类生命活动和目标行为的动力基础,在运动训练和大众健身领域都备受关注,而中小学阶段作为个体一生体能发展的关键阶段,承载着发展与决定的功能和任务.针对中小学生体能促进理论与实践,国内已有许多学者从不同侧面进行了研究,但还存在这些不足:(1)理论构建不够系统,缺乏对先进理论基础的引入,不利于体能促进理论科学指导实践功能的实现;(2)组织教学内容时,仍旧以学段为主线,没有真正提炼出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这条主线,不利于学科知识和教学内容逻辑层次性的体现;(3)练习方法和手段仍停留在田径和运动项目的辅助练习层面,忽略了新的课程内容资源和器材在促进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不利于提高体能促进和体育教学效果.

为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研究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小学生体能促进理论进行修改和完善、制定了针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的不同实践方案、还对实践方案进行了个案的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

1.中小学生体能促进理论是以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动作发展学、体能训练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体能训练的创新理念和SPARK课程理念为理念基础,以现代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为方法基础的理论;理论内容主要包括体能促进的原则、体能促进的价值、体能促进的基本内容、体能促进的措施和体能促进的效果评价五部分;它是体能促进实践方案设计和实施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2.本研究构建的以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为主线的体能促进内容组织理论,更容易体现体育学科知识纵向和横向的逻辑层次性.

3.在中小学生体能促进的实践层面,制定具体身体素质的实践方案,利用敏感期,采用“课课练”形式,是增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策略,也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习水平目标的新思路.

4.在中小学生体能促进的实践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学科知识和练习方法的同步传授;其次,要注意躯体各个部位结构和功能的平衡发展;最后,还要注意充分利用身体素质之间的转移现象,采用和设计“一举多得”的功能性动作,让机体在符合自身功能结构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5.现代体能训练的部分理念和方法通过“训练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迁移—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校本化”这样一个改造过程,引入中小学体育教学是可行和有效的.

第四篇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范例:吉林省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现状及综合干预策略研究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各项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作为儿童青少年获得健康知识和养成正确行为的重要场所,教师作为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方面的重要角色,均对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由于摄入的总能量与身体活动消耗的总能量不平衡,在学龄阶段或成年早期的超重与肥胖检出率逐年增高,年轻化问题日益严重.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而始于儿童期的肥胖比成人后肥胖将会导致更高的慢性病罹患率.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是遗传因素,不良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与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高能量膳食、选择零食不当、不吃早餐等不合理的饮食行为是儿童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见,从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入手,控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即超重和肥胖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已经成为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针对不合理的饮食行为这一高危因素,以学校为平台,配合对教师的健康素养调查与指导,在全省范围内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以超重与肥胖控制为切入点的健康调查和干预评价研究,从而综合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群体干预策略,促进中小学生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为探索建立“健康促进学校”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在健康现状调查阶段,采用体格测量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吉林省17893名中小学生(8-15岁)和208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超重和肥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和教师的一般情况,超重和肥胖现状,膳食与运动的知识、态度、行为因素等.在群体干预与评价阶段,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吉林省14175名中小学生进行干预前的基线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对三餐的能量分配、早餐、营养素、零食的认知与行为因素等,并通过实施合理膳食技能培训进行相关干预,继而拟合DID模型进行干预后的效果评价.

【结果】在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方面:吉林省中小学生总体超重率为15.0%,肥胖率为15.5%,超重和肥胖合计检出率为30.5%.男生超重和肥胖率为36.9%、女生超重和肥胖率为23.5%.8岁时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最高为40.1%,15岁时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最低为23.4%.

在中小学生膳食运动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面:在超重和肥胖人群中,仅有24.1%能够知晓控制体重的正确措施,62.9%愿意每天坚持锻炼,23.4%坚持每天运动量充足在1个半小时以上.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得知,影响超重和肥胖的显著路径共有4条:①知识——信念——行为——超重和肥胖;②知识——行为——超重和肥胖;③信念——知识——行为——超重和肥胖;④信念——行为——超重和肥胖.

在中小学生体型自我评价与BMI的一致性分析及对减肥行为的影响方面:仅有62.9%的中小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我体型,37.1%的中小学生都错误估计了自己的体型,其中低估率为31.4%、高估率为5.7%.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中小学生体型自我评价与实际体重BMI评定情况的一致性程度较弱.经*效应检验结果可知,自我评价体型在BMI评定与中小学生减肥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作用,即实际体重的BMI评定值是完全通过不同的体型自我评价对其减肥行为产生影响.

在中小学生合理膳食技能的干预效果评价方面:干预组中在干预前仅有396人(占8.8%)能够正确回答合理膳食相关知识,并且做到相关正确行为,即具有合理膳食的综合技能,干预后具有技能人数提高到4080人(占91.2%);对照组中在干预前具有技能人数仅为809人(占50%),干预后仍为810人(占50%).经拟合DID模型可知,合理膳食技能的干预实施具有一定效果,在考虑到人口社会学因素对正确率的影响后,干预措施的实施使得中小学生的合理膳食技能综合正确率提高了39.5%.

在中小学教师超重和肥胖现状及健康素养水平方面:吉林省中小学教师总体超重率为19.8%,肥胖率为4.6%,超重与肥胖合计检出率为24.4%,并有6.7%的人属于体重偏瘦.仅有6%能够知晓洋快餐食品的营养特点、61%愿意支持学生保证必要的运动时间、27.7%经常给学生讲运动营养知识、28%吃饭以素为主、48%运动量充足.

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2500字高校毕业论文、2000字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小学四年级体育学科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范文选题

【结论】吉林省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整体现状不容乐观,男生的超重与肥胖的发生率高于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与肥胖的发生率均有下降;不同地区的超重与肥胖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不能正确知晓控制体重措施、不能每天坚持锻炼意愿、不能做到吃肥肉次数适中与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中小学生体型自我评价与实际体重BMI评定情况的一致性程度较弱,女生的一致性稍优于男生,初中的一致性稍优于小学.自我评价体型在BMI评定与中小学生减肥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作用,即实际体重的BMI评定值是完全通过不同的体型自我评价对其减肥行为产生影响.合理膳食技能的干预实施具有一定效果,使得中小学生的合理膳食技能综合正确率有所提高,其中除了“每天都吃早餐行为”正确率这一项没有显著提高,其他各项均提高显著.可见,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工作已刻不容缓,应及早从低年级儿童入手,以健康饮食和运动习惯等行为生活方式为着眼点进行干预,做到早期预防,培养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进而建立“家庭—学校”综合干预网络模式.

创新点:首次对吉林省10个市(州)及长白山管委会所在地的中小学生群体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进行全省范围内的实证研究与综合评价;首次将有关膳食运动的“知信行”调查与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现状调查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全方位阐述全省中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总体水平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首次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和*效应检验的综合分析方法,在比较体型自我评价与实际BMI评定的同时,检验自我评价体型在BMI评定与减肥行为间的*效应,从而综合把握中小学生群体对自身体重的自我认知情况;首次拟合DID模型对中小学生群体合理膳食技能的干预前后变化进行检验,科学评价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范文格式:儿童社会关系概念化的特点及发展研究

研究以动态----情境理论以及护送模型和相关模型为主要理论依据,以四、六、八年级儿童为被试,动态、整合地考察了儿童社会关系概念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研究一首先从儿童的整体社会关系网络入手,通过儿童对不同社会关系词语的分类来考察儿童的社会关系概念结构.然后研究二中选出儿童生活中相对重要的六种关系,进一步考察儿童对这儿种不同关系的各种维度的认知特点及其发展.研究三中让儿童对不同背景、辈份/等级的人是否有可能成为朋友进行判断,进一步了解儿童对社会关系的理解并间接了解对朋友关系的理解及其发展.最后,集中关注儿童同伴关系和同龄朋友关系的概念化.研究四运用IAT考察了儿童对同伴关系中双方的相对态度及其发展规律.研究五采用模糊情景任务和相似性判断任务重点探讨性别因素在儿童同伴关系和朋友关系理解中的作用.研究六运用两难任务动画场景考察了儿童朋友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倾向.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儿童的社会关系概念化具有复杂多样性

对于不同情境中的社会关系,儿童的概念结构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家族社会关系中表现出辈份、性别、姻亲、情感四个维度,学校社会关系中表现出等级、关系亲近性两个维度,同龄人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情境、关系亲近性两个维度.

对于跨辈关系,儿童基本认为母子关系中的(义务、回报、服从、情感)程度最高,师生关系中的程度最低,但是祖孙关系在义务维度中是最低的,在服从维度中却是最高的.儿童还认为,除了回报维度,跨辈关系中的其它维度都是有方向性的:长辈对小辈的义务程度高于小辈对长辈的程度,小辈对长辈的服从程度高于长辈对小辈的程度,小辈对长辈的信赖和重要程度高于长辈对小辈的程度,长辈对小辈的亲密程度高于小辈对长辈的程度.

对于同伴关系,儿童认为:朋友关系中的(义务、回报、服从、情感)程度都要高于一般同学关系中的程度,而且,同伴关系中的义务维度和情感维度都是有方向性的,即自己对同辈人的义务程度、熟悉和友好程度都高于同辈人对自己的程度,自己对于同辈人的重要程度低于同辈人对自己的重要程度.服从维度上:虽然儿童认为朋友关系中的服从程度高于同学关系中的程度,但自己与朋友、同学间的相互程度没有差别.另外,具体的活动场景以及体育爱好等因素会影响儿童对同伴互动的理解.对于朋友关系的可能性判断,关系双方的辈份/等级以及双方的生活环境都是影响儿童判断的十分重要因素:儿童认为同辈份或同等级的人更有可能成为朋友,具有相同生活环境的人更有可能成为朋友.具体的活动场景以及体育爱好等因素也会影响儿童的朋友可能性判断及其推理.儿童在朋友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倾向,也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朋友关系本身所带来的一些因素以及儿童自身因素外,情境或任务特征等也对被试的选择产生影响.

社会关系的不同维度之间有可能相互渗透,存在很大关联性.儿童的社会关系概念化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儿童的社会关系概念化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点与发展趋势

不同年龄儿童对学校情境社会关系和同龄人社会关系的概念结构都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但是在家族社会关系的概念结构上,不同年龄儿童的表现有所不同:四年级儿童根据性别、辈份、成人/儿童来分类,而六、八年级则主要是根据姻亲、辈份/成人与儿童,另一个维度是情感.

对于跨辈关系中义务、回报、服从维度以及情感维度中信赖、熟悉、友好、亲密程度的认知,儿童基本上都表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规律: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有一个增长趋势,但是从六年级到八年级却又出现了明显下降,而且下降到比四年级还低的水平.在情感维度中的重要程度上,同样是六年级儿童所认定的程度最高,不过八年级与四年级间差别不大.

不同年龄儿童对同龄人社会关系的概念结构没有显著差异,都主要表现为情境、关系亲近性两个维度.在对同伴关系双方的内隐态度方面也没有年龄差异,都是对自己的态度要积极于对同伴的态度.在儿童对同伴互动现象的解释上,总体来看也不存在年龄差异,但是在相似性推理中,相比之下四年级儿童最少使用性格、性别来对图片中两个小孩的相似性进行评定.在对同伴关系维度的认知中:义务维度上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没有明显变化,但是从六年级到八年级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另外,八年级儿童认为自己对同辈人的程度高于同辈人对自己的程度,回报维度上没有特别显著年龄差别,但是六、八年级儿童都认为自己对同辈人的程度高于同辈人对自己的程度,服从维度上总体来看不存在年龄差异,但是六、八年级儿童认为朋友关系中的程度高于同学关系中的程度,情感维度上,亲密程度没有差年龄异,熟悉和友好程度都是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有一个上升,但从六年级到八年级又出现了下降,信赖和重要程度都是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没有明显变化,但从六年级到八年级出现明显下降.随着年龄增长,高年级儿童比较在意将朋友关系与一般同学关系加以区分.

在范围广泛的朋友可能性判断上,从四年级到八年级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八年级儿童更有可能认为某两个人有可能成为朋友.具体到同伴关系中,儿童的判断也表现出某些年龄差异,八年级比四年级更多地认为图片中的两个小孩有可能成为朋友.朋友可能性推理上也表现出某些年龄特点.对于朋友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倾向,四、六年级间无显著差异,但是从六年级到八年级,合作倾向出现了飞跃性发展.

3性别因素在儿童的社会关系概念化中表现出少量的外显作用和更多的内隐作用

只有在对同辈关系情感维度的认知上男女生存在差异,女生所认定的程度都要高于男生所认定的程度,在其它方面,男女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差别非常少.在儿童的同伴关系概念化中存在性别因素的内隐作用.儿童认为,同性别的两个小孩比不同性别的两个小孩更具相似性,也更有可能成为朋友,在同伴交往中男孩更容易出现消极行为且不易改正,因而不容易建立朋友关系.

4总体来看,独生因素在儿童社会关系概念化中没有明显作用

此文是一篇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小学四年级体育引用文献:

[1]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学方面论文题目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学论文题目哪个好
[2] 优秀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选题 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题目怎样定
[3] 小学一年级体育论文题目范文 小学一年级体育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小学四年级体育论文范文参考 小学四年级体育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小学四年级体育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