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经典论文 > 文章内容

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范文参考 汉语言文学博士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汉语言文学博士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3

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范文参考: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
  2. 第二篇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样文: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3. 第三篇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范文模板:新中国美学课研究(1949-1965)
  4. 第四篇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范例: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5. 第五篇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范文格式: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文化研究(1815-1907年)

★本文是100篇免费关于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范文,均为免费优秀可做为汉语言文学博士相关参考文献,是汉语言文学博士相关毕业论文写作必备的免费论文范本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范文参考: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特指中国高等教育中以汉语文学(用汉语作表意代码的文学)为主要教育内容的专门教育,主要生存于中文系或文学院,不包括大学语文或文学鉴赏等公共素质教育.文学学科知识是现代民族国家文化形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内涵,而文学教育则为民族文化的塑型和延续提供了首要的方式和途径.20世纪初,随着现代性工程在中国的展开,汉语文学教育已然由古典时代的核心地位下降为一种专门教育,并在学科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学科知识科层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性体制.目前,该学科的教育在当前社会文化语境中遭遇了学科性的危机:学科知识边界模糊、社会功能泛化、就业适应性缩减,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梳理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进程,系统分析其现代性体制在当下遭遇的问题以及内含的各种隐忧,并提出对应之策.论文共分为六部分.

绪论部分重在解析与本选题相关的基本概念,包括汉语文学教育、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学科体制等,阐述研究价值,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文学教育的功能是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化的内在根据.因此,论文的第一、二章,主要以文学教育三大功能(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审美意识的升华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的实现状况为内在线索,从学术研究与专业教育的互动关系、课程设置以及专业性教学制度建立等层面梳理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历史,以厘清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的构建过程,大致包括四个时期:雏形期(1904年至“五四”前),汉语文学专业教育中新型知识内容、传授方式的出现;发展期(“五四”至1953年),英美大学体制的影响与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现代性工程;探索期(1953至1978年),政党意识形态对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知识生产、传播方式的规训;成型期(1978年至今),学科知识科层化与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现代性体制.

第三章,主要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以及文学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等方面调查、分析以学科知识科层化为主要特征的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现代性体制内含的两大隐忧以及面临的两大困境,重点考察文学教育功能的失调现象.

第四章,立足于文学教育的三大功能,重新定位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社会学功能、知识学结构和教育学方法,从而设计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发展的对应之策.在教育学方法方面,提出在语言的游戏与想象中完成审美意识的提升、在语言文本的理解与解释中完成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在语言实践中实现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等三大策略.

结语部分,对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未来进行展望.

通过将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历史进行知识考古,从历史的纵深面和现实的辐射面上揭示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发展的科学内涵,科学探寻、揭橥其发展规律,认真探求其发展路径,对增强汉语文学专业教育性质、历史定位、社会文化价值的认识,丰富大文学科教育理论,推进汉语文学专业的改造实践、提高其社会竞争力都将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篇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样文: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初任教师处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最具可塑性的阶段,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关键期”.教师初任阶段的专业成长会深刻地影响其整个职业生涯的专业发展品质.因此,许多国家都关注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对初任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的当下,教师成为决定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初任教师的发展态势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目前语文教学面临着种种责难,作为其承担者的语文教师尤其是初任语文教师,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同时背负着改革和发展教学与自我成长的双重压力.由此,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

在学习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注重在真实情境中探寻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倾听故事,思考探究,以解释性理解的方式呈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实意涵和价值.

研究首先对三所学校的三位初中初任语文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合作型教育叙事研究,三位初中语文教师分别处于初任成长的0-1年,1-2年,2-3年.研究关注合作教师的初任成长历程,按照其专业成长的时间顺序,展现每位合作教师在初任阶段经历的成长故事,以及这些成长故事带给他们的影响,并进行思考探究.在一年的教育叙事研究中发现,随着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时间的增长,三位初任语文教师都较为顺利地度过了入职适应期,获得了一定的专业成长.由于三位教师各自的主客观情况的差异,以及他们各自在初任成长阶段所遭遇到的关键事件的不同,其专业成长的具体情况也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中用“展示”的方式呈现了27个成长故事,用“讲述”的方式展开了对这些故事的理性思考.故事不同,带来的感悟也不同.文中三位合作教师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不具备可迁移性和可复制性,但一定具备可探索性和可思考性,这些故事可以唤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而读者的参与和解读也会使故事的启示更为丰富.

其次,在对三位合作教师展开叙事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的教育叙事视角还关注了由个体汇聚而成的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群体,期望获知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为此,研究从专业发展的四个维度展开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及其指导教师两个群体的访谈,扩大倾听和探寻的范围.一是通过众多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对自身成长经历的述说,了解他们在现实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及其成长需求,同时了解校方提供的相关支持的具体方式和有效程度.二是通过其指导教师对指导经历的评说,了解指导教师的指导感受以及在指导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倾听他们对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提出的意见建议.研究指出,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点在于:在专业意识方面,应增强初任语文教师专业认同意识,培养其专业发展意识;在专业理念方面,应理解其专业理想在客观上存在不明晰性的现状,促使其信奉理念与使用理念不断切近;在专业知识方面,应优化其专业知识的内在结构,不断丰富其实践性知识;在专业能力方面,应重视其语文教学生成能力的养成以及其研究能力的提升.

第三,本研究在教育叙事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探究.把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看作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来思考,以初任为分界点,对其职前培养进行思考,对其职后成长进行审视.

在其职前成长阶段,首先,要关注师范生的成长意愿,注重语文教师职前成长中幸福感的养成;其次,应该给予师范生成长的动力,注重初任语文教师职前教育中成长能力的养成;第三,要完善师范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初任语文教师职前教育中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第四,要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质量,注重初任语文教师职前反思能力的生成.通过这些培养,唤醒其专业意识,丰富其专业知识,锻炼其专业能力,为其未来的专业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其职后成长阶段,首先,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应该主动规划自己的专业成长,构建电子档案袋有利于唤醒其专业自觉,使他们学会规划职业生涯,从被动适应转为主动成长,从而把专业成长引向一条有目的、有系统、持续的良性发展之路;其次,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具备从事教育叙事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可以在职业生涯初期就有意识的学做教育叙事研究,提升自己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第三,聚焦语文课堂,锻炼和提高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成能力是其专业成长的必然诉求;第四,提供有效支持,完善和创新校内指导教师制度,开辟并推进校外指导教师渠道,构建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指导体系,有利于为其提供更好的成长帮助.

作为教育叙事研究,本研究无意于探寻普适性的结构化的理论,而是注重于从故事中得到的感悟与体会,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因此,本研究走进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成长现场,倾听他们的声音,讲述他们经历的教育故事,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成长的思考,思考注重于点的深入而不是面的构架,侧重于从故事中获得的反思与体味,期望为读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空间,也邀请读者在研读故事中进行思考,获得更为丰富的意义诠释.

第三篇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范文模板:新中国美学课研究(1949-1965)

近代以降,中国美学致力于学科的现代化建设,这种努力在不同的政治语境中从未中断.作为中国现代美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机制之一,美学课的历史不仅是美学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理解美学学科的知识谱系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研究的是新中国高等院校所开设的美学课,所藉以研究的美学课档案的时间迄至为1949年至1965年.通过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力图实现以下目标:首先,梳理新中国美学课的基本脉络,考察与此相关的主要历史因素,还原历史实况,完成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叙事;其次,分析与新中国美学课历史交织在一起的意识形态与美学学科教育、权力与美学知识分子、美学知识合法化等问题,探究影响美学课的各种历史因素;再次,阐述新中国美学课教材的知识谱系,发现美学课知识与社会、政治、文化的互动关系;最后,总结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经验,为当下高等院校的美学课提供有益的经验参照.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引言,介绍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价值、研究目标.

第一部分,在建国初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历史语境中考察美学课的合法性问题.由两封读者来信谈起,分析官方媒体对朱光潜美学课的态度.通过考察北平军管会文管会、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教育部对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规定,发现建国初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美学课.继而转向个案研究,以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李长之的美学课档案为例并得出结论:美学课的传统在新中国建国初断裂了.

第二部分,探讨新中国美学课发生进程中的“苏联经验”,包括借鉴苏联美学课体制、译介苏联美学课教学资料、聘请苏联专家讲学、派遣美学家赴苏交流等方面.

第三部分,在新中国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中阐述美学课重新开设过程中的身份转型问题.分析新中国的文教政策在课程任务、课程内容等方面对美学课的影响.在宏观方面考察教育决策部门重新修订的文科专业的教学方案中对美学课的设置情况,在微观方面考察相关高等院校对教学方案中设置的美学课的执行情况.

第四部分,以美学家为对象,考察七所高等院校的美学课档案,梳理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脉络.包括周扬、朱光潜、宗白华、马采、邓以蛰、甘霖、杨辛在北京大学的美学课档案,邓以蛰、蔡仪在清华大学的美学课档案,瓦斯卡尔仁斯卡娅、马奇、宗白华在中国人民大学的美学课档案,李长之、黄药眠、朱光潜、蔡仪、李泽厚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美学课档案,蒋孔阳在复旦大学的美学课档案,周来祥、狄其骢在山东大学的美学课档案,刘刚纪在武汉大学的美学课档案.

第五部分,在新的历史境遇下考察美学课教师的重组,在新中国执教的民国的美学课教师有: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马采、蔡仪、李长之,新加入的美学课教师有:黄药眠、马奇、李泽厚、杨辛、甘霖、蒋孔阳、刘刚纪、周来祥、狄其骢.以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为个案,探讨美学课教师的“思想改造”,分析美学界的理论转型及其阐释模式.阐述作为美学课教师的教学组织,北京大学美学教研室和中国人民大学美学教研室在美学课的师资培养、资料建设方面的历史作用.


https://www.mbalunwen.net/jiazhi/81962.html

第六部分,考察教育决策部门对美学课教材编写工作的部署与规划,阐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译介的苏联美学课教材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知识体系的建构,阐述新中国美学课教材在美学概论、西方美学史、中国美学史三个方面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结语,阐述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经验.

第四篇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范例: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向纵深的持续发展,对外汉语逐渐转变为全方位的汉语国际推广,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合格汉语国际教师.为解决汉语国际推广中合格汉语师资短的现实困境,应用型的国际汉语教学性质需要新的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模式来支撑.为此,以培养适合国内外教学并具有文化传播能力专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国际硕士专业学位”应运而生,成为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转折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是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是能否培养出合格汉语国际教育师资的关键.因此,了解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实施现状,对优化汉语国际推广中合格汉语教师的培养十分重要.本研究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出发,围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的实施问题展开研究.

首先,以文献法梳理国内外课程实施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实施相关研究,厘定社会文化理论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实施的契合点,从而导出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对于该课程实施的关注点,即社会性、文化性、历史性和建构性.其次,采用个案研究法,以吉林省D大学为例,结合运用量化与质化研究取向,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审视D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实施的现状、特征、影响因素及问题.

一是基于有关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实施研究综述,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的设计与运行两个维度,编制面向不同对象的调查问卷,通过分层抽样法,以4位教学管理者、17位教师、90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以下简称“汉教硕士”)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解该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实施现状、特点、影响因素及问题;二是设计访谈提纲,对选取的4位教学管理者、9位教师和20位汉教硕士进行深度访谈;三是依据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该课程实施的特征,在修订相关课堂观察量表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汉办已有的相关调查问卷,设计《汉教硕士课程学习课堂观察量表》,对“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教学设计”、“中华文化与传播”、“课堂观察与实践”五门课进行课堂观察,以了解汉教硕士课程学习的情况;四是依据社会文化视角下该课程实施的特征,在修订相关课堂观察量表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汉办提供的相关资料设计《汉教硕士实习课堂观察量表》,对4位汉教硕士的实习课堂(即对外汉语教学)进行课堂观察;五是结合从汉教硕士实习课堂得出的观察结果,从“期望和建议”、“实习教师的专业知识”、“实习教师的教学水平”、“实习教师的综合素质”四个维度设计《汉教硕士教学实习课堂教学评价》调查问卷,以65位外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汉教硕士在教学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整理并分析调查结果,分析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D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实施的现状、特征、影响因素及问题所在.

而后,本研究从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和建构性等维度系统阐述了影响D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包括:课程领导方式、课程组织方式、国家汉办“志愿者”选派计划、国家汉办的支持经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发展的历史、师资队伍的结构、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知识能力、汉教硕士的受教育背景等,并结合对问卷调查、访谈及课堂观察结果的系统分析得出D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课程设计过程行政主导、课程内容的整合度低、课程选择性不足、汉教硕士中华活动组织能力培养欠缺、教学过程中文化对话性偏低、缺乏优质课程资源、教育或课程理论类课程缺位以及实习缺乏统筹,等.

在此基础上,笔者面向不同的对象(包括国家汉办、学校及教学院系管理层、任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以及汉教硕士等)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包括:组织专家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加强海外实习合作单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招聘合适年轻教师;教学方式多样化,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参与度;为实习生提供更多教学资源,等.

第五篇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范文格式: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文化研究(1815-1907年)

基于充实的史料分析,本课题从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角度考察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活动对汉语演变的历史作用.

传教士创办的最早中文报刊是1815年在马六甲刊行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其内容主要是阐扬基督教义理.郭实腊1833年在广州出版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世俗与宗教内容并存的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随后《遐迩贯珍》、《中西闻见录》分别成为第一份在香港、北京出版的传播西学知识的中文刊物,《六合丛谈》、《万国公报》等综合性报刊以及《格致汇编》、《小孩月报》等专门报刊的创办使得传教士中文报刊在中国社会的作用与影响越加突出.来华传教士的中文报刊活动持续了一百多年,和他们在华汉语学习与研究、西学汉译与出版等其它“文字传教”活动相比,影响面更为广泛.尽管与西学翻译一样,传教士中文报刊出版的主观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广大中国人民接受基督福音,但客观上却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中文报刊译述文本语言突破了传统文言的束缚,在词汇、语体和文体等语言表现形式上孕育着变革,是清末民初国人主导的汉语现代变革之前最有活力的语言成分.

随着一大批传教士中文报刊史料的发掘、整理和出版,国内外学者从历史、宗教、文化交流和语言文学等角度对来华传教士所办中文报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万国公报》、《格致汇编》等报刊个案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整体而言,当前学界对传教士中文报刊的研究相对集中在历史、宗教、新闻传播等领域,翻译学、语言学和文学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现有成果中对传教士中文报刊的个案研究相对活跃,而整体研究相对不足,对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历史成果也就难窥全貌并加以客观评价.另外,语言文学视角下的传教士中文报刊解读分析较为零散,侧重于语言学习、新词创制、翻译史实和传教士宗教文学等方面,研究对象较为单一,缺少综合性,还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分析.因此,就语言研究方面而言,传教士在华所创办中文报刊作为他们汉语言活动实践的最重要载体,当前研究对百年间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特征及其变化在汉语史、翻译史上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够充分.

本研究主要以19世纪来华传教士所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格致汇编》、《六合丛谈》、《遐迩贯珍》、《中西闻见录》、《中西教会报》、《小孩月报》和《万国公报》等八大中文报刊文本为研究对象,佐以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China Review(《中国评论》)和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教务杂志》)等三种英文报刊中传教士发表的有关汉语语言研究和对翻译认识的观点.基于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境的分析,本研究将传教士中文报刊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翻译场域,以英国语言学界费尔克拉夫所构建的话语分析理论为框架,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对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语言做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在综合分析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探寻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在促进汉语现代转型中的作用及表现因素.

全文除绪言、结语外,共分六章,围绕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文本特征、报刊译述语言实践与报刊译述语言影响三个维度展开.首先,基于报刊译述文本的具体分析,从报刊新名词、文白杂糅语体风格、多样化文体形式三个方面着重分析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的客观化形式,即“传教汉语”的话语形式特征与影响,进而阐述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在汉语“言文一致”与通俗化进程中所进行的语言实践及其积淀作用.其次,通过“西译中述”翻译模式、归化翻译策略、功利主义翻译观对汉译文本中语言使用的影响与制约的分析,从文本翻译实践维度探讨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语言的具体实现路径,论证了报刊作为“传教汉语”言说和“宗教书写”空间存在的合理性.第三,文本的社会实践分析强调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语言对汉语变迁产生的影响,从报刊译述所呈现的传教士汉语观和翻译观、报刊中语言-文学互动和晚清士人回应三方面论证晚清文化-语言-文学互动关系及其对汉语语言演变的影响.具体而言:

绪言主要概述了选题价值、研究思路和内容.简要综述了目前研究现状,提出本研究不仅可以重新认识传教士报刊语言活动对汉语近代变革的影响与作用,还能拓展中国翻译史研究范围,充实晚清翻译史写作.研究思路和内容上,以社会学、翻译学、文体学等理论为参照,综合利用历史考证、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借鉴诺曼·,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三个向度框架,着重从报刊译述文本、报刊译述实践和报刊译述文本的社会影响三个方面,通过具体文本分析,研究传教士中文报刊中“传教汉语”的语言符号特征、形成过程及对汉语言变化的作用、表现途径,揭示汉语言发展中的外来影响及局限.

第一章主要从晚清社会与传教士两个角度来看中文报刊译述发生及其语言呈现的合理性与现实性.首先,从传教士对中文报刊在中国社会的积极作用认识出发,论述报刊译述和汉语学习与研究、西学翻译与出版等文字活动之间不可割裂的联系.其次,通过传教士在华汉语实践活动和语言比较学习的分析,论述来华传教士获得的汉语言能力在“文字传教”中的适应性及对报刊译述和西学翻译的影响与制约.最后,从传教士文化身份入手,以中文报刊写作文本与翻译文本的互文分析为基础,论述传教士中文报刊文本翻译和创作是合二为一的,难以绝对分开,并分析了报刊译述所存在的不足.

第二、三、四章属于报刊译述文本论部分,分别从词汇、语体和文体三个层面分析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第二章主要考察中文报刊所载的西学知识在汉译过程中产生的新词语、新概念的具体语言表现形式以及翻译原则和策略,并通过个案分析来阐述这些新译词在中国本土文化中被认知和接受的过程,以及对中国语言、文化系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一节主要基于中文报刊发展分别分析了比附、音译、意译等新词创制方式和重新启用旧词来表达新义等方式在不同阶段报刊词汇创制中的具体运用.第二节从翻译过程入手,讨论了制约报刊新名词译介的语言和社会双重机制.音译、语义改造和意译、自创、生造等方式是报刊新名词创制的主要方式,但基于汉语固有词汇和词汇特点的格义比附是译词得以流传的语言规律.通过“国会”、“议院”两词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心理因素是制约新名词创制的社会机制.第三节从译词的社会影响入手,分析了传教士个人或群体在译名统一上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中的种种努力,讨论了新名词语义涵化、词汇化和语法化等三种主要汉化途径对转型期汉语词汇双音节化、多音节化演变的实际作用.

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2500字本科论文、5000字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4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汉语言文学博士科目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范文选题

第三章集中于传教士群体在报刊译述中对文言与官话白话选择的历史考察,描述了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报刊语言实践中的翻译语体变迁及其历史缘由,并试图从中国语言文化背景出发来探讨他们的语体选择与实践对中国语言发展的重要影响.第一节中分析了传教士中文报刊对古白话、浅文理和官话等语体形式的吸收与变革,突出其文白杂糅与欧化特征.第二节从文本属性、译者主体性等文本内规范和翻译传统、翻译目的等文本外规范以及翻译策略认识等三个层面分析了传教士报刊译述语体选择的制约因素.第三节着重分析了报刊译述语体口语化与欧化在汉语变革中的具体影响,一是官话地位的提升;二是词缀对构词的影响;三是句法结构扩展、语法手段丰富等因翻译引起的汉语欧化现象.

第四章主要分析了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在文体形式上渗透与糅合的表现、原因及影响.第一节以第一份传教士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所呈现的各种文体形式为参照,重点分析了新闻体、翻译小说、时论文体等在其后创办的中文报刊中所呈现出的文体特征及发展.第二节侧重于报刊译述中文体选择原因的分析,从内、外两个界面讨论了文体选择与演变的缘由:中国传统文学文体的束缚与突破;译者主体性制约下的读者意识.第三节从报刊译述文体的影响入手,分析了通俗化需求下的报章体、翻译小说、寓言和新体诗对中国语言文学观念所产生的影响.

在前三章论述报刊译述对汉语词汇、语体和文体的微观影响基础上,第五章为报刊译述过程分析,力图从文学与文化两个层面来分析探讨晚清中国社会与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的生成与影响.第一节从翻译模式入手,分析了“西译中述”合作翻译模式的特征与成效,它是中西文学-文化互动关系形成的重要一环.第二节基于报刊译述选材的考察,分析了不同阶段报刊选材与中国社会经世致用思潮的关联,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报刊译述文本文体糅合的必要性.第三节从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生成、传播与消费过程分析入手,论述了报刊译述语言对中国语言变革所能带来的影响之可及性程度.

第六章是报刊译述影响阐述,从宏观语境角度论述中文报刊这一新媒介所承载的新思想、新观念如何以新文学形式在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士人中产生影响,进而以文学语言的变革来推动汉语的现代转型.前两节侧重于文化层面的分析,第一节分析了报刊作为新媒介的作用,在思想、语言和文学层面的现代意义及其对自办报刊的影响.第二节从文学的角度论述了文学观念在中西之间的碰撞,特别分析了《文学兴国策》对中国社会的教化意义.还分析了报刊译述的西学知识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深远影响以及报刊在小说成为中国正统文学中发挥的作用.最后一节论述了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对晚清士人新型阅读、作者群体形成及其思想观念转变的巨大影响,尤其是是报刊译述语言作为一种思想工具对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启发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1)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是介于文言与白话之间的“第三语码”,它以报章为媒介呈现出来的文言浅近化,乃至文言欧化、欧化白话在不同报刊层面、不同阶段有着形式各异的发展变化,是近代以来汉语书面语流变的重要组成部分.(2)传教士中文报刊场域中的译述文本语言对汉语现代变迁的推动主要基于报刊译述文本实践中的文化-语言-文学互动,通过来华传教士汉语语言学习与研究成果、中文报刊译述文本书写两种方式在词汇、语体、文体三个层面得以体现.(3)传教士中文报刊中互文性极强的翻译文本与创作文本里出现的新词语、衍变的杂糅欧化语体和形成的报章文体共同强化了推动汉语现代变迁的语言力量.首先,新名词的创制和传播使汉语的表达更清晰、更准确,逻辑性增强.通过概念的转变从思维层面上奠定文白转型的基础,并最终由古白话质变为现代白话.其次,传教士中文报刊在文学生产、传播与消费、西方文学译介与批评等方面促进了晚清文学语言与文体现代化的发生,进而引发文学与语言变革的互动.(4)比较视域下的中西语言研究,尤其是汉语语法研究是传教士进行翻译和创作的“规范”之一,并成为汉语现代变迁的理论来源之一.因此,在汉语现代变迁过程中,传教士中文报刊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与晚清文化、文学的互动,不仅表现在语言形式的外在变化,更从思想层面奠定了变革的社会基础.

论文最后阐述了本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与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这篇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汉语言文学博士引用文献:

[1] 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题目范文 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2] 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汉语言文学博士专著类参考文献哪里找
[3] 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大纲 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大纲怎么写
《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范文参考 汉语言文学博士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汉语言文学博士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