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写作资料 > 文章内容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参考 医学发展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医学发展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9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医学发展论文范文参考:中印传统医学现*展对比研究
  2. 第二篇医学发展论文样文:岭南针灸医学发展源流及名家学术传承研究
  3. 第三篇医学发展论文范文模板: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构建的研究
  4. 第四篇医学发展论文范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5. 第五篇医学发展论文范文格式: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研究

★100篇关于医学发展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医学发展相关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写作提供医学发展相关优秀论文范文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医学发展论文范文参考:中印传统医学现*展对比研究

中印两国传统医药是世界范围内最具有生命力及影响力的两种传统医学体系.中、印两国政府均承认并保护传统医学的发展,并且越来越重视发挥传统医学在国家卫生保健体系中的作用.印度传统医学历史、发展现状、国内外发展战略等都与中国传统医学存在极大可比性,是中国传统医学国际化发展强大的竞争对手.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印度传统医学的情况了解并不多,尤其缺乏对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现*展的对比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印度传统医学管理、政策法规、医疗资源与服务、教育与科研、传统医药产业及国际化发展等现状进行研究,为中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国内对于印度传统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印传统医学历史交流研究、印度传统医学典籍研究、阿育吠陀药物的现代实验研究等几个方面.近年来,国内关于阿育吠陀与中医学基本原理比较研究及中印传统医学医疗、教育、科研、MEDLINE收录文献量、国际影响力等对比分析也有报道.

印度阿育吠陀典籍研究引起了欧美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在印度传统医典校勘、文本翻译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卓越成果.随着印度传统医学的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欧美等现代医学发达国家分别开展了印度传统医学相关现代实验及临床研究,包括阿育吠陀理论研究、阿育吠陀草药研究、印度传统医学疗法研究、印度传统医学复方及食物补充剂研究等.中印传统医学对比研究也引起了部分印度学者的关注,有关于阿育吠陀与中医学基础理论、以及植物药质量控制、研发方向、管理政策等因素对植物药国际市场影响对比分析的文献报道.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的国家政策、管理、医疗资源与服务、教育、科研、产业等各方面的现代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当前我国传统医药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释对我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启示.本研究一方面可为我国传统医药本土发展及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可以互通有无,促进中印两国传统医学交流与发展,并促进世界传统医学的健康发展.

研究内容

1.对比分析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现*展现状与差异,主要包括:国家传统医学发展方针政策、传统医学管理、传统医学医疗资源与服务、传统医学科研、传统医学教育、传统医学产业及国际贸易等方面内容,

2.对比分析中印两国促进传统医学发展的因应策略、具体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寻找我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释对我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广泛收集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现*展相关资料,通过国内、外传统医学相关期刊文献数据库、书籍、网络资源等获取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相关文献以及传统医学政策、法律、法规等相关文本,通过对相关文献及文本的系统查阅、分析、整理,分析中印两国传统医学发展现状与差异.

2.统计分析法

本研究收集了中印两国关于传统医学医疗资源与服务、传统医学教育、以及传统医学产业、贸易等官方统计数据,针对不同统计指标,进行了增长幅度、年均增长率、所占比例等计算,通过量化分析测度中印两国传统医学发展水平及存在的差异.

3.比较推理法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中印两国政府对传统医学的管理模式及促进传统医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执行效果,从中分析两国的成功实践及对对方的借鉴与启示,并重点阐释对我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的启示.

4.竞争情报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竞争情报学“竞争对手分析”及“SWOT分析”法,对中印两国传统医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进行分析,并阐释对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主要研究结果

1.传统医学立法与管理

1.1对比结果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印度已实现对印度医学及顺势疗法的立法管理,印度传统医学采用医疗、教育、科研、产业集中管理模式,管理权集中,有利于印度国家传统医学相关政策的推行与实施;我国尚无传统医学立法,传统医学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管理权分散,省级以下传统医药管理部门不健全.

1.2对我国的启示

印度对传统医学立法并实施集中式管理,促进了印度传统医学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等各方面的统一协调发展.对于我国而言,可在现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医药的宏观管理,制定中医药相关法律,包括中医药基本法、中医药资源保护法、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加强传统医学主管部门对中医学及民族医学管理的集中度与主导权,健全省级以下各级传统医学管理机构,调整传统医学主管部门行政管理职能,从而促进中医药的法制化发展.

2.传统医学资源与服务

2.1统计数据分析

2012年,印度AYUSH医院3195个,约占政府办医院总数27.5%;床位数5.8万张,约占床位总数9.7%;AUYSH医生数为72.6万人,约占医生总数43.7%.2012年,印度提供AYUSH服务的区(县)医院占同类机构的76.3%;提供AYUSH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同类机构的51.6%;提供AYUSH服务的初级卫生保健中心占同类机构的35.7%.

2012年,我国中医类医院3397个,占医院总数的14.7%;中医类床位数61.3万张,占床位总数的10.7%,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为35.7万人,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13.6%;中医类诊疗量占总诊疗量15.1%;中医类出院人数占总出院人数的11.4%.

2012年,中国每千万人口平均中医院数为25.1个,印度每千万人口平均AYUSH医院数为25.9个;中国每万人口平均诊所数为0.3个,印度每万人口平均AYUSH诊所数为0.2个;中国每万人口平均中医类医院床位数为4.5张,印度每万人口AYUSH医院床位数为0.5张;中国每万人口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6人,印度每万人口AYUSH执业医师数为5.9人.

2012年,印度政府办AYUSH医院占AYUSH医院总数90.2%;政府办AYUSH诊所占AYUSH诊所总数的89.8%.2012年,中国政府办公立中医医院占中医医院总数的77.9%;政府办公立中医门诊部占中医门诊部总数的3.4%;政府办公立中医诊所占中医诊所总数0.2%.

2.2对比结果

(1)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印传统医学医疗资源在各自整体卫生资源中所占比重均较低;(2)印度传统医学床位数与我国存在较大差距,但传统医学人力资源较我国有明显优势;(3)中印两国基层传统医学服务能力均相对不足;(4)印度传统医学医院及诊所均以政府办为主,中国中医类医院以政府办为主,而中医类诊所以非政府办、民营资本为主.

2.3对我国的启示

(1)印度采取IQ/NIQ(IQ等于Institutionally Qualified;NIQ等于Non Institutionally Qualified,即传统医学机构认证与非传统医学机构认证)相结合的传统医学医师执业注册模式,解决了印度医疗卫生不发达地区医疗卫生人员及服务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印度传统医学人力资源的发展.目前,我国也正在寻求解决师承及确有专长人员的执业注册问题,参考印度的实践经验,可在部分医疗卫生资源与服务不发达地区,尝试“非学历传统医学执业医师注册”模式,促进我国传统医学人力资源与服务的发展,政策实施初期可重点促进师承及确有专长人员得到行医许可.


https://www.mbalunwen.net/hqx/92506.html

(2)目前我国尚存在传统医学医疗资源与服务在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中所占比重较低、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建议以城乡基层为重点,加强传统医学医疗服务资源及人员投入,同时开展基层中医药人员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并采取优惠政策与激励措施,促进传统医学人才向基层流动,

(3)目前我国中医类医疗机构中,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比例偏低,建议改善传统医学医疗机构资源配置,提高中医类医疗机构的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比例;并促进非中医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传统医学人员、设施、服务的发展,

(4)保持传统医学服务的特色,避免中医医疗服务西化.

3.传统医学教育

3.1统计数据分析

2003-2012年间,印度阿育吠陀本科教育院校数及招生数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5%、1.4%,平均招生数年均增长率为-1.1%,2012年共有阿育吠陀本科院校260所,招生数约为1.0万人,平均招生数为40人/所,传统医学教育院校数与招生规模基本同步增长.2003-2012年间,中国高等中医药本(专)科教育院校数及招生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2%、8.3%,平均招生数年平均增长率为5.0%.2012年共有高等中医药本(专)科教育院校45所,招生数约为9.2万人,平均招生数为2035人/所,高等中医药本(专)科招生规模大于院校增长.

2012年,全印度有现代医学院校335所,招生数39474人(不包含口腔类本科及研究生医学院校数及招生数);共有AYUSH本科院校508所,招生数25586人,AYUSH硕士院校117所,招生数2493人.印度传统医学教育院校数超过现代医学院校,招生数量相差约1万人.2010年,我国共有现代医学院校119所,招生数25.6万人;共有中医类普通高等院校46所,招生数9.0万人.中国的传统医学教育规模显著落后于现代医学教育.

3.2对比结果

(1)印度传统医学高等教育院校数量及招生数与现代医学教育院校发展基本同步,中国传统医学高等教育院校数量及招生数均落后于现代医学教育,

(2)印度传统医学高等院校教育为“数量多,规模小”发展模式,重视“师生比”及“生床比”标准有利于培养高质量临床型传统医学人才,

(3)中印两国均为多种传统医学体系高等教育并存状态,存在不同传统医学体系间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

3.3对我国的启示

(1)印度传统医学高等教育以“生床比”及“师生比”等标准作为准入条件,形成了“数量多,规模小”的高等教育模式,促进了印度传统医学临床型人才的培养.我国可通过鼓励民间资本举办传统医学院校教育(包括本、专科教育及中专教育等),作为我国现有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补充,重点促进面向基层的传统医学临床型人才培养.调整和完善传统医学院校教育结构和规模,制定专业设置、临床教育基地标准、制定师资标准、实验设施等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等,把合理的“师生比”、“生床比”作为传统医学院校建设的达标标准及民办传统医学院校的准入标准;根据社会需求及就业情况调整传统医学院校招生人数,改变传统医学高等教育院校盲目扩招造成的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困难的局面,

(3)加强各类民族医学院校教育,建立独立的民族医药院校或者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民族医药学院、民族医药系,或者设立相应的专业、专业方向等;制定传统医学传承教育与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把师承制度纳入院校学位教育.

4.传统医学科研

4.1对比结果

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科研管理机制不同,印度传统医学科研管理较集中;中国传统医学科研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印度不同传统医学研究机构研究领域与方向各有侧重,中国传统医学专门研究机构多为综合性研究机构,容易造成重复立项及低水平重复;约85%印度传统医学研究机构设有相关临床机构,注重科研与临床实践的相互促进.

4.2对我国的启示

(1)目前我国存在省、市及以下的综合性传统医学科研机构研究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可在现有各类“中医药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每个研究机构的重点研究方向,拓展中医药研究领域,

(2)印度传统医学以疾病治疗为重点科研机构设置模式,有利于促进传统医学疗效的提高.我国可通过鼓励传统医学研究机构设立相应的诊疗机构,加强传统医学科研与临床的联系;以“提高临床疗效”为传统医学科研活动的出发点,并建立以临床疗效为核心的科研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5.传统医学产业及对外贸易

5.1统计数据分析

2012年,AYUSH药品生产企业合计8785个,比2008年减少了388个,年均增长率为-1.1%.GMP认证企业总数为6687个,比2008年增加了1558个,所占比例从55.9%提高到76.1%.

2011年,我国共有中成药企业1409个,比2009年减少了60个,中药饮片企业601家,比2009减少了67家.其中,大型中成药企业从2009年的24家增长为62家,大型中药饮片企业从无到有,增长到7家.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企业数共159家.

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ited Nations COMTRADE database,UNcomtrade)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药用植物出口总额为13.3亿美元,居于世界第一位;印度紧随我国之后,药用植物出口总额为7.9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5.2对比结果

(1)印度AYUSH药品生产企业总数减少,经GMP认证的AYUSH生产企业增多;AYUSH药品生产企业数量多于中药生产企业;中国中成药及中药饮片企业数呈下降趋势,但大型中成药及中药饮片企业有所增长,

(2)印度传统医药产业在GMP认证等严格管理机制下,植物药国际贸易直追我国,成为传统医药国际贸易强国,

(3)中印两国传统医药国际贸易都存在着以原料药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低的问题;在严格的标准化管理下,AYUSH成药出口额超过AYUSH草药出口额,我国中成药出口额与中药材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5.3对我国的启示

印度对传统医学产业实施从种植、生产、销售、国际贸易等集中式管理,并通过建立“国家传统医学药品标准实验室”,制定单、复方传统药品统一的国家标准等措施促进了传统医药产品的出品贸易.我国对传统医药产业的管理处于较分散状态,建议国家加强对传统医药产业的宏观管理,加强管理的集中度,并通过加强传统医药产品的标准化及药品生产企业的GMP管理等标准化管理,提高中成药在植物药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此外,推广“太极拳”等中医药保健方法与印度“瑜伽”相抗衡,促进中医药在世界各地的普及,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

第二篇医学发展论文样文:岭南针灸医学发展源流及名家学术传承研究

一、研究背景: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事业的重视,学术流派成为当今中医界研究热点,中医针灸作为中医药国际化的排头兵,并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研究状况更是如火如荼.近年来岭南针灸医学研究已取得可喜成绩.但纵观这些成果,多注重于某一本著作、某一人物、某一种疗法或某个历史阶段,岭南针灸医学的研究仍处于较零散状态,虽也有个别学者审时度势,对整个岭南针灸医学的发展历程及针灸医家进行了梳理,但多以期刊文献的形式呈现,论述较为简略,并且未对一些规律性的现象进行系统总结.二、研究目的:本论文致力于对岭南针灸医学的发展源流进行系统整理,梳理出针灸名家学术传承脉络,提炼出针灸医家的创新之处和特色诊疗技术,尝试总结出岭南针灸医学的发展规律,并对如何更好的发展岭南针灸医学进行初步的探讨.三、研究方法本文以文献学方法为主,辅以专家访谈方式进行研究.访谈对象为部分现当代岭南针灸名家或弟子,以期直接获取最准确信息.取材范围遵循学术界约定俗成的“博古约今”原则,即古代人物流寓入岭南,有文献可徵者,皆收而录之,明清以降,则相对约定在岭南核心区域即广东省范围内.(一)文献纳入标准1.参考书籍岭南针灸专著、岭南中医综合性书籍中的针灸部分、记载有岭南针灸医家生平事迹的地方志等.参考书籍列举如下:《岭南针灸经验集》、《岭南中医》、《岭南医学史》、《岭南医学与文化》、《中国分省医籍考》、《岭南医籍考》、《岭南医徵略》、《岭南中医药名家》、《肘后备急方》、《采艾编翼》、《幼幼集成》、《幼幼新书》、《靳瑞针灸传真》、《靳三针临床问答及图解》、《靳三针临证配穴法》、《司徒铃针灸医论医案精选》、《陈全新针灸经验集》、《针挑疗法》、《岭南天灸疗法》等.2.期刊文献以“岭南”、“针灸”、岭南针灸医家姓名等做为检索词,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建立相关的资料库.3.网络检索通过网络检索查找国家相关政策条文及名医工作室相关信息等.(二)医家纳入标准因时间精力有限,本文仅对代表性医家的学术经验及传承情况进行了梳理.医家的入选标准为:1.古代针灸医家、医籍较少,纳入标准亦随之宽泛,只要从事史料可考证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针灸医疗活动、著有针灸医学专著或大篇幅论及针灸的综合医籍之医家均可纳入研究范围;2.近代选择有著作并且在当时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力的针灸医家;3.现代参考《岭南中医药名家》及《岭南针灸经验集》中提到的针灸名家,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家学术思想仍在进一步完善中,故暂未纳入研究.依此标准,筛选出的古代医家有7位:葛洪、鲍姑、刘昉、丘溶、叶广祚、叶茶山、陈复正;近代医家有6位:曾天治、周仲房、梁湘岩、陈主平、苏天佑;现代医家纳入12位:司徒铃、韩绍康、靳瑞、庞中彦、陈全新、杨文辉、张家维、刘炳权、林秀芬、丘汉春、梁庆临、袁业煊.四、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岭南针灸医学发展简史;针灸医家的生平、学术思想和学术传承情况;岭南针灸特色诊疗技术.已有学者进行过深入研究的部分,本论文仅作简略介绍,不再赘述,重在总结规律,挖掘岭南特色,并对岭南针灸学术传承问题进行专题性探讨.五、研究结果1.根据学术发展的繁荣程度尝试对岭南针灸医学进行了阶段划分:西周至秦汉属于岭南针灸医学发展的萌芽期,晋代至清代中期属于平稳发展期,清末民初属于没落期,民国后期至现当代属于繁荣期.2.根据岭南针灸医家分布规律:总结出珠三角从古至今都是岭南针灸医学的繁荣地带,粤东和粤西发展情况大致相同,而粤北地区的针灸医学发展较为落后.3.总结出岭南地区的特色疗法有蜂针疗法、挑刺疗法、岭南天灸等.4.总结出古代岭南针灸学术传承主要凭借家传和师承,从近*始,院校教育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承方式,现代学术传承方式趋向多元化,家传形式淡化,逐渐被研究生教育、师带徒形式、名医工作室和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等方式替代,国际交流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承方式逐渐为针灸学家所推崇.5.对现存的针灸资料进行古今对比,发现岭南针灸具有古代重灸轻针,现代以针为主的特点,同时具有传承、创新、开放、致用等文化特点.六、结论岭南医学之所以能成为地域色彩浓郁的中医流派之一,离不开针灸学的贡献.在一代代岭南针灸医家的不懈努力下,丌创了九针最早源于岭南的历史,岭南医家尊崇经典的同时亦重视民间特色疗法,编撰众多针灸医籍,丰富与发展了针灸学术体系,继而形成了将传承性、创新性、开放性与致用性融为一体的特色鲜明的针灸流派,广东地区作为岭南地区的核心区域,地处珠江三角洲,比邻港澳,辐射东南亚,不但在全国逐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具有得天独厚的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优势,为岭南医学甚至整个中医学的推广与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医学发展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2500字电大毕业论文、3000字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医学发展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医学发展论文范文选题

第三篇医学发展论文范文模板: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构建的研究

近年来,为了解决基础和临床“两张皮”的困境,提高生物医学科技投资效益,促进向生物医学研究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原始目的回归,“转化医学”的概念被提出.但转化医学作为生物医学发展的新模式和科技管理的新理念,涉及整个医学科研管理体系的变革,目前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当前有关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研究很少开展且多集中于基础到临床、临床到应用障碍的横断面研究,尚未见到基于转化医学整个发展体系的科研组织模式的系统研究.研究符合转化医学发展特征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对推动转化医学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个人深入访谈、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在充分了解转化医学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剖析影响转化医学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因素,解析转化医学的本质特征及其对科研组织创新的内在要求,比较分析现有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总结组织管理经验和策略,现场研究调查科研人员对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的认识和意见,创建符合转化医学发展特征的科研组织模式和转化医学中心建设构想,为推动转化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管理参考.论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是导论.总结分析转化医学的提出背景、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科研组织管理现状,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意义.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归纳国内外对于转化医学、科研组织管理、管理模式、协同创新等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的成果,并阐述研究方法,提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制定技术路线.

第二章是影响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形成及发展的理论因素研究.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系统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等管理理论为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系统借鉴.总结分析当代生物医学发展影响转化医学发展的实践因素,提出了当代生物医学的发展对科研组织管理创新的新要求,为研究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第三章是转化医学内涵本质及其对管理创新影响的研究.对转化医学概念进行了深化和拓展,认为转化医学是一个致力于克服基础研究与临床和公共卫生应用严重失衡的医学发展新模式,其核心是在“健康问题-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人群健康-卫生政策”(T1-T2-T3-T4)之间,建立“连续、双向、开放和循环”的研究促进过程.提出要从4T模式来认识转化医学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转化医学发展对科研组织模式创新的要求,明确了转化医学科研管理模式构建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第四章是转化医学科研组织管理现状的案例研究.通过中外11个转化医学中心的案例研究,展示国内外转化医学现实运行模式的特征,指出美国已建成“新型医学研究合作的孵化中心”,中国主要是“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模式”,且尚未建立针对性的管理机制.提出建设转化医学中心是推进转化医学发展的一个有益载体,明确转化医学发展的理念引导、建设途径、政策机制、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为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的构建提供现实参考.

第五章是转化医学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构建的问卷调查研究.从转化医学的理念、组成要素、管理机制等方面对15个单位360名科技人员问卷调查,重点阐述转化医学的理念普及范围、发展体系主要内容、机制创新和改革重点,并以这三个方面要素为主体内容提出了构建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的设想方案,为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的构建提供基本框架和要素.

第六章是模式构建.明确提出系统化、开放性、质量效益、可行性和指导性是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构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依据转化医学发展内涵确定用综合法构建其组织管理模式;用“管理理念+管理体系+管理机制”来认识和理解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的构建框架.综合分析前面几部分研究结果,构建了“全维式交叉协同”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并提出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构想方案,为转化医学的组织管理提供了思维范式和方法参考.并在模式构建的基础上,提出对中国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改革的建议.

第七章是全文总结.对全文进行总结和讨论,展望转化医学的发展,总结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本课题从转化医学的基本特征和内涵本质出发,立足于转化医学提出和发展的特定需求,以整体和系统的理论和观点进行课题设计和思考,研究了基于转化医学整个发展体系的科研组织管理要素,对转化医学科研组织管理的目标进行了准确定位,创新提出转化医学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和转化医学中心建设构想,为转化医学的快速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管理参考,也为丰富和完善转化医学的发展理论作出一定贡献.

第四篇医学发展论文范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医学所具有的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使其在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现代医学模式改变以及卫生服务需求程度的背景下,对医疗工作者人文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医学教育担负着为医学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医学生素质的高低,将影响今后医疗卫生工作的质量.医学生人文素质在医学生各项素质中起着正本清源的作用,高等医学教育在对单纯科技理性教育反思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医学生人文素质这一根本素质的培养.随着国家医改政策变化、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实施以及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的公布,医学人文教育又有许多新的要求和变化.在当今时代,怎样构建一个适应形势需要和时代要求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用哪些方法、途径和举措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对医学人文以及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关概念进行界定,对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为课题开展提供理论指导.

第二部分:历史研究.回顾中西方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研究不同历史阶段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规律、变化,厘清医学人文教育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宗教文化等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继承以往时期的教育传统,适应不同时代特征,形成的医学人文教育独特模式和传统,对构建医学人文教育体系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做法.

第三部分:比较研究.对欧美医学人文教育总体情况和部分院校的经验做法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分类类比,吸取欧美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的成功经验,为课题研究作出教育决策,为构建医学人文教育体系提供借鉴参考.

第四部分:实证研究.以我国6所高等医学院校为研究对象,对这6所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以及关注并了解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国内外专家进行访谈,然后运用扎根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五部分:体系构建.结合社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需要,把握医学生学习特点规律,在明确医学生人文教育体系构建原则基础上,构建出“一贯式、内省化、全维度、双螺旋”医学生人文教育体系.

本研究主要借鉴哲学、系统科学、社会学、医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文献分析、理论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医学生人文教育内涵、历史、功能、影响因素、发展特点等内容进行分析,探索新形势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策略,提出完善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建议对策,为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特别是塑造医学人文精神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第五篇医学发展论文范文格式: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研究

20世纪以来,医学科学的发展由器官、细胞、分子到亚分子,日趋精微极致.然而,当医学科学和技术取得巨大成功之际,却带来了世人更多的责难:现代医学发展是否仍然源自于当初那份对人类生命最淳朴的厚爱与痴情为什么医学越是进步人们失望和怀疑的情绪反而更浓为什么人们对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感到疑惑和恐惧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对医疗费用感到不堪重负为什么医患矛盾已成为整个社会的一根敏感神经在人的独立性建立在对物的依赖基础之上、技术和资本的冲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动力的时代,医学发展和医疗实践偏离了“悬壶济世”的宗旨,丧失了对人的关怀,医学生培养和教育缺乏对“医者仁心”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关照,成为医学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在多变社会、多元价值、多种诱惑中砥柱中流,处理好医学人才培养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培育人文精神的关系,成为当代医学教育进而医疗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本研究以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理论和实践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调查、专家访谈、案例分析、比较研究和矛盾分析的方法,沿着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研究——历史演进和发展脉络梳理——现实状况和问题分析——提出对策措施的技术路线,围绕“何为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是如何形成、发展的”、“当代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存在哪些问题”以及“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等理论难点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旨在依据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培育.首先,阐释了医学人文精神、医学职业精神、医学*与道德等基本概念的内涵,通过对医学本质论、新人文主义、敬畏生命理论以及生活教育论等医学人文理论基础的借鉴,揭示了医学人文精神在医学科学与技术发展以及学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其次,通过回顾人类医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梳理人类医学发展、医学人文精神演变、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历史轨迹,提炼出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基本经验.以医学发展模式的演变为线索,将人类医学精神发展概括为与其相适应的五种样态,这些医学精神成果在古今中外医学人文教育传承和发展中成为主要内容,为今天提供了诸多启示和借鉴;最后,通过对我国当前医学教育中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包括确立医学人文培育目标,加强医学人文学学科建设,创设医学人文文化氛围 mbAlunWen.net,健全医学人文教育的管理机制等培育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具体对策.

本论文可用于医学发展论文范文写作参考研究.

医学发展引用文献:

[1] 最新icu医学论文选题参考 icu医学论文标题怎样定
[2] SCI医学论文题目范文 SCI医学论文题目哪个好
[3] 保健医学论文题目大全 保健医学论文题目怎样定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参考 医学发展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医学发展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