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写作资料 > 文章内容

化学史论文范文参考 化学史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化学史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1

化学史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化学史论文范文参考:基于化学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 第二篇化学史论文样文: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
  3. 第三篇化学史论文范文模板: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
  4. 第四篇化学史论文范例: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1927—1937
  5. 第五篇化学史论文范文格式:近代西方化学在中国的传播

★本文是100篇免费关于化学史论文范文,均为免费优秀可做为化学史相关参考文献,是化学史相关毕业论文写作必备的免费论文范本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化学史论文范文参考:基于化学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为化学史的价值,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学科教学中的体现.它能够解决以逻辑方法为主的传统教育中的一些固有问题,如忽视科学知识形成过程、缺少对科学方法的重视等.然而,与近年来“探究教学”、“教学联系生活”等理科教育教学理念的大力提倡和积极实践相比,化学史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教师个人经验总结、泛泛的价值论述阶段.许多时候,表现为教学研究成果相似或重复,对化学历史真实发生过程的分析难以深入,甚至存在片面或错误的理解.所以,这里既需要对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的理性认识,也需要实践者对化学历史本身的深入了解.

·,国际科学史教育的发展沿革显示了科学史教育的目的演化历程,即从激发学生成为科学家的兴趣——理解科学活动——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理解知识背景和科学本质,这有助于充分理解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可能起到的多重作用.

·,近年来,学科教学中融入学科历史的尝试呈上升趋势,其研究多数集中于教学作用述评、教学模式开发和教材中相关内容的分析等.上述各方面的文献分析,可以作为本研究意义的深入阐述.

·,现时期科学史及其教学意义的复兴,源于20世纪中叶开始的现代科学哲学对科学教育领域的涉足.科学史为科学进步提供了真实的分析案例,也可以回答诸如“什么是科学”、“如何理解科学的真理性”等问题.对化学教师而言,通过本学科历史的深入了解,有利于理解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这2方面的认识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在选取科学哲学和学习心理学相关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观点加以诠释后,提供了化学动力学理论发展的历史性分析,作为对科学哲学知识观的具体说明;构建了化学微观概念形成的历史和学生概念发展之比较,作为学习心理和历史发生联系的实证研究.

·,为避免仅仅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使用化学史,论文的第5章以问题提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重点论述了化学史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可以起到的3个方面作用.它们从具体到概括的顺序依次为:作为阐明科学研究方法的学科知识意义,作为理解科学本质的科学认识作用,作为昭显科学人文价值、促进学生科学观培养方面的作用.这一部分研究,尽量从化学历史发生的本来面貌中归纳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教学启发.

在建立了化学史教学理论基础和全面理解它的教育价值后,第6章解决的是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相关理念的问题.本部分首先构建了一个用于指导化学史融入课堂教学设计或分析教学的框架,从中概括出利用化学史实施教学必然涉及的6个要素,即历史情境、研究性问题、历史材料、交流/对话、知识与认知、科学与人文.其次,通过对比关于历史内容在教学中使用时可能存在优点和不足的各种论述,总结出有针对性的4个教学原则: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客观性与简约性相结合、知识性与方法性相结合、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最后,作为具体的说明,给出了3个各有侧重的教学案例,分别说明学科历史在教学中的使用,如何体现历史发展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形成学生正确的学科认识和一定的科学哲学观念.

第二篇化学史论文样文: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

一个民族的科学态度、思想、信仰和精神,总与该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中华民族从*战争以后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也认识到在传播科学知识和思想的过程中,杂志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知识人自清末开始创办科学杂志,如《科学世界》(1903)、《科学一斑》(1907)等,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杂志均遭遇昙花一现,未能延续发展的厄运.但中华民族从未间断过追求创办科学杂志的梦想.1915年,留美学生任鸿隽、赵元任、秉志、胡明复、周仁、杨铨等在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创办了《科学》,1918年随着科学社的回国,《科学》也在国内生根成长,直至今天.

化学史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化学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函授论文、3000字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化学史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化学史论文范文选题

《科学》是民国时期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科学期刊.它在极其艰苦、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以“为学之道,求真致用两方面当同时并重”、“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的理念诞生并发展,这体现了当时热血知识青年奋发图强、救国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展现了他们的勇敢和才智.《科学》作为传递最新科学信息、传播科学知识、宣传先进科学思想和方法、刊载国人研究成果和弘扬科学精神的阵地,为民国时期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科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永垂史册的贡献.它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我们通过《科学》这一窗口,能够回眸和反思民国时期学人对科学的态度、思想、信仰和精神,从而温故知新,继往开来.通过《科学》管窥民国时期科学研究和发展的水平,为研究民国时期科学史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条件.

《科学》虽为留美学生创办发行,但因其创办者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经历等原因,办刊之初就受到世界科学界的关注,它不仅为中国学者提供了科学交流的平台,同时大量翻译刊登欧美和日本学者的论著.就这一层面而言,《科学》不仅记录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史,也记录了世界科学的发展史,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科学》从战火纷争中一路走来,杂志发行的背后,是强有力的编辑、作者群体的支撑,充分体现了一支有组织的团队的力量.它启示我们,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团队理念和团结精神,有组织地发挥一个团队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刊载的文章范围宽泛,既包括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又包括对科学的性质、作用、历史、教育以及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探讨,本文主要以后者为研究对象.

以《科学》中文章为第一手资料,宏观上对民国《科学》的办刊历程、栏目设置和主编的办刊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新的时空观审视民国《科学》所折射的科学观,包括其作者群对科学本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的认识.从时间上,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结合近现代科学思想,纵向回顾《科学》中科学观的发展历程;从空间上,结合同时期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观点,横向审视这一科学观,从而对其有较全面的认识.以《科学》为中心,论述民国时期科学史研究状况,分析这一时期科学史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方法.

论文共分为7章:

第1章,绪论.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创新之处.

第2章,《科学》发展概述.介绍《科学》的创刊缘起,通过对1915-1949年间《科学》办刊历程地详细梳理,厘清其办刊宗旨和栏目设置的变迁情况,总结在不同主编时期杂志办刊风格的变化.

第3章,《科学》中关于科学的讨论.包括:1.何谓科学.论述国人思维中的“科学”以及《科学》中对科学内涵的讨论.2.科学精神.讨论的问题包括“什么是科学精神”和“科学家与科学精神”.3.科学的分类.以汤姆生《科学之分类》和任鸿隽《智识的分类及科学的范围》两篇文章为基础,解读前人提出的科学分类的观点.4.科学方法.通过对比《科学》中涉及的科学方法,总结出演绎法和归纳法在当时颇受科学研究者的重视.

第4章,科学与文明.包括:1.科学与和平.讨论了科学与和平的辩证关系.2.科学与工业.《科学》中对科学与工业的关系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科学为工业之母”,另一种认为科学与工业之间是理论与实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3.科学与农业.介绍科学兴农的观点和科学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4.科学与社会.认为科学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社会体制的健全又可促进科学的研究.

第5章,《科学》中的科学教育.包括:1.科学教育.《科学》的作者们认为科学教育的内容既包括对科学知识的教授,又包括对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的传播;民国时期的科学教育存在诸如科学图书和仪器的缺乏、教师的数量和素质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中小学科学教育中不足之处的讨论,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介绍了贤妻良母式的女子科学教育,其目的是使女子在家庭生活中更好地相夫教子.2.科学教育方法.包括科学教学法和数学、地理、植物学等学科教学法.3.中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导向.应当切实改进“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努力推进“大众化”的科学教育,迅速建立“中国化”的科学教育.

第6章,《科学》中的科学史研究.包括:1.数学史研究.对《科学》中数学史类文章进行了概述,总结了数学史研究具有注重史料和通过书信进行学术交流等特点.2.天文学史研究.对《科学》中天文学史方面的文章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新城新藏和饭岛忠夫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争论.3.化学史研究.阐述了《科学》中化学史的研究状况,重点对曾昭抡、丁旭贤、王琎的化学史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4.科学史研究特点.

第7章,结语.阐述了《科学》对当时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对今天科学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交代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继续研究的问题.

第三篇化学史论文范文模板: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

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


https://www.mbalunwen.net/hqx/82504.html

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著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著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著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

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

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第四篇化学史论文范例: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1927—1937

现代化学在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完成其建制化历程,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中国学术界从19世纪后期开始认识化学学科,但直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在高等化学教育方面,官方所办的教育机构在总体上还处于次要地位,还不能与经费相对充足和稳定的教会大学或私立大学相比.在化学研究方面,除一些教会大学在进行在进行有限的化学研究外,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大学大都没有进行化学研究.至于专门的职业化化学研究机构,则主要有美国洛氏基金会创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和范旭东等人创办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两处.在交流机制方面,作为化学建制化的重要标志――化学共同体尚未形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家的相对统一使政府能够顾及科学事业的发展.随着政府对科学事业的重视和大力资助,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也迅速展开,至1937年抗战爆发,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从整体情况看,1927-1937年的十年(也称南京十年)是现代化学在中国建制化发展较为重要的十年.这十年的发展为其后中国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此期间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历程,是中国现代化学史的重要课题.通过探讨化学学科在此期间的建制化,有助于我们认识南京十年中国科学建制化的进展,探讨学科发展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本研究以高等化学教育、化学研究和中国化学会的发展为线索,依据翔实的史料,对1927-1937年间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一、高等化学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首先,这一时期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建制数量大幅度增加.第二,相对于其他实用科学领域,高等化学教育领域为国家培养了较多的人才.从培养学生的层次看,部分大学已经能够培养硕士研究生,但大多数大学的化学教育终止于学士教育.第三,高等化学教育的质量从整体上得到提高,而且国立大学从总体上已经超过教会大学或私立大学,成为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主流.第四,这一时期的大学化学教师,不仅数量大幅度增加,质量也有很大提高.他们大都潜心于化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第五,虽然国民政府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倾向于功利主义,但在科学教育上并没有限制纯粹科学的教育,因此,在化学教育领域,化学家与政府之间没有矛盾冲突.第六,大学化学课程的设置基本规范,教科书的中国化也有所进展.

二、化学研究工作迅速兴起.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1)这一时期各大学的化学教员和研究机关的化学工作者大都具备了研究能力.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在国外从事研究的经历,并获得了高级学位.(2)国民政府对科学研究事业的大力资助使化学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得以施展.(3)中国化学会的成立使中国有了全国统一的现代化学共同体,从而促进了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多数西方科学

第五篇化学史论文范文格式:近代西方化学在中国的传播

近代化学发展时期是化学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为现代化学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西方化学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了向中国传播的历程.19世纪末西方传教士在中国长期扮演着科学知识传播者重要角色的局面.20世纪以前的化学译书均是由传教士和中国学者合作翻译的.但是,译书原著介绍的内容比较陈旧,与当时西方化学的最新水平相比,具有一定差距.

期刊作为媒介引进西方科技知识,具有在某一领域不断深化认识、积累科学的功能,其时效性较强,并充分发挥集束效应,有效增加内容的深度和力度.《亚泉杂志》的出现,弥补了中国化学译书与同时期外国化学书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缺憾.其凭借自身的特点及化学学科特性,首开最新知识引进之先河,在晚清民初近代西方化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近代专业科技期刊史中具有突出的地位.本文通过查阅原始文献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旨在厘清元素周期律、质点论等化学理论,氩、氦、镭、钋等19世纪70年代后发现的化学元素等近代西方化学重要发现通过《亚泉杂志》传播到中国的机制,明确《亚泉杂志》与近代西方化学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及地位以及主编杜亚泉在这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结论如下.

1)《亚泉杂志》对于西方化学的引进尤为突出,首次引进元素周期律,反映了西方近代化学在19世纪下半叶的重大成果,对分子学说的引进更是弥补了中国近代化学史上的一项缺憾.《亚泉杂志》是西方近代化学理论传入中国的重要环节.

2)《亚泉杂志》是第一份国人自办的以传播西方近代化学为特色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刊载的化学知识,经由日本传入中国,其译介形式、传播机制和传播内容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这无论从化学知识的传播来看,还是从期刊科学用语的规范化表达来看,抑或从期刊传播事业规范化来看,都具有重要价值.

3)《亚泉杂志》标志着我国期刊完成了从传教士办刊、传教士与中国学者合作办刊到中国学者独自办刊的历史性过渡.杜亚泉所创造的以传播西方近代化学为特色的自然科学期刊办刊模式,以及为《普通学报》所继承的以数学为特色的文理综合性期刊办刊模式,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在中国学术期刊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4)期刊作为一种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其发展与所处之社会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应把握时代与学术、时代与学术期刊之间辩证互动的深层规律.而科技期刊是一个时代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时代认知能力重要体现.《亚泉杂志》作为晚清民初以化学为主的科技期刊,能够在科学认识发展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并在较短时间内将其引入中国,所产生的历史意义是巨大的,《亚泉杂志》在近代化学传播中具有创始之功.

本文关于化学史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参考文献.

化学史引用文献:

[1] 最新化学史论文选题参考 化学史论文题目怎么定
[2] 化学史期刊文章参考文献 化学史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3] 化学史论文大纲格式模板 化学史论文大纲怎样写
《化学史论文范文参考 化学史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化学史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