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硕士论文 > 文章内容

医学统计论文范文参考 医学统计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医学统计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5

医学统计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医学统计论文范文参考:医学统计在中国的起步与发展(1840-1937)
  2. 第二篇医学统计论文样文:BP神经网络构建与优化的研究及其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
  3. 第三篇医学统计论文范文模板:中印传统医学现*展对比研究
  4. 第四篇医学统计论文范例:传染病信息实时采集与应急处置系统研究
  5. 第五篇医学统计论文范文格式:“医学统计学”微课程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学习分析研究
  6. (二)采用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对系统搜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本文是100篇免费关于医学统计论文范文,均为免费优秀可做为医学统计相关参考文献,是医学统计相关毕业论文写作必备的免费论文范本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医学统计论文范文参考:医学统计在中国的起步与发展(1840-1937)

医学统计事业是近代公共卫生与流行病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近代中国有一个漫长的起步、发展以及完善的过程,并对中国的医学科学与卫生建制产生了较大影响.与整个西方医学在华传播历程一样,医学统计事业受复杂的外来因素影响.它随着欧洲势力向中国的扩张,与殖民者操控的海关产生了密切联系.并伴随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医学统计实践的主体、方式及原因等都发生了一系列改变.

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部分主要从四点进行梳理和分析:首先是考察了1840-1911年医学统计在中国的起步过程.通过对晚清催生医学统计概念与实践的多种因素进行挖掘,发现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传教士医生的医疗实践、海关统计制度的推动以及晚清社会变革的自我需求等三个方面.而晚清的医学统计活动又可划分为传教士医生的个人行为、海关主导的制度化行为、清政府的自主行为三个时期,并揭示了依据不同的时期,他们开展医学统计的目的、实施的侧重点都不尽相同.最后论述了晚清医学统计的成果与影响.基于持续的调查与研究,传教士医生与海关医务官在医学统计工作上取得了丰富成果.虽然清末政府在医学统计事业上起步较晚,但卫生行政管理机构主动参与其中也是历史的进步.

其次是探讨了1912-1927年医学统计的初步发展.在卫生行政方面,无论是从官制的设置来看,还是从卫生行政法规的颁布来看,北洋政府的卫生行政基本是处于*制度的管辖范围.虽然强化了警政管理卫生的职能,但是实践中存在许多弊端.在卫生统计机构的建立方面,由于卫生行政沿用了清末巡警旧制,导致国家卫生机构设置不健全,把统计职能引入卫生行政中主要以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为代表,无法在地方普及.在统计活动的开展方面,通过对*和代表性城市的考察,发现*体系下传统的调查与统计方式控制着居民的生命轨迹,统计中存在许多遗报、漏报现象.在传染病调查统计方面,民国初传染病流行频繁且危害巨大,政府颁布了法定传染病条例,*防疫机构开始对全国发生的重大传染性疾病进行常规性的信息收集和统计工作.

再次是对1928-1937年医学统计的开拓与完善进行了考察.由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了卫生部,*和地方的卫生行政体系逐步完善,卫生法规和统计职能都得到了完善和加强.从参与主体来看,参与统计的主体除了卫生行政机构,还包括医疗服务机构、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众多医务人员等.从统计方式来看,由于卫生行政职能的扩展,参与统计实践的主要以专业的卫生行政机构为主体,受过训练的稽查员或统计调查员逐步被应用其中,数据的可靠性和专业化的程度得到提升.从传染病的统计来看,民国中后期,国内传染病流行态势依然很严峻,卫生部成立后颁布了《传染病预防条例实施细则》,*和地方卫生机构对传染病调查和统计做出多次加强与改进.

最后主要就近代医学统计实践的影响进行讨论.医学统计的实践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促进传染病报告、普及传染病知识;了解疫病分布、种类与伤亡;促进预防医学与疾病分类学的发展;促进公共卫生事业进步、了解入口增长态势以及引导社会福祉发展等等.

文章通过梳理和总结发现:作为始终困扰人类健康主要因素的传染病,是近现代医学统计工作的重心之一;医学统计是完善现代防疫体系、发展预防医学的关键;国家力量是推动医学统计事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死因统计是近代医学统计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现代公共卫生行政的重要议题等几个方面.

第二篇医学统计论文样文:BP神经网络构建与优化的研究及其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与传统医学统计方法相比,人工神经网络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没有任何对变量的假设(如正态性、独立性等)要求,因此可以弥补传统统计方法的不足,解决一些用传统统计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

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已经逐渐进入医学领域.对医学工作者而言,如何构建网络模型,使之具有较好的推广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是他们所关心的重点.本文针对在医学领域应用最广的BP神经网络展开研究,介绍了BP网络的基本原理,并从统计学的角度对学习过程进行描述.结合数据模拟通过对BP网络的构建、训练、优化和评价进行讨论,提出一些简易可行的网络优化方法,如如何确定隐单元数、通过修剪对网络进行简化以提高网络性能、提前终止训练等,并探讨它们的统计学应用和联系.

我们通过构造无隐含层的单层BP网络,对网络构建的一般原则、训练过程、评价指标进行总结,这些原则对多层BP网络也同样适用,对实际工作者具有指导意义.由于单层BP网络在医学危险因素筛选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对单层网络训练的样本大小要求进行模拟研究,而在此以前,国外只针对多层网络的训练样本提出过要求.模拟结果显示,训练样本大小与连接权数的比为10:1时,即可获得具有一定推广能力的网络模型.

我们对多层BP网络中隐单元的功能进行描述,并引入信息论的观点,提出一种应用信息熵估计隐单元数的方法.通过数据模拟与现有几种隐单元数确定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熵法构造的模型的判别效果优于其它隐单元数模型.

探讨修剪算法对网络结构优化的作用以及它的实际意义.我们将修剪算法引入医学多因素资料的分析;首次探讨了单层网络中的修剪算法在变量筛选方面的作用,提出修剪后的单层BP网络模型的连接权与回归系数具有相同的含义,为医学研究中危险因素的筛选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将前面提出的网络构建和优化的原理,包括隐单元数目的估计,修剪算法、提前终止训练等进一步应用于预后资料的实例分析中,并与传统医学统计方法比较.

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 l)将信息论中的嫡引入网络模型构建,提出一种新的隐单元计算方法:根 据信息嫡估计隐单元数,在数据模拟和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2)首次将网络修剪算法应用到医学多元资料的分析中,并对修剪算法与传 统统计学的联系进行探讨,实现了在网络训练中进行变量筛选.

3)通过模拟,对单层神经网络训练所需的样本含量进行初步探讨,提出最 低样本含量的要求.

由于时间和搜集的资料的限制,实例应用中对生存资料的分析仅限于单一时间点模型,未对其他模型进行深入探讨,对删失数据在神经网络中的处理也没有进一步研究.此外,对信息嫡估计隐单元数的方法还要进行更大规模的模拟,以进一步证实.

第三篇医学统计论文范文模板:中印传统医学现*展对比研究

中印两国传统医药是世界范围内最具有生命力及影响力的两种传统医学体系.中、印两国政府均承认并保护传统医学的发展,并且越来越重视发挥传统医学在国家卫生保健体系中的作用.印度传统医学历史、发展现状、国内外发展战略等都与中国传统医学存在极大可比性,是中国传统医学国际化发展强大的竞争对手.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印度传统医学的情况了解并不多,尤其缺乏对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现*展的对比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印度传统医学管理、政策法规、医疗资源与服务、教育与科研、传统医药产业及国际化发展等现状进行研究,为中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国内对于印度传统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印传统医学历史交流研究、印度传统医学典籍研究、阿育吠陀药物的现代实验研究等几个方面.近年来,国内关于阿育吠陀与中医学基本原理比较研究及中印传统医学医疗、教育、科研、MEDLINE收录文献量、国际影响力等对比分析也有报道.

印度阿育吠陀典籍研究引起了欧美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在印度传统医典校勘、文本翻译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卓越成果.随着印度传统医学的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欧美等现代医学发达国家分别开展了印度传统医学相关现代实验及临床研究,包括阿育吠陀理论研究、阿育吠陀草药研究、印度传统医学疗法研究、印度传统医学复方及食物补充剂研究等.中印传统医学对比研究也引起了部分印度学者的关注,有关于阿育吠陀与中医学基础理论、以及植物药质量控制、研发方向、管理政策等因素对植物药国际市场影响对比分析的文献报道.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的国家政策、管理、医疗资源与服务、教育、科研、产业等各方面的现代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当前我国传统医药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释对我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启示.本研究一方面可为我国传统医药本土发展及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可以互通有无,促进中印两国传统医学交流与发展,并促进世界传统医学的健康发展.

研究内容

1.对比分析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现*展现状与差异,主要包括:国家传统医学发展方针政策、传统医学管理、传统医学医疗资源与服务、传统医学科研、传统医学教育、传统医学产业及国际贸易等方面内容,

2.对比分析中印两国促进传统医学发展的因应策略、具体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寻找我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释对我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广泛收集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现*展相关资料,通过国内、外传统医学相关期刊文献数据库、书籍、网络资源等获取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相关文献以及传统医学政策、法律、法规等相关文本,通过对相关文献及文本的系统查阅、分析、整理,分析中印两国传统医学发展现状与差异.

2.统计分析法

本研究收集了中印两国关于传统医学医疗资源与服务、传统医学教育、以及传统医学产业、贸易等官方统计数据,针对不同统计指标,进行了增长幅度、年均增长率、所占比例等计算,通过量化分析测度中印两国传统医学发展水平及存在的差异.

3.比较推理法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中印两国政府对传统医学的管理模式及促进传统医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执行效果,从中分析两国的成功实践及对对方的借鉴与启示,并重点阐释对我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的启示.

4.竞争情报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竞争情报学“竞争对手分析”及“SWOT分析”法,对中印两国传统医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进行分析,并阐释对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主要研究结果

1.传统医学立法与管理

1.1对比结果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印度已实现对印度医学及顺势疗法的立法管理,印度传统医学采用医疗、教育、科研、产业集中管理模式,管理权集中,有利于印度国家传统医学相关政策的推行与实施;我国尚无传统医学立法,传统医学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管理权分散,省级以下传统医药管理部门不健全.

1.2对我国的启示

印度对传统医学立法并实施集中式管理,促进了印度传统医学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等各方面的统一协调发展.对于我国而言,可在现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医药的宏观管理,制定中医药相关法律,包括中医药基本法、中医药资源保护法、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加强传统医学主管部门对中医学及民族医学管理的集中度与主导权,健全省级以下各级传统医学管理机构,调整传统医学主管部门行政管理职能,从而促进中医药的法制化发展.

2.传统医学资源与服务

2.1统计数据分析

2012年,印度AYUSH医院3195个,约占政府办医院总数27.5%;床位数5.8万张,约占床位总数9.7%;AUYSH医生数为72.6万人,约占医生总数43.7%.2012年,印度提供AYUSH服务的区(县)医院占同类机构的76.3%;提供AYUSH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同类机构的51.6%;提供AYUSH服务的初级卫生保健中心占同类机构的35.7%.

2012年,我国中医类医院3397个,占医院总数的14.7%;中医类床位数61.3万张,占床位总数的10.7%,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为35.7万人,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13.6%;中医类诊疗量占总诊疗量15.1%;中医类出院人数占总出院人数的11.4%.

2012年,中国每千万人口平均中医院数为25.1个,印度每千万人口平均AYUSH医院数为25.9个;中国每万人口平均诊所数为0.3个,印度每万人口平均AYUSH诊所数为0.2个;中国每万人口平均中医类医院床位数为4.5张,印度每万人口AYUSH医院床位数为0.5张;中国每万人口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6人,印度每万人口AYUSH执业医师数为5.9人.

2012年,印度政府办AYUSH医院占AYUSH医院总数90.2%;政府办AYUSH诊所占AYUSH诊所总数的89.8%.2012年,中国政府办公立中医医院占中医医院总数的77.9%;政府办公立中医门诊部占中医门诊部总数的3.4%;政府办公立中医诊所占中医诊所总数0.2%.

2.2对比结果

(1)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印传统医学医疗资源在各自整体卫生资源中所占比重均较低;(2)印度传统医学床位数与我国存在较大差距,但传统医学人力资源较我国有明显优势;(3)中印两国基层传统医学服务能力均相对不足;(4)印度传统医学医院及诊所均以政府办为主,中国中医类医院以政府办为主,而中医类诊所以非政府办、民营资本为主.

2.3对我国的启示

(1)印度采取IQ/NIQ(IQ等于Institutionally Qualified;NIQ等于Non Institutionally Qualified,即传统医学机构认证与非传统医学机构认证)相结合的传统医学医师执业注册模式,解决了印度医疗卫生不发达地区医疗卫生人员及服务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印度传统医学人力资源的发展.目前,我国也正在寻求解决师承及确有专长人员的执业注册问题,参考印度的实践经验,可在部分医疗卫生资源与服务不发达地区,尝试“非学历传统医学执业医师注册”模式,促进我国传统医学人力资源与服务的发展,政策实施初期可重点促进师承及确有专长人员得到行医许可.

(2)目前我国尚存在传统医学医疗资源与服务在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中所占比重较低、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建议以城乡基层为重点,加强传统医学医疗服务资源及人员投入,同时开展基层中医药人员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并采取优惠政策与激励措施,促进传统医学人才向基层流动,

(3)目前我国中医类医疗机构中,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比例偏低,建议改善传统医学医疗机构资源配置,提高中医类医疗机构的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比例;并促进非中医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传统医学人员、设施、服务的发展,

(4)保持传统医学服务的特色,避免中医医疗服务西化.

3.传统医学教育

3.1统计数据分析

2003-2012年间,印度阿育吠陀本科教育院校数及招生数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5%、1.4%,平均招生数年均增长率为-1.1%,2012年共有阿育吠陀本科院校260所,招生数约为1.0万人,平均招生数为40人/所,传统医学教育院校数与招生规模基本同步增长.2003-2012年间,中国高等中医药本(专)科教育院校数及招生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2%、8.3%,平均招生数年平均增长率为5.0%.2012年共有高等中医药本(专)科教育院校45所,招生数约为9.2万人,平均招生数为2035人/所,高等中医药本(专)科招生规模大于院校增长.

2012年,全印度有现代医学院校335所,招生数39474人(不包含口腔类本科及研究生医学院校数及招生数);共有AYUSH本科院校508所,招生数25586人,AYUSH硕士院校117所,招生数2493人.印度传统医学教育院校数超过现代医学院校,招生数量相差约1万人.2010年,我国共有现代医学院校119所,招生数25.6万人;共有中医类普通高等院校46所,招生数9.0万人.中国的传统医学教育规模显著落后于现代医学教育.

3.2对比结果

(1)印度传统医学高等教育院校数量及招生数与现代医学教育院校发展基本同步,中国传统医学高等教育院校数量及招生数均落后于现代医学教育,

(2)印度传统医学高等院校教育为“数量多,规模小”发展模式,重视“师生比”及“生床比”标准有利于培养高质量临床型传统医学人才,

(3)中印两国均为多种传统医学体系高等教育并存状态,存在不同传统医学体系间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

3.3对我国的启示

(1)印度传统医学高等教育以“生床比”及“师生比”等标准作为准入条件,形成了“数量多,规模小”的高等教育模式,促进了印度传统医学临床型人才的培养.我国可通过鼓励民间资本举办传统医学院校教育(包括本、专科教育及中专教育等),作为我国现有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补充,重点促进面向基层的传统医学临床型人才培养.调整和完善传统医学院校教育结构和规模,制定专业设置、临床教育基地标准、制定师资标准、实验设施等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等,把合理的“师生比”、“生床比”作为传统医学院校建设的达标标准及民办传统医学院校的准入标准;根据社会需求及就业情况调整传统医学院校招生人数,改变传统医学高等教育院校盲目扩招造成的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困难的局面,

(3)加强各类民族医学院校教育,建立独立的民族医药院校或者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民族医药学院、民族医药系,或者设立相应的专业、专业方向等;制定传统医学传承教育与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把师承制度纳入院校学位教育.

4.传统医学科研

4.1对比结果

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科研管理机制不同,印度传统医学科研管理较集中;中国传统医学科研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印度不同传统医学研究机构研究领域与方向各有侧重,中国传统医学专门研究机构多为综合性研究机构,容易造成重复立项及低水平重复;约85%印度传统医学研究机构设有相关临床机构,注重科研与临床实践的相互促进.

4.2对我国的启示

(1)目前我国存在省、市及以下的综合性传统医学科研机构研究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可在现有各类“中医药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每个研究机构的重点研究方向,拓展中医药研究领域,

(2)印度传统医学以疾病治疗为重点科研机构设置模式,有利于促进传统医学疗效的提高.我国可通过鼓励传统医学研究机构设立相应的诊疗机构,加强传统医学科研与临床的联系;以“提高临床疗效”为传统医学科研活动的出发点,并建立以临床疗效为核心的科研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5.传统医学产业及对外贸易

5.1统计数据分析

2012年,AYUSH药品生产企业合计8785个,比2008年减少了388个,年均增长率为-1.1%.GMP认证企业总数为6687个,比2008年增加了1558个,所占比例从55.9%提高到76.1%.

2011年,我国共有中成药企业1409个,比2009年减少了60个,中药饮片企业601家,比2009减少了67家.其中,大型中成药企业从2009年的24家增长为62家,大型中药饮片企业从无到有,增长到7家.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企业数共159家.

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ited Nations COMTRADE database,UNcomtrade)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药用植物出口总额为13.3亿美元,居于世界第一位;印度紧随我国之后,药用植物出口总额为7.9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5.2对比结果

(1)印度AYUSH药品生产企业总数减少,经GMP认证的AYUSH生产企业增多;AYUSH药品生产企业数量多于中药生产企业;中国中成药及中药饮片企业数呈下降趋势,但大型中成药及中药饮片企业有所增长,

(2)印度传统医药产业在GMP认证等严格管理机制下,植物药国际贸易直追我国,成为传统医药国际贸易强国,

(3)中印两国传统医药国际贸易都存在着以原料药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低的问题;在严格的标准化管理下,AYUSH成药出口额超过AYUSH草药出口额,我国中成药出口额与中药材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5.3对我国的启示

印度对传统医学产业实施从种植、生产、销售、国际贸易等集中式管理,并通过建立“国家传统医学药品标准实验室”,制定单、复方传统药品统一的国家标准等措施促进了传统医药产品的出品贸易.我国对传统医药产业的管理处于较分散状态,建议国家加强对传统医药产业的宏观管理,加强管理的集中度,并通过加强传统医药产品的标准化及药品生产企业的GMP管理等标准化管理,提高中成药在植物药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此外,推广“太极拳”等中医药保健方法与印度“瑜伽”相抗衡,促进中医药在世界各地的普及,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缩小中西方间文化差异,突破“文化壁垒”,拓展欧美市场;并可利用丰富的传统医学医疗旅游资源,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研究首次全面、系统地梳理、归纳和对比了中、印

第四篇医学统计论文范例:传染病信息实时采集与应急处置系统研究

1.研究背景和目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2003年的SARS疫情,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以及2013年2月中国出现的H7N9禽流感疫情等不断威胁人类健康.地震、飓风、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医疗卫生条件有限,通讯手段落后,对传染病突发疫情不能及时监测,获取现场疫情信息困难且滞后,这些极易造成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专业设备欠缺,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对突发传染病疫情处置能力相对不足,容易造成疫情的扩散.对突发传染病疫情的有效控制有赖于传染病现场信息的快速获取和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传染病疫情暴发地点自然情况和历史传染病发病情况以及传染病防控专业信息的掌握,有助于传染病防控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及时控制传染病突发疫情.因此,建立一套方便易操作、灵活多用的传染病防治及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系统非常必要.本研究立足中国发展实际,依托先进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为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和及时获取传染病现场信息和标本提供方便廉价的工具,建立一套软硬件结合的、完善的传染病防治和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系统平台的有效应用可以增强传染病现场调查和疫情应急处置的效率,为突发传染病疫情和其它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提供有效的工具.


https://www.mbalunwen.net/gui/92607.html

2.研究内容

本研究综合应用无线通讯技术、网络技术、WebGIS技术、计算机硬件集成技术建立基于网络、电脑、手机的传染病防治及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软件主要为基于WebGIS的传染病防治及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架构(B/S结构),建立基于PC和PDA两个版本,满足传染病现场调查需求.本研究综合应用无线通讯技术、网络技术、WebGIS技术建立基于网络和手机的传染病防治及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是集传染病现场调查与信息采集、卫生流行病学信息支持、卫生流行病学统计分析、传染病疫情处置指南、流行病学调查表*、流行病学专业知识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染病防治及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系统平台的有效应用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为流行病学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专业指导,提高突发传染病疫情处置效率,避免传染病疫情的快速扩散.本系统应用方便廉价,通过用户名和*访问网站(PC用户访问www.geoepi.com;手机用户访问m.geoepi.com)即可获得相应服务,适用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本系统分为PC端和移动便携端两个入口,PC端可以通过台式机、笔记本电脑进行访问,移动便携端可以通过PDA或手机进行访问,系统操作简单,用户通过GPS定位或系统快速定位功能可以快速确定疫情的地理位置并对疫情当地的自然情况和历史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侦察.信息采集功能可以实现传染病现场调查数据实时上报与分析,并可以通过站内消息实现前方流调人员与后方专家或决策人员实时交流,后方专家可以实时指导现场流行病调查工作,提高传染病疫情的处理效率.本系统可以为传染病相关人员提供有效服务,为传染病现场调查和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提供有效的工具和平台.

硬件主要为便携式传染病现场应急作业箱,包括电子模块和医学模块两个箱体.主要应用于突发传染病疫情以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调查以及标本的采集、储存运输等.电子模块由自制加固计算机、风速风向仪、PDA、照相机、录音笔、内置无线网卡等一系列电子设备构成,可实现对传染病现场相关信息实时采集、分析和传输,可采集音频、视频、图片、调查表等现场资料,通过电子模块还可以实现流行病学调查前后方交互,后方专家和决策者可以实时指导现场工作,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医学模块包括酒精灯、试剂瓶、不锈钢消毒盒、各种标本采集管、止血钳以及防护服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等.可用于采集动物脏器标本、昆虫、人和动物各种体液、大小便等标本,可以进行简单的试验操作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医学模块箱体内部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每次现场调查任务进行组合以携带不同的物品,应用方便快捷.

3.方法

系统中历史传染病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CDC传染病监测系统数据,包括中国各县(市)多年的传染病发病种类以及发病人数等信息,主要用于流行病学侦察,让用户了解不同地区的传染病发病情况.搜集中国所有县(市)的宿主动物数据,用于了解当地的宿主动物分布信息.搜集中国所有县(市)的气象信息,包括年/月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湿度、平均气压、降雨量等信息,为传染病的防控提供决策支持信息.搜集所有县(市)内的道路交通、地形地貌、人口特征和人口构成等信息数据.所有这些数据都应用于流行病学信息支持系统.提供传染病病原体经气溶胶施放危害评估、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表*、现场信息采集上报、疾病智能判断等功能.

系统通过PC和手机两个入口进行访问,与地理信息相关信息查询以Google Map为地理显示平台、用户通过关键字查询、GPS定位等功能确定地理位置,根据地理位置查询相关地区的卫生流行病学信息、气候气象情况、宿主动物及地形地貌等基础信息,并可以通过文本、图片、调查表等方式上报当地的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并对上报的调查表信息进行实时统计分析,通过站内消息后方专家可以及时了解现场流调人员的情况,并可以对现场工作进行指导.

便携式传染病现场应急作业箱可分为电子模块和医学模块两个箱体.电子模块由自制加固便携计算机、随机附件、防水安全箱3部分.流调箱绝大部分功能集成在加固计算机上,无法集成的功能设备作为随机附件,加固计算机和随机附件全部放置在*防水安全箱中.医学模块主体也为防水安全箱,内部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采血模块、不锈钢消毒盒、排泄物采集管、昆虫盒、动物器官标本采集管、防护模块、储运模块等.用户可以根据每次调查和采集标本任务的不同合理携带不同的物品.

便携式传染病现场应急作业箱采取自主设计,现场测试定型,专业工厂代为生产的方式进行.

4.结果

建立了能够通过PC和PDA两个入口进行访问的传染病防治及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系统,并申请域名进行了部署,PC用户通过访问http://www.geoepi.com获得服务,手机用户通过访问http://m.geoepi.com获得相关服务.

4.1传染病调查现场信息实时采集上报和分析

用户可以通过电脑、PDA或手机等采集传染病调查现场的调查表信息、文本信息、图片信息以及音视频信息等,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实时发送至数据库.后方专家和决策者可以对现场上报的数据进行实时的统计分析,通过分析了解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发展动态、现场病人的时空分布、受影响的人群以及可能的危险因素等.

系统中集成200多种传染病个案调查表和疫情调查表,当现有调查表不能满足需求时,系统提供调查表*功能,满足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实际需求.在现场调查中,调查者的位置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中位置信息通过GPS定位模块和快速定位关键字查询获得,经纬度信息会集成在调查者上报的数据中.用户通过对上报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实时绘制现场调查病例空间分布地图、流行曲线,年龄性别职业分布等也可以快速通过饼图、条图等进行展示.当系统内置分析功能满足需求时,用户可以将调查数据导出为Excel格式,而后利用STATA、SPSS等专业软件进行进一步分析.

4.2以Google Map为地理信息显示平台的全国卫生流行病学信息支持

了解传染病疫情当地的相关信息可以为传染病疫情处置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提高疫情处置效率.用户通过GPS定位和系统提供的快速定位功能可以快速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现场疫情处置人员可以通过系统了解传染病疫情现场的基本情况,用户位置信息以及当地流行病学信息会在Google Maps平台上进行展示.这些信息包括传染病既往流行情况、地形地貌特征、宿主动物分布、气候信息、交通状况、医疗卫生机构分布等.

根据传染病疫情现场处置需求,搜集并整合了传染病相关专业知识并建立了数据库,传染病相关从业人员及传染病疫情处置人员可以通过电脑手机随时检索查阅,可以丰富传染病相关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为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人员和卫生部门决策者提供信息支持.包括专业信息、应急预案、经典案例、防护防疫保障、文书指南、专业技能信息、法律法规、卫生资源等信息.可以为疾病预防控制相关从业者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4.3基于Google Maps API可视化方法的传染病病原体经气溶胶施放危害评估

利用Google Map API (谷歌地图应用程序开发接口)提供的绘图和空间分析功能,结合现有的传染病病原体经气溶胶施放扩散模型和全国人口密度数据,实现对病原微生物通过气溶胶施放所造成的危害范围、受影响人数的快速评估,并在地图上进行动态的可视化模拟与展示.该方法可以在发生通过气溶胶施放生物危害事件时对不同种类病原微生物危害的范围、人数等进行快速评估,为快速制定防控措施、减少生物危害后果提供决策支持依据.

4.4传染病突发疫情处置指南

本研究集成突发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包括重大传染病处置流程、新发传染病应急处置流程、食物中毒、核化生危害应急处置以及其它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流程.现场处置人员和决策者可以获得多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流程,也可以获得不同应急事件的相关专业信息,包括相关传染病预防控制信息、传染病实验室诊断信息、相关法律法规、相关卫生服务信息以及消毒、杀虫、灭菌等信息.4.5流行病学调查表*功能

本研究实现了流行病学调查表现场*功能,系统管理员用户可以管理现有的调查表,可以对现有调查表进行优化,也可以*新的调查表.普通用户具有输入、浏览、修改、查询、以及对调查表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导出为Excel文件的权限.现场调查处置人员可以根据现场需要快速*新的调查表.*调查表的表项在系统中容易获得而且容易填写,主要包括单选项、多选项、文本、表格、时间等类型.用户可以根据填写调查表的设备(PC或PDA)合理设置所*调查表的格式,使得用户易于在线填写、发送及浏览.用户上报的调查表信息直接写入数据库,具有相应权限的用户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实时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现场调查人员,有助于现场调查和疫情处置的有效开展.

医学统计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医学统计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5000字专科论文、2000字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医学统计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医学统计论文范文选题

4.6便携式传染病现场应急作业箱

本研究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需要,研制出新一代的便携式传染病现场应急作业箱,调查箱包含电子模块和医学模块两个箱体,能够实现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作业的集成化、信息化和模块化,实现调查现场到指挥中心的快速沟通,进一步提高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实时性和科学性.

5.结论

传染病防治及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系统和新一代流行病学现场调查作业箱构成一套完整的流行病学现场调查作业平台,平台集现场信息采集与传输、现场标本采集与储运、数据分析、流行病学调查表*等功能于一体.携带方便、使用灵活、成本低廉,适合多种级别的用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系统平台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我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信息化水平和效率,为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第五篇医学统计论文范文格式:“医学统计学”微课程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学习分析研究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建立具有学习分析功能的“医学统计学”微课程教学系统,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碎片化、形象化;通过学习分析,使教师全面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以及在同班次同学中所处的位置,*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开展个性化的学习.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开展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自主学习,提高其综合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使教师及时聚焦学生的学习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真正起到导学的作用.研究所构建的学习系统将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实现个性化的教与学,是对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尝试,同时研究成果也可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所借鉴.

二、研究方法

在国家精品课程《医学统计学》和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医学规划教材的基础上,以教育教学实践为主体,围绕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活动每一个环节,搭建一个便于教师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师生互动的“医学统计学”微课程教学系统,在系统的教学实践中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搜集、分析学生学习过程所产生的数据,系统将分析结果实时地反馈给学生和教师,让学生达到现在进行时的自我监控、自我导向的个性化学习的目的和效果,同时为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和因材施教提供直接、客观的依据.

(一)采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法,确定“医学统计学”微课程教学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和功能框架,并采用PHP、MySQL、Web Service等技术,构建操作界面友好、技术门槛较低、交互功能较强、融合学习分析技术、适宜个性化学习的教学互动系统,

(二)采用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对系统搜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1、网络分析法——关注的是网络学习中信息的分布以及学习的进展情况;最常用的网络分析法是网络服务器日志文档分析,可以使用户对网站服务器请求的计数值以及网页点约束和访问量以及一连串请求直到闲置一段时间的时间判断,据此跟踪观测用户的点击率、回访率以及在线时间长短等指标以判断学习者学习的发生.

2、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文本和多媒体信息进行标注,并对标注了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交互的文件信息内容做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从而获知支持学习的资源分布情况.

3、话语分析法——对学习过程中同步和异步交流的内容进行分析,了解网上学习交流中话语的文本性含义.网络学习过程中的话语不仅仅指面对面的对话,还包括文本内容和通过各种媒介实时或异步传播的交流内容.

三、研究结果

本课题在“医学统计学”微课程体系构建和具有学习分析功能的微课程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该教学系统在教学应用过程中的学生学习结果、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将《医学统计学》课程内容进行了全面数字化,以知识点为单元构建了微课程体系,其中包括教学视频、教学幻灯、电子教材、拓展资源等.同时依据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需求,将“医学统计学”中的部分重难点内容进行了可视化转换,设计研发了一系列交互式教学动画.

2、搭建的“医学统计学”微课程教学系统具备了研究所需的学习分析功能,能够自动搜集并记录学生学习过程数据,如学生登录系统后学习每一个知识点的顺序、每一种教学资源的学习时间长度、本次学习的所有行为轨迹、本次学习的总时间长度、练习自测所花费的时间、测试成绩以及错题详细情况等.

3、本教学系统所记录的学生学习过程数据,能够从学习结果、学习内容、学习习惯等方面开展学习分析研究.

(1)与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相比,系统自主学习不存在学习效果的差异,

(2)系统中学习所显性反映的学生学习问题与传统课堂教学中隐性存在的学习问题具有一致性,

(3)当学生运用该系统进行识记性知识的课堂自主学习时,大多数人以观看教学视频为主,其他的教学资源为辅;当进行理解性知识的课堂自主学习时,一半的学生以教学视频为主,而另一半的学生选择教学幻灯或电子教材为主;当进行课后复习时,学生根据知识点的特点选择以教学视频或者教学幻灯为主.

(4)对于统计描述类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按照系统所默认的教学视频、教学幻灯、电子教材、拓展资源的顺序学习;对于统计推断类的教学内容,50%的学生选择从教学幻灯或电子教材开始知识点的学习;而对于复习的教学内容,学生或是从教学视频开始或是从教学幻灯开始学习,两者比例相同.由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中教学视频的关注度最高,其次是教学幻灯,然后是电子教材等,这与系统教学资源的呈现顺序相一致.

四、研究结论

1、本研究搭建的“医学统计学”微课程教学系统,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形象化和视觉化,加深了学生对于抽象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在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使用本系统,都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通过对学习分析方法的研究和系统学习分析功能的实现,提高了教学实时评估的准确性以及师生之间互相促进的交互性,有利于改善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之间的矛盾.

五、主要创新点

1、构建了“医学统计学”微课程体系以及基于网络的“医学统计学”微课程教学系统,将教学内容立体化呈现,对教学过程进行可视化测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自主学习,

2、实现了系统的学习分析功能,学生可对所学内容进行自我检测,教师能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为优化教与学提供参考,

3、在高等教育领域,率先设计、开发、应用了含学习分析功能的“微课程”模式,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了评估,为高等教育数字化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关于免费医学统计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

医学统计引用文献:

[1] 最新医学统计论文选题参考 医学统计毕业论文题目如何定
[2] 医学统计外文文献 医学统计论文参考文献哪里找
[3] 医学统计论文提纲样本大全 医学统计论文框架如何写
《医学统计论文范文参考 医学统计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医学统计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