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

主题:专业能力定义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2

简介:适合不知如何写专业能力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专业能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专业能力论文范文

专业能力定义论文

目录

  1. 一、存在的问题
  2. 二、思考与实践
  3. 专业能力定义:第四届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专家点评-01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摘 要: 在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应用型的定位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要依托自身人文底蕴深厚的优长,结合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构建复合型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38(2014)12-0134-04

收稿日期:2014-06-17

作者简介:高岩(1980-),女,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绥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人本视域下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ZD201212).

培养什么样的论文范文怎样培养人是高教研究永不停止的追问.随着社会经济体制向服务型经济深度变革,社会人才需求类型和要求相应发生变化,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的高校功能分类也日益细化,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是经济时论文范文展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背景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有意识地将知识理论传授转向汉语言文学能力的应用与训练,树立“动式”教学理念,构建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

一、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向的错位.新转型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大都为地方新升本院校,其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大都参照重点研究型高校而设定,模式整齐划一.随着就业压力的骤增,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大量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在有限的就业岗位面前成了失业主力军,就业率频频亮黄灯,一方面是由于扩招后的生源大多流向汉语言文学专业,造成了基数性的失业率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在市场需求变化的同时,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没有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仍紧跟重点大学在进行精英式理论研究教育,而地方高校的就业市场已经悄无声息地转移到了基层地方,中小型企业与公司的文职人员或中小学乡村教师成了就业主方向.此外,地方高校毕业生大都不愿意接受到基层地方工作的社会现实,他们宁可待业在家、继续复习考研究生、考公务员,或到一线城市“漂”,这种职业期待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精英教育的影响,另一方面则与人才培养方向的错位密不可分.

(二)研究型课程体系的掣肘.在就业压力巨大的当下,地方新生本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研究型就业岗位上竞争不过研究型大学学生,在技能型职业岗位上竞争不过高职高专学生,成了就业大军中的“夹生饭”,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方高校未明确自身培养路径既不是理论研究型院校,又不是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的高职高专院校.很多地方新生本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固守着论文范文塔的圣神、“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文理想,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理念依然保持研究型学科专业完整性和系统性,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途径狭窄.随着经济社会各部门与行业融合日趋紧密,市场对人才的复合性要求越来越高,过去传统的单向语言文字能力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现有研究型课程体系大都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论素养为主,而实际上,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要已由一元知识转向复合能力,既要具有扎实语言文字和文学功底,还要具有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归纳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给予学生人文精神和情感美质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学的能力和职业竞争力.地方新生本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缺乏有效的面向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改革,导致学生知识虽系统全面而方向不明确,与职业期待对接性不高,应对实际岗位的能力不强,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弱势.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构建社会道德文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与完善人格的经典人文学科,其生命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随着社会分工日渐精细,新的职业岗位对相关职业人群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积极关注学生就业市场变化,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寻求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这不仅是社会发展,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何根据社会需求设定符合地方高校的课程体系,是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关节点.

(三)职业能力训练的缺位.实训室对于地方新生本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说是比较遥远的,文学素养的提升只需要走进图书馆,而不需要走进实训室,文科与实训无关的错误理念根深蒂固.在竞争压力激烈的当下就业市场,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仅仅需要说的能力和写的能力,更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高素质.笔者调查了绥化学院2013、2012、2011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据反馈的有效问卷显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是中小学教育、民营和中小型企业文职、销售宣传等行业.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应用技术型课程成为毕业生离校后建议母校开设的主要课程,如应用文写作、会议策划、文案编辑等;汉语言文学相关能力应用实训是毕业生参加工作后认为最需要的能力训练,如语言交际、语言礼仪、语言沟通、公文写作实训等.毕业生普遍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关于行政和文书记录程序和系统的知识,例如:文字处理、文件记录归档、速记和誊写、表格设计等,还要掌握其他一些办公程序和专门用语.有些毕业生在销售、宣传行业工作,需要向顾客介绍产品原理及过程,这包括评估顾客需求以达到服务质量标准,并确定顾客的满意程度等能力.有的毕业生到基层任村官,需要各种行政工作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不是坐在图书馆中就能得到的,必须在毕业生走向就业岗位前,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职业规划和相应能力训练.

(四)教师理论教学思维的惯性.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经典老牌专业,有着丰厚的教学沉淀,现有师资大都毕业于重点师范高等学校,因此授课方式大都受到重点师范高等学校的潜在影响,重视知识的理论性和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追求人文素养的高雅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古训始终挥之不去,想要以此专业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丰盈学生的情感内涵,通过“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愿望是美好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学生接受知识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大量的知识信息充斥学生的生活中,单纯的理论讲授已经很难吸引地方高校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接受心理已经发生改变,教师理论教学思维的惯性仍然存在,长期“一言堂”的理论研究传授模式,导致学生不愿主动思考问题,不愿主动回答问题,不愿动笔写作.枯燥的课堂、远离未来职业的理论,使学生渐渐消磨了学习的兴趣.

二、思考与实践

(一)明确以汉语言综合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方向.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想在众多的应用型专业中脱颖而出,并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必须充分挖掘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底蕴深厚的资源优势,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和职业意识,拓展新的专业发展方向.“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全局意义上的通才式大文科设置,又是个人意义上的专才培养,一方面能够顾及学生的专业兴趣,一方面也可以扩展就业渠道,提高竞争能力.”[1]如开设职业技能选修模块(教师技能、文秘技能、新媒体技能、新闻技能、写作技能、演讲技能)和人文素养选修模块,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突出复合型的特点,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建立应用型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程体系的构建.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应体现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将课程设置指向市场人才需要,以有用性、有效性为宗旨设置课程,强调理论转化为能力的课程,为学生就业做好充足准备.

中国文化课程.以人文知识为积淀,汉语言文学专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修养到任何语境都不能丢弃,国学大师章太炎说:“今夫血气心知之类,惟人能合群.群之大者,在建国家,辨种族.其条列所系,曰语言、风俗、历史.三者丧一,其萌不植.”[2]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更多地体现在国学修养上.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要想人才在市场中有竞争力和发展力,深厚的人文素养是核心.通过文化课程的讲授,让学生了解灿烂的中华文化,丰富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增强学生对国学经典鉴赏力和语言文字表达力、书写力.通过国学经典的熏陶,培养学生温文尔雅、乐观向上的人文风貌.

文秘素养课程.以文秘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采取选修课打包的形式,根据文秘职业特点设置选修课,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导引,强化应用写作与公文写作课程.为培养胜任文书写作工作的人才,开设专门的应用文写作、文秘与公关课程,培养学生写作各类应用文书(包括合同、诉状、计划、总结等)的能力.应用技术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将来可能从事文字编辑工作,又有必要加强学生文学写作方面的训练.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策划、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岗位都急需大量的具有较强文字表达能力的毕业生,相关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必要开设.

教师素养课程.以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开设课程.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走上中小学、文化学校、企业培训机构的教师岗位,所以有必要开设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硬笔书法、作文教学、教学技能实训、普通话实训、朗诵艺术等课程.

网络新媒体课程.以新媒体职业技能为主开设课程.新媒体时代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新媒体凭借其独有的快捷、互动、方便等优势,迅速普及.在2014年论文范文范文人大和政协的各场新闻发布会上,提问的记者报出他们所代表的传统媒体后,又顺便带出其所在的网络媒体.如“我是论文范文社和论文范文网记者,我是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记者,我是香港文汇报和文汇网记者...”这体现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逐渐向纵深推进,报网合一、台网合一、社网合一成为大势所趋.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将是新媒体人才的基础能力,“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正在被以影像和网络为主的多媒体文化所分割,并对人们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汉语人才具有整合不同媒介的才能.”[3]应用技术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抓住这一契机,在厚实学生的文科理论功底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网络编辑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文科经典内容和新媒体职业素养的关系,让二者和谐统一.

(三)“顶岗式”职场情境创建.笔者在绥化学院近三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中做了调查,受调查的大学生普遍认为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与今后的就业岗位没有实际的直接联系,因此对相应的课程没有学习兴趣.针对职业期待与课程内容的落差,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期待,努力让职业期待与课程内容有效衔接.依托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证书等实用技术课程,有效对接知识和能力.大三学年安排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将课堂所学与实习实践和今后的就业对接,让学生体验到课堂知识的价值,为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搭建平台.如针对师范生开设校内练讲课,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教师职场体验,指导教师针对学生在教学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因材施教,在实践教学中穿插理论讲授.针对文秘方向的学生,开设职场演练课,模拟企事业机关工作情境,注重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与业界知名人士建立沟通平台,将理论知识与现代社会应用对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向往.

(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直接操控着教学改革的深度和质量,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定位,必须更新教师观念,革新教学方法.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积淀,人文学科的特点又决定了其经典的授课方式是以理论讲授为主,著名文科教授的精品课都是以讲解精彩和思想深邃取胜,这也成为地方高校教师授课的参照标准,因此,形成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经典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语境中的汉语言人才培养,教师要在思维惯性中寻求新变,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当下的实际需求有效接轨.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气氛沉闷一直是专业建设苦恼的问题,打破课堂的沉默也是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思考的兴趣,将学习的主动权移交给学生,注重学生阅读能力训练、写作能力训练和表达能力训练,将学生的职业期待与授课内容有效链接.人文素养提升对学生未来成长固然十分必要,但是对地方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生存是他们走向社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所学课程与职业期待没有明显对接、课堂知识找不到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途径,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消解.例如,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程,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讲解得有理论深度,但是学生却觉得生涩难懂,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却没有太多的获益,这样的课堂势必不能活跃.教师要考虑到授课内容和学生接受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一味地追求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理论性,而忽视学生接受的难度系数.“今后的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实施合理的人才培养工程、建立现代学术评价制度、培养双师型能力教师、打造高层次的人才队伍等方面着手,不断促进师资队伍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师资队伍的综合效益.”[4]

社会需要大量复合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具有较高人文修养的现代职业需要的通用专业,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对接,如何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更具应用性,是传统专业转型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是教育大众化、经济多元化、社会分工精细化给汉语言文学专业带来的强力挑战,只有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社会需求,明确应用型的培养定位,构建以人文素养为基石,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才能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具发展活力.

专业能力定义:第四届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专家点评-01

参考文献:

[1]周兴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当下之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8(1).

[2]章太炎. 书·哀焚书第五十八[A].章太炎全集(三)[C].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孙永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语文学刊,2014(1).

[4]张泳.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回溯、反思与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

[责任编辑 王占峰]

总结:该文是专业能力论文范文,为你的写作提供相关参考。

专业能力定义引用文献:

[1] 容易写的财务能力分析论文题目 财务能力分析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2] 经典大学生就业能力论文选题 大学生就业能力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3] 关于能力心理学的论文题目 能力心理学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word下载【免费】
专业能力定义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