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依法治国视野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探析

主题:法治进行时法律咨询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2

简介:适合不知如何写法治法律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法治法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法治法律论文范文

法治进行时法律咨询论文

目录

  1. 一、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2. 法治进行时法律咨询:牡法治之声论文范文放歌 诗朗诵 法律援助我们与你同行
  3. 二、大学生法治意识现状及特征简析
  4. 三、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创新

龚慕霞

(贵州大学马列主义教学部,贵州贵阳550025)

摘 要:历史的实践表明“人治”是腐朽落后的它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我们在贵州高校进行了800人的抽样统计分析.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带有明显的不成熟性和矛盾性.为此,高校法治教育应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如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等,以引导大学生增强法治意识,对依法治国作出应有的回应.

关键词:依法治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5099 (2010) 02 -0147 -04

一、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治国的思想繁多,但是,以法律在治国中的地位作为衡量标准,治国的思想实质上分为两种:人治与法治.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采取“人治”的方式治理国家是封建制社会的共同特征.普遍的人治是借助法律实现专制,历史表明“人治”是腐朽落后的它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据考,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有人研究“法治”,通常把法治放在人治相对立的地位来讨论,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特别推崇法治模式,特别强调“法律应该在任何方面受到尊重而保持无上的权威.”他对法治的论文范文性所作的精辟说明:法治国家的法律是众人制定的,而众人的智慧肯定高于一人的智慧;法律没有感情而公正无私;法律具有稳定性,而人则依感情影响而变化;法律具有明确性,它是借助于规范形式表达的.这在当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把“法治”的理想变为实践的是近代资产阶级论文范论文范文命.

治理国家究竟是要依靠“人治”还是“法治”,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范围来看,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很好解决.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到“论文范文”时期,由于一些历史的思想的主客观原因,也没有充分认识论文范文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普遍存在着权大于法、办事依人不依法、依言不依法的局面,阻碍了国家的振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历史的转折,总结历史进程的经验教训,论文范文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论文范文集中全党的力量和智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思想和理论,这既是思想解放的产物又是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问题的具体回答.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作为治国基本方略首次确定,实践证明“法治”是振兴中华的正确抉择.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依法治国的要求.大学生在未来社会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体作用,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必将起到关键作用.然而,据调查不少大学生信奉“人情大过王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办事按照潜规则”“为官从政,大捞一阵”等糊涂、错误的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观念,而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却很淡薄;在毕业去向调查中,选择“为官从政”的不少,而走上社会自觉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不多,这种状况令人深思和忧虑.若不重视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研究、不引导帮助大学生转变旧观念树立新法治观或不重视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那么,法治教育就会在大学生中流于形式,法治观念在学生思想上就难以确立;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不强,就难以弘扬法治精神,就不利于全民族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依法治国就难有内驱力,更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构成威胁.

法治进行时法律咨询:牡法治之声论文范文放歌 诗朗诵 法律援助我们与你同行

如何看待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是关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论文范文政治进步的大问题.如果以被动守法为法治教育的初衷和归宿,则不仅不利于培养出具有现代论文范文意识和现代法律意识的人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代法治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取向的悖逆.只有转变观念,真正重视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以培植大学生对法律的终极信仰和权利的积极行使为出发点,才能在更深层面上对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和建设法治国家做出回应.对大学生法治意识及法治实践状况加以调查研究,用以指导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及法治实践,这对于更好地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大学生法治意识现状及特征简析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时代的强音.问题是,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参与能力等是否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对此,我们在贵州部分高校运用社会调查分层随机抽样法,进行了800人的抽样统计分析.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带有明显的矛盾性和不成熟性.如:

——对“依法治国”的认识:95%以上的大学生都赞同“依法治国”的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认为应该自觉守法、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等.然而,同时却有80%的人认为“在亲情和法律面前,有时确实不好办”;40%的人同意“遇到法律纠纷选择私了,难得打官司”;有不少学生人戏言“能够不按法律办事的人,都是有本事的人”“学校多收了我们的住宿费,迟迟不退,学生却奈何不得.而且,每届新生都遭遇这样的事”;有52%的人认为“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后,只能自认倒霉”,有60%的学生感叹“权大于法,依法治国谈何容易”;有65%的学生认为“世上好人虽然多,但好人却怕坏人”这些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心理矛盾冲突,还反映出他们对社会不良现象、对法治缺乏不成熟的认识等.

——对法律行为的表现:一方面,大学生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事例不鲜见.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致使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侵犯和损害.有些大学生在就业、勤工助学过程中被骗,有的大学生上网交友陷入不法之徒布下的陷阱等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例也时有发生.青年学生对社会不良现象往往是深恶痛绝的,但又感到社会现实就是如此,自己还得去适应社会.

分析当前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现状,大致有以下特征:第一,法治意识有一定的觉醒.当代大学生开始关注国家的法治建设,关注自己的合法权益.主体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责任义务意识、积极守法意识等都有所理解.但他们缺乏对国情的全面了解,缺乏冷静、理性的分析,常常又表现出情绪化的倾向.第二,知行脱节.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文化中及现实中的消极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轻视法律的作用,形成“学而不用、知而不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习惯于按照传统观念参与社会生活,评判他人与社会,解决纠纷及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认可“权大于法”,产生了与依法治国认识相矛盾的心理.第三,清楚是非曲直,但态度不坚决.大学生对法律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少学生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但不愿意去运用法律实现自己的合法权利,往往把自己置于现行法律调整对象.对正当的司法程序表示冷淡、疏远、甚至恐惧,不敢参与诉讼,对论文范文、司法人员等执法者往往敬而远之.有的学生把学校规章制度视为束缚其思想和行动的多余之举,对法纪教育存在逆反心理.,对法律的信任度不高,信奉“官场潜规则”;有的学生对待是非基本上是清楚的,但态度不坚决,有的甚至作出违法的事情.第四,宪法意识弱.不少学生认为宪法的作用低于其他部门法律的作用.对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了解远低于对刑法的了解.法律权利意识弱于法律实用意识.“法律就是镇压”的观念仍然流行.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面调整和对公民权利的全面保障作用没有充分认识.面对这些情况,令人深思.从教育的角度看,能够予以较为恰当的解释是:现行的学校“法制教育”课,没有很好地让学生真正懂法.加之校园并不平静,受社会负面文化和学生自身心理成熟度的影响,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还十分贫瘠,法治意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面对这种情况,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势在必行.勿容置疑,作为造化育人的高等学府,主导性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其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可推卸的职责.

三、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创新

“法治”已成为中国论文范文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因此,必须站在依法治国的新高度,用新的视角来看待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全体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我国论文范文政治建设,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为此,高校法治教育应针对存在的问题作以下的改革和探索:

第一,转变教育观念.首先教育者要明确,“法治”是治国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社会为了发展所作的经验教训的选择.诚然,法治模式各异,但都有其阶级统治的本质.要引导学生善于从中西方国家历史的遭遇中汲取智慧,学习并继承开拓者的勇气,自觉地破除封建人治观念修养现代法治观,形成对法治的共识与信仰,而不是把学生当作预防的对象进行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让学生懂得:社会正义公平是民众普遍认同的价值判断,将这种价值判断拟化为法律,按照法律规则办事,良好的社会秩序就能形成.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能靠上帝和神仙,也不能寄托在某个“人”身上,只能依靠发挥制度的正义力量才能做到.[4 3因此,法治应作为一种生活态度,而且是以人人平等,尊重论文范文,保障人权,维护秩序,这样的世界观作为认识根据的.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把法治作为一种人生信念就很重要.

当我们以审思发展和关切生活的态度来判断法治实践时,会感到良好的法治意识也是道德意识,是大学生们立足社会开创未来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要引导大学生培养宪政意识,即树立人论文范文权、宪法至上、有限权力、保障人权等意识,并形成共识.彻底抛弃权大于法、人情至上的封建落后的观念,牢固树立法律至上、法律支配权力的观念.引导学生积极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提高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避免个人和社会陷于绝境.通过引导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能够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一代新人;造就一大批依法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务的现代化合格人才,以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第二,改进教学方式.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现代法治意识的主渠道,而法治教育,首先要遵循其特有的规律.法治教育是“认同”规范、“接受”规范的教育,是培养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和塑造体现论文范文、正义、效率、公平等现代法治理念的教育,依靠枯燥无味的“课堂说教”事实上很难奏效.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没有经过法律实践是无法真正学好法律的,较适宜的是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得出最佳的答案;运用“实践性法律教育模式”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为什么要遵守及如何遵守这些规范.大学生将带着校园复制的“基因”走进社会影响社会,因此,学校应作出必要的重视,完善学生法治教育制度和措施,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社会法治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升华.

第三,调整教学内容.高校“法治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法律技能), “法治教育”主要应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教育.通过法学理论教育,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在思想上树立起法律权威;通过讲解宪法,使学生了解宪法是论文范文制度的产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结合不同专业,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部门法,培养学生守法、护法、用法的知识技能和自觉意识.然而,目前高校整齐划一地以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来应付“法治教育”,而且法律基础部分所占该门课的比例少、课时少,使教学犹如蜻蜓点水,只能是简单地进行一系列知识罗列和堆积;学生往往疲于应付,死记硬背,应付过关考试,师生都苦不堪言.这显然有悖于“法治教育”的目的,与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不和谐.比较合适的做法是“法治教育”应开设成独立的课程,根据学生所在的学校类别、所学的专业及各校的侧重点需要,除进行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律的普及外,还增设一些与各校专业相关、与学生要求相符合的法律内容.“法治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融人大学生的内在性需要.

此外,法治教育的师资队伍要优化.法治教育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内容和相对稳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高校法律教师不仅要深谙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而且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形成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体,同时聘请部分长期从事司法实务或法学教育工作的*教师为补充的高水平的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92.

[2]李龙,徐亚文,周叶中.依法治国一一论文范文法制思想研究[ M].江西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55.

[3]论文范文文选(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3, 333.

[4]柯卫.法治意识与人的现代化[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3):31 -32.

[5]龚慕霞.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制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贵州省教育厅),2000 (1):20.

[责任编辑:罗晓明]

总结:本文是一篇法治法律论文范文,可作为选题参考。

法治进行时法律咨询引用文献:

[1] 安全法律论文选题推荐 安全法律专业论文题目如何拟
[2] 保险法律专业论文选题 保险法律论文题目如何取
[3] 部队法律方面论文题目 部队法律论文题目哪个好
《依法治国视野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探析》word下载【免费】
法治进行时法律咨询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