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新工科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主题:背景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6

简介:本文是关于工学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跟背景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工学论文范文

背景论文

目录

  1. 1.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工科能力培养,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 2.激发工科学生技术创新潜能,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保障
  3. 4.质量保障建设
  4. 5.结论

[摘 要]文章在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将创新创业教育始终贯穿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工程能力培养,体现新工科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和探索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模式,构建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技术实验平台和设计平台,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关键词]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客模式;创新创业能力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1.176

为贯彻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的精神,培养可以处理工程应用问题的高级工程人才,各高校都在主动适应和积极探索开展新工科研究和实践;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将工程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三者相融合,形成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新工科培养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将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学生自身的教育素养和综合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的因素,探索和完善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社会输送适应新工科发展需要的全面应用型人才至关重要. [1]

1.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工科能力培养,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沈阳工业大学辽阳分校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本着面向工程的、适应能力强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善于沟通协作,具备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融合运用数理基本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和控制科学专业知识,胜任自动化及相关信息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通过深入研究专业课程之间知识的相关性和连续性,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根据面向工程的、适应能力强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需求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根据专业岗位技能要求,整合原有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项目式的课程设置,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工程素质的综合能力和相应的专业开发设计能力,设置模块化教学体系如下:

(1)职业基本素质和职业基本技能培养模块,该部分以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电子工艺基本实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为主.

(2)职业核心能力培養模块,包括传感器与化工测量仪表、电机与拖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电气控制及PLC技术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3)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模块,分为校内和校外两模块.校内包括专业综合实训、化工单元实训等训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校外部分通过企业生产实习,加深学生对专业内容的理解,使学生专业技能达到助理工程师水平.

强化工程能力培养,行业企业专家承担实验实训教学任务,做到“四年工程实践不断线”;在培养方案的实践环节中,通过到企业实际调研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工作岗位技术需求进行设置,例如毕业设计题目选用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由企业工程师提出课题要求,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一同指导,在学生作毕业课题期间,可以深入企业进行毕业前的顶岗实训,同时鼓励学生以科研助理的形式参与到企业的技术攻关或教师的科研项目中.[2-3]

2.激发工科学生技术创新潜能,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保障

引入新工科创客模式,建立众创空间,围绕学校的7个省级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并结合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建设完成了四个实验平台和四个设计平台.其中为自动化专业建立的智能控制科技创新中心,学生从大二起可以进行设计、研发、生产,并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创新中心通过引入基于Arduino的智能机器人,充分结合创客核心思想,以新工科人才培养为目标,打造新时代兼具双创精神的新工科教育体系.

学校建立的众创空间已经被省科技厅命名为第一批“云启众创”.创业孵化基地争取到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立项,获财政经费支持300万元.创业孵化基地现有面积5630平方米,拥有研发基地、生产基地、电商大厅、经营场所和各种业务场所.创业孵化基地现已孵化大学生企业102家,带动就业人数500余人,有6家企业孵化成功已独立经营,有5家企业年收入达百万元以上.同时一些创业成功的企业在学校设立创业奖学金,对在创业中取得一定成绩的企业和优秀学生予以奖励和支持.

3 与企业开展教师专家互聘活动,双向提升学生创新和工程应用能力

通过与企业合作,让教师下工厂到企业获得企业工程经验,教师可以通过开设专业课程为企业技术人员提供理论支持;同时聘请优秀的相关专业工程师参与到学校课堂进行专业课程的讲授,学生到工厂进行的生产实习实行企业工程师亲自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采用企业工程师和教师联合指导,实施效果良好.通过拓宽“双师型”人才引进渠道,积极从企业或相关行业技术部门引进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术造诣高、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人才作为专业骨干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带动本专业教师的工程能力的提升,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4.质量保障建设

为了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学校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和执行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完善和制订学生企业实习管理制度、校企合作激励制度等一系列相关制度文件.学校建立了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过程监控、督导及持续改进机制,制定了企业课程的准入机制、企业授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企业授课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企业毕业设计的规程及考核管理办法、检查督导反馈机制等一系列质量管理保障机制;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和聘任办法;组织实施“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和柔性人才引进(客座教授、创业导师)计划等改革举措,大大加强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以及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这些方案和措施为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提供了质量保障.

5.结论

文章在新工科背景下,以自动化专业为例,为了达成专业培养目标,遵循技术发展方向,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模式.通过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积极整合课程设置,强化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加强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强化毕业设计的创新创业导向;探索“工科+创新”培养模式;建设基于工科优势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建立利于提升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新工科创客模式,建立智能控制科技创新中心等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

参考文献:

[1] 郭爱煌,宋春林,刘富强,等.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子教育,2018(1):1-6.

[2] 朱玉华,庄殿铮,付思. 应用转型背景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8(22):179-180.

[3] 佟维妍,卢爽瑄,李斌,等.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6(35):75-76.

[基金项目]2018年辽宁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辽教函[2018]471号) ;201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教指委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面上项目“基于市场需求的校企合作应用型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A27).

[作者简介]朱玉华(1971—),女,汉族,辽宁人,硕士,沈阳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自动化专业教学和科研.

总结:该文汇总:这篇文章为可当作大学硕士与本科工学相关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参考和有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教你怎么写背景方面论文.

背景引用文献:

[1] 电气高工学论文选题 电气高工毕业论文题目怎样定
[2] 最新工学专业论文选题参考 工学专业论文题目如何定
[3] 最新工学论文选题参考 工学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新工科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word下载【免费】
背景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