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不同产权制度下管理层股权激励和成本费用黏性

主题:黏性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5

简介:本文是成本费用和股权激励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和黏性类论文范本.

成本费用和股权激励论文范文

黏性论文

目录

  1. 一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2. (一)成本费用黏性的存在性
  3. (二)股权激励对成本费用黏性的影响
  4. (三)产权性质的调节功效
  5. 二 研究设计
  6. (一)变量定义
  7. (二)样本的选择及来源介绍
  8. (三)模型设定
  9. 三 实证分析
  10. (一)股权激励对成本费用黏性作用机制检验
  11. (二)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比较研究
  12. 四 结论

摘 要: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将我国上市公司按照产权性质不同分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比较研究两者在成本费用黏性问题中存在的差异,重点研究管理层股权激励对成本费用黏性的影响,力求能探讨出合理控制企业成本费用黏性,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因此,主要采用Stata14.0和Excel对样本数据进行加工处理,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成本费用存在黏性特征,管理层股权激励与成本费用黏性正相关;(2)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成本费用黏性程度相比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明显;(3)股权激励对成本费用黏性的促进作用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不显著.最后,根据以上结论分别针对不同产权性质下的上市公司提出了不同的对策建议,以便缓解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成本费用黏性问题,全面配合国家部署的企业成本管理工作.

关键词:成本费用黏性;股权激励;A股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5-0118-05

引言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推动下,成本管理的优劣俨然成为企业是否能立足于市场经济的关键指标.企业能否科学有效地控制成本的关键在于管理层是否正确认识成本性态,传统的成本性态理论中,成本y和业务量x之间呈现y等于ax+b的线性函数关系,而通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检验发现,成本和业务量的变化具有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我们称之为成本费用黏性,具体表现为成本费用在业务量减少时的下降幅度小于在业务量增加时的上升幅度,是管理会计领域一个逐渐兴起的热点话题.

管理层股权激励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下使管理层尽可能地为股东利益服务的机制设计,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研究.Kuntara 等(2007)追踪公司实施IPO后五年的数据研究企业绩效如何受管理层股权激励影响时发现,当管理层持有的股票期权与所有者权益保持一定比例时,公司长期绩效得以提升[1].企业成本费用很大程度上由管理层控制,股權激励直接影响高管的管理行为,从而间接影响着企业的成本费用黏性,那么,成本费用黏性能否通过缓解企业问题得以控制、管理层股权激励能否对企业成本费用黏性产生调节作用就值得深入研究.

一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成本费用黏性的存在性

对于企业是否存在成本费用黏性,国内外学者已经多次通过实证研究给予了解答.国内学者孙铮、刘浩(2004)最早提出契约观、效率观、机会主义观,将成本黏性概念引入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2].孔玉生等(2007)进一步验证了成本黏性普遍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且不同行业公司的成本黏性程度也存在差异[3].成本费用黏性最主流的成因是问题,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的新型企业制度带来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形成“内部人控制”现象,管理者通常会做出自利与规避风险的行为,从而最大化自身利益,问题由此产生.在委托关系中,管理层负责掌控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手握企业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因此企业日常的成本费用支出严格受制于管理层的决策.当公司的业务量上升时,管理层对未来业务量连续上升持有乐观预期,从而借此增加自身的薪酬、福利并尽量增加可控资源;业务量下降时,管理者不愿意降低薪酬并且会尽量维持目前享有的资源水平,成本费用的支出不会立即减少,由此出现成本相对业务量变化较慢的黏性特征.因此,基于问题引发的成本费用黏性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具有普遍性.

(二)股权激励对成本费用黏性的影响

股东与管理者分别作为经济主体,其行为目标都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万寿义和王红军(2011)从管理者的自利动机考虑,认为管理者通常会为了躲避风险,以牺牲企业整体利益为代价换取自身利益,由此产生冲突[4].管理层股权激励是将管理层自身利益与股东利益挂钩,让市场来评价股东的决策,管理层只有达到既定的业绩要求才可以行权,这促使其放弃增加在职福利、可控资源以及操控成本费用支出等自利行为,从而在计划和实施管理决策时更多地从公司层面着想,帮助公司尽快实现利润目标.高管持股使高管的身份从管理者转变为所有者,因而更多地站在所有者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展现其管理方面的才能,为提高公司经营业绩出谋划策,从而从根源上缓解高管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不匹配的问题.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表明高管持股会抑制公司的成本黏性,但往往忽略了持股比例的高低可能导致的不同效果.管理层享有公司股份会更大程度地在意公司的整体利益,但管理层的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高管必将把满足自身利益作为最终目标.李维安和李汉军(2006)研究1999—2003年民营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高管持股比例三者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通过对企业高管持股的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能够形成两种效应,其一为壕沟防守效应,其二则是利益趋同效应,并且该效应水平受高管持股占比影响[2],当持股占比水平较低时,激励机制的各种功能效应发挥较为充分,管理层在进行经营管理中,会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作为管理核心,在此情形下利益趋同效应表现更为显著.管理层为了在维持股利持续性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现实收益,当业务量及其它因素出现波动后,管理层会第一时间实施成本管控行为,确保成本黏性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持续改善公司业绩,此时股权激励效果对成本费用黏性有积极影响.在持股比例不断增加的过程中,管理层权利随之增加,作为理性经济人,管理层会将关注重心转移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其财富将不再轻易得到满足,股权激励作用由此削弱.随着原先来自其他股东与企业的监督约束减少,管理层更有动机利用自己的权利攫取更多的利益,从而增加成本.此时产生壕沟防御效应,愈加严重的问题反而会增强企业的成本费用黏性.因此,持股比例的高低对管理层的决策和行为影响重大,而股权激励效果对成本费用黏性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探讨.本研究针对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提出如下竞争性假设:

假设1:管理层股权激励抑制成本费用黏性.

假设2:管理层股权激励促进成本费用黏性.

(三)产权性质的调节功效

由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内部体制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所形成的委托问题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就意味着股权激励的成效也表现不同,在股权激励、成本黏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层面,产权性质可能发挥着某种调节功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呈现出明显的垄断特征,国家政府掌握着国企经营发展的控制权与决策权,国有控股集中水平较高.在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控制权与剩余资产索取权分配方面,均以行政级别作为分配依据,这就赋予了管理层更多的职责,在制定企业发展目标时,需要充分结合政治、军事以及经济等目标,所以对股权激励效应起到了较大的削弱影响.针对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其股权激励制度健全性较高,并且公司股东仅仅是围绕如何实现自身利益保值增值目标而对经营者进行监管,加之该类型企业面对的市场压力较大,不像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那般有坚固的靠山,为了避免被市场淘汰,保持市场份额和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同等的股权激励更能激发员工积极投入管理工作.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股权激励对成本费用黏性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二 研究设计

(一)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成本费用变化率.本文综合考虑成本费用黏性的定义以及相关的成本名称,采用企业本年度成本费用(包括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与上年度成本费用的比值的自然对数衡量.

2.解释变量—管理层股权激励.李小荣、张瑞君(2014)在对股权激励影响风险承担的研究中采用高管持股股数与发股股数的比值作为股权激励的衡量指标[4].吕沙、郑钰佳(2016)在管理层激励与成本黏性的相关性研究中选择薪酬和股权两方面的激励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其中股权激励同样采用管理层持股总数与总股数之比替代[5].本文的股权激励沿用上述较为便捷普遍的表达方式,将管理层股权激励用高管持股比例表示.

3.控制变量.本文结合已有研究选取经济周期、行业变量、年度变量、产权性质、收入下降持续性指标作为成本费用黏性的影响因子.

(二)样本的选择及来源介绍

本文将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处理其2013—2017年的经营数据.具体步骤为:(1)剔除金融企业;(2)剔除退市、特别处理以及经营连续二年亏损,面临退市风险的企业;(3)剔除财务和公司治理主要变量缺失值的企业样本;(4)对经营收入低于经营成本的案例企业进行剔除处理;(5)针对当期数据与行业平均指标波动性异常、缺失情况的样本进行剔除.最终得到有效样本数量为6 592.本文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使用excel和stata14.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三)模型设定

本文沿用Anderson,Banker,Janakiraman(2003)在研究成本黏性问题时构建的基础模型:

In■等于?茁0+?茁1*In■+?茁2*Di,t*In■+?着i,t

(1)

成本费用从上期到本期的增减速度用被解释变量Costi,t/Costi,t-1表示,营业收入从上期到本期的增減速度用解释变量Revi,t/Revi,t-1表示;D为虚拟变量,当t年的营业收入小于t-1年营业收入时,D取1,否则取0.当业务量提高时,成本费用的增长速度用系数β1测量;当业务量降低时,成本费用的下降速度用β1与β2的和测量.其中,β2表示成本费用黏性程度,若β2显著小于零则证明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具有成本费用黏性,并且β2越小表示成本费用黏性程度越大.

本文所要研究的核心变量是高管持股比例(Mangers’ shareholding ratio),为了检验高管持股比例对成本费用黏性的影响,我们构造了以下模型,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变量与企业自身特征变量对成本费用黏性的影响,构建本文的主回归模型:

In■等于?茁0+?茁1*In■+?茁3*Di,t*In■+?茁4*Di,t*In■*Msharei,t+∑?茁5*Di,t*In■*scdei,t+?茁6*Di,t*In■*gdpi,t+∑Ind+∑Year+?着i,t(2)

其中,β4是解释变量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对应系数,表示成本费用黏性受管理层股权激励影响的程度.如果实证结果显示β4大于零,则说明股权激励机制行之有效并且能削弱企业成本费用黏性;如果β4小于零,则表示股权激励机制反而增强了成本费用黏性,与实施该激励机制的初衷相违背.

三 实证分析

(一)股权激励对成本费用黏性作用机制检验

表2是成本费用黏性的回归结果,本文主要用营业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作为成本的变量.通过表2可以看出,全样本下F检验的结果是3 751.31,在0.0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在模型中至少有一个解释变量对于费用的变化率的影响是显著的,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调整R2表示模型的拟合程度,模型的调整R2达到0.923,说明模型对于被解释变量的拟合程度达到92.3%,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收入的变化率与成本费用的变化率之间的回归系数是0.924,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收入的变化率与成本费用的变化率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收入的变化率与D的交互项与费用变化率之间的回归系数是-0.092,在0.01的水平上显著.当收入下降时,D取1,收入的变化率与费用的变化率之间的回归系数是0.924-0.092(0.832).因此,当年的收入大于上年的收入时,D取0,收入的变化率与费用的变化率之间的回归系数是0.924.可以看出,交互项前面的回归系数是-0.092,小于0,因此,营业收入增加时成本费用的增幅大于营业收入降低时成本费用的降幅,进一步证实了成本黏性的存在.

针对成本黏性、高管持股占比之间关系分析方面,通过对解释变量(高管持股占比水平、收入波动率)与被解释变量(成本费用黏性变化率)进行设置后,借助于stata14.0软件得出以下实证分析结果.表3是股权激励对成本费用黏性的回归结果,F检验的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显著性,调整R2,拟合程度均达到90%以上,说明模型设立合理.全样本下管理层股权激励变量的系数β4为-0.402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示高管持股与成本费用黏性正相关,股权激励水平越高,成本费用黏性越大.这是因为我国企业股权激励机制不健全,可能存在盲目增加持股比例的现象.而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管理层在企业中掌握的权利增大,管理层可能会利用对企业资源的侵占谋求私利,此时股权激励水平的提高不仅不能有效控制成本费用黏性,反而会促进成本费用黏性的产生,这从本文的假设2得到验证.

(二)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比较研究

如表2所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成本费用黏性程度β2为-0.04,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成本费用黏性程度β2为-0.138,-0.138小于-0.04,说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成本费用黏性程度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强,可能是因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承担着更艰巨的社会责任,更加重视企业成本管理.

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进行对比研究,对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回归后得到的结果显示,在表3中,各变量均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β4为负表示管理层持股比例对成本费用黏性具有促进作用,此正相关性与全样本方向一致.而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β3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成本费用黏性的存在性不显著,因此,无法确定高管持股比例与成本费用黏性的显著关系,本文假设3成立.具体可以从行政力、监管机制两个视角解释上述结论.一方面,国企的问题相比非国企表现出的严重性水平更高,特别是上市国企“所有者缺位”问题较为显著,监管机构对国企高层管理无法全面发挥监督职能,国企高管为了实现自身更多的获利可以借助于诸多的手段,而营业成本调整仅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国企的主要控制方,由于两者目标指向不同(政府注重社会目标的实现、企业注重经济目标),政府侧重于让企业对社会引导功效的发挥,对成本的重视力度表现不足.此外,无论国企高管是否处于持股状态,都应当将政府公益性作为最终体现,因此,成本费用黏性程度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并不显著.

四 结论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成本费用黏性的相关文献,总结了成本黏性领域的研究现状,同时根据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首先实证检验管理层股权激励对成本费用黏性产生的影响,随后比较研究成本费用在我国沪深两市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显现的黏性程度差异.分析总结实证检验结果后得出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管理层股权激励与成本费用黏性两者之间有着显著的正关联关系.股东与管理层目标函数的不一致造成两者间的利益矛盾,此时实施股权激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施过程中应当确保高管持股结构的合理性,否则很可能对经营行为产生负面影响,正如本文研究显示,高管持股比例的提高无法抑制成本费用黏性的产生.

第二,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比研究,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成本费用黏性程度相比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明显.由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本身内部控制很强且政府力量控制,股权激励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的影响力非常弱.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与全样本研究结论相似,即高管持股对成本费用黏性存在促进作用.

成本费用黏性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对于企业来说,假若成本费用黏性处于较高亦或是较低水平时,都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各类企业应当确保黏性的合理性.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第一,对未使用资源进行科学营销.成本黏性的成因可以解释为在企业运营发展阶段中管理者所投入的各项资源都倾向于以经济持续增长的要求为标准.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管理层需要对内部新增资源加强注重,分析其灵活性,确保成本黏性控制在合理程度.所以,管理层针对未使用的资源类别、容量等方面应当做到及时有效识别,通过将资源整合后转至到营销环节来实现资源转移亦或是决策提供等阶段性目标.

第二,确保高管持股占比水平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由于上市企业归属板块存在差异性,因此高管持股占比最佳水平表现不一.本文建议企业从多个维度(区域、行业以及板块等)对高管最佳持续占比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与预测,计算出适合本企业持续发展的管理层最佳持股比例,从而更好解决针对国企与非国企各自存在的委托问题.

第三,从多角度对管理层采取激励措施.实际上,管理层激励对控制成本费用黏性发挥着巨大作用,股权激励只是管理层激励的一个分支.高管们需要具备更高的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来适应企业的发展,那么自然需要完善激励机制以满足高管更高的个人回报需求.企业应从公司的长远利益和成本管理的有效性角度出发建立短期和长期激励机制,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管理层双重激勵.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特别注意,由于政府的行政干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激励会受到隐性福利、职位升迁等的影响,从而导致股权激励无法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发挥提升高管管理效率的作用.因此,在满足物质激励需求的基础上可以施加精神激励,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使管理层的利益目标与企业趋同,提升企业竞争力,促使企业持续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Kuntara Pukthuanthong,Richard Roll,Thomas Walker.2007.How employee stock options and executive equity ownership affect long-term IPO operating performance.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ial,13:659-720.

[2] 李维安,李汉军.股权结构、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6,(5):4-10.

[3] 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成本黏性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11).

[4] 李小荣,张瑞君.股权激励影响风险承担:成本还是风险规避?[J].会计研究,2014,(1):57.

[5] 吕沙,郑钰佳.管理层激励、产权性质与成本黏性——来自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6,(15):40-43.

总结:归纳上文:该文是关于成本费用和股权激励相关专业的经典范文,可作为黏性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参考和成本费用和股权激励论文开题报告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黏性引用文献:

[1] 股权激励论文开题报告 如何写开题报告
[2] 股权激励论文范文 关于股权激励方面论文怎么撰写2万字
[3] 股权激励论文范文 股权激励方面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2万字
《不同产权制度下管理层股权激励和成本费用黏性》word下载【免费】
黏性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热门成本费用和股权激励相关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