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产业生态:产业经济学的第四个领域

主题:产业生态圈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6

简介:关于对写作产业生态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产业生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产业生态论文范文

产业生态圈论文

目录

  1. 三、产业生态理论与实践
  2. (一)产业生态概念
  3. (二)产业生态实践
  4. 1.西江产业带
  5. 2.高明沧江生态工业园
  6. 产业生态圈:虎山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城宣传片|企业宣传片制作|创意园区宣传片制作首选杭州缘美文化

一产业组织理论发展与缺陷

19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移,产业经济学成为一门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研究产业运动及其演变规律、构建有特色的产业经济理论体系也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产业生态圈:虎山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城宣传片|企业宣传片制作|创意园区宣传片制作首选杭州缘美文化

自19世纪末马歇尔首次把组织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以来,产业组织理论就成为西方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生产日趋集中和企业规模扩大,厂商理论、垄断与竞争理论成为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1970年代初,以科斯的交易论文范文理论为基础的“新制度产业经济学”、1990年代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分析方法引入产业组织研究,相继对产业组织理论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但是,不管是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还是现代新产业组织理论,其研究重点始终以保持市场的竞争性为基础,在不同历史阶段提出对市场进行管制抑或放松管制,对企业行为的研究,如垄断、论文范文竞争和非论文范文竞争、掠夺性定价、纵向控制、非合作博弈、串谋和非合作串谋、掠夺与兼并等都是基于企业竞争性行为的表现特征.

产业结构理论最富有开拓性的研究以配论文范文范文、霍夫曼以及库兹涅茨为代表,揭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比例分布以及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揭示了工业化进程中从农业到工业/服务业、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资源密集、劳动密集到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等由低级到高级的产业运动规律.

但是,随着人类产业活动与环境冲突的加剧,产业组织理论既不能有效地解决产业活动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也不能解决越来越多的资源稀缺问题.产业组织研究专注于竞争与垄断问题而忽略了组织与环境的有机联系.产业结构研究偏重于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和结构的高级化发展,却忽视了环境要素对产业结构的作用,忽视了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循环,忽略了产业结构与环境的适应性,致使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环境成为取之不尽的源泉和排放废物的黑箱.实践证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无法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匮乏和环境破坏问题.产业经济理论面临新的挑战与考验,而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也自然地成为产业经济学研究不可回避的新课题.如何吸纳新的研究成果,揭示新的产业运动和演变规律,把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研究纳入产业经济理论,构建新的产业经济学体系,成为产业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产业经济理论体系

自1987年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以来,笔者一直致力于产业经济学学科理论建设.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产业经济至少包括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两大部分;21世纪初,又将产业经济学归纳为结构、组织和区域三个部分;2003年初,在构建西江产业带理论的同时,开始集中于产业经济的第四个重要内容——产业生态.如何把结构、组织、区域和生态四个重要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产业经济学通论中的理论框架,是笔者的一个重要理论思考.

过去,我们在研究结构、组织和区域等一系列问题上,无论采取演绎法还是实证法,都是线形的单向假设.把产业生态理论补充上去,产业经济学内容就更丰富了,在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路线图上就形成了一个重要回路:一个产业的废品或终端品会成为另一产业的原材料或初始品.这不仅符合经济学的基本法则——资源是有限的,应考虑如何以最少投入达到最大产出,而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从本质上看,环境危机根源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及制度缺陷等一系列问题,“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责”是经济与生态失衡的制度性根源.研究表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主要源于人类不恰当的产业活动.传统的生产组织产生大量废弃物,超出自然承受能力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破坏,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方式的线性组织上.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产业活动人手,进行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制度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产业生态在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循环经济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是建立产业组织与产业结构、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有机联系的关键.

过去,解决工业废物的传统方法几乎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1970年代对环境污染的规模和严重性缺乏了解,解决污染的普遍手段是“稀释”到环境中(海洋、大气或固封存);1980年论文范文始进行减少污染的命令与控制( command and control)措施,要求各个企业执行“终端”(end-of-pipe)环保技术.但是,这些传统污染控制技术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废物而只是简单的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点,甚至又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因此,环保技术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尽管政府管制依然是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但仅有管制也不能解决日益膨胀的工业活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1990年代,产业生态研究引起高度重视,受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维持生命的机理启发,从系统观点来激励人类生产和消费系统从传统简单线性的生产模式转变到循环的生产模式上来,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废物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料(或资源投入).

资源环境问题为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线性的生产组织方式.因此,现代产业组织理论需以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为基础,关注企业合作模式.传统产业集聚注重外部经济性而忽视外部环境的不经济性,使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解决外部性的方法也都有各种缺陷而不能实现社会总收益与环境收益的最大化.产业生态化集群和产业共生组织则从另一角度解决了资源约束与环境破坏问题,产业共生组织成为物质和能量循环效率最高、产出最大、系统最为稳定的人工产业经济系统.

产业结构与自然环境是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的一个有机整体,脱离自然环境进行产业调整只会引起环境恶化并危及人类自身安全.但是,过去的产业结构研究忽视了生态要素的制约.在各种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应该以产业与环境的适应性、产业的多样性以及环保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作为重要依据,把资源承载力与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发展基础,通过环保产业与绿色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产业之间物质能量与信息更加广泛的有机联系,才能实现自然一经济一社会的和谐发展.

产业生态在经济学含义上为解决“马歇尔冲突”提供了某种角度的论文范文.“马歇尔冲突”是指传统企业为追求规模经济而采取垄断、进入遏制、掠夺性定价、兼并等手段形成纵向一体化,以降低交易成本占据有利竞争地位进而建立市场势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兼并、消灭竞争对手垄断市场,从而使论文范文缺乏弹性,扼杀市场竞争活力,不利于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产业生态化集群可以缓解规模经济与竞争力之间的矛盾,以企业群落聚集、物质循环交流、能量逐级层递的合作方式而非兼并垄断的竞争方式实现了总体上的规模经济,即使中小企业的聚集联接也能达到规模经济性.产业共生集聚以公共设施共享、改变生产工艺减低污染、提高经济效率的资源互补方式增加总收益,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与传统企业通过规模扩张带来规模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克服了企业因规模扩张而引起的管理成本增加、因垄断而丧失技术革新和降低成本的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由中小企业集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充分保障了市场的竞争性,任何一方都没有足够的市场势力垄断市场或寻租.因此,产业生态研究可能会成为解决马歇尔冲突的一个新途径.

三、产业生态理论与实践

(一)产业生态概念

产业生态( Industrial Ecology)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69年,美国学者艾尔斯(R.U.Ayres)在研究物质材料流动时,首创性地提出“产业代谢”( Industrial metaboli论文范文)概念.在此基础上,艾尔斯于1972年提出更具划时代意义的“产业生态”( Industrial Ecology)概念.1989年,《科学美国》杂志上刊登了一篇由Frosch与GaUopoulo.发表的经典论文——《制造业的战略》,更加明确了“产业生态学”这一概念,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Frosch,R.A.,Gallopoulos,N.E.,1989).文中指出:“等传统的产业活动模式等应当转型为一个更为完整的模式——产业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能源和物质消耗被优化,废物排放最小化,而且,一个生产流程的废液变为另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材料.”该论文深化了产业生态系统概念,并认为应把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能量层递消耗、可持续的太阳能等生态系统原理应用在产业系统中,从而使产业系统更具可持续性.时至今日,该文依然是产业生态学研究领域中最常被引用的文献之一,它的诞生是产业生态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但产业生态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按照T.E.Graedel和B.R.Allenby的定义,产业生态是为评价和减少产业对环境影响,处理产业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T.E.Graedel和B.R.Allenby,2003);Thomas P.Seager( 2001)将产业生态定义为人类产业系统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领域(或分支科学),产业代谢是转换物质和能源的经济过程,产业生态系统是基于自然类比的企业系统或群体.国际电力与电子工程研究所(IEEE)在2000年的《持续发展与产业生态白皮书》报告中指出:产业生态学是一门探讨产业系统与经济系统以及它们同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是研究可持续能力的科学.Socolow则提出产业生态是“试图平衡地球工业文明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改善单一产业集合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认为产业生态应该包括任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如农业、信息技术等)而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业,而且自然与产业不是互相分离独立的系统而是相互连接的整体,尽管其内在关系模型的理论基础还不确定(T.P.Seager,T.L.Theis,2002).

本文提出产业生态是产业经济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经济学有关解决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产业生态作为人类各种产业活动及其产品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尽管其发展还很不完善,甚至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和系统的分析框架,但是,产业生态应研究人类产业系统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产业共生组织是产业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不同产业为相互之间的经济和环境利益而建立的合作关系.产业共生组织通过企业在空间分布上的集中与企业间合作,使产业活动的负面生态影响有效地降低和减少.通过建立一个大型的、有组织的产业关联系统,可以防止负面的溢出效应,从而减少了系统的负的生态影响,不使系统的其它部分产生额外的或更坏的影响.运用集聚方法,企业通过物质材料、能量、水和副产品的交换取得竞争优势.产业共生组织关系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环境收益,通过副产品或废物交换形成网络,这种网络关系既可以发生在单一的产业内(如大型石化联合体,物质交换是在单一组织机构内部进行,一个化学过程的副产品成为另外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料),也可以存在于多产业部门之间的混合产业群,或发生在一个产业园区内不同企业之间,或不同地区的企业之间.较多的实际案例是发生在一个产业园区内部或相邻的企业之间,多家企业开展物质、能量交换;也有在更大区域空间范围的企业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网络.总之,产业共生组织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资源交换:(1)副产品的再利用,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之间使用特定的材料进行交换来替代企业产品或原材料;(2)公用/基础设施共享,即对如能源、水和废水等一般资源进行共同使用和管理;(3)联合提供服务,即满足企业之间辅助活动的共同需要,如消防、运输和食品供应等.

企业之间形成共生组织网络,各个共生单元或企业既有自身的独立性,又有企业之间的共同利益关系,通过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在提高专业化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交易成本.产业共生组织最经典的实例是丹麦的卡伦堡工业园,卡伦堡产业共生网络的形成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等物质和能源充分利用和循环,解决了资源枯竭、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冲突.产业共生组织的各个企业的性质特征差异及外部环境差异,会使企业采用不同的共生方式,从而出现不同的共生关系结构.企业共生关系不同,或者说,企业共生组织网络论文范文生单元之间的联系结构不同,共生组织系统的功能也就不同.企业通过共生组织系统的整合功能带来的企业共生组织绩效变化,反过来又会对共生的外部环境产生影响,共生组织与共生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

根据自然生态系统原理,企业不被竞争淘汰就必须能从外部以获取更多的能量,以最大物质能源利用效率来设计生产系统.在论文范文机制和自组织机制作用下,企业为获取最大资源和能量,同时反馈所生产的高质量产品,就会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发展网络联结,使产业系统的物质流和能量流最大化以强化资源生产效率,共同提高生存和获利能力.其中,降低各种成本和交易论文范文促使企业产生更密切交易联系的动力和愿望,是建立共生组织的决定性因素,由于产业共生组织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并有效的生产利用,减少了环境负外部性,这样的组织系统更具有活力和竞争力.

(二)产业生态实践

1.西江产业带

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但珠江三角洲靠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经济成就难以掩盖后续资源匮乏和土地利用、水资源和生态资源方面的重大隐患.与此同时,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京津塘地区经济正在迅速崛起,珠江三角洲的先行优势已大大削弱,其市场和产业发展空间,日益受到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地区的竞争压力.

笔者在《共筑西江产业带实现区域一体化互赢发展格局——打通泛珠三角经济纵深的最佳路径》一文中提出西江产业带的概念.并对此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其初步构想是: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加强沿江各市县的联系,将各市县资源进行整合、合理规划、共同发展,扩大珠三角发展纵深腹地,使之成为广东经济再上新台阶的强大推动力,并带动西部,加强与广西、云南、贵州的合作,为全国经济区域合作创造一种模式.西江产业带的提出,是根据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原理,结合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实践经过论证而提出.

但是,西江产业带的发展不能走珠江东岸的老路,需要在整体规划时进行更高一级的决策,走大区域的协调、大区域的合作.从长远来看,西部的发展,需要打破行政区域的思想束缚,按照产业经济规律规划整个产业带大区域,包括沿江流域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以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的联合发展等.西江产业带产业生态发展模式,是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和区域经济学原理,在吸取珠江三角洲先发地区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国际产业发展趋势,通过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在西江产业带形成各种区位优势明显、功能分工强的产业生态工业网络,不同的工业系统和产业群落之间有效合作,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在物质能量代谢、空间格局及人类生态关系等方面进行优化,发挥区域整体优势,提高整体生态环境和区域产业竞争力.在西江流域形成自然一社会一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型生态产业模式.

2.高明沧江生态工业园

高明沧江生态工业园以产业内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利用为基础,以纺织行业、塑料行业和食品行业为核心构建生态产业链,通过一批重点工程的建设和产业节点的科学设置,不断充实、完善生态工业共生网络框架,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从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产业生态系统相互交融的高效、安全、稳定的生态工业园区.特别是以高明溢达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传统纺织行业的生态化转变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成为从种植棉花到出售成品的纺织基地,通过自主创新、工艺流程改造和资源再生利用,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生态网络.

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高明沧江工业园在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继续保护了自身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得区内水、气等环境质量状况不仅没有随着经济发展恶化,反而通过管理有所改善,更加适应了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实践证明,在没有环境质量退化或轻微影响条件下得到经济发展甚至是经济和环境质量同时得到改善在实践上是积极可行的.产业生态带来的是综合收益的提高和竞争优势的加强.其经济收益取决于原材料的降低和能源成本的减少,废物管理成本和环境法管制的成本的降低以及环境形象的改善和绿色市场的潜力.资源生产效率的提高,最终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该文是关于产业生态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产业生态圈引用文献:

[1] 旅游产业和产业生态圈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关于旅游产业和产业生态圈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2500字
[2] 产业生态圈和国内宏观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产业生态圈和国内宏观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2万字
[3] 能级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关于产业生态圈类论文范文2000字
《产业生态:产业经济学的第四个领域》word下载【免费】
产业生态圈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