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普通话方言文化认同感

主题:方言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6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方言文化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方言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方言文化论文范文

方言论文

目录

  1. 方言:文艺表演崇明话方言文化来传承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并加深着对本族文化的认识,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来自于语言本身的文化认同感.普通话和方言作为汉语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文化认同感,在日常生活与交流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文化;普通话;方言;文化认同感

Abstract: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when we use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we are experience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amily culture.At the same time,it also produce the cultural identity from the language itself. As two different expression of chinese, mandarin and dialects each carrying a different cultural identity, they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daily life and communication.

Key words:languege;culture;mandarin;dialects;cultural identity

中图分类号:H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2)12-0126-02

文化认同感是指对某一文化的认可与欣赏,其表现形式是广泛的,对历史、文学、艺术等某方面文化的体现形式的认同都可以看作是对这种文化的认同,其中,对语言的认同也是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范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厚重的历史与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任何一种文化的认同,若不包括语言的认同,那么这种认同便是片面的、不深刻的.要想真正了解一种文化,了解这个民族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

如今,普通话和方言作为语言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各自承载着独特而又多样的文化内涵,它们如同两朵姿态各异的鲜花,散发着中华文化的迷人芳香,从不同角度阐释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

普通话是我们的通用语言,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等正式场合倡导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在普通话里,我们获得文化认同感.中国人大多好“面子”,为人讲究谦虚、内敛,这体现在语言上,则是表达的婉转、迂回,很少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即使是表达不同的意见或反对意见亦是如此.我们经常会以“我觉得”开头阐述自己的想法,用类似“其实这件事情还可以……”的短语或句子表达不同的意见,用“稍后再议”、“以后再说”委婉地拒绝别人,这样的思维与交流方式我们觉得亲切而自然,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然而当我们接触完全不同的一种语言,比如在和美国人进行交流时,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的表达方式却让我们在最初的交流中感到强大的文化冲突并且较难适应.比如中国人在接受称赞时常会说“哪里哪里”以表谦虚,但美国人却大多直接回应“谢谢”,这当然和美国人爽朗的性格、直接的表达方式有关.正是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加深了对本族文化的认识,同时在对比中也增加了了解其他民族思维与表达方式的机会,这也正是跨文化交际的意义所在.

在正式场合,若无法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无法用普通话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事情都无法顺利进行甚至还会遇到阻碍.若在交流的同时还时不时地夹杂一些方言,就会给人一种不合时宜之感,而说话者也会产生格格不入、无法获得认同的感觉.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提倡说标准的、纯正的普通话的原因.

对于普通话,我们不仅仅将之作为一种工具使用它,同时其自身也具有相当的魅力.相比其他语言,普通话四声分明,再加上其以元音为主的特点,因此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同时现代汉语词汇形式多样,双音节词语与成语的固定结构,整齐而又错落有致,听起来给人一种如同音乐旋律般的美感.普通话的美还体现在它的形式上,汉语本身简明而严谨的语法体系,使这种语言极富逻辑性.整齐的主+谓+宾结构,定、状、补语固定的位置,是非疑问句只需在陈述句后加“?”或“吗”,这些固定特点都让普通话成为一种相对容易学习的语言.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而汉语普通话也充分传承并体现了这一特点,言有尽而意无穷、只可会意不可言传,往往最简明的语言便可以表达相对复杂的意思.每一个谚语、典故后面都有一个精彩的历史、神话故事或传奇人物,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先民用自己的智慧发明了汉字,用自己的想象与生产生活的经验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与道理融汇在语言中,让论文范文子女一代代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留学生一口纯正的普通话,一对对准确的词语辨析、一套套严密的汉语语法体系,还要在传授这门语言的同时,让留学生感受到其背后多姿而强大的文化力量,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一个个方块汉字、一个个四字成语的历史渊源,激发他们对汉语、普通话的兴趣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使之学好汉语,才算真正掌握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和普通话一样,同样可以体现中华文化、产生文化认同感的便是方言.方言作为民族语言的地域变体,同样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如果普通话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那么方言就像是一道道蜿蜒的支流,流转出不一样的美,又在交汇处与普通话汇合,丰富着主流文化,使论文范文文化显得多彩纷呈.

“方言有地域符号特征,承载着一种文化认同感.两个都会说方言的人一起聊天,除了正常的交流外,还会产生很强的认同感与亲近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方言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方言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片土地、一方民众,同时也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当我们试图了解某一个地域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时,往往需要深入到当地文化遗产保存较好的乡村,而那里的人们,大多都还是用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体现本地域特点的方言进行交流.当我们身处异乡,听到一个熟悉的口音时又是何等亲切,这些都是方言所起的作用,当然方言的功能还远不止这些.

在“说话论文范文”的陕西,人们讲话较为大声,语气相比南方的吴侬软语生硬许多,同时讲究有话直说、不拐弯抹角,这与陕西人朴实敦厚而又豪爽大气的性格有关,同时也与陕西的地理位置有关,这里号称“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可以想象,在过去的岁月里,陕西的先民们是如何在这片广阔的平原上呼喊着彼此的姓名、茶余饭后大声说笑、吼一嗓子秦腔.

外地人初次接触陕西人,也许会因为他们表达方式的独特而感到不适.陕西人在接待客人时话极少,客人进门了他们说“坐”,饭好了只说一个“咥(dié)”或“吃”字,号召大家一起出去就说一声“走”,客人似乎感觉不到他们的热情,许多人也因此觉得陕西人难打交道,但若长久和陕西人接触下去,便会知道他们的性格就是如此,他们有什么说什么,和他们打交道也有什么说什么就行,陕西人的简单质朴与深藏内心的热情体现在铿锵有力的陕西话和他们的行动之中.

方言:文艺表演崇明话方言文化来传承

方言有着丰富的词汇表达,陕西话也不例外.陕西话的有些词汇充分体现了陕西人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圪蹴”(gē jiu)一词是指“蹲着”,这个词直到今天,在陕西农村许多地方都还延用着.陕西人很喜欢“圪蹴”着,他们端着一个大老碗在自家门前圪蹴着吃饭,他们在田间地头圪蹴着抽旱烟,他们圪蹴着听戏、圪蹴着聊天,他们能圪蹴着就圪蹴着,这个动作对于他们是那么的惬意与享受.

陕西话很多是有历史渊源的,例如:陕西人把同乡的人叫“乡党”,“乡”和“党”,都是我国古代的民户编制.据《汉书》记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也就是说,五百户为党,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乡”“党”二字连用,指乡里,也就是同乡的人,今天,乡、党这样的农村行政区域单位已不再使用,但“乡党”这一称呼却延用了下来.陕西人碰见家乡人,总会这样介绍说:“这是俺乡党”,在这个词里,寄托了同乡人之间那种喝同源之水、头顶同一片天的亲切之情.

陕西话还有独特的语法,比如程度副词的运用.普通话里的“很好”、“太好了”,陕西人却喜欢说成“好很”、“好的太”,甚至有时还会说“好得太太”,他们习惯把程度副词放在形容词的后面,因为这样才足以表达他们的喜恶情绪.陕西人表达非常好会说“嘹咂咧”,“嘹”就是“好”的意思,“咂咧”是陕西人自己的程度副词,这和普通话的表达就完全不同了.

许多描写陕西地貌、风土人情的作品都是用陕西话撰写的,如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秦腔》等作品,这些作品正是因为使用了陕西话,才更好的诠释和表达了陕西人的生活背景与种种情感,也便于广大读者的理解认同,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陕西人读《白鹿原》大都直呼过瘾,这其中一大部分原因是基于陕西话基础上的文化认同.

在私下里,人们用方言聊天,觉得畅快:身处异乡,听到家乡话而倍感亲切,我们还会因为一部电影里的方言而感到新鲜或自豪,这都是方言带给我们的乐趣,我们在这种文化认同感中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热爱之情,在不同方言的交流中看到了本族文化之外的新天地.

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行,有些人提出应该废除方言,许多80、90后已经不会说自己的方言,这其实是不可取的,方言承载的是人类最论文范文、最贴近生活的文化,同时,方言作为普通话发展的源头活水,对于丰富普通话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因此对于方言我们要加以保护和传承.

总之,无论是普通话还是方言,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体现,我们在与本民族及外民族的交流过程中,增加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文化认同感,凝聚了民族力量,同时还要注意运用语言这一物质载体发扬我们的文化,让更多的人获得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兰宾汉、邢向东, 现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4] 郑培凯、鄢秀, 文化认同与语言焦虑[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易中天,大话方言[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6] 张颂,语言传播文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7] 李荣,方言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方言,1983(2)

[8]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4)

总结:这是一篇与方言文化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

方言引用文献:

[1] 关于方言的论文题目 方言论文题目如何定
[2] 比较好写的方言学论文选题 方言学专业论文题目怎样拟
[3] 方言类论文参考文献 方言专著类参考文献有哪些
《普通话方言文化认同感》word下载【免费】
方言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