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新时期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新构想——湖北工程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为例

主题:专业课程 英文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6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专业课程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专业课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专业课程论文范文

专业课程 英文论文

目录

  1. 一、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2. (一)培养方案的修订依据
  3.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4. (三)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5. 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6. (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7. (二)课外教育模式改革
  8. (三)教育管理模式改革
  9. 专业课程 英文:全网第一部水族水草造景专业课程——疯景谈 台湾大师座谈黑毛藻
  10. 三、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11. (一)道德素养
  12. (二)知识素养
  13. (三)能力素养
  14. (四)科研素养

(湖北工程学院 教育与心理学院, 湖北 孝感 432000)

摘 要: 依据新时期教育发展形势、就业需要和湖北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从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培养质量的评价三个方面介绍了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改革情况.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 培养方案; 培养模式; 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15)01-0027-06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013年招标项目“国内外小学教育专业发展趋势研究”(编号:jsjy2013325);湖北工程学院大学发展改革与研究中心开放项目“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编号:HGFGZX20140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1.王成营,男,山东济南人,湖北工程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2.周守军,男,湖北江湖人,湖北工程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在国内,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是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从教育学学科中独立出来的一个新专业,既没有成熟的专业建设经验可以借鉴,也不能照搬外国小学教育建设的成功模式,需要专业建设者在不断的实践、实验、发展、再实验中积累经验,探索出适应中国国情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之路.本文以湖北工程学院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在全面分析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基础上,从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培养质量的评价三个方面制定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规划,介绍了本专业的综合改革情况.

一、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因此,本次修订主要围绕这三个部分展开.

(一)培养方案的修订依据

本次培养方案修订是在综合考虑了以下三方面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多次讨论,集中了教育与心理学院全体教师智慧,反复修改完成的.

1.国家教师教育政策与专业发展形势

目前,国家制定、修订了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1]、《教师资格条例》[2]及实施办法[3]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4],区分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四个学段的教师资格,不同学段教师资格不能融通.要获得教师资格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专业存在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办学层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减少专科层次,扩大本科层次,发展研究生层次.近期,教育部计划对高等教育进行“革命性”的调整——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率先转何职业教育.

2.学院专业发展实际状况

从学生来源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主要是“中职生”与“专升本”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素质,但理论水平普遍不高.从学习动机看,20%的学生有考研意愿,希望能继续深造,80%的学生选择就业,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从就业去向看,学生主要有6种选择:(1)考研深造;(2)考取教师资格证(包括初中、小学、幼儿三个学段)从教;(3)考取教师资格证到发办学校代课;(4)应聘到各种培训机构从事教育管理工作;(5)自主创业;(6)从事其他社会服务工作.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培养方案的总体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时代要求和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宽基础、厚专业、多技能、有特色的可就业创业、可终身学习的从事现代小学教育事业的专业人才.

具体规格要求包括:(1)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具有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身心素质;(2)了解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和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掌握从事小学教育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胜任小学一至两门学科的教学能力;(3)具有一定的小学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能力;(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运用计算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通过一定级别的国家汉语水平测试;(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艺术修养,掌握从事现代小学教师职业所需要的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达到一定的水平.

(三)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课程设置以培养目标为指导,以学生的就业需要为依据,综合考虑了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除了学校统一的公共基础课(共37学分)外,共设置了专业基础课模块(30学分)、专业主干课模块(30学分)、专业技能课模块(20学分)、专业选修课模块(20学分)、专业实践课模块(23学分)五个专业课程模块,合计160学分,并按照先“综合”后“专业”的次序安排相关知识课程的开课学期,以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

1.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力争涵盖教育学学科的几乎全部知识,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搭建起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了解重要的学术名词、概念和基本研究方向,使学生既能站在较高的起点上,从宏观的视角进行后续的专业学习,又能够在后面的专业学习中,结合具体的实例,从微观的视角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从而形成对教育学知识的结构性、整体性认识;基本目的是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思维方式,为有意考研的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为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学生奠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理论基础;基本课程包括心理学概论、教育学概论、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管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比较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经典名著选读;所有课程原则上周课时为2,共约30学分,按照先后顺序分布在1~6学期,第3~4学期适度集中安排.

2. 专业主干课程模块

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力争涵盖从事小学全学科教学与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几乎全部知识,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熟悉小学教育阶段所有学科的课程标准、基本教学内容和现代教学方法,具备从事小学全科教学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掌握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奠定终身学习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基本目的是初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在就业竞争中具备一定的专业竞争力,特别是在应聘“全科型”小学教师时能够具有比较优势;基本课程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德育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学品德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班级管理;所有课程原则上安排周课时3(其中1课时为实践课时,专门进行模拟授课指导,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共约30学分,按照课程知识的相关性安排在4~6学期.例如,小学德育论、小学品德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班级管理分别安排在4、5、6学期开设.

3. 专业技能课程模块

专业技能课程模块是突出反映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特色的一个重要模块,涵盖了从事小学全学科教学与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几乎全部专业技能,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从事素质教育,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技能;基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水平,为学生形成个体特色提供空间和机会,达到“多技能、有特色”的培养目标,能够在竞聘小学教师时具有技能特色优势;基本课程包括教师礼仪知识与技能、教师语言知识与技能、音乐知识与技能、儿童护理知识与技能、舞蹈知识与技能、美术知识与技能、公共关系知识与技能、体育专项知识与技能;所有课程原则上安排周课时2,共约20学分,尽可能安排在1~3 学期开设(其中音乐、舞蹈、美术三门课程要安排2个学期),以便有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和参加各种比赛活动.

4. 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专业选修课程模块是为了突出学生的职业取向,做好升学与就业两种准备设定的,主要包括小学语文教育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方向、小学心理教育方向、小学教育管理方向共四个学科方向,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某一学科教学方面的专业水平,使学生在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突破,以防“能而不专”,缺乏竞争力;基本目的是让在语文、数学两个方面基础较好的学生有能力参加初中教师资格考试和其他学科的研究生考试,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小学两门核心课程(语文与数学)和两个特色岗位(班级管理与心理辅导)上有目的地发展个体特色,能够在竞聘小学教师时具有学科特色优势;小学语文教育方向的课程包括: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现代汉语、中国文学作品选读、外国文学作品选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材教法研究;小学数学教育方向的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初等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史选讲、小学数学课程与教材教法研究;小学心理教育方向课程包括发展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生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小学教育管理方向课程包括管理心理学、小学管理学、小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小学发展战略与规划、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所有课程原则上安排周课时2,共约20学分,学生至少选修一个方向的课程,然后再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其他选修课程.

5. 专业实践课程模块

专业实践课程模块的修订是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最大特色,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论文写作——要求在第二、三学年在导师的指导下各完成一篇科研论文(共2学分),在第四学年完成毕业论文(4学分);(2)暑期社会调查——要求在前3学年完成3份社会调查报告(3学分);(3)教育见习——在第二、四学期安排2次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活动(共2学分);(4)模拟教学——在第六学期组织学生进行模仿教学,并录像,让学生根据录像撰写自评报告(1学分);(5)教育实习——在第七学期组织学生在教育实践基地实习一个学期(8学分);(6)专业技能展示活动——前三个学年组织三次专业技能汇演,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3学分);共计23学分.

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好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有效的落实,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所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决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否有效的关键.准确的专业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而专业定位的核心是处理好学术性与技术性之间的关系.对于国内并存的三个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来说,专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技术性,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学术性,那么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定位于学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性.下面从课堂教学模式、课外教育模式、教育管理模式三个方面探讨实现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术取向的,存在重理论、轻技能,重结果、轻过程,重讲授、轻互动,重识记、轻研究的倾向,学生在毕业时感觉知识都忘了,能力没提高,心理空落落,只是获得了一张学历文凭.为什么师生四年的辛苦付出,给学年留下这样的感觉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毕业时拿不出可向他人证明自己能力的学习成果;二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了巨大进步.为此,除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置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外,依据课程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

1.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理论课程,强调知识的学术性、系统性,突出的是培养目标里的“宽基础”.那么,如何在每周2课时的有限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这些宽泛的知识呢?为此,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实现由“知识”向“方法”的根本转变,原因有三个方面:(1)信息化时代,围绕教材进行的知识教学已经基本失去价值——不仅教材知识本身的更新落后于时论文范文展,而且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的知识很容易遗忘;(2)网络学习时代,学习的重点不是记住了多少学过的知识,而是能够通过网络快速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3)创新教育时代,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以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统一学生的思想,而是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多元意义建构,给出个性化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

(1)教学活动要围绕课程知识结构展开

在当前教材越来越厚的现实下,在每周2个课时内,是不可能用传统的系统讲授方法完成全部知识教学任务的,所以教师必须着眼于每个领域的知识结构,根据班级规模将其划分为10个左右的重要专题,将40人左右的班级相应地分为10个小组,分别承担一个专题研究,再指定小组长负责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专题分为几个具体问题,分配给每个学生.教师利用前4周时间简单介绍整个学科领域的发展状况,每个专题的主要内容及专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课程知识的基本结构,同时指导学生了解研究的方法,学会根据关键词,利用百度百科、有道百科、Google三大搜索引擎、中国期刊数据库和图书馆查阅资料.在接下来的10周内,每周探讨一个专题,教师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利用最后几周时间进行总结,再次回顾课程知识结构.

(2)教学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角色,使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质量的评价者.首先,教师利用前4周介绍知识结构的时间,在课上和课下通过论文范文“手把手”地指导第一组学生如何参考教材进行阅读和思考、从哪些方向展开探究及如何探究,及时完成第一个专题的研究,同时让第一组学生利用获得的经验帮助第二组学生开始第二个专题的研究,依次类推,实现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课堂上,先由每个学生利用10分钟时间简单介绍自己的研究情况,教师再对整个专题进行总结,评价学生的研究质量及存在问题,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指导学生将研究成果整理成研究论文.

(3)教学评价采取以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为主的综合评价.

要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必须改变“一卷定成绩”的传统评价方式,采取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的基本方法,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评价内容包括三部分:首先是出勤情况(10%),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其次是研究论文质量(30%),主要考查学生的学术素养;最后是课程论文(60%),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结构的掌握情况和归纳概括能力,是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2.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专业主干课程是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理论课程,强调教育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突出的是培养目标中的“厚专业”.那么,如何实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呢?为此,教师应改变在课堂上“讲技能”的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

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课程教学要与教学实习和模拟教学相结合,激活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的教学体验;(2)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规范,知道应该怎样做,这是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前提和基础;(3)课程教学宜采取案例教学法,教学活动主要围绕典型教学案例展开,结合案例理解课程知识;(4)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专业基础课程知识,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对案例进行多维度分析,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5)教学评价宜采取“考勤(10%)+案例设计(30%)+案例分析(40%)”的开放式考查模式,不宜延用注意理论知识的封闭式考试模式.

3.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专业技能课程是具有技能性、技巧性、个体性的课程,强调的是“知”“能”与“熟”三个层面的提升,突出的是培养目标中的“多技能”.那么,如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专业技能都得到提高呢?为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技能的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式,进行个性化教学.

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教师应围绕“能”组织教学,在保证学生能完成某种技能的基础上,再去了解相关知识和提高熟练性;(2)教师应以动作示范教学和角色扮演教学为主要方式,革除“先理论解释后自主练习”的传统教学方式,实现“讲”与“做”的统一;(3)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运用手机音频和视频,能够时时学习,处处练习;(4)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确定每门课程的“主打作品”,代表自己的技能水平,比如会唱一首“主打歌”,会画一幅“代表作”等,它既能代表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又能够证明学生受过某种专业教育,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此外,专业选修课程是一个综合体,强调的是学科特色和职业取向,突出的是培养方案中的“有特色”.教师应根据每门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强弱,参照以上教学模式改革措施实施教学改革.

(二)课外教育模式改革

长期以来,课外教育一直没有进入专业建设视域,是作为可由学生自主支配的课余时间来对待的,主要通过各种社团活动或文娱活动吸引少部分学生参与,使得大部分学生得不到关照.除了部分有意考研的学生能够坚持自主学习外,很大一部分学生要么睡觉,要么逛街,要么在宿舍中打游戏、看电影或电视娱乐节目,浪费了宝贵的大学时光.

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应充分重视课外教育的作用,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有效组织和指导,实现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首先,教师应依据课程特点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明确的课下任务,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从而将学生指引到图书馆、运动场、训练房,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事可做;其次,院系应依据培养方案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专业技能比赛,引导通过比赛实现自我评价,明确努力方向,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最后,院系应以参加全校性竞赛活动为契机,组织专门力量,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对外展示专业教育水平和质量,对内发挥激励和引导作用.

(三)教育管理模式改革

当下对学生的管理采用的是“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模式,比较强调对班级的整体管理,缺乏对学生的个体关照.辅导员主要对学校学生管理部门负责,根据学校的要求统一安排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班主任主要对院系学生管理部门负责,配合辅导员完成班级具体工作,主要的日常工作是周日点评,每周一次检查学生的到校情况,解决相关问题.因此,在现有管理模式下,“管”与“教”是脱节的,管理是松散的,对学生的个性关照是不足的,所以学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或过激行为.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整体不高的现状,尝试实施“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班干部+兴趣小组”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个性化指导.辅导员主要负责行政管理,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学生工作.班主任主要负责对班干部的指导工作,指导班干部具体完成辅导员安排的各项任务、每学期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及各类评优评先活动.在小学教育专业试点本科生导师制是学校的重要决策,也是学院的办学特色,目的是强化对学生个体的关照和指导.导师主要负责从生活、学习、心理三个方面做好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方法指导,从大一开始指导学生规定个人发展规划、教育见习与实习、科研论文与毕业论文写作、考研或就业,使学生通过与导师的深入交往,建立起与导师的感情,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对学院的归属感.建立兴趣小组的目的是发挥集体教育和同辈教育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建立浓厚的同学感情,能够自觉地利用业余时间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特长.

专业课程 英文:全网第一部水族水草造景专业课程——疯景谈 台湾大师座谈黑毛藻

三、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现有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评价是全校统一的,主要包括课程考试成绩与各类奖励荣誉的量化成绩两个方面,不能反映专业特点.在新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评价被细化为以下四个方面的素养:

(一)道德素养

职业素养主要是学生在遵守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方面的行为表现,其核心是为人师表的自觉意识、自律能力、诚实友善和关爱他人的情操,具体包括学生的遵规守纪情况、宿舍卫生情况、同学关系情况、与导师的交往情况、获得的各种荣誉等,可以由相关责任人进行量化评分.由于小学生缺乏自我防护能力,侵害小学生的事件屡被论文范文,表明职业素质在小学教师教育中应置于突出地位,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培养.只有具有责任感的教师才会真心关爱小学生,也才能真心热爱教师职业,做到敬岗爱业,成长为高水平的小学教师.

(二)知识素养

专业素养主要是指学生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个方面的课程成绩,代表着学生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方向上的发展水平.

(三)能力素养

能力素养主要是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包括学生参与班级、院系、学校组织的各种娱乐活动、竞赛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数量、获奖等级等方面的量化分数.学院安排专门人员将学生的参赛作品和活动过程进行拍照和录像,以便学生在毕业时编辑自己的电子简历,能够在应聘时直观、全面地展示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科研素养

学术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理论知识、学术视野与科研能力方面的行为表现,其核心是知识面的广度与科研论文写作水平,具体包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成绩、撰写的课外读书报告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录用层次、毕业论文的质量四个方面的量化分数.

综上所述,新时期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应立足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从培养方案修订、培养模式改革、培养质量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统筹升学与就业两种需要,培养出既能胜任小学教育各项工作,又能创新性地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各种现实问题的高素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702/201110/xxgk_125722.html,2011-10-08.

[2] 教育部.教师资格条例[E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20/200409/3178.html,1995-12-12.

[3] 教育部.《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21/201412/xxgk_180473.html,2000-09-23.

[4] 教育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232/201212/xxgk_145603.html, 2012-09-13.

The New Vision of University Primary Educati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Period

——A Case from the Primary Education Specialty in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WANG Cheng-ying, ZHOU Shou-ju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aogan, Hubei, 432000)

Abstract:Based on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education, employment needs and the reality of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in the new period,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in primary education specialty will be introduced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raining scheme revision, cultivating mode reform and quality asses论文范文ent.

Keywords:elementary education specialty; training scheme; training mode; training quality

总结:这篇专业课程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专业课程 英文引用文献:

[1] 大学课程方向论文选题 大学课程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2]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选题参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业论文题目如何拟
[3] 大学物理课程学论文题目 大学物理课程专业论文题目怎样拟
《新时期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新构想——湖北工程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为例》word下载【免费】
专业课程 英文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