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微信环境下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探析

主题:民族文化传播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1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民族传播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民族传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民族传播论文范文

民族文化传播论文

目录

  1.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形势
  2. 二、微信环境的传播特点
  3. 三、微信环境下的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
  4. (一)微信非理性意见领袖引导民族舆论传播
  5. (二)微信情绪舆论缺失影响民族关系发展
  6. (三)微信原创信息碎片化引发地方社会动荡
  7. 四、微信环境下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应对
  8. (一)民族地区政府权威信息即时发布
  9. 民族文化传播:西藏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主办的传播团结发展晚会
  10. (二)建立健全微信民族舆情网络监控及法律法规
  11. (三)利用微信平台加强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
  12. (四)借助传统媒体有效提升微信民族舆论可见度

北方民族大学 宁夏银川 750021

【摘 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日新月异,信息的传播不断更新进步.微信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生产方式,并在大数据时代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微信环境下的传播有着星火燎原趋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难以想象.然而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特别是冠之于民族地区这一特殊身份的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引发国内外的共同关注,笔者感受颇深.本文基于微信传播环境下,拟对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传播的特点和民族舆情的影响及应对等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微信;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理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形势

当今社会高度发展,伴随着发达的科技,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流通速度已不再是天方夜谭,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也越来越密切.①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如今,中国人多半数已经接入互联网,网民规模增速提升.与此同时,网络设备客户端进一步从PC演变为手机端并迅速攀升集中.

微信就是这个互联网高科技时代的产物,截止到2015年第二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用户数量突破6亿,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在短短五年内微信已发展成为了生活中大家喜闻乐见的网络通讯工具,并广泛为大家所接受.微信重塑了新形势下的话语信息格局,然而微信网络传播是把隐形的双刃剑,强大的用户群体不得不引人深思.

二、微信环境的传播特点

传播范围广泛.基于论文范文群体优势的促动下,微信强大的关注度和庞大的用户群体扩宽了微信信息传播的空间.在微信功能的不断完善中,图文并茂的朋友圈、公众平台为广大用户群提供了一个话语权平等的社交和信息传播平台.其裂变式的传播方式使得海内外用户的活跃程度更是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因此一个很小的初始信息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多米诺效应.

传播速度即时.在诸多的流动用户群中,手机客户端提供了无数个监控口.微信所具有的的语音、图文、视频功能传播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加之4G数据时代微信能快速传输语音图片及视频,信息便可实时通过微信传到祖国大江南北及至整个世界.

传播内容隐秘.在微信用户自我传播的过程,仅限好友可见.在这个过程当中朋友圈内保护隐私的基础之上,用户可以自由地表达想法和意见,与好友互动交流.然而整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并无传统媒体下的公共体系把关审核,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源信息的多元性传播便是岌岌可危.

三、微信环境下的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本身具有爆发迅速,难以揣测,变化多样的特点.当下,中国民族地区处于改革发展转型期,贫富差距过大、资源分配不均等诸多问题突出,以致突发公共事件发生频繁,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往往为外界分裂势力所用,兼具民族政治敏感性,牵扯各类涉及民族团结、宗教信仰问题.其规模和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民伤亡和财产损失,如突发预警以及舆情处理机制不当、不完善,则会引发社会动乱威胁国家安全.

在微信环境下的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面临着全新的传播环境和挑战,因此科学干预和引导微信环境下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消除微信网络民族舆论和突发公共事件负面影响迫在眉睫.

(一)微信非理性意见领袖引导民族舆论传播

微信多元用户中存在着多样的价值取向,在突发公共事件产生时必然会在事件本身上产生各类争议.然而在涉及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时,如固有争议片面、非理性时,加之处于信息传播能力较强的一方往往能够占据主动,借助其“意见领袖”的角色,利用自身朋友圈或是公众平台的高关注度、高评论数的优势主导信息的传播.宁夏15公交事件,事件伊始公共权威发布不及时,信息碎片化式传播,微信帖子亦有呼声为“回回”民众所引发的事故,只是因为犯罪嫌疑人姓马,马姓为当地回族普遍姓氏.于是在不断传播中便有附贴舆论“回回”种种不是,冠之于各类恐怖袭击头衔,面对铺天盖地的污蔑,论文范文在结案之后,特地将犯罪嫌疑人介绍加上汉族.

(二)微信情绪舆论缺失影响民族关系发展

信息的传播能力上的不对等,话语局面的失控,特别是民族地区突发事件一直以来被潜移默化的被禁锢为敏感性事件,所呈现出来的是民族恐怖动乱的潜意识.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然而由于各种舆论环境以及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不了解不认同,导致在共同发展、交往交流中因为历史问题和现实偏见产生摩擦,造成民族间不同程度的伤害,这种伤害会不断地积淀下来,极易诱发民族冲突,恶化民族关系.网民面对比较激进的言论时大多比较冲动,加之民族地区的敏感性,难以保证不会有盲目跟风现象的出现,赋之予微信强大的传播能力,无论海内外势必会造成难以预估的后果.乌鲁木齐的“75”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就是一起由“东突”分裂组织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通讯、媒介工具,通过宣扬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宗教极端思想等方式直接煽动、策划下实施的有组织、有预谋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它不仅使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且潜意识地影响了其他民族的对新疆少数民族的片面认识,产生了对少数民族的恐慌心理,间接地恶化了民族关系.②由于微信具有全球传播性,任何网民的不当言论都会迅速被他国网民获知,因此,每一位中国人在中华文化的网络阵地上都应理智、负责,防止给外国以把柄达到破坏民族团结、分裂中国的目的.

(三)微信原创信息碎片化引发地方社会动荡

手机客户端的广泛使用率使得微信原创信息碎片化海量存在,突发事件现场微信录制信息的不完整传播,极大程度上会引发信息获取者的猜疑,而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性用户往往会对信息碎片化加以揣测界定,补充各类谣言论述,突显出微信环境下舆论平台的一个事实,碎片化的信息使得“平民”的话语权力更为微弱,并由此造成了相当一部分人对于话语权的放弃,转而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给境内外分裂势力以可乘之机,利用信息碎片化添油加醋在微信用户圈内有目的有意识地隐秘扩散,导致信息散乱,加重信息污染,降低了有效信息的识别度.特别是互联网上信息更新速度很快,信息有了一定的数量积累之后,整个信息传播系统很容易造成紊乱.这些信息中,真假混杂,同时作为辨别力有限的获取者而言,对微信容易产生盲目性依赖,很难在众多信息碎片化中识别有效信息.导致一些无明确价值立场的微信用户产生偏激行为引发社会动荡.

四、微信环境下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应对

(一)民族地区政府权威信息即时发布

③面对突发事件,公众首先需要的是及时、公开、客观、公正、全面与可信的报道,是对事实真相的披露与揭示,只有这样,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才会形成日趋正面的互动,共同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④李克强总理说:“权威发布跟不上,谣言就会满天飞”.没有正确的言论引导方向,错误的观点必然就会滋生泛滥,只有及时有效地权威发布并公之于众,才能避免谣言扩散、影响公众视听.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之后,地方政府要有意识民族地区的敏感性和民族舆论的产生的重大连锁反应.在按预定的应急程序机制启动后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上报、沟通.举行即时的权威信息发布会稳定情绪化舆论情绪的发生,利用好论文范文媒介网站、微博,特别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实时信息发布.要更加注重微信公众平台反舆论战场的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是目前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接收速度最快的媒介之一.同时,政府应联合第三方微信公司,及时介入信息发布与引导工作,疏导、抵制、屏蔽舆情蔓延.

民族文化传播:西藏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主办的传播团结发展晚会

(二)建立健全微信民族舆情网络监控及法律法规

国家已经先后制定发布了五十多部关于互联网监管的法律法规,对促进互联网的监控、打击网络犯罪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现在网络科技的发展迅速,在互联网通讯的管理中我国的法律法规明显处于滞后阶段,特别是隐秘、快速传播媒介的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存在的漏洞为境内外分离势力进行舆论引导、传递不良信息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政府应当重视多角度出台、完善法律,利用完整的法律体系来规范网络舆情的内容.基于微信传播的复杂性和虚拟性,在法律手段之外政府必须联合腾讯论文范文建立微信实时监控体系,专业专人专办,建立科学的微信舆情监测系统势在必行.此外针对网上民族舆论的特点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对微信传播中涉及民族评论内容的监管.在某种程度上微信民族舆论的传播需要将宏观的互联网法律体系具体细化到微信传播管理中来,细化到民族舆情监控中来,要有与其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例如实现对微信用户的实名验证、诚信监控、不正常言论监控等.如此更可有效的对网络民族舆论进行控制,进一步完善微信传播的法律监管力度,共同营造和谐健康的民族团结社会氛围.

(三)利用微信平台加强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

民族文化存在的差异化见解是网络传播中民族情绪或是民族舆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短时间内的刺激则是民族舆论舆情的催化剂.因此面对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要建立和谐的语言环境促进民族关系的健康持续发展,民族之间团结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就有必要让广大民族干部和民众了解我国现行的民族理论有民族政策,增强民族责任感和认同感.因此在全国上下不断学习民族理论与党对民族的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必须要运用好如今为大众所接受的传媒平台,形象生动地深入开展系列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的基本通识教育,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尊重彼此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与腾讯论文范文深入合作赢得企业的全方位技术支持,充分利用好微信公众平台传媒,营造多样的微信学习互动环境.除了传统的图文模式,要注意避免官腔放下架子,结合当下传媒为大众所接受、喜闻乐见的多元化信息形式,打造创新互动式民族政策微信传播主战场.

(四)借助传统媒体有效提升微信民族舆论可见度

论文范文社、人民日报、论文范文电视台以及民族地区地方党报、电视台等主流权威媒体纷纷开设微信公众平台,在传统的权威传媒地位,拥有极高的民众认同度.在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案机制里地方政府务必与传统媒体精诚合作上下统战,做好微信信息把关人、监督人.杜绝为吸引点击率断章取义发布新闻标题,人为设定受众阅读想象空间.在应对微信传播中的碎片化的信息关注舆情走向方面.政府应借助统筹传统媒体把握舆论走向,引导碎片信息走向合理有利局面,特别是淡化民族政治色彩,缓和民族网络情绪.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应设立相关的评论平台窗口,统战统筹意见领袖,保证涉及民族评论可见度,减少碎片信息在微信中的隐秘传播.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②李雨原、羽策:《境外各路人紧盯中国网民》,《国际先驱导报》,第478期,2009年07月20日

③徐全亮:《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策略》,载《阴山学刊》,2014年4月 第27卷 2期

④李克强:《权威发布一旦跟不上 谣言就会满天飞》,《环球时报》,2015年8月17日,第1版.

参考文献

[1]李雨原,羽策.《境外各路人紧盯中国网民》.《国际先驱导报》,第478期,2009年07月20日.

[2] 徐全亮.《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策略》.载《阴山学刊》,2014年4月 第27卷 2期.

[3]李克强.《权威发布一旦跟不上 谣言就会满天飞》.《环球时报》,2015年8月17日,第1版.

作者简介

汪德敏(1992—),男,海南,法学硕士研究生,单位: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政策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总结:这是一篇与民族传播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

民族文化传播引用文献:

[1] 文化传播论文题目大全 文化传播论文标题如何定
[2] 近几年文化传播参考文献 文化传播参考文献有哪些
[3] 文化传播论文大纲范文大全 文化传播论文框架怎么写
《微信环境下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探析》word下载【免费】
民族文化传播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