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美国芝加哥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课堂”考察——基于跨文化交际目标

主题:中文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1

简介:适合不知如何写中文汉语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中文汉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中文汉语论文范文

中文论文

目录

  1. 一、芝加哥大学开展汉语教学的历史考察
  2. 二、“第二课堂”是芝加哥大学汉语言文化教学的显著特色
  3. 中文:能显自然根本智普贤王如来祈愿文 中文汉语版
  4. 三、基于跨文化交际目标的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课堂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北京100083)

摘 要:考察美国芝加哥大学开展汉语教学的历史、具体教学模式与成功经验,并就芝加哥大学开展基于跨文化交际目标的汉语教学“第二课堂”的深入分析,提出要解决对外汉语教学中个体需求的多样性、差异化、复杂性,就必须在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侧重语言技能训练的第一课堂之外,构建起利于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满足不同交际目标的、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并将之作为适应新时期国际汉语教育发展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变革创新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课堂;课程;芝加哥大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2-0116-04

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持续升温,在美国,在政府倡导与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地位得以进一步强化,汉语已被列入美国最急需语言人才的关键外语(critical languages)之一,汉语学习者的数量得到稳步增长,汉语教学亦在美国大学、中学与社区蓬勃开展起来.

众所周知,对外汉语教学包括语言要素教学和语言技能训练,语言要素教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教学;语言技能训练则包括听力技能、会话技能、阅读技能、书面表达等技能训练.而对外汉语教学目的也经历了从上世纪50 年代初至70 年代后期基本上是以培养汉语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为教学目的,到从上世纪70 年代末至现在确立的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的转变[1].因此,汉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意义乃在于以汉语为*,帮助外国学生了解中国、熟悉中国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

如何实现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的互动、结合和协调发展?如何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实现跨文化交际?这是目前我国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在国内教学的经验和在美国高校从事汉语教学的体验,以美国芝加哥大学为考察对象,对此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芝加哥大学开展汉语教学的历史考察

芝加哥大学创立于1891 年,其中文课程则滥觞于1936 年.最初,开设中文课和中国研究的HerrleeCreel 先生出版了一套教科书“Literary Chineseby the Inductive Method”,共三册,即《孝经》、《论语》和《孟子》.Herrlee Creel 先生将《孝经》1 799 个字中的388 个不同的汉字作为教学的起点,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每个字的起源和意义,要点是学会字义和语法,从而掌握整个语言.芝加哥大学最初即建有商学院(1898 年)、法学院(1902 年)和东方研究所,芝加哥大学编写的最早的中文课本是关于文言文的,显然也是因为当时的学术研究而聚焦于古代中国[2].

几十年来,芝加哥大学的中文教学历经了“为学术研究而学中文”、“为战争而学中文”、“为经济而学中文”三个历史阶段,也走过了“归纳法”、“经验法”等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历程[2].

2000 年以降,随着中国经济和全球化的急速增长,芝加哥大学选修中文的学生人数增加了三倍多,越来越多主修经济的学生开始选择过去往往只是主修历史、人类学、语言学的学生才选修的中文课.而汉语教学的内容也不断得以拓展,更加着眼于文化的交流与接受;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法的运用,也呈现出芝加哥大学独特的气派.基于汉语教学70 多年的深厚积淀和丰富经验,秉持“益智厚生”的校训,随着芝加哥大学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汉语教学的理念、条件、模式亦日益明晰而成熟,这主要表现为:

1. 论文范文的师资及学习条件

芝加哥大学拥有一个设施先进完善,可以教授50 多种语言的语言中心,由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教授外语.中文组的教师们也大多毕业于中国国内的北大、北师大等著名大学,并在美国获得了与语言教育有关的学位.语言中心有着语言教学及学习的现代化设备,为学生们课内课外的活动提供了物资的保障.在那里学生可以和母语为中文的助教练习会话,拥有独立的视听间学习语言,还可以使用录音录像设备完成短剧拍摄等活动.

2. 课型设计合理完备

中文教学设5 个年级,包括零起点班、双语班(教授华裔子女中文)、中级班、高级班,以及为中文水平很高的本科生、研究亚洲及中国文化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的高级汉语班等.分班调配、课程结构、教材使用、教学模式选择、教学进程安排、实践及语言测试等各个环节无不设计精当.

3. 课时量有保证

选修中文的学生们每天都有1 小时的中文课,这一课时量在美国的中文教学中也是相当充足的.课时量的保证,让学生们的中文学习能够快速进步.

二、“第二课堂”是芝加哥大学汉语言文化教学的显著特色

与上述基于课内教学的优势比较,异彩纷呈的“第二课堂”乃是芝加哥大学汉语言文化教学的显著特色,也是芝加哥大学中文教育的最大亮点.

众所周知,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在芝加哥大学的汉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生们学习中文的主要阵地,丰富的第二课堂和活跃的校园文化却是汉语学习极其有益的重要方面,是构建起汉语言文化教学大厦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1. 第二课堂展开的具体形式

在芝加哥大学,已经形成了惯例,每周四中午都有一个小时的“中文桌子”(CHINESE TABLE),学生和老师一边用餐,一边用中文自由交流.参加者除了学习中文的学生,有时还有对中文和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学生,也为今后选修中文奠定了基础.

一年级设有“中文短剧”(VIDEO PROJECT)等特色活动,学生自己创作中文小剧本,拍中文短剧,然后向大家展示.这种中文电影小品制作每年都评奖(被大家称为中文课的奥斯卡,奖杯的样式也与奥斯卡的“小金人”一样).一年级中文助教课的设立也是很有特色的,它让每位同学在课外每周都有40 分钟时间与中文母语者对话,及时练习课堂所学内容.

其他年级也都有中文短剧表演、演讲、研究报告会等丰富的活动.老师们设计了学生的一系列“小项目”,如采访中国人,用中文开模拟学术讨论会等等,帮助学生在听说读写多项技能之间搭建桥梁,获得在中文语言技能方面的全面提高.

至于校园网站上的“CHALK”,很多美国大学叫“blackboard”,更是丰富多彩、意趣横生.这是新的科技条件给中文教学带来的重要变化,以利用电脑和网络实施中文教学.在课程的网页上有新型的阅读材料,还有一些视听练习也放在各门课的网页上,供学生使用,并与老师互动学习.美国学生对写汉字感到很困难,但是对拼音和使用论文范文掌握较好,近几年来学生在写作上进步很快,即与用电脑打字有一定关系.

中国始终是学习中文的最好课堂,“芝加哥在北京”暑期班的开设,使很多学生有了到中国学中文的机会.“芝加哥在北京”运用了全新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在教室里通过教科书学习词汇和语法,另一方面在完全的中文环境中向中国人直接学习中文.其中设计了一个特别的项目叫做“采访北京人”.这是在课外完成的一个综合性的语言习作,包括准备中文问题,提问和记录得到的回答,以及最后用中文写成文章并在课堂上报告.学生采访的人,有国家的法律工作者,也有摆摊修自行车的人,有年轻的商店售货员,也有80 岁的退休人员.听了课堂报告的北京的老师们说,报告不但反映了学生们在语言能力上的很大进步,而且在内容方面也很有思想,充分体现了文化关注和文化理解.

到北京参加暑期班的学生们还到北京五道口服装市场购物、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以及到中国家庭参观、与中国人面对面地交流;观看少林功夫表演、皮影戏、中国杂技等中国文化表演项目也是常见的项目.经过暑期班学习的学生,在中国的语言学习提高特别快,回到芝加哥大学他们都能跳级进入更高的年级,这跟丰富的课外活动以及融入中国的文化环境是有密切关系的.

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可以说多种多样,不胜枚举.而且学生的参与也是主动积极、态度认真,师生配合默契,实际成效显著.

中文:能显自然根本智普贤王如来祈愿文 中文汉语版

2. 着力发挥第二课堂“文化引导”平台功能

课外语言实践活动是学生运用汉语的重要机会.要更好地使用汉语,没有中国文化做底蕴是不行的.特别是欧美,与很多亚洲国家不同,学生选修外语没有强制性观念,主要根据个人兴趣,这就更加凸显了“文化引导”的重要性.现在芝加哥大学每年都有约200 人在选修汉语,这在芝加哥大学的外语选修课中是名列前茅的.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日益提升,中国文化也日益成为学生关注的兴趣所在,发挥“文化引导”功能,即可在中文教育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第二课堂则是一个发挥“文化引导”功能的最佳平台.

芝加哥大学设有一个东亚语言文明系,有一个研究资料丰富的“东亚中心”,还有2010 年6 月刚刚成立的孔子学院,聚集了一大批研究亚洲及中国艺术的优秀学者及相应的研究机构.层出不穷的中国文化艺术活动也不断在芝加哥大学上演,形成了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 mbAlunWen.net.例如,很多节日里都会有中国艺术团体来大学演出,中文班的同学们更是积极参加汉语桥的比赛活动,热衷于中文演讲、演奏中国乐曲、表演中国舞蹈、唱中文歌、表演中文小品、相声等等.

这里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每个新年,芝加哥大学剧院都要上演一场长达数小时的多幕剧,这是由华人学生组织发起的,由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到2011 年,已经连续举办了15 届,每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9 年演出的剧目是改编自吴宇森导演的同名电影《天堂口》,中国的场景、服饰、人文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于旧中国的上海,只是他们的台词是英文的(这样方便吸引更多的美国学生了解和接触中国文化);2010 年的主题更让人震撼,名为《翔》,讲述的是奥运飞人刘翔的传奇经历.2011年的剧目则是《花木兰》.这么多中国化的主题在芝加哥大学的舞台上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集中展示,剧目主题深刻,演员表演到位,整个演出极具文化感染力,深深吸引了芝加哥大学的莘莘学子,他们被中华文化所深深地打动.这项活动已成为芝加哥大学校园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 第二课堂运用的目的

芝加哥大学在汉语教学中着力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与其整体教学课程体系设计、教学目标实现是密切相关的,第二课堂的运用合乎其目的性,即帮助学生在“接受性技能”(听和读)和“生产性技能”(说和写)之间搭建起桥梁,获得中文语言技能的全面提高,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实践层面的语言交际能力.

芝加哥大学汉语教学第二课堂活动是在汉语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活动的内容、方式与活动的组织、过程控制等,无不与提高学生的美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息息相关.事实上,丰富多彩、富于创新、注重内涵的第二课堂正是芝加哥大学汉语言文化教学的鲜明特色,第二课堂与汉语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以跨文化交际为目标的芝加哥汉语教学的整个体系.

三、基于跨文化交际目标的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课堂

沃尔夫冈·布列钦卡将“教育”概念定义为:所谓教育,就是人们尝试持续在任何一方面改善他人心理素质结构,或者保留其心理素质结构中有价值的部分,或者避免不良心理素质形成的行动[3].如果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现象,教育实践主要以“目的—手段”的结构所呈现,即它总是要不断地以教育为手段达到所追求的教育目的[4].教育目的即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研究教育实践问题,主要应针对的也就是教育目的和教育手段.在规范概念的意义上,教育目的意指一种规范,它描述了一种设想的有关一个(或多个)受教育者的人格状态或人格特征,它(或它们)不仅应该成为现实,而且教育者还应该通过教育而有助于他(或它们)的实现[4 ].

长期以来,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一直是对外汉语教育界探讨的主要问题,而所设置的教育目的不同,也直接制约或影响着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过去,我们也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近年来又加之篇章,这只是就语言本身而言.现在看来,似应在功能和话题的导引下,更加关注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即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5].这种转变一是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这一教育目的的重新界定,二是在此目的观照下教学手段的必然转变.

在上述“目的—手段”的结构中,如果把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篇章在内的语言知识的传授,视为第一课堂必须关注的重点运用手段,那么,第二课堂恰恰是关注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学习者的情感态度的有效手段,亦即有效提高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相关因素的必需手段.在这里,如果说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必要补充,毋宁说第二课堂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必需组成部分,是与第一课堂拥有相等地位、功能的必需环节.

从跨文化交际出发,无论从语言教育理论,抑或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处理好结构、功能、文化三者间的关系,使整个教学交际化,是构建新的汉语言文化教学模式的重点,而语言技能的训练,必须与交际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则是这一新模式的关键.一个难点在于,不同的交际活动对语言交际能力有特定的要求,“一个人学会的语言只是其中为了他在社会上发挥作用所需要的那些部分”[6].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个别教学被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代替,这种情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不例外.因此,要解决语言教学中个体需求的多样性、差异化、复杂性,就必须在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侧重语言技能训练的第一课堂之外,从实际需求出发,因材施教,构建起利于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满足不同交际目标的、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中国的语言学家们从实践中意识到,在信息化时代,汉语教学从内容、方法到手段,都应该有所变革,有所创新[7].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相继探索过不同的课程、课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基于跨文化交际目标的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课堂亦将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不断完善,日趋成熟,真正变革创新成为适应新时期国际汉语教育发展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有赖于国际汉语教育理论研究者、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者的共同努力,而芝加哥大学基于跨文化交际的汉语言文化教学第二课堂成功实践,则是这个国际汉语教育范式创新的很好借鉴.

参考文献:

[1]程棠.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友琴.芝加哥大学中文教学73 年回顾[J].国际汉语教育,2009,(4 ):3-8.

[3]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唐莹.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赵金铭.国际汉语教育论文集[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

[6]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7]许嘉璐.未央集:许嘉璐文化论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中文汉语论文范文写作参考研究。

中文引用文献:

[1] 中文汉语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 论文格式文档
[2] 中文学位相关论文题目 中文学位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3] 经典中文本科论文题目 中文本科论文题目如何定
《美国芝加哥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课堂”考察——基于跨文化交际目标》word下载【免费】
中文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