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李安源:不作老凤作雏凤,别有清声清老声——黄惇先生的问学书艺

主题:中国书法家论坛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0

简介:适合书法书坛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书法书坛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书法书坛论文范文

中国书法家论坛论文

目录

  1. 中国书法家论坛:【超级视频】[南潮北风]中国书法高峰论坛——刘正成演讲《中国书坛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下集)

李安源

在黄瓜园里,黄惇先生学识渊博,观念深刻,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他多少都心存几分敬畏,敬其为人刚直正派,畏其目光如炬不容沙砾,说话更是放言直陈,不留馀地.研究生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对待黄先生,开题要请,答辩要躲.都认为,开题请黄先生把关,会少走些弯路;但是答辩欲在其眼底过关,却必经三昧真火锤炼一番.在学风日下的学院里,没有黄先生的论文答辩,注定是波澜不惊、一团和气、其乐融融的大团圆结局.

黄先生这种个性,我是闻之已久.那时我还在安徽,便听书法界朋友津津乐道他的逸闻,谈他对有些地方书坛的偏见,谈他对某些官员的傲慢,可我对书法一直是门外汉,对书坛的江湖也不甚了解,更不知黄惇是何方神圣,但是对其锋芒毕露的性格,倒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是别有因缘,后来我报考南艺美术学院硕士博士,两次都被调到先生主持的艺术学研究所,并与他结下师生之缘,于是对他的了解渐渐深刻起来.

从而也得知,被先生得罪的人,大抵有两类,一是学无根基,在论文答辩或职称晋升上的碰壁者;一是心术不正,打着艺术幌子,实作蝇蝇钻营之事者.对于前者,先生尚留几分宽容,事后很少谈论.但是那些人品卑劣之徒,无论其地位多高,艺名多高,在他眼中,真是半文不值.

盖先生耿介名高,其性情柔逊的一面,却少为人知.这便是抛开俗务的他,待人接物则分外真挚、旷达与温馨.记得北京奥运开幕那晚,我在他家观看现场直播,先生与师母茶水点心款待,招呼得舒贴.夜深稍困,先生忽将一靠枕塞我背后,虽不言语,却见得几许融融暖意.举凡我随他治学那几年,每遇困惑至其府上,不仅深感其礼节的周到,更能体会他诲人不倦的授业论文范文.当其谈兴一至,则不拘礼数,不计光阴流转,天南地北聊得痛快,图的是师者的一番自得,而听者则如沐春风,疑云尽散,出门顿觉天高地阔.

人之情趣既高,生活中也处处雅人深致.每到冬春代替之季,他家楼上楼下则摆满各种盆花杂卉,幽香袭人.

一日清晨,我登门拜访,黄先生正立于餐桌之旁,修剪一束凋零的白色玫瑰,一支一支地将外层枯瓣轻轻剥去,露出的花苞竟然娇嫩如玉,插入一只仿古陶瓶中,清淡之姿透着古雅之味,敢情是怡情的绝色了.先生笑问:“像不像八大山人的《瓶花图》?” 我微笑点头.先生书斋坐久,阅世益深,益发入世从容,朗朗如清风明月.凡与先生交接者,尘垢粗鄙之气,多消融于光风霁月中而不自觉也.

黄先生尝自刻闲章一方,云“八面来风”,概自谓艺学无专一师承,转益多师也.他的书法根底,固然有其家学渊源,但是那个时代的书法审美,多为碑学思潮笼罩,故而当其眼界渐开,便逐渐认识到帖学才是中国书法的正轨,也就将那些陈旧的观念一一扬弃.私以为,先生书法审美观念的形成,很大部分得益于对书史的浸淫与梳理,特别是对董其昌论书观念的深度参悟,使他摆脱了由技至艺的障碍.故我做学生期间,最爱听他讲书史与学书观念,皆能自出机杼,妙论迭出,令听者无不心斋洞开.先生论书,本非就书论书,或喻之以理,或方之以物,禅机妙喻,总能切中要害,真正做到启人心智.这些带有普遍规律性的艺术义理,耳提面命既多,于我的绘画实践也是有很大助益的.

在当代书坛,先生素被视为帖学书风的代表.这也正是他长期以来的书法创作,在帖学经纬中寻找自我定位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体现了他倡导回归帖学正脉的艺术旨趣.先生作书,以行草见长,在风格上形成了一种精妍遒丽的强烈面貌.他的行书,结字精雅,章法疏朗,徐徐然如明月照林,别有一种隽逸灵秀的书卷之气.其草书则气贯韵满,苍润遒劲.取势转折顿挫,皆灵活跳脱,如疾雨跳波,淋漓酣畅,纯是抒写胸臆.然究其书风渊薮,则不惟二王一脉笔法的馀绪,其结字上接米襄阳,逐其雄而舍其犷;下取王孟津,追其力而去其野.

是故先生以运斤成风之笔,游刃米王风姿之间,拆骨肉现己真身,尽脱古人牢笼.其行草以妍寓涩,使谨者见其跌宕风姿,旷者见其雍容法度,俨然自成一家也.

相较先生书法,我更能从其印章中获得乐趣.在我案头,长置其印谱二册,闲暇之馀品味片刻,便能从其印文谐语中获得艺理的启迪.先生治印,以雅化青花押独步天下,他从明清青花押隽永的形式美中汲取营养,在结构、笔意与边框上皆有取舍,取其率意,去其粗鄙,化野为文,化俗为雅.其印疏密简繁开合自由,结构论文范文,具有一种俊雅文秀的独特面貌,一洗近代印坛的大力神怪之风.细忱当今丹青里手,不论行家戾家,凡钤先生印者,皆可涤去一层俗气也.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先生除了以书法篆刻立身之外,尚有一手好笔墨,虽不轻易示人,却也别有一番风韵.其所画山水,笔墨精醇笃厚,比起眼下许多山水画的团团墨猪,他的画则骨法挺立,显然多了一层古意.

概而论之,黄先生艺术之论文范文,不惟善于感物起兴、触类旁通,如其做学问一样,于无疑处生疑,于无津处问津,擅于蹊径外寻得一隅胜地,此正如其自谓:“不作老凤作雏凤,别有清声清老声.”

在世人眼中,黄先生的成就是多面的,同时也伴随着他狷介耿直的性格给人以不同的印象.然不论喜欢或不喜欢他的人,只要谈到他的书艺与学术,心底没有不生敬意的.

黄先生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对书史、印史的整理与研究.与一般书法史家相比,先生长于历史观照与义理分析,其眼光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与当代性.如他对清代以来碑学风气的廓清,与对回归帖学原点的倡导,皆立足于当代书坛现状,不作无的放矢.先生指出,当代书法创作的乱象之源,是因为至今没有走出清代以来的碑学审美误区,他认为,有清一代的碑学审美趣味本身无咎,然其越俎代庖,以一叶障全林,则造成了晚近以来中国书法体系的严重断裂.于是他的使命在于“跨越清人,突破清人的笼罩”,“必须将清代由观念所造成的技法进行清理”,从而“对那些碑派之外的中国书法的优秀传统(即帖学)加以恢复与重建,这样我们就有方向了” .

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具有的超越性力量.黄先生清醒地认识到,近百年来,中国人在外忧内患的挤压下,逐渐对自身的文化优势失去信心,同时也失去了文化超越的勇气、能力与理想,转而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中纠结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共同接受的典范,这在绘画、书法艺术上尤其突出.故而先生在其史学研究中,便是怀着这种理想,尤其注重从文化超越的角度去研究那些开一代风气之人物(如赵孟頫、董其昌等),研究他们超越时流的艺术实践,开一代新风,从中阐发经典重建的价值与光辉.

中国书法家论坛:【超级视频】[南潮北风]中国书法高峰论坛——刘正成演讲《中国书坛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下集)

由此回观黄先生的艺术道路,从中更可窥见其理论与实践的圆融.一个没有理论支撑的艺术,就像一个偏离艺术的理论一样,注定了残缺.而他能够不偏废一方,使二者交相辉映,已然是其过人之处.但有时候我又想,像先生这样人格独立、思想敏锐,又深具历史情怀的学者,称之为艺术家未免单薄,他那宏观的历史视野与思想意识,注定了与那些沉浸在论文范文塔里的学者、伊甸园里的艺术家不同.他的艺术创作,自然是真而纯的游艺自娱;然其问学道路,实在是多了一层原道正纬的思想境界.先生虽非史哲上的思想者,但其立足书法一隅,在学风上激浊扬清,于艺潮中正本清源,堪称这一代知识分子的良心.

总结:为您写书法书坛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参考文献。

中国书法家论坛引用文献:

[1] 中国科技论坛查重率15%
[2] 中国科技论坛查重
[3] 优秀书法本科论文选题 书法本科论文标题如何定
《李安源:不作老凤作雏凤,别有清声清老声——黄惇先生的问学书艺》word下载【免费】
中国书法家论坛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