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一个94岁老人的人生回忆

主题:美国童子军学校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1

简介:适合不知如何写学校童子军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学校童子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学校童子军论文范文

美国童子军学校论文

目录

  1. 美国童子军学校:电影公嗨课108:非洲残暴童子军

据家谱记载,我们居住在东盘粮村的马姓人家,祖籍原在陕西省米脂县,是明朝嘉靖年间迁徙到山西孝义的.经过数百年繁衍,到我父亲这一代时,马家已是上百口人的大家族.

父亲马鸿勋,字绩斋,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做过农活、泥工,当过学徒.后经营土地、商店、手工业.主持村政时,为人正直,急公好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抗战期间,支持刘明子女参加革命,被誉为坚决抗日的开明人士.

生下来不久,父亲给我起了个乳名,叫随意,后来自己就应着“随意”二字成长、成熟起来.我的母亲,名叫武殿卿,是个农家女,典型的贤妻良母.她虽没有读过书,是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但她具有独特的见识和坚强刚毅的性格,处变不惊,从不爱哭哭啼啼,一生也做过些很不平凡的事.

启蒙教育

我在童年时期有幸受到了良好的学校启蒙教育.东盘粮两级学校是我的母校,就在这所学校里,我不仅学习文化、锻炼身体,还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这所学校原为私塾,民国初期改为学堂,后又改为国立学校.到1930年,我父亲创办了高小班,定名为东盘粮村立两级学校,为全县仅有的八所完小之一.那时候是不兴女孩读书的,但我父亲非常开明,规定了男女合校,还动员村里的人把女孩子送上来,但那时山西农村既封建保守又很贫穷,最后也仅有几名女生报名入学.

学校设在村北的真武庙内,占地七亩,由教学区、西操场、农艺园地三个部分组成,有教室、阅览室、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运动场、厨房,还有个旧戏台可以利用.

我记得那时的学校教育,就很注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每天下午三节课后,都有一两节文体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文娱方面有戏剧、歌舞节目排练,体育方面有单杠、滑梯、跷跷板、篮球,田径活动等.学校还经常利用星期日组织学生到野外远足,同时结合自然课的教学,采集昆虫、野花、树叶做标本.山西同蒲铁路通车时,学校还组织我们去参观蒸汽火车,至今我还记得,我们农村娃娃对什么都感兴趣,一听说要去看火车,又都没有见过,大家高兴得一出校门就开跑.老师赶紧大喊,排好队慢慢走,路还远着.那时看火车要到县城,距村里还有十五里路,老师让我们省着点劲.第一次看到火车,大家都很兴奋,黑乎乎的一个庞然大物,很是神气,同学们嚷嚷着还要爬上去看个仔细,但被老师制止了.

学校也很重视文明礼仪教育,校门口安放有一面很大的整容镜,学校要求每个学生进校时首先要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样子是否仪表整洁、神态庄重,再想想自己是不是诚实勤奋的好学生.这体现了学校的宗旨和校风,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注重学生品德教育,在“九一八”东北被日本占领后,镜框两侧用楷书工整书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勤奋学习,艰苦朴素”,下联是“读书救国,洗雪国耻”.

小学时期的老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至今都还记得教过我的老师的名字,有杨礼周、曹荫柏、张得仁、张明晶、武凯等,还有一位女老师,叫冀瑞芝.那时老师的工薪很低,最高的12元,最低的8元,他们工作很辛苦,但特别认真敬业.

女老师冀瑞芝是我当时最崇拜的,她教我们音乐、绘画和手工课,不仅手巧,嗓子也特别好,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喜爱,她经常是一身典型的三十年代女知识分子的装束:齐耳短发,上穿白色短衣,下穿素色长裙,从不涂脂抹粉,也不戴耳环首饰.但在我的眼里,印象更深的是她做起事来跟男教师一样,并受到他们的尊敬,她的多才多艺,她的能干,她的言行举止,都给当时村里的妇女,特别是给我们女学生幼小的心灵树立了论文范文知识女性的形象,我非常敬慕她.

中学时代

来汾阳铭义中学上学,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也是我第一次大开眼界,看到外面的世界,加之以后我在这所学校所学的知识,和受到的良好教育及锻炼,使我一生受益匪浅.

我还记得第一次上英语课出的洋相,教我们英语课的老师是一位蓝眼睛黄头发高鼻子的大个儿美国人,我已记不起他的名字,他进教室之后学生照例起立鞠躬就座,然后他开始哇啦哇啦起来,完全是英语,学生一句也听不懂.于是大家都目瞪口呆地看着他.见我们没有反应,老师有点发急,又高声说了些什么,学生们依然不知所措,有个调皮的男学生突然说了句“二不愣”(山西话,意思就是傻瓜),顽皮的学生们立即附和喊起来,洋教师睁大眼睛学着学生们的话“二、不、愣?”他洋腔洋调的中国话,引得全班同学顿时哄堂大笑.

那个时代中学生要参加童子军活动,童子军最早源于1907年在英格兰海岛上举行的一次实验性户外营地活动,组织者把十几岁的男孩子弄到野外进行生活和军事训练,弥补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不足,目的是发展孩子的自我意识、冒险精神和好奇心,增强孩子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种活动深受青少年喜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教育模式,很快在全世界风靡起来.

美国童子军学校:电影公嗨课108:非洲残暴童子军

我们的童子军课,是由体育教师身着童子军军官服来上课,他就是童子军的教官,学生们也一律穿上学校统一制发的童子军军装.刚开始课程有些类似于我们现在学校的军训,主要是学习立正、稍息、正步、跑步、卧倒等基本军人姿势和动作,以及战地救护等.后来童子军又开展了一些户外野营活动,提倡同学们去发现教室外的世界,学习野外生活的技能和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我还记得,我们去河谷野营.清晨,我们整队出发,背着行李徒步到河边,在河边的树林里烧饭、练习救护伤员、学习如何使用三角巾和绷带包扎伤口,当晚就夜宿在树林里,次日再返回学校.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所学的军事知识技能在我参加革命队伍后,都派上了用场.

我还好奇地去看过教会办的妇女学校,这所学校就在铭义中学左侧,校址简朴而窄小,但办得不错.学生都是些已婚的年轻家庭妇女,教学内容主要是家政学,包括如何理家理财,如何布置房间搭配颜色,简单的烹饪和缝纫裁剪的技术,以及制作各种儿童玩具的手工艺.这些内容对于家庭妇女来说非常实用,很受欢迎.

回忆我的中学时代,我从农村走进县城看到的学到的东西很多,这对我的一生改变很大,不仅使我学到了知识,受到了良好的素质教育,得到了独立生活的锻炼,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接受了抗日爱国的进步思想,对我后来走上革命道路,以及我整个人生都有极大的影响.

南下四川

南下开始了,我带上小米从汾阳乘坐马车出发,经孝义到介休与大部队会合后坐上了火车.我们乘坐的是军用“闷罐车”,车厢里都是南下的军人.儿子是第一次坐上火车,显得特别兴奋.他穿着一身小军装,又可爱又淘气,大家都来逗他玩.他高兴地在人堆中乱跑乱串,一刻也不停下.火车要开动时, “闷罐车”的车门被关上了,车内光线一下暗了下来,儿子就哭闹起来,大喊“快开门啊,我要看外面.” “快点开门呀,我看不见了.”这时,幸好有他老子同行,才让他安静下来.

我们很快到达古都西安,部队正在修整准备翻越秦岭进军四川,我们在西安停站休息了数日,我和儿子都是第一次来到大城市,新鲜的东西和事情很多,我记得儿子最感兴趣的是电灯和汽车,一到晚上他就要大人抱着他去摸发亮的电灯泡,而且闹着非把电灯取下来玩.电灯泡一取下来屋里就黑了,他又闹着要亮,于是就把灯泡安上,晚上就这么反复折腾.

部队在西安经过整编后开始南下,老米随十八兵团先遣部队先走了,我被分配到兵团妇校工作,妇校直属兵团政治部,为团级建制,政委是卢泽西,我担任宣传部长,该校学员都是随军的干部家属,大多带有孩子,学校的基本任务就是搞好干部家属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家属的文化和素质,并负责她们的生活管理.

妇校驻扎在离宝鸡市不远的小镇上.我们住的是民房,睡土炕,晚上用蜡烛照明,天一黑儿子就闹开了,大喊大叫,快把电灯打开呀,怎么电灯都不在啦?在西安市,他认识了电灯,觉得电灯又亮又好看.但这里根本没有电,哪里有电灯呢?道理都跟他讲不清,只好由着他了,一直过了好几天,小脑子才把这事忘了.

那时还有一件小事,让大家也高兴了好一阵子,就是部队后勤部的军用卡车从四川广元拉回来一些桔子.由于我们都是北方人,又在那个年代,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桔子,大家看着又大又新鲜的红桔子,都不知道怎么吃.还是开车的战士做示范,教大家.桔子是四川的好水果,水又多又甜,最受小孩欢迎,妇校里的一大群“小军人”闻风后都来抢.政委一看,连忙下令说: “把桔子按人头分,由大人照管,不能让孩子们一次吃多了啊.”

进入成都

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了.

1950年1月中旬,十八兵团妇校接到命令,要立即开拔,南下四川成都.校部用了几天的时间准备行装和途中物品,组建汽车队、工兵队、炊事班等.那时正值寒冬腊月冰天雪地,全体人员乘坐军用大卡车行军,车子上装了顶棚,车轮备有防滑铁链,每个人都身穿棉军装头戴棉军帽个个裹得严严实实.

我们这支车队浩浩荡荡从陕西宝鸡出发,沿着老川陕公路南下.蜀道素有“难于上青天”的“美誉”,大家有思想准备,但沿途公路遭到国民党军队在撤退时特意破坏,不仅险要,而且到处是坑坑洼洼,还时有塌方,特别是到了秦岭、剑门关一带,更是弯多路窄,随时需要工兵先行探路进行修复,车队一路停停走走,行进得很慢.

我们的车队翻山越岭走了七天,才进入四川地界,来到了另一个天地.“巴山蜀水”是我在初中地理课本上读到的,那时很向往这个美好的地方.我们刚刚翻越过寒冬积雪的秦岭,一下山就看见满目的青山绿水,心情为之一振,长途劳顿顿时烟消云散.田野间在冬季也有青苗、蔬菜,农家院坝掩映在茂密葱翠的竹林中.农家的房子是土木结构,房顶盖有厚厚的稻草,有门无窗.由于做饭烧的都是茅草木柴,室内被熏得很黑.更奇怪的是家家的厨房都与厕所、猪圈连在一起.上厕所最危险,稍不留神就可能掉进大粪坑.一路上,我们看见男人们在田地间劳动时头裹白布头巾,身穿单薄的蓝布长衫,腰间还系着条布围巾.这些都完全不同于北方农村的景色与习俗.

车过广元、江油,向南嘹望,是一望无际的川西大平原,成都很快就到了.我们进城后,先来到成都北校场军营报到.

在我想像中,四川是天府之国,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一定十分美丽繁华.但经过战乱的成都,那时却显得十分破败.街巷狭窄,道路不平,沿街的民居、铺面都陈旧简陋.市中心是古蜀皇城遗址,有一座三个门洞的城楼,城门前是一对大石狮,城楼后是明代的古建筑“明远楼”.皇城的背后是阴暗而污秽的贫民区,低矮的竹棚连成一片,拥挤不堪,乌烟瘴气.穿城而过的金河、护城的御河都是臭气熏天的污水沟.市区的交通工具仅有黄包车(人力车)、架架车、鸡公车,偶尔也会看到几辆自行车.拉车的人衣衫褴褛,都光着脚.当时成都给我的印象还有:工厂少、茶销多、乞丐多,特别是气候阴冷、潮湿多雨,让我们这些从北方来的人一时很难适应.那时,国民党撤退后残留在四郊的逃兵土匪不时骚扰百姓,社会治安很乱,经济十分萧条.

初来成都正值冬天,看见年长的男男女女喜欢闲坐在街边聊天,许多人都用双手捂着个小竹篮架在*间,经打听才知道那是一种取暖用品,老百姓叫“烘炉儿”,外壳用竹编成,内装小瓦钵,钵内盛有烧红的木炭柴灰,用以取暖.

进入成都后,我奉命从部队转到地方,在成都市妇联任宣传部长.

我庆幸自己的一生.

总结:主要论述了学校童子军论文范文相关参考文献文献

美国童子军学校引用文献:

[1] 新颖的计算机学校论文选题 计算机学校专业论文题目如何拟
[2] 技工学校教育方向论文选题 技工学校教育毕业论文题目怎样定
[3] 容易写的技工学校语文论文题目 技工学校语文专业论文题目如何拟
《一个94岁老人的人生回忆》word下载【免费】
美国童子军学校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