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语源学论文范文参考 语源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语源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5

语源学论文范文

语源学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语源学论文范文参考:章太炎語源學理論研究
  2. 第二篇语源学论文样文:《文始》研究
  3. 第三篇语源学论文范文模板:《释名》考论
  4. 第四篇语源学论文范例:章太炎《新方言》研究
  5. 第五篇语源学论文范文格式:杨树达训诂研究

★100篇免费优秀的关于语源学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作为语源学方面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参考的免费论文范例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语源学论文范文参考:章太炎語源學理論研究

封章太炎先生的研究已涉及到他的方方面面,而成果也可谓汗牛充栋.本文当试对章太炎语源学理论造行研究,此裸题属於章太炎捂言学的范畴,而封章太炎的研究阴始最早且持续最久的即是他的语言学.经过百年的时间,封章太炎捂言学的研究理应进入既全面又深入的陪段,而封他语源学的研究也应呈现出這种状态,但由於章太炎捂源学的相关著作构思之精妙、理论之创新、说解之深奥、内容之充盈,所以读通并理解并非易事,加之章太炎的音转理输多被人所葫病,使得许多学者封以《文始》为代表的章太炎捂源学理输有先入为主的负面印象,从而尊致还没阴始研究它就已经排斥它.正因为以上诸多原因,所以现在学衍界封章太炎捂源学的研究呈现出魔而不深的状况,这的确是可惜的、也是不公的.鉴於此,本文试图对章太炎的捂源学理论进行一次全面探索.

本文封章太炎捂源学理论的研究有如下特点:第一,从章太炎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他相关学术思想与主张(包括经学和史学),分析他把小学从经学的附庸独立出来,并最终形成独立的汉语言文字学的必然性.同时总结章太炎以语源学作为其小学研究重点,并试图通遇此来唤醒人们爱国激情,避免亡国亡种危险的原因所在;第二,封章太炎的语源学理论探用抓重点的方法,著重研究了章太炎的转注舆假借理论、燮易与孳乳理输、右文学说、声韵的划分及音蒋理输,徒而避免以偏概全、不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同时在研究各理论时,不是进行单一的、共峙的分析,而是把几种语源学理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并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同其他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发现章太炎捂源学理论的来源和发展胍络:第三,本文在研究章太炎捂源学的理论实践时,主要选取《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和《文始》作为封象,其原因有二:一为这雨种材料关系密切,在章太炎的语源学体系中具有代表性和傅承性,二为系统研究这雨种材料的人甚少,而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的则更少.我们分析了雨者在击联同源词实的异同并探讨其背後的原因,以通遇具体的实例来研究章太炎的语源学理论,从中来发现他理论的成就舆不足.第四,运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封章太炎关于某些字本羲的判断和封部分同源词的繁联进行证寅或证伪.同时利用汉藏捂系中的亲属语封章太炎的捂源学研究进行佐证.

本文的结论主要有如下几点:一、《蒋注假借说》201组蒋注字中,在《笔记》中直接出现的有158组,占78.6%;其中羲同类133组中,《笔记》直接出现的有100组,占75.1%;羲近类12组中,《笔记》直接出现的有10组,估83.3%;羲相反或相封类56组中,《笔记》直接出现的有48组,估87.2%.二、章太炎韶为的蒋注是建立一个声韵的类别,隶属於这一类别中的字共有一个藉根,这一语根的读音稱作声首;同时隶属於这一类别中的字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羲.三、章太炎的假借理论中加入了符号假借和形容假借(表现形式为重言双声叠韵),然而问题有二:(1)引申不应入假借;(2)符号假借、形容假借在实隙操作中出现分类的失误.四、在研究章太炎的燮易与孳乳理论峙,我们比较了黄侃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燮易与孳乳的单独用例和综合用例,归纳了变易、孽乳同形、音、羲三者的关系(详见第三章“表八”),又归纳了燮易、孳乳的发展屠次(祥见第三章“图八”、“图九”).五、在研究章太炎的右文学说时,我们比较了割师培的相关理论,发现有三:(1)章太炎并没有完全否定右文说;(2)章太炎批判了右文说不合理的地方;(3)为了避免右文说的极端性,章太炎采取摒案的态度,亚以因声求羲的办法研究捂源以及燮易孳乳的规律,但结果欲走向了“无所不转”的新极端.六、以《成均图》为代表的章太炎音蒋理输多被人诟病,但我们发现章太炎音转理论的出发点是为训诂学、语源学服务,故不必纠结於部舆部之间的对转关系是否精确,而是通过韵转来因声求羲,从而探讨汉语的语源和发展规律.七、总结了章太炎捂源学理输的成就舆不足,成就表现在创新性、系统性、理论性、傅承性、质疑性、高速性等方面;不足表现在封部分同源词分析错误、封甲骨文基本持否定态度、关于语根的建立设想和操作有问题、部分概念出现模糊性和混杂性、以《成均图》为代表的音转理输多被人诟病、部分语族的组成过於鹿大和梭杂等.

另外在论文中,我们还提出了“前捂源”、“後语源”等相封“语源”而出现的新概念,以此封“语源”、“语源学”造行更为精确的定羲.

第二篇语源学论文样文:《文始》研究

章太炎先生《文始》一书是中国语源学史上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要著作.《文始》以初文、准初文为系联基点,以声韵为经纬,在章太炎转注假借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变易”、“孳乳”两大原则,将具有同源关系的字词系联在一起,从而展示出汉语词汇的规律性和系统性.然而长期以来,对《文始》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学界却是褒贬不一,且负面评价占主导.为此本文试图对《文始》进行全面考察,以期重新认识《文始》在语源学研究上的价值和贡献.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全文的绪论.学界关于《文始》的负面性评价引起了我们的研究兴趣.我们梳理了章太炎生平概况及其在语言学上的贡献,指出章太炎既是清代古音学之殿军,又是现代“汉语言文字学”之鼻祖.《文始》的主旨在于“明语原”,其声韵根据为章太炎所定的上古声母二十一纽与古韵二十三部,其理论基础为章太炎的转注假借理论,并以“变易”、“孳乳”两大原则贯穿全文.我们梳理了学界围绕着初文、准初文的设立,《文始》的方法论,章太炎古音系统及音转理论等问题的争议,特别探讨了关于《文始》排斥甲骨文的问题,我们认为章太炎到晚年对于甲骨文态度已发生变化,开始承认刘铁云最早所得的甲骨并非伪造,其未吸纳甲骨文研究成果主要是基于章太炎的治学态度和学术背景.此外,我们讨论了《文始》版本、语音语义检验体系的选取及具体的研究步骤.

第二章以《文始》中提出的“初文”、“准初文”为研究对象.我们对“初文”、“准初文”的定义予以了考辨,特别对第三小类准初文即所谓“声具而行残”形声字予以了质疑.继而首次全面准确地还原了《文始》中章太炎所谓的510个初文、准初文的完整面貌,并对其分布予以了研究.我们对初文、准初文的形体结构类型予以全面考察后,发现章太炎指明了类型的初文、准初文之中有11处类型分析有误.此外,从字形和字义角度,借助出土文献等材料考证出有18个不符合初文、准初文的标准,故最终符合标准有492个.在此基础上,制成了《<,文始>,初文、准初文表》,

第三章从语音和语义两方面来对《文始》九卷所系联的5910个字词进行语源学上的检验.经考察,我们发现其中具备语音通转关系的字词有5398个,占总数的91.3%.在语音筛选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再次用语义标准进行检验,剔除其中语义系联有误者,最终保留下来的才是语音、语义皆具有亲缘关系的同源字词.据统计,共有5157个,占总数的87.3%.由此可见,章太炎《文始》所系联的同源字词大多数还是较为可靠的.这也充分反映了章太炎倡导“形音义三,皆得俞脉”的方法论在《文始》中得以成功应用.

第四章研究了《文始》同源字词的语义关系及语义派生类型,指出《文始》同源词之间的语义亲缘关系有语义相同、语义相反相对、语义相通等类型.《文始》语义派生类型则分为孤立式、连锁式、辐射式和综合式.

第五章为全文结语.对全文提出的观点予以了总结.

第三篇语源学论文范文模板:《释名》考论

本文主要从语源学的角度对汉代刘熙《释名》(以清人王先谦疏证本为依据)进行了考证研究.全文共分六章,前两章讨论了《释名》的作者、成书年代,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详尽分析归纳了《释名》的选字、编排体例和训释条例.中间三章是本文的主体和重点,主要从理论、方法、实践三个层面深入探讨刘熙《释名》所做出的成就与贡献,也分析了它的失误和局限.在理论方面,刘熙首次提出“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的语源学思想,强调语源是客观存在的,是可知的,并提出了“事类”的概念,不仅将先秦时期的名实之辩真正推向了语源学的领域,而且发展和深化了先秦朴素的语源学思想.同时,刘熙通过归纳事物命名的理据类型,系统而深入地揭示了汉语语词的孳生规律.与之前及同时代人比,刘熙的语源观不仅非常鲜明,而且相当具有先进性.《释名》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据语词的音义线索推源,据语词的符号线索推源,据语素的意义及意义关系推源,据方言线索推源,据文化礼俗推源,据天文、地理、历史传说等推源,据事物的特征(包括形状、颜色、声响、原料质地、位置、功用、性征、数量等)推源等等.方法丰富多样,体系初具雏形,为后代的语源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为现代语源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声训而言,正是由于《释名》的大规模集中使用,才真正将它纳入语言学范畴,才使之成为一种推源方法,并且在运用上发展和完善了声训推源法.文章认为,《释名》在语源研究方法上的成就与贡献,是《释名》的主要价值所在.对于《释名》语源研究的具体结论,本文运用现代语源学提供的方法逐条进行了验证,结果是:在声音上,1298条声训有1161条具有相同相近的关系,占89.37%,其余的或声纽相同相近,或韵部相同相近,声和韵都相隔的非常罕见.

第四篇语源学论文范例:章太炎《新方言》研究

章太炎《新方言》在汉语方言研究史、汉语语源学史以及中国语言学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学界多关注章氏的《国故论衡》、《文始》,而对《新方言》的评价一般是印象性、概括性的,缺乏对《新方言》具体而系统的专门研究.本文以章太炎《新方言》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汉语言文字学方面的成就与局限,并思考现代语言文字学的相关问题.此选题具有重要意义和开创性.我们从《新方言》中切分出1466个今语词(同词异字计为一个词),216组同词异字,以穷尽性调查为手段占有了大量的材料,这更是以前的研究未做过的,具有独创性.我们从传统汉语方言学、现代语言学、海外汉语研究三个角度来考察《新方言》在汉语方言学史上的地位,因此本论文研究的角度全面而新颖.

本文将《新方言》和以《汉语方言大词典》、《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为主的各种方言文献对比,统计并分类考察了《新方言》中未被《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的词语或词语的义项,被《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但仪有《新方言》作为孤证的词语,和《汉语方言大词典》所收词音义皆同但不以《新方言》为书证的词语,列出了《新方言》中今方言词语的同词异字表,并订正了《汉语大字典》、《汉语方言大词典》一些立目、释义、书证方面的讹误,举例说明《新方言》考本字、同词异字研究对《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等方言文献用字的参考作用,因此本文在《新方言》的进一步研究和《汉语大字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的修订等方面具有实用价值.


https://www.mbalunwen.net/dajjemi/094010.html
本文预期的目标是,对《新方言》的今通语与今方言词汇作出统计分析以评价《新方言》在方言词汇研究方面的成就;对《新方言》的词源考证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以见《新方言》在语源学方面的贡献;对《新方言》的词汇比较进行分析以见其对汉语词汇系统性特点的揭示以及其对现代语言学的启发;对《新方言》的语法虚词研究进行考察以见其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成就与局限;整理并分析《新方言》语音描写与比较的术语、方法与内容,以见以《新方言》为代表的传统方言学在语音记录与研究方面的成就与局限;对《新方言》中今方言词的同词异字全面统计与分析,以进一步考察《新方言》在方言词汇调查方面的成就并给汉语方言词典的编纂提供材料和方法论方面的参考;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与成果考察《新方言》求本字的方法、成就与局限;最后,从传统方言学、现代语言学、海外汉语研究三个角度来考察《新方言》在汉语方言学史上的地位,并给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本论文基本达到了这些目标.

语源学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源学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5000字函授毕业论文、2500字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语源学方面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语源学论文范文题目
本文在如下几个方面开创和深化了对《新方言》的研究,以具体、全面、深入地评价《新方言》在汉语方言研究史、汉语语源学史、中国语言学史上的贡献与局限: 1、第一次对《新方言》的今语词汇进行穷尽性分析与考察,以全面、具体地考察《新方言》在方言词汇调查方面的成就.《新方言》中今语词(包括今方言与今通语,不包括民族语)计1466个(同词异字计为一个词),其中今方言词语(有明确今方言地点的词语)770个,今语、今通语、通语词计685个,方言兼通语词11个.此外,少数民族语词3个.古、今语词(包括古语、今通语及今方言,其中兼为古语、今通语或今方言词者只计为一个词)共计2470个.《新方言》在《汉语方言大词典》中作第一书证(首证)的有221例.按方言系属来统计,《新方言》中今方言词除“南方”语词7个、“北方”语词14个之外,其他系属计15种,词语770个.按地名统计,《新方言》描述今方言词的地名有5类计167个,共出现1303次;其中古国名族名、少数民族名、外国名有10个,共出现162次;其余皆为今方言地名.所以《新方言》方言调查范围无论从地域还是从方言系属来看,都几乎遍及全国.

从相关文献来看,《新方言》对汉语方言研究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据抽样统计,《新方言》材料的28%所涉及的方言文献达147种.各地方志与《新方言》在《汉语方言大词典》的同一词目下作书证者达284次,而这些文献大多数皆在《新方言》后并受它影响.

在评价《新方言》的方言词汇调查成就时,我们证实了《新方言》对三类共13口个方言词的描写的正确性: 第一类是《新方言》中未被《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的词语或词语的义项,共计173个.

本文第二章考察了其中的35个,其中27个词语或词语的义项得到了印证,加上本文第四章《<,新方言)的同词异字研究》24个被印证的词语或词语的义项,共51个未被《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的词语或词语的义项的正确性得到了证明.第二类词是《新方言》的词语的音义与《汉语方言大词典》所收词语音义相同或相通但《新方言》未被《汉语方言大词典》作为书证者,共计25个.第三类词是《新方言》中虽被收录在《汉语方言大词典》中但仅为孤证的词语,共计328个,第二章考察了其中的1基个,本论文第四章《(新方言)的同词异字研究》考察了4才个,这样,共计5琴个孤证的正确性得到了印证.

2、结合《新方言·,自序》和一l正文中的材料,本文第一次对《新方言》推词源、求本字六例所反映的语言文字规律以及章氏对汉语语源学的研究进行了考察

第五篇语源学论文范文格式:杨树达训诂研究

杨树达训诂远绍乾嘉段、王,近被时彦乡贤沾溉,又受西方语源学影响,取得了很大的训诂成就,被时人称为“神州训诂学*”,但相关的研究并不理想.本文第一次系统、深入研究杨树达训诂的理论和方法、成就和局限,以期说明处于语言学转型时期的杨氏训诂的特点,并通过杨氏训诂材料的整理,为当今的语源、训诂研究在理论、方法上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以杨氏形义观、音义观、语义观及其在训诂中的运用作为阐明杨氏训诂的主体;以杨氏的语法修辞观及其在训诂中的运用说明杨氏训诂虚实兼治的特点;通过和章太炎、沈兼士、黄侃等三者的比较,说明杨氏训诂的时代共性和个体特征;从古籍整理、辞书编纂和文史研究等三方面举例说明杨氏训诂的应用;最后从形义之学、音义之学、语义之学、虚实兼治、专书训诂等五个方面概括了杨氏训诂的成就,并从宏观角度指出杨氏训诂的局限、以札记的形式从微观上提出了本文的商榷意见.

全文分“绪言”等九个部分,约20万字.

这是一篇与语源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

语源学引用文献:

[1] 最新语源学论文选题参考 语源学论文题目怎样取
[2] 语源学相关论文参考文献 语源学外文文献怎么找
[3] 语源学论文提纲 语源学论文大纲如何写
《语源学论文范文参考 语源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语源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热门语源学相关频道
有关于语源学毕业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