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开题报告 > 文章内容

大一德育论文范文参考 大一德育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大一德育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30

大一德育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大一德育论文范文参考:论高校德育校本研究
  2. 第二篇大一德育论文样文:当前我国高校公民素质教育研究
  3. 第三篇大一德育论文范文模板:摄入社会不公信息与大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关系及德育对策研究
  4. 第四篇大一德育论文范例:德政之分与德政之合
  5. 第五篇大一德育论文范文格式: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研究

★100篇关于大一德育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大一德育相关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写作提供大一德育相关优秀论文范文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大一德育论文范文参考:论高校德育校本研究

德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德育研究力图攻克的难关和始终难以解决的难点.德育理论源于德育实践并指导实践的开展,以确保德育目标的实现.近些年来,我国德育理论界通过世界关注、传统回归和现代创新,在前一种理论体系“还没有足够时间在实践中生根”就义不断创新德育新理论,在德育目标、德育本质、德育功能等诸多方面开展百家争鸣,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生活德育理论”、“生命德育理论”、“生态德育理论”、“生本德育理论”等,开始重视德育在物质、制度和理念等全方位构建,反映了德育人学研究的走向.

但任何德育的理论研究最终还是要回归实践的验证,要不然,德育始终想“一个能用健全的双腿走路的人却拄着拐杖走路”一样,只有象征意义而没有实质意义.仅仅持有德育的知识、理念和思维并不能令德育发挥作用,只会加剧社会对德育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争论.德育研究要想取得新进展,需要在研究中回避两类问题,一是就理论谈理论,或者借用时髦的命题或哲学思辨直接和德育实践中的复杂现象挂钩,生搬硬套政治学、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另一类是仅停留于经验研究之上,缺乏科学定量分析和理论概括.这两类问题,都忽视了对德育学科中间层次的研究,没有建立起德育学的中层理论.在理论和事实结合上,缺乏内在的必要的场所,“应把一般经验升华上去,把一般原理渗透下去,在这两方面的结合上,建立这种上下之间的中层理论.”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问题意识”和“交义学科视野”,尽量回避传统研究中只关注单个学科及其发展的“体系取向”,而以德育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和着眼点,深入研究对象实际,在具体的对象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研究解决问题,同时,在大量的问题研究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研究视野.

校本研究是面向“问题”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校本”概念在国外兴起,发展的原因是人们对教育领域中与工业化运动相匹配的“工具和技术理性”的批判和反思,主张回归到教育实践中.风靡全球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所提倡的社会现象“多元”形态、“之中心”、“反对同一,崇尚差异”等思想极大地增强了教育界对“校本”理论的认识程度和运用决心,校本运动在国外教育界蓬勃发展.80年代“校本”理论传入我国并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究其原因,85年我国中小学校开始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校长负责制的推行以及学校办学自主权日益扩大,成为“校本”进入教育研究视线的先决条件,而95年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成为校本实施的直接动因,“校本课程”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指标.从源头考察,“校本”能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得以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发展促进了人的个性张扬,教育激发了社会对人的创造精神的高度关注,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日益扩大的张力使得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转向具体的学校实践,校本成为教育振兴的巨大实践.

基础教育领域的校本理念能否为高等教育服务,能否为高校德育研究作用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就目前看,“效果危机”正成为高校德育的严峻现实,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则进一步强化了危机,教育部16号文件中提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少数学校没有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①文件还提到,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探索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实践是德育实践和德育理论研究亟需攻克的难题,校本研究的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效果导向为高校德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人学理论为基础,着眼当前德育研究范式转换的趋势,运用德育学科交义的视野,引入和使用基础教育领域“校本研究”理念,开展德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旨在面向具体高校用学校的方法解决德育实效性问题,为学校德育实践的开展提供范式指导.论文从三个步骤分五个部分展开,三个步骤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逻辑陈述论证,即首先回答“是什么”,介绍并指出基础领域的校本研究可以为高校德育所用,也即校本研究的高校德育研究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德育校本研究进行了界定,讨论了高校德育校本研究的内涵;其次回答“怎么用”,对德育校本研究的主体和方式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基于校本研究的特征和德育实践的需要论述了方式方法实践取向的特征;第三步着重回答“使用效用”,阐述了德育校本研究对现实的推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别展开.理论层面德育校本研究推动了德育理论研究的发展,包括德育观、德育范式、德育模式及德育队伍等;实践上,论文选取了具体的学校为例,对校本研究在具体学校德育实践中的开展步骤、方式方法、表现形态及具体效果进行了现实分析.

论文第一部分为绪论,阐明研究背景,表明德育校本研究的研究原因,并对研究的现状及本文的构想进行阐述.“问题即研究”,德育研究亦是如此,本章从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新环境、新情况出发,着眼于当前德育理论研究中关于德育价值观的人本转向、德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趋势,着眼于德育环境中高等学校的异质性竞争及德育工作者的专家化、职业化要求,着眼于德育对象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及德育如何发挥最大效益的问题,提出并引入基础教育领域的校本概念,开展高校德育校本研究.在引入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本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难点和创新点等基本研究构想.

论文第二部分为基本理论论述和概念界定,回答了德育校本研究是什么的问题.本章认为,关于校本研究在高等学校的研究和运用在目前只是刚刚破土的嫩芽,在显示其勃勃生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有关校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在高校尚未达成共识,没有取得较为一致的认同,比如虽然已有研究者将校本理念引入高等教育的一些领域,但至今尚未有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领域校本研究的内涵和运用方法.研究高校德育校本研究,首先就要回答什么是德育校本研究,高校德育校本研究的内涵和属性是什么这样的基本问题.文章在深入分析校本研究概念的基础上,首次对高校德育校本研究的概念作出一个相对明确的界定,对其内涵做出揭示,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其特征,并对其进行分类,为高校德育校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考察打下基础.

论文第安部分主要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即德育校本研究开展的主体和基本方法.研究主体及方法的确定是开展研究的基本前提,德育校本研究的主体可从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分别界定和阐述,就目前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设置而言,学生工作部或者学生工作处是当前德育校本研究的组织实施单位,就个体而言,德育工作者范围较广,目前主要为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一线学生工作者,本章从辅导员的角度给予阐述.德育校本研究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基本遵循了校本研究的一般方式方法,但又充分结合了德育研究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校本德育研究的基本取向,即践行务实有效、倡导方法多元、尊重本土知识和关注累积渐进.本章实际上提出并论证了普遍意义或者基础教育领域的校本研究方法在高校德育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可行性及其表现的特殊性,是校本研究理论从抽象到具体的阐述.

论文第四部分从理论维度回答了德育校本研究对当前德育理论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本文来源和论述都是基于德育范式转换的历史背景,范式研究一直是德育研究中争论的焦点问题,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德育研究者用“范式”来衡量德育发展水平.随着对德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德育研究范式也得到更深层次的研究.范式创新不是范式重建和革命,任何一种范式都是对前一种范式的继承,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新范式实际上都是对前一范式的改良,或者是前一范式的拓展.本部分从四个和德育范式密切相关的维度,阐述了德育校本研究范式对当前德育范式的历史转型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基于德育观和德育范式的决定和被决定关系,本章首先论述了德育校本研究对德育观人本化演进的进一步推进,并提出了德育校本研究下德育价值的平民化取向;从德育范式转换的角度,基于当前德育范式的人学趋势,阐述和论证了校本研究范式和德育人学范式的本质契合,德育校本研究具有人学范式的基本特征,是人学范式在具体学校中的实践范式;从推动教育管理模式变革角度,德育校本研究进一步推动了校本德育管理,而德育管理的校本化也必然会反过来促进德育校本研究.最后,从德育校本研究的实施主体,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维度,论述了德育校本研究对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推进.

论文第五部分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阐述了德育校本研究在具体学校中的运用,从实践维度回答了校本研究的实践模式和表现形态,也从侧面证实了实施效果.校本研究主张,学校中的问题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解决,要讲究问题的设计、操作的程序、成果的总结等.德育校本研究视野中值得研究的“问题”,一般包含学校中的问题、现实中的问题、相对稳定的问题、关键问题和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等.本章从校本研究“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逻辑特征,对校本研究如何在具体的学校中开展和实施进行了论述.论述以叙为主,摆案例、讲方法、论实效.如何“基于学校”,本章从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详细剖析,对学校和学生的特点、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体把握,重点在发现问题.如何“为了学校”,本章从德育校本研究运行的机制体制角度开展了研究,实际上是从管理如何确保德育校本研究开展的可能性和高效性角度进行论述,列举了学校在保障德育校本研究开展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办法,从顶层设计到中层管理再到后续评价激励,全面保障德育校本研究在学校中的顺利进行.如何“在学校中”本章从校本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角度,通过对校本文化的内涵挖掘,最大限度发挥校本文化的德育资源对本校学生的德育意义.本章从整体上力图为德育校本研究展现一个具体情境,也是德育校本研究的实践案例分析.

高校德育校本研究承认德育是一项复杂系统,多样性、复杂性是理解、阐释和建构校本德育的基本出发点.德育校本研究尊重和提倡德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承认德育范式的整体转型、德育观念的历史变迁、德育发生的客观规律,而不是只承认简明性、惟一性和模式化,德育校本研究的实施和完成具有不可精确控制和计算性,但它确实体现了德育从科学范式向人文范式的历史转向,这种转向表明了学校德育研究在方法论层面的进步和提升,丰富了德育理论研究的内容和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切实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篇大一德育论文样文:当前我国高校公民素质教育研究

当我们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而推波助澜的时候,当我们为高校教育改革而殚精竭虑的时候,当我们为当今大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掉进所谓“后现代”的陷阱而忧心忡忡的时候,众多有识之士的思维触媒愈益汇聚到一个焦点上,那就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问题.大学生作为我国公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公民素质的高低,不但支配着其一生的实际生活方式,而且影响着全社会公民素质的发展方向.可见,当代大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因此,对高校公民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思考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以高校公民素质教育为研究主旨,为求比较客观地把握当前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现状,探究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并为高校实施公民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可操作性的对策.沿着从理论到现实,从原因到对策的逻辑路线,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厘清公民、公民素质、高校公民素质教育概念的含义以及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本文的“公民”是指:在*社会的基本社会关系中充分体现人的基本属性,自由、自主、自决地参与公共事务,享有法定权利、承担法定义务、具有与其身份和地位相适应的品性、态度和德行的个人.本文的“公民素质”是指:公民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员,在与国家、社会和其它公民的关系中理解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独立做出判断与选择,并付诸行动的知识、意识价值观和技能.本文着重考察了大学生如下的公民素质:在公民与国家关系维度中有爱国素质、政治参与素质、规则素质、权利素质;在公民与社会关系维度中有独立自主素质、社会参与素质、勤俭素质、自强素质;在公民与公民关系维度中有友善素质、诚信素质、合作素质、宽容素质.本文的“高校公民素质教育”是指:国家通过高等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在校大学生所实施的,旨在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所必需的良好公民素质的教育活动.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公民素质教育与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公民社会之间的异同,以便于更清楚地把握本文的核心概念.这些概念的阐述与厘定为全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集体访谈以及参考相关调查成果等途径,比较客观、全面地掌握了当前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现实状况.基于笔者的问卷调查数据、个人与集体访谈信息以及学界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对当前大学生十二项公民素质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说明.我们发现,随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精神文明的推进与发展,大学生的公民素质现状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洪流中或多或少、或快或慢地逐步得到了提高.其总体现状体现出如下特点:(1)大学生不同公民素质水平有高低之分,相同公民素质的不同方面的水平也有高低之分.有些公民素质水平很高,如友善素质、规则素质;有些公民素质水平则比较低,如勤俭素质;还有些公民素质的不同方面也表现出高低不同,如权利素质、独立自主素质.(2)大学生的有些公民意识倾向与公民行为选择呈错位态势.比如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与独立自主行为之间、社会参与意识与社会参与行为之间就存在错位.(3)大学生的有些公民素质还处于不自觉、无意识状态,有待于提升到自觉、意识状态.比如规则素质、节约素质.

第三,具体分析了大学生的个体特征,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狭义)等环境因素在何种向度与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公民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在研究分析基础上,本文得出一系列结论,比如,性别仅仅影响着大学生在爱国、独立自主、勤俭、社会参与、友善的某些方面的表现,而不影响他们在其它公民素质方面的表现.同时,这种影响并不表现为女性就比男性差,而是各自有其好坏不均的表现;年级(大一、大二、大三)仅仅影响着大学生在政治参与、政治维权、独立自主、节俭、友善、诚信的某些方面的表现,而不影响他们在其它公民素质方面的表现.同时,这种影响不表现为年级越高,大学生的上述公民素质水平就越高,而是视具体方面而定;专业(人文社科管理类、理工农医类)影响着大学生多方面的公民素质水平.总的说来,在爱国理性、独立自主意识、勤俭、社会参与意识、友善、诚实素质方面,文科生较理科生有更好的表现.而在政治参与行为、独立自主行为方面,理科生较文科生有更好的表现;政治面貌(党员、共青团员、群众)对大学生公民素质水平影响不大.学生党员仅在国家个人利益观、政治参与行为、节约资源、友善方面比学生共青团员、学生群众有更好的表现;学校类型深刻地影响着当前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状况.总的说来,部属院校学生在公民与社会、公民与公民关系维度中的公民素质方面有非常好的表现,在公民与国家关系维度中的公民素质方面也有良好的表现.省属本科院校学生在独立自主、节约、信用、宽容等方面有良好的表现,而在爱国、权利、规则方面表现比较差.民办高校、高职高专学生在公民与国家关系维度中的公民素质有较好的表现,但是其独立自主、信用、宽容方面又表现得比较差;等等.

第四,提出了高校公民素质教育应当确立的教育理念,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以及一些有效的、可行的策略选择.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的路径有很多条,而高校公民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最重要的路径之一.高校要提高公民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应该树立*和实践的教育理念,遵循针对性原则、知识意识技能相结合的原则以及他养与自养相结合的原则,在具体实施中还应该加强如下几方面工作:(1)高度重视和认真实施公民素质教育,促进德育的现代转型;(2)加强民族精神培育,铸造大学生公民的“民族魂”;(3)加强法制教育,营造校园法制环境;(4)构建大学生有效参与机制,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5)搭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联系的立体通道.

第三篇大一德育论文范文模板:摄入社会不公信息与大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关系及德育对策研究

几乎所有的道德发展理论都认为环境是影响个体道德发展的外在变量.当代大中学生道德发展处在一个方便、快捷、易于获取的信息环境中,尤其社会不公信息容易从信息海洋中凸显出来,成为影响大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因素.我国正处于社会深刻转型时期,客观上存在较多社会不公的信息源,加上媒介传播的扩大化,使得大中学生容易、经常甚至大量接触社会不公信息.

本次实证研究发现,摄入社会不公信息与大中学生的道德发展存在显著相关,并且这种关系是复杂的、双向的影响过程.复杂表现在不同的社会不公信息对大中学生的影响不同,相同的社会不公信息对不同的大中学生个体的影响也不同.一般意义上,大中学生亲身经历或亲人经历的社会不公信息以及大中学生非常关注的社会不公信息对他们的影响较大.由于大中学生个体本身所处的具体情境、个体的人格特质、公平敏感性、家庭和学校环境等因素的差异,相同的社会不公信息对不同的大中学生个体的影响也会存在差异.另外,复杂性还表现在社会不公信息对大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即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都会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包括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双向的关系主要是说,一方面摄入社会不公信息会影响大中学生的道德发展,另一方面大中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也会影响道德发展的信息环境.前者比较好理解,在本文中也有重点论述,后者是指个体是社会总体的分子,社会环境归根到底是人构成的环境,理论上每个人都可能影响环境.大中学生个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绪以及道德行为通过人际关系影响他人,通过多种渠道(比如同学朋友之间的人际传播)传递给外部相关的信息从而作用于信息环境.同时,大中学生个体具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也会促使其对社会不公信息采取相应的态度,从而使客观的外在信息环境相对于不同个体打上了主观烙印.本次研究发现摄入社会不公信息可能对大中学生个体道德发展产生消极或积极的影响,消极影响包括消极的道德认知、消极的道德情绪以及消极的道德行为,积极的影响同样也表现在上述三方面.这反映出社会不公信息对大中学生个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心理弹性能力强的学生,摄入社会不公信息不仅不会对其产生消极影响,反而激发其争做好人、争取公正的积极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相反,对于心理弹性弱,缺乏支持性资源的学生,摄入社会不公信息更容易引发不公的道德认知、消极的道德情绪甚至反道德的行为.本次实证研究还揭示,“走后门”现象和教师不公行为对大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很大,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社会不公信息就在学生够得着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他们容易接触甚至亲身经历,另一方面是这些信息可能与他们的关系密切,令他们格外关注.

人们为什么在意或关注社会公正可以从多个角度解释.首先关注和追求公正体现人们对人类尊严及价值怀有的一种基本的尊敬.其次,公正通常与人们的利益相关,关注公正就是关注自己的利益.最后,公正能够满足人们多种心理需要,比如归属的需要、控制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等.

基于实证研究及理论分析,本文认为可以采取多层次的教育对策帮助大中学生应对社会不公信息的消极影响,在当代复杂的信息环境中促进其道德发展.首先是社会教育,这是一种广义上的教育,主要通过各种环境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大教育层面一是要改善社会信息环境,包括减少社会不公信息源,规范信息传播环境避免虚假社会不公信息的传播;二是要强化个体道德发展的社会实践,社会与学校相结合,建立利于学生道德发展的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三是营造个体道德发展的社会人际环境,它不仅是一种理解、宽容的社会人际环境,还要是一种人人可以成为道德榜样,人人愿意做道德榜样的文化环境.其次是学校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要强调教师行为公正,采用适合的教育内容、方法,以帮助学生形成恰当的公正观和培养学生独立的道德思考和批判能力,帮助他们构建道德品质.家庭教育是帮助子女有效应对社会不公信息,形成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深厚的道德情感,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的重要环节.最后是自我教育.一切外在的教育对策都要经过大中学生自己内在起作用,自我教育在应对社会不公信息的消极影响,达到道德的健康发展是不可或缺的.自我教育主要包括提升自我道德认知水平、情绪的自我调节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


https://www.mbalunwen.net/chaonengli/78555.html

第四篇大一德育论文范例:德政之分与德政之合

中国教育与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教育,在德育实践范式上呈现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分歧:中国德育范式中道德与政治紧密结合,而在西方国家中,道德与政治明显分离.当然这可能仅仅只是本文的一个假设.我们应如何认识德政之分、德政之合这两种德育范式的起源、理论基础、实践意义,以及德育范式中所蕴含的中西方教育、文化、社会的发展理念分歧

本文提出两个基本假设:1.德育范式是社会历史文化教育逻辑发展的结果;2.德育是社会关系在教育中的投射.

为了追寻德育范式背后的逻辑,本文从四个角度分别分析了德政之分和德政之合两种德育范式背后的哲学、文化、历史和社会逻辑,并最终回归到教育逻辑上.

两种德育范式背后的哲学逻辑主要是两方面:其一是哲学思维范式的差异,即中国孔子为代表的儒学的经验主义范式和西方苏格拉底为代表的理性主义范式,最终导致道德与政治的分合;其二是中国一直是道德与政治紧密结合的*型政治,西方则从马基雅维利开始,最终形成无涉道德的政治科学,形成道德与政治的分离.

在文化逻辑方面,中国德政之合的德育范式,其背后是社会本位、整体主义取向以及社会大一统文化;西方德政之分的德育范式,其背后的文化逻辑是宗教文化、个体本位道德观以及自由主义社会文化传统.

在历史发展逻辑方面,中国历史主要是一部统一的历史,统一的意识必然反映到现实社会之中;西方则主要是一部分裂的历史,长期的分裂同样将分裂意识渗透入社会文化中.如果说中国文化是维护中国文化的统一性,则西方文化强调维护独立的各国文化特点.

中国德政之合德育范式背后的社会逻辑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中国和谐发展的社会哲学;其二是中国强调正义为首位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前者强调政治在社会中的协调、发展能力,所以政治必然广泛进入社会各个层面;后者强调正义价值观,所以政治必须符合道德,这促使政治与道德紧密结合.西方德政之分的德育范式背后的社会逻辑主要也是两方面:其一是西方独特的动态平衡的社会发展哲学;其二是西方以自由为首的价值体系.动态平衡的社会发展哲学强调社会中各种力量的均衡,以及自由价值观的强势,政治作为社会力量之一,而不是社会的必然中心,这两方面促使西方社会中道德与政治保持距离.

在教育逻辑方面,中国德政之合的德育范式的教育逻辑主要有以下构成:1.行为主义的德育学习观导致中国德育强调德育内容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的德育内容必然潜意识地扩张到社会的所有层面,包括道德与政治;2.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社会哲学中是个人的小善和社会的大善的结构,这种环境中的教育难以拒绝政治在德育中的存在;3.强调主流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的中国德育,其目标指向社会和谐,而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就在于政治,这是政治在中国德育范式中存在的核心原因.

西方德政之分德育范式的教育逻辑主要有以下构成:1.建构主义的德育学习观,导致德育强调个体的自我建构,排斥外界灌输,政治也成为一种自由选择,这就排除了政治在德育中的地位和存在;2.自由主义的德育理念,强调教育中的政治中立,禁止现实党派政治进入学校教育;3.社会的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决定了政治成为社会中的必要的“恶”的存在,这种存在方式决定了政治在西方学校教育中的被排斥.

在对教育逻辑的分析中,本文提出中国德育基本理论主要有以下构成:1.个体学习善而向善、实践道德而趋近道德是中国德育的核心假设;2.个体从个体自我层面向群体、社会的道德扩展,是中国德育中个体的成长路径;3.道德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有道德示范的责任,是中国道德与政治相结合的核心理念;4.崇尚整体协调一致的德育,倾向于主导价值观,是中国德育的价值体系的基本特点.

德育范式的研究不能回避德育范式的差异对于德育实践的影响,本文认为,德育范式的差异对于个体、社会、国家以及德育研究都有明显影响,但还需注意的是,德育自身有着复杂系统的性质,不能用一种完全静态、分离的思维理解这种差异影响.

在德育范式对于个体的影响层面,德政之合德育范式对个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体道德与政治联系密切;个体在社会认知上习惯于系统化理解;政治的道德性压力的普遍化;德育对个体发展泛政治化的危险.德政之分的德育范式对个体的影响则在于:自由主义的道德思维范式;个体认知上政治与道德的分离;社会个体的共性趋于减弱;政治被视为一种现实主义的权力游戏.

大一德育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一德育文章 大学生适用: 10000字学士学位论文、8000字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大一德育科目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大一德育论文范文选题

德政之合德育范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于:社会统一性较高;政治具有道德自觉;社会对政治有较高道德要求.其不利之处在于:在这种社会中,政治具有沉重的道德感;社会的道德容易理想化;政治可能绑架拔高道德,因为政治与道德的一体,政治有着天然的服务于自己的倾向.德政之分的德育范式对社会的影响在于:政治被视为一种权力游戏;原子化社会;政治失去道德权威.其不利之处在于,政治的现实主义倾向导致失去道德理想,社会的共识可能被消解.

在德育研究的影响方面,德政之分的德育研究范式更为强调个体的自由,这种德育研究能够更为深入个体的德育发展历程;而德政之合的德育更为强调社会的整体发展,将政治教育视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赋予道德以政治使命,这种道德与政治一体或者紧密相连的德育研究范式,将更为重视社会的整体发展,社会的发展的健康度和凝聚力更强.两种德育研究范式在价值观的分歧上也极为明显,一种视自由为唯一的终极价值,另外一种则认为个体需要跟社会协调.

在探索德育范式的影响差异之后,本文试图思考道德与政治在德育范式中的限度与边际.因为道德在两种德育范式中都存在,其表现形式差异不大,所以两种德育范式的比较研究其最终差异点就在于政治内容和政治教育方面.德政分合的边际主要指德育范式中政治内部的划线,限度主要指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本文认为:道德与政治在德育中的边际主要由三个维度构成:其一是政治哲学应该是德育的构成内容:其二是现实政治不宜过多进入德育;其三是德育需要跟现实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道德与政治在德育中的限度构成主要也是三个维度:其一是政治教育不能取代道德教育;其二是现实政治不能用权力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道德的内涵;其三是德育不宜简单排斥必要的政治教育.

本文的最终研究结论主要如下:1.德育是社会关系在教育中的投射.德育有其自身的教育性特点,但不能忽视其社会性的必然构成.2.德政分合德育范式是社会历史文化教育逻辑的发展结果.德育范式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仅是教育自身发展的结果,还有着背后的历史、哲学、文化、社会的发展逻辑.3.德育没有先验的真理范式,中国德育范式有其现实合理性,西方德育范式并不具有先验真理性,德育的现实理性和判断标准是培育美德.德育范式有其背后的社会背景,不能简单的预设某种德育范式的真理性.

第五篇大一德育论文范文格式: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研究

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启示我们,教育行为的背后隐含着文化、社会和民族的意涵.教育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保存、传递和发展文化,对文化的选择主要是靠“课程”来完成的.“课程”对文化的选择取决于文化自身发展和人类对文化的理解和需要.不同民族的人群对文化的理解存在差异,因此,民族高等教育首先应该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通过教育使人适应环境,与周围的人、环境、文化和社会实现和谐共处,这样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教育具有民族性,应当因地制宜.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人疾呼“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创新的土壤”的背景下,民族高等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问题.其中,民族高校隐性课程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不可轻视.它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民族高校中开展和实施隐性课程既是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的手段,也是各民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相互了解、尊重、包容和欣赏的过程.

*民族大学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是中国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摇篮、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实践党*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验基地.每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特征,然而各民族在交往和互动中,难免会受到其他民族的价值观的影响,如何使他们在保留着自身文化习俗和传统的同时,又能够乐于共享其他民族文化呢通过教育,各民族学生在学习包括不同民族、文化和国别在内的多样性的同时,要持有对自身文化和民族的归属感,并应树立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意识,努力寻找和实践文化、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实现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和谐发展.

本文以*民族大学作为考察对象,探讨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的内涵、特征、功能,对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困境以及解决对策进行了讨论.全文由导论、正文及结语构成.其中,正文共七章.

第一章导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对田野点选取的原因和田野点的基本概况进行了描述,并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科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面梳理了国外、台湾和大陆有关学者的相关研究动态,此外,还简要介绍了本文所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在梳理国外、大陆和台湾学者们关于隐性课程的种神论述的基础上,以多元文化为视角,试图对目前学术界较少关注的民族高校隐性课程这一概念通过规范的实证进行界定,对隐性课程与第二课堂以及与显性课程进行了详细的区分.同时,在学科理论基础上,概括和总结了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独特的特征,并归纳了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的特殊功能.

第三章以历史发展为主线,从文化的角度对蒙藏学校、延安民族学院、*民族学院和*民族大学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隐性课程发展演变过程进行追述,试图找到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的历史谱系,并为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的现状研究提供历史经验.

第四章通过实证调查与分析,直观地、详细地描述和总结了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的发展现状.在民族高校这个多元文化场域中,各民族学生都有各自民族的文化背景,其隐性课程也表现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特征,因此,尝试性地将民族高校隐性课程总结为三个表现类型,即学校主导且学生参与的隐性课程、学生主导且学校监督的隐性课程和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

第五章分别从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四个维度,阐述了隐性课程相关主体的情感表达和自我认同,这也是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现状的延续.通过讲述各民族学生在民大课堂之外发生的真实故事,追忆民大生活中的那些人和那些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文化.

第六章,通过对田野调查材料的整理和分析,总结了*民族大学等民族高等学校的隐性课程的发展成就,但民族高校隐性课程在实施中仍存在诸如学校缺乏“跨文化敏感”意识、忽视内涵文化建设以及多元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不足;教师对隐性课程认识欠缺、缺乏多元文化育人理念、隐性课程的参与度不够以及自身多元文化素养有待于进一提升;部分学生的中国人“留学生”感觉、民族身份被淡化等问题.对每一方面都结合一个具体的个案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之上,挖掘出隐藏在其背后的主要原因.

第七章试图对民族高校隐性课程评价进行尝试性定义,对隐性课程的评价方法、维度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最后尝试把“利益相关者分析法”和“逻辑框架法”用于民族高校隐性课程评价中,以期为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的评价提供指导和经验的借鉴.

第八章以多元文化课程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四个维度寻找民族高校隐性课程建设的可借鉴之处,力求寻找和实践文化、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实现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和谐发展,并为中国高等教育隐性课程探索一条可能的进路.

最后是论文的结语.对全文予以概括、总结.

本文关于大一德育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参考文献.

大一德育引用文献:

[1] 大学大一德育学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大一德育专著类参考文献有哪些
[2] 大一德育论文参考文献推荐 大一德育论文参考文献数量是多少
[3] 大学大一德育论文大纲模板样本 大学大一德育论文大纲怎么写
《大一德育论文范文参考 大一德育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大一德育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