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材料概论论文范文参考 材料概论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材料概论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7

材料概论论文范文

材料概论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材料概论论文范文参考: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
  2. 第二篇材料概论论文样文:YVO_4:Eu纳米发光材料、石墨烯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 第三篇材料概论论文范文模板:民国大学中文学科讲义研究
  4. 第四篇材料概论论文范例: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
  5. 第五篇材料概论论文范文格式:中医古籍体例沿革与学术发展的关系研究概论

★本文收集了100篇免费材料概论论文范文,都是免费优秀的相关论文范文,可以做为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写作相关范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材料概论论文范文参考: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

本文以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为探讨对象,将视野聚焦于上世纪80年代初至2006年间,主要选择四十余所较具代表性院校的课程结构进行分析论证,力图揭示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存在的百衲衣式课程结构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课与课之间是碎片连缀,课程设置多为拼凑与堆砌,看不出贯穿其中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原则.由此,造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远离、甚至背离培养目标,出现课程教学目的不明、课程定位模糊、课程编制混乱的现象.全文由引言、正文四个章节、结论和附录及参考文献组成.

引言,着重就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关 键 词 界定、课题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努力目标进行综述,阐明的研究意义是以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依据当代教育理念提出的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主要在于对课程问题重新认识的主张,将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出现的诸多问题,直接切入到具体的课程结构案例当中加以论述,以期挖掘问题的本质.进而从探讨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百衲衣式课程结构不合理因素出发,厘清课程结构与培养目标、课程的教学目的,以及课程设置等诸方面问题的内外在联系,最终在全而发展观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理论上阐释清楚由培养目标到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系列课程的展现问题,以达到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目的,保证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围绕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论述,主要从追溯历史的角度,说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从孕育之初直至当代,一条错综复杂的教育之路绵延百年而持续至今.这不仅是形成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形态复杂多变的历史原因,而且是造成问题积重难返的结症所在.因而,要认识问题、揭示问题,尤其是要剖析问题,就必须从追溯、梳理其源头着手,从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把握早期图案教育的课程形态、工艺美术教育的课程特点和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变迁的基本规律,特别是从各类设计教育同质异构的课程变化中进行探究,以此作为论述问题的基本条件和事实依据.

第二章,围绕百衲衣式课程结构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指出课程序列结构本末倒置的问题,即表现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序列紊乱,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比例失调.这一问题在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由于缺乏相应的课程目标层级性的要求,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出现序列颠倒,表现为课程课目、课程内容难以看出先行、平行和后行的序列关系.又比如,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配置,由于有一种习惯性的“主副课”思维观念作祟,同样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形成两类课程的设计比例严重失调,进而在课程设置上,又是一种序列结构上的本末倒置,表现为技艺课程不仅课目繁多又庞杂,而且课时比重过大;综合课程无论是课目还是课时却少之又少,导致课程知识结构序列的严重倾斜.

二是指出课程基本结构支离破碎的问题,即表现为课程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互割裂、课程的逻辑顺序与要素组合缺乏衔接.比如,不少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出现课程教学目的模糊、课程头绪过多、课程内容太乱、功能无从把握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对课程结构不甚理解所导致的结果.尤其是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与市场密切相连,所面临的新知识、新技术、新领域、新问题,较之其他长线学科专业而言,要具体得多、敏感得多,可以说变化不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再加之,艺术设计教育界长期存在着对课程结构的模糊认识,一味强调专业的个性化特征,致使多数院校是根据自身教学资源设课或设计课程,这就造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多停留在封闭的自循环系统之内,出现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严重脱离实际需要、脱离学科前沿,甚至是低水平重复,反映出来的便是课程的基本结构支离破碎.

三是指出课程类型结构模糊不清的问题,即表现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划分不明、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性质难辨.比如,不少院校在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只注重罗列各种各样的课程课目,而忽视对课程课目的分类说明,以及对学生选择课程的目标指导.尤其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设置,始终处于划分不明模棱两可的状态;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相互作用,不仅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有效的重视,就是在各个院校制订的教学计划或课程大纲中也存在着两类课程性质难辨的问题.

第三章,围绕形成课程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进行阐述,这是对上述提出三个方面问题进行的原因剖析,指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历史、现实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所致.

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早期设计教育的最初形成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脱胎于清末民初的新式美术教育;二是直接师承手工艺作坊的师徒制传授教育;三是以日、德等国早期设计教育为主的国外混合教育体系的移植.这样,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延续至今的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都只有纵向的历史关系,即大多局限在美术教育、手工艺教育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专业技能训练,也都是垂直关系的传授.致使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被定位在以技艺传授为主的教学体系之上,从根本上忽视了设计与社会、设计与人文、设计与科技,乃至与其他多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况且,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是在经历了由早期图案教育、新中国工艺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的不断变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中,也使得教育本身始终处于变化不定的状态,以致影响了课程结构的有序建立.

从现实角度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工艺美术专业设置受到两次大的发展机遇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在艺术院校、师范院校和工科院校中迅速发展起一批工艺美术本专科院校,呈现出加速培养工艺美术设计人才的发展态势:再一次就是在1999年,伴随着我国高校的全面扩招,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呈现超速发展之势,不仅专业设置数较上世纪80年代初有成百倍的增长,而且院校也扩大到理科院校、农林院校、经济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然而,在这两次较大的急速发展的过程中,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新旧并存的教育教学问题,又因诸多的现实原因,非但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和调整,反而叠加并产生出新的问题,各种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和尖锐.二是上世纪90年代末,在进行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由于推行和转变过程的时间苍促,以及诸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导致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未能及时跟进,造成课程结构等一系列教学应对措施的缺位.并且,这种缺位在其后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改进,不良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以至于在《专业目录》颁布实施后的九年中,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调整与改革仍处于徘徊不前的状况.

从体制角度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单一对口的课程结构,集中体现的是课程设置均严格按照国家拟订的相关计划执行.因此,出现的一系列课程问题便是计划经济体制所特有的问题,即单一对口的专业课程结构和相应僵化的计划体制,不利于高校为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培养多种规格和类型的人才.同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在高校教育体制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大特点,便是讲求学校自主办学效益的尽快提高.但在此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市场化”的经济利益思想作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课程观.这一课程观影响所及便是最大化的功利性教学目标的出现,很快这一观念便波及到整个教育领域.然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并没有捷径可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也不可能采取搞样板工程的方式追求速成的效果,任何盲动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这样,在新体制秩序尚未健全的过程中,由于各方利益未能得到应有的平衡,必然出现教育的过度竞争,折射出教育效益功能的异常放大,出现了盲目攀比和求全发展,进而导致形成急功近利的教育观,直接影响着我国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教育质量.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典型的现象,便是课程功利性非常突出,弱化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要求.

第四章,围绕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进行论证,主要列举有三项基本原则,即培养目标是课程结构设计的根本依据;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通识教育是课程结构的重要基础.通过阐述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是表明课程结构的设计,一方面是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它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始终居于核心的地位,并通过促进课程的现代化,使之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课程作为人类文化演进的机制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传递、传播和创新的功能.因而,课程结构设计不仅是关系到教育改革能否推进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能否适应现代化要求的问题.

结论,归纳为五点建设性意见:一是指出合理设计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二是指出根据不同类型院校,确立符合各自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设计原则,是艺术设计教育呈现多样性与合理性发展的关键;三是指出完善课程结构设计,应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密切各阶段和各层次课程的衔接,兼顾各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以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指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建设,迫切需要融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以促进学科体系和课程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五是围绕课程结构设计的原则进行论证,主要确立了课程结构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

第二篇材料概论论文样文:YVO_4:Eu纳米发光材料、石墨烯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由于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YVO4:Eu荧光粉已被广泛应用于照明和显示领域,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石墨烯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光电化学性质,使之与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复合,能够极大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本文主要进行了YVO4:Eu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发光性能研究和石墨烯复合纳米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光催化性能研究等工作.

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YOHCO3:Eu亚微米球为前驱体,采用一步水热化学腐蚀的方法制备了单分散的YVO4:Eu空心微球.通过跟踪不同反应时间形貌的变化,提出了YVO4:Eu空心微球的形成机理.荧光光谱测试表明:YVO4:Eu空心球的发光强度要远高于水热法制备的纳米颗粒的发光强度,这主要归因于YVO4:Eu空心球形的特殊结构中纳米颗粒之间的相互聚积能够大大降低表面的缺陷中心,从而提高有效能量转移.

2. YOHCO3:Eu亚微米球经过煅烧转化成Y2O3:Eu亚微米球,再经过水热化学腐蚀的方法制备了均匀、单分散的Y2O3:Eu/YVO4:Eu复合微球,研究了反应时间、pH值和反应物与前驱体的配比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制备了具有规则形貌、均匀分散的Y2O3:Eu/YVO4:Eu复合微球.而且Y2O3:Eu/YVO4:Eu复合微球发光强度要远高于YVO4:Eu内米晶.这应主要归因于化学腐蚀方法制备的纳米晶具有较少的表面缺陷.

3.采用多元醇法在二甘醇溶剂中制备了YVO4:Eu@YPO4核壳异质结构.XPS测试表明YPO4壳层外延生长在YVO4:Eu纳米颗粒表面.发光测试表明YVO4:Eu@YPO4核壳结构的形成能够极大增强YVO4:Eu的发光强度,这主要是因为YP04壳层能够有效钝化YVO4:Eu颗粒的表面态,抑制了VO43-基团到表面缺陷的非辐射去激发和提高了VO43-基团到Eu3+的有效能量转移.

4.通过一步银镜反应在Sn2+敏化的Si02微球上制备了均匀、密集、厚度可控的Ag壳层.再通过正硅酸乙酯在异丙醇溶液中水解包覆了不同厚度的Si02层.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能够反应出加热过程中Ag壳层的变化.包覆的Si02层能将Ag壳层的稳定性提高至300℃.表面再包覆YVO4:Eu后,发光强度急剧降低.

5.采用沉淀的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负载的Ag3PO4纳米颗粒,并对Ag3PO4/GO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光催化降解*橙实验表明GO的引入极大提高了Ag3PO4对*橙溶液的光降解速率,Ag3PO4/GO的光降解速率常数为Ag3PO4的6倍,这主要归因于GO具有高导电性,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

6.采用沉淀的方法制备了GO复合的BiOI纳米片,对BiOI/GO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光催化降解*橙实验表明:BiOI/GO的光降解速率常数为BiOI纳米片的2倍,这同样归因于GO的高导电性,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

第三篇材料概论论文范文模板:民国大学中文学科讲义研究

课程讲义,在民国大学十分常见,中文及历史、哲学等学科,使用尤其集中;讲义的生成、印制、使用、散播、流传,构成了民国大学文化生态的一个方面,是民国时期颇具代表性的教育现象;讲义与学校、课程、教员、学生课堂等教学要素关联密切,是重要的教育史资料;讲义在我国现代大学教育发生和发展初期广泛使用,与学科教育发展同步,见证并参与了学科教育史上诸多事件,吸附了丰富的学科发展印记;而讲义的学术内涵、由授课讲义发展为学术著作的动态属性,也为学科史和学术史的考察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认识和解析学科发展中教育教学实践与学术研究间的互动关系.总之,讲义真切、具体、深入地反映了民国大学教育(包括中文学科教育)和中国现代学科学术建构(包括中文学科建构)的基本状况,值得充分关注和研究.

本文以“中文”(即“中国语言文学”,旧称“中国文学”和“语言学”、“国文”等)学科为中心,研究民国大学的课程讲义.包含两大部分:前三章为讲义本体和“讲义现象”的基础性研究,包括梳理讲义线索、整理讲义文本、探究讲义生成和运行机制,解析其教育文化背景等;后三章以讲义为途径,钩沉中文学科发展过程中的某些事件遗存,考察民国大学中文学科教育及学术发展状况.论述中,两部分内容时有交叉,互为印证.

讲义与“讲义现象”研究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呈现民国“讲义热”在不同教育领域的表现,以北京大学为中心考察民国大学校园的讲义文化生态,描摹大学讲义样貌,形成对讲义的基本认知,明了讲义产生的历史语境.其次,历时推演民国时期学制变化对讲义生成的影响,以课堂为界分析讲义的两种基本生成方式,考察大学教员兼课、流动和参与社会教育对讲义生成的影响,较完备地阐释讲义生成的范式.第三,以大学出版部讲义印制和书局讲义出版为中心,呈现讲义生产运行机制,解析影响讲义印制、出版的主导因素.以上大体理清了民国大学中文学科讲义产生之初和现存的状况,较完整地呈现了民国大学中文学科讲义的基本面貌.

讲义为途径的中文学科史、学科教育考察,由三个角度展开:首先,分析讲义的体例特征和话语形态,由此考察民国中文学科教育的学程、学时、课程体系、授课方式等,探究学科教育体系形成的主要推动力.其次,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为样本,呈现较完整的中文学科讲义经典化的历程,并以此为范例,考察部分讲义的经典化趋势和程度,分析影响讲义经典化的主要因素,此亦为从一微观视角对中文学科史的动态探究.最后,将讲义用于对现代中国文学“史前史”的研究,即通过讲义,探究新文学在民国中文学科教育中的存在方式,及其被纳入大学学科教育体系的过程;同时考察这一过程中走上讲台的新文学作家的教学表现和心理状态,从教员角度探析现代中国文学与教育的互动关系.这一部分,拓展至与教育密切相关而又更为本质的侧面,为现代学科学术史建构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角度.

讲义研究,既是对民国时期一类独特教育现象的集中考察,也是对一种重要的学科史、教育史资料的系统整理.以中文学科讲义的搜集整理和“讲义现象”的解析为基本内容,以考察中文学科史、学科教育为研究为总体方向,是本文的基本思路和努力实现的学术目标.此外,本论文也借此研究实践一种沉潜向下的历史眼光和述史方式:摆脱既有学科体系构成的预设,通过梳理原始文本和事件细节接近历史本来面目;以具体的要素的关联为切入点,构筑生动、鲜活的场景,让历史进程的或一片段在切当的历史语境和氛围中饱满呈现.

第四篇材料概论论文范例: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

我国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自从建国以来基本上实行的是分科课程,直到20世纪80年代,综合科学课程才开始登上了科学教育的舞台.但是由于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综合科学课程的实验时间很短,所以暴露出了相当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合格的综合科学课程师资.从1997年湖南怀化学院开始尝试建立培养综合型理科师资的“综合理科”专科专业,到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重庆师范大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迄今全国已有60余所高校设置了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但是,由于科学教育专业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一个新专业,各高等院校对其还缺乏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使得各院校在专业理念、培养规格、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专业建设方面还不太规范.这种不规范使得各高校在试办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各自为政”,“随意性大”.

面对60余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各自为政”的现状,本研究希望通过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其背景、实施现状、并建构课程设置的框架、探讨在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寻求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发展的方向,为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制定找到依据.

具体来说,论文包括九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交代选题的缘由和意义,介绍主要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j部分——“文献综述”:先对本论文所涉及到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得出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理论依据,分析综合科学课程存在的价值依据.然后,探讨当前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这个角度阐明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后面的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文本分析建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的开设情况以及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第四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一:科学教师专业化素养构成研究”:通过科学教师教育标准的国际比较,从综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维度建构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框架.第五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二: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关注发达國家和地区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情况,通过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为我国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找到依据.第六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三:中小学教师需求调研”:通过对中小学综合科学课程教师在科学教育专业课程需求上的调查研究,从一线教师实际需求的角度找到课程设置框架建构的依据.第七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四:科学教育专业师生反馈调研”:关注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的师生对该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和看法,从亲身参与者、实践者的角度获取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建构的依据.第八部分——“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维度下课程设置框架的整合,建构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框架,并根据该框架结构对我国当前综合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第九部分——“结论、建议与不足”:阐述研究发现、研究建议及研究不足.

研究结论:

1.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现状的调查显示:教育部共批准了62所高校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其中,2001年批准的有1所;2002年批准开设的有8所;2003年24所;2004年13所;2005年7所;2006年8所;2007年开始不再有新科学教育专业被批准开设.

科学教育专业在学位授予上有两种,接近52%的学校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48%的学校授予理学学十学位.对科学教育专业开设院系的调查显示:由化学化工学院开设的有15所;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有8所;物理学院开设的有9所;教育学院开设的有9所,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有6所;化学与材料学院开设的有5所;数理学院开设的有5所;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开设的有2所;化学与环境科学系开设的有1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开设的有1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有1所.对科学教育专业开设院系的统计显示,由化学化工学院开设的比例非常显著地高于其他院系.

对科学教育专业省市分布的调查显示我国大陆有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除了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省、北京市、天津市这6个地区以外)开设了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其中,西南地区有14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西北地区有8所;华北地区5所;华中地区11所;华东地区16所;东北地区8所.x2检验显示,在西南和华东地区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的学校数显著地高于其他地区.

材料概论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材料概论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5000字在职研究生论文、3000字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材料概论方面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材料概论论文范文选题

对62所有资格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学校的调查发现,其中44所目前还在开设本专业,另外18所由于招生和就业原因没有开设.

对开设有科学教育专业的38所高校课程设置的调查发现:在专业必修课程上平均开设门数为16.21门,所占学分比例为37.59%;在教育类课程上,平均开设课程6.97门,所占学分比例为9.74%.

对课程结构的调查发现,科学教育专业主要是以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教育类课程和实践课程为分类的.

2.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建构的研究包括四个子研究,由论文的第4部分至第7部分组成.子研究一(第4部分):通过对综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发现,合格的教师素养包括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和专业的精神.所以,针对专业知识提出了学科知识和科学知识,在专业技能上提出了实验技能、研究技能、教学技能;在专业精神部分包括专业自我、专业情意等.在专业知识部分,从对《科学课程标准(3-9年级)》的梳理发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类知识在数量比例上为2:1:3:2.子研究二(第5部分):通过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发现,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教育专业在课程构成上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课程和教育课程组成.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法课程、教学实践课程、科学教育类课程.但是,国外科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更重视对儿童发展培养的课程和科学史哲类的课程.子研究三和子研究四(第6、7部分)发现:我國从事综合科学课程实践的师生们对课程的关注来自学科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学科类课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类五个领域课程;教育类课程则涵盖了教学技能、教育理论、教学法三类领域.

通过对第3到第7部分研究的整合,本研究认为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从学科科学课程领域和教育科学课程领域来进行建构.在学科科学课程领域所设置的课程应该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数学、综合科学、计算机七类;在教育科学课程领域所设置的课程应该包括:教育学理论类、心理学理论类、教学论类、教学技能类、实验教学类课程五类.

3.基于课程设置框架,对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学科科学课程领域,38所学校一共开设了123门课程,但是其中超过50%的课程只有一所学校开设,对学校课程开设集中度的检验显示,学校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课程设置非常分散.

对学科科学课程的比较显示,我国科学教育专业在学科课程类型的设置上存在较为混乱的现象,一些应该在通识模块开设的课程也出现在学科科学课程领域.对学科科学课程领域7类课程的分析显示,化学类、科学类课程的开设门数最多;其次是生物类、物理类、地理类课程;数学、计算机类课程在门数设置上最少;各类学科科学课程在开设数目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对地理类课程的比较研究显示,大学地理、宇宙与空间科学课程开设最为集中的课程;在物理类课程领域,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电子电工学这三门课程开设更为显著集中;在生物类课程中,基础生物学、基础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四门课程的开设最为集中;在化学类课程中,大学化学、大学化学实验、环境科学、有机化学这四门课程在集中度上较其他课程更为显著;对综合科学类课程的研究显示,科学史和科学·,技术·,社会是最主要的两门课程,其他课程开设学校较为分散.


https://www.mbalunwen.net/biyelunwen/77005.html

对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五类主要学科科学类课程的统计显示,化学类课程的开设最为集中,其他四类课程的集中情况没有显著差异.123门学科科学课程中,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大学物理实验、环境科学、大学化学实验、基础生物学、生物实验、科学·,技术·,社会、自然地理导论、地球科学、科技发展史,这11门课程的学校开始情况相较于其他112门课程非常显著地集中.

总体来看,在学科科学课程部分,HPS课程和STS课程等科学类课程的学校开设情况显著地低于地理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课程.

对教育科学类课程的调查和研究发现:我国现在较为重视该类课程的设置,从以往主要由教育学、心理学、科学学科教学法的“老三门”,学分比例5%~6%的状况,到如今已经接近日本15%的学分比例,虽然较美国、法国20%的比例,英国25%,德国30%的比例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教育科学类课程部分,38所学校开设了65门课程,其中接近60%的课程只有一所学校开设.教育科学类课程包括教育理论类、心理学理论类、教学论类、教学技能类、实验教学类五类.其中,教学技能类课程的开设门数显著地多于其他类型课程数;这五类课程的学校开设情况都比较分散,集中度不高.

在教育理论类课程中,“教育学”和“教育研究方法”这两门课程的开设情况更为显著地集中;在心理学理论类课程中,“心理学”是开设最为集中的课程;在教学论类课程中,“科学教学论”是最集中开设的课程;在实验教学类课程中,“科学实验教学”是该类课程中最显著集中的课程;对于教学技能类课程:“三笔字训练”、“教师教学语言”、“科学教学技能训练”是最集中的课程.虽然,教育科学类课程还是集中在“老三门”中——教育学、心理学、科学课程教学论.但是,逐渐有更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实验教学类、教学技能类课程.不过对于教育研究类课程和学生学习类课程的关注非常少.

据此,本研究从学科科学类课程和教育科学类课程两个维度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上提出了建议,以供相关行政管理者、专家学者在课程设置时有所参考.

第五篇材料概论论文范文格式:中医古籍体例沿革与学术发展的关系研究概论

体例作为著述的规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作为著作内容的表现形式,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术上的更新与变化.本文围绕中医古籍体例沿革与学术发展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系统研究中医古籍体例可以从一个新的维度展现中医各学科的学术发展脉络.

本文首先概述了体例的概念与功能,体例与学术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重新界定了体例的概念,并从几个方面举例说明中医学术思想在古籍体例上的呈现:一书一例,体例体现一类中医文献的特质,从多个层面反映成书时代的学术背景,也反映了医家的学术思想.

在梳理中医各类文献体例的脉络之前,先总结了刘向、刘歆、李柱国等人校医书前后的中医文献的流变:零散庞杂但初具端倪—经典形成—经典与非经典并行,说明了《方技略》所录医书的编撰,对中医文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通过对《方技略》著录体例的研究,分析《汉书·,艺文志》中“卷”、“篇”与书的关系,首次提出刘向校书时,是以“篇”作为一本书的一级目录.《方技略》中书名大部分为丛书名,且名称大多为校书时统一命定,再一次论证了《黄帝内经》至李柱国校方技之时,始有其名.

本研究将散在于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中的体例的概念整合出来,作为一种新的文献学研究方法,来考察几类主要中医文献,即医经、伤寒金匮、方书、本草、临证(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类文献的体例特点与规律,以概括各类文献的体例沿革与学术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遵循传统文献学的方法,以每类中医文献不同时期的体例进行详细比勘之后得到的材料为依据,结合中医史学,针对异同进行分析和论述.当然,宏观的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本文以概论的形式,结合各类文献的特点,选取各类文献中一些关键问题来进行探讨.

医经类文献:主要考察其卷篇结构,研究说明其结构上的变化也能反映当时医学思潮变迁.例如《素问》全元起本和《素问》王冰本的篇目序次,分别代表了汉-晋-唐时期医学价值取向的转变,从重视“决生死”到重视养生;王冰将《素问》9卷本改为24卷本,可能和他笃信运气学说有关.

伤寒金匮类文献:主要考察宋、元、明、清时期的医家对《伤寒论》不同的解读而采取不同的编排体例.自宋刊刻《伤寒论》后,其书体例和文字基本定型,之后广泛流行,治伤寒学者较晋唐时期更多,他们以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阐发自己对《伤寒论》体例与学术的认识,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进而形成了不同学术特征的各伤寒学派,他们的学术观点,主要是通过以不同的体例编撰《伤寒论》著作表现出来.同时,处于同时期的著作又具有一定的共性.

本草类文献:选取了历史各个时期的综合性本草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它们在药数、序录、分类、分书方式、核心知识点、药图及附方上的变化,发现各个考察项目都能反映出当时的学术背景.例如梁·,陶弘景自然属性结合三品分类法的思想,主要和他长期从事炼丹活动有关,他在炼丹过程中积累的化学知识,使他对药物的自然属性认识更为深刻.魏晋南北朝时期服石的风行,未曾让人们“羽化成仙”,但人们因为这种神仙信仰的追求而不断的实践,却结出了自然科学的果实.这种在丹炉中烧炼矿物以制造“仙丹”的活动,实则开了化学实验的先河.《本草经集注》的问世标志着,人文科学的类分思想向自然科学的类分思想的转变.

方书类文献:考察了历史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方书,发现从这些方书的体例上归纳出的时代特点,和方剂学的发展史非常地吻合.例如《肘后备急方》和《小品方》的体例分别反映了魏晋时期佛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西晋战乱、东晋偏安对医学的不同需求,以及汉代散佚经方与其他传世方并行于世的现象.

临证各科类文献:首先归纳了临证各科类文献总体体例特点:一、临证分科较早,临证各科类文献出现较晚;二、临床各科类文献逐渐分化.然后以内科文献为例,说明临证各科类文献体例与其学术体系的形成、发展、成熟几乎趋于同步.最后以临证各科类文献篇目特点举例说明,一类学科文献的编排结构在某个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一些共性,往往代表了这门学科在这个阶段的学术倾向.

内科文献:自隋代《诸病源候论》将“中风候”设为内科病之首,后世的大部分内科文献都将“中风”作为首个病证论述.正是由于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和不断探索,直到现代临床,中医治疗中风仍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优势.

外科文献:历代的外科代表性著作大多采用前论病证,集方于后的编辑体例.这些著作“集方”的形式,给我们一个提示,历代外科证治理论都有所发展,也有部分创制的新方,但外科的常用方、实用方的应用在魏晋时期就已经非常成熟,后世医家只需知道某证用某方即可,因此,清代医家徐灵胎曾道出外科用药必有家传,徒恃读书无益的体会.

妇科文献:自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将“调经”置于首篇,从而改变了此前方书论妇人病多先列求子或杂病的传统格局,之后的妇科文献大部分以“调经”为首.这种篇目上的变化深刻影响了后世对经候、气血与妇女生理病理三者间连带关系的认识,使得重视“调经”成为中医妇科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显著特色.

儿科文献:自宋代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首次将五脏辨证应用于儿科,提出“五脏所主”,肝主风,心主惊,脾主因、肺主喘、肾主虚,简明扼要地明确了五脏的主证.自此,五脏辨证成为儿科的辨证纲领,历代都有不断发展和应用,历代儿科代表著作的篇目即清晰地体现了这种学科特征.例如《幼幼新书》关于总论部分中的五脏辨证,不仅保留了钱乙的“五脏所主病”,并且增加了其他医家的观点,如“汉东王先生《家宝》论五脏相生刑克”、“茅先生论小儿心脏不宜夏”.再如《幼科证治准绳》将小儿病证按五脏分类,并单辟篇章论治“五脏痫”、“五脏热”、“五(脏)疳”,进一步强化了五脏辨证对儿科临床诊治纲领性作用.

通过对医经、伤寒金匮、本草、方书以及临证类文献体例沿革与学术发展关系的系统研究,不难发现,各个学科文献的体例变化不是孤立存在的现象,它总是与其学科的发展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医古籍体例在学术传承和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系统研究中医古籍体例确实能从一个新的维度展现中医各学科的学术发展脉络.

这种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有其独特的优势:

1.相对于以往侧重于中医文献内容的研究,著作形式上的系统研究能够迅速、快捷地总结出中医文献的发展规律,更加清晰明了地阐释中医学的学术传承和发展.

2.著作内容由于辗转传抄可能会产生各种变化,然而,体例相对来说是恒定的.因而,通过研究古医籍编排格式,可以了解当时的中医知识的表达方式,可以用来进行校勘,辨别中医学术源流,其发挥的作用相当于航船的“锚”.

3.可以发现人们忽视的、或者通过书籍内容不易发现的一些著述现象,而这些不易被人察觉的现象恰巧能够反映当时的学术背景.

本文在最后总结了这些文献的体例沿革,共同反映出的中医学术发展的总体面貌:两汉:中医学术体系的奠基时期;魏晋南北朝:中医临床各科发展时期;隋唐时期:中医学术重塑与发展时期;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术巩固与创新时期;明清时期:中医学术成熟时期.并归纳了中医古籍体例的两种常见现象,“七巧板现象”和“纺锤体现象”.“七巧板现象”反映了医家对《伤寒论》不同角度的解读,带来的对方剂不同的类分思想,展现了从病证、治法、方剂等各个层面所体现的治疗思想,很大程度促进了方剂学的发展.“纺锤体现象”反映了医家对经典文献的层层叠注,从而保证了中医学术的稳定传承和有序发展.

这篇材料概论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材料概论引用文献:

[1] 材料概论方向论文选题 材料概论论文题目哪个好
[2] 材料概论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材料概论外文文献怎么找
[3] 材料概论论文提纲格式模板 材料概论论文大纲怎样写
《材料概论论文范文参考 材料概论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材料概论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