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文献综述论文范文 文献综述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5000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文献综述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3

文献综述论文范文

《海斯勒中国三部曲文献综述》

本文是文献综述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和海斯勒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创作了“中国三部曲”:《江城》、《寻路中国》、《甲骨文》,三部作品共同讲述了海斯勒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历.本文主要梳理近十年国内研究中国三部曲的文献,通过基础性的材料搜集与整合,旨在为后续研究做基础准备.

关键词:海斯勒;中国三部曲;中国叙事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6--02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面貌与先前大相径庭,以全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形象面向他国,西方媒体认知中刻板陈旧的中国以成为过去式,急需重新解构了解中国,美国记者彼得·海斯勒及时深入中国,将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呈现于西方世界.以往西方学者对于中国的描写认知大都是关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彼得·海斯勒另辟蹊径,选择对于普通甚至较为落后的小城进行记述.海斯勒在中国乡村、小城居住的十余年间,先后创作了《江城》、《甲骨文》与《寻路中国》,作品以改革后的中国为主要书写对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三部曲”是由《江城》、《寻路中国》、《甲骨文》三部纪实作品构成.中国三部曲的陆续出版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三部曲的研究文献也在不断增多.《甲骨文》于2007年在中国出版,但国内极少有对于《甲骨文》的单独研究,一般都将《甲骨文》归入“中国三部曲”中进行整体研究.因此本文将从《江城》、《寻路中国》两方面进行梳理研究.本文将搜集梳理从中国三部曲问世到当今十余年间国内对其的研究文献,为后续学者研究作基础整合.

一、《江城》研究的梳理

本文搜集并且举例研究《江城》的文献共有七篇,分别从叙事艺术方面、中国形象建构方面、文学学方面和女性角度方面进行研究.其中,本文梳理探究较多的是关于《江城》的叙事艺术方面.

1.1 《江城》叙事艺术方面

《江城》的多种叙事艺术中,最具特征的是非虚构叙事.“非虚构小说或‘非虚构文学’偏重于记叙具有社会、文化历史性意义的事件.叙事以现实为基础,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居于中心位置,作者要么是生活的观察者,要么是事件的参与者,姿态是‘介入性’的,所依据的材料也是取之于田野查.”[1]在叙事艺术这一方面,学者们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例如,学者张慧云在《彼得·海斯勒的非虚构叙事》中研究分析了有关《江城》等作品的非虚构叙事艺术,分析了海斯勒的叙事策略,包括叙述者海斯勒用“公开的评论”*称叙述方式以建构非叙事性话语;运用解释而非脚注来介绍生涩的事实,使自己的表达清晰而明确,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当代中国.

又例如,最新研究《江城》叙事艺术的是学者沈闪,即《从涪陵到梁庄:比较视野下的“非虚构”中国叙事》的作者.他研究到《江城》的文本注重对于涪陵细节的叙述,运用客观显示的叙述策略,使用了交叉叙事方式与双重观察视野,勾勒小城的日常生活.

《江城》中叙述视角的转换也颇具研究价值.比如《江城》的*称回顾、体验叙述视角的转换与叙述空间的丰富性,被学者李莹在文章《海斯勒<江城>的叙事艺术与中国形象》中挖掘.作品中多种叙事视角以及叙事空间的转变,使得中国形象活灵活现,虽略有局限却不带有西方偏见.

1.2《江城》的中国形象建构方面

关于《江城》的最新研究,涉及中国形象.在中国形象这一方面,例如,学者尹萍在《彼得·海斯勒“中国三部曲”的中国形象建构 》 研究了以小城涪陵为基础印象的中国形象被海斯勒搭建丰满的过程与方法,包括“他者”相互对视时的中国形象、现代与传统彼此映射、民间情怀与民间精神.海斯勒通过亲身体验与观察构建中国形象,以参与者的身份,融入自身情感与理解,把握住了构建中国形象的关键“事实”,避免了宏大叙事的主观意识形态,还原客观事实.

《江城》中关于中国形象的建构研究在学术界掀起热潮.又比如,学者李娟于《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彼得·海斯勒的中国形象建构及其叙事话语研究》中,“以海斯勒对于中国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叙事学研究方法,探讨其建构中国形象的话语方式、文化价值与跨文化意义.海斯勒建构的 ‘中国形象’是从现实的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融入了海斯勒作为‘外来者’的体验与思考,包含了生活复杂性和个体独特性的现代中国.”[2]

1.3 《江城》的文学学方面

关于《江城》的研究角度还包括文学学分析.在文献学学方面,例如,学者薛鹏的《<江城>的文学学分析》“从文学学角度包括生态、社会、全民政治切人,研究作品中的中国人与自然、社会以及政治之间的关系,发現他们处于一种难以言状的情境之中,影响着中国的社会发展.”[3]

从文学学的角度,该篇作者探究到海斯勒在《江城》中对于中国式社会与政治思想的讽刺.学者认为海斯勒作为西方记者将中国文化客观传播到国外极具意义.

1.4《江城》的女性角度方面

《江城》中涉及到的女性形象研究,比如,出现于学者张卫东、王文圆《<江城>中“新女性”的形象图谱与女性意识》.该篇作者认为《江城》中的新女性推动了个人与女性意识的觉醒.

该篇文章探索研究了四种去中心化的新女性形象,包括不断抗争追求独立的女学生、勇敢追爱的中年女子等女性形象.海斯勒的亲身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社会结构与价值观的新进.

二、《寻路中国》研究的梳理

本文梳理整合了共八篇关于《寻路中国》的研究,其中研究方面包括叙事艺术、中国人形象和隐喻性方面.其中,本文主要梳理了五篇关于叙事艺术、两篇关于中国人形象、一篇关于隐喻性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整合.

2.1 《寻路中国》的叙事艺术方面

对于海斯勒分别从外国记者和当地普通人的视角进行的观察叙述,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叙事视角方面,例如,学者林皓发表了《寻路中国:彼得·海斯勒的自驾之旅》,研究到“海斯勒在《寻路中国》种运用了他惯用的观察中国的态度:接触最普通的中国人,从他们的变化和视角来体会和理解中国社会的变迁,认为海斯勒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洞察力大大超过了许多中国读者.”[4]又比如,次年,學者金海昌对于海斯勒的叙事视角进行研究,于《一样的生活 不一样的视角——读美国记者海斯勒的<寻路中国>》中体现.海斯勒以一名外国记者的视角来看待中国,他围绕着中国现状,关注普通的小人物,呈现出一个处在时代变革发展中的真实中国.

《寻路中国》与《江城》类似,研究热点都涉及非虚构叙事.在非虚构叙事这一方面,例如,学者王璐在《关于“非虚构”文学的一些思考——兼评<寻路中国>》一文中认为海斯勒用非虚构的叙事方式,白描的写法,将视野投向被中国经济发展忽略的弱势地区、百姓与事物,表达自己对中国社会心理和运作的看法,展现了1996-2007十年中中国经济发展脉络,使得中国部分形象得以具体化.又例如,学者吴琼在《以“非虚构”虚构中国——何伟“中国三部曲”的文类特征》研究了包括《寻路中国》的文类特征.海斯勒以非虚构写法呈现出多面的当代中国,选取中国城市、乡村、历史与现实的问题,抓住细节,通过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本质,破除了西方人对中国的想象性误读,也破除了中国人的自我想象,还原了真实的中国.

中国叙事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热点.在这一方面,比如,关于“中国叙事”的代表性文章是学者彭艺欣的《“他者”视域下的当代中国——何伟与张彤禾的非虚构写作中的“中国叙事”研究》.“本文从‘他者’视域着手,以何伟的非虚构作品为分析对象,对海斯勒所建构的‘他者’视角下的中国社会现象在境外传播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作品的叙事风格与特点.”[5]

2.2 《寻路中国》的中国人形象方面

《寻路中国》中各色各样的中国人也聚焦了学者们的研究目光.究其原因,海斯勒在专访《写“中国三部曲”的美国人——专访美国作家、记者彼得·海斯勒》中提到他认为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事,一是社会领域的人口迁移,二是个体意识的崛起.

《寻路中国》中的中国人形象可分为两大类典型.在中国人形象研究这一方面,例如,罗美红学者的《彼得·海斯勒“中国三部曲”中的中国人形象研究》研究了《寻路中国》中中国人形象的两大类型、形成语境与艺术表现.《寻路中国》中中国人的两大类型包括社会边缘人形象具体为无归属感的移民、焦虑的实干家、双重性格的普通人,社会精英形象具体为理想的知识分子、矛盾化的公众人物.

2.3 《寻路中国》的隐喻性方面

针对《寻路中国》的隐喻性研究,相关学者做了深入性研究.在这一方面,例如,学者张卫东于2019年发表的最新研究《城墙、国民性与路的隐喻——评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

该篇文章探讨了海斯勒在《寻路中国》中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探索.文章研究认为,海斯勒理解了中国的城墙思维,中国发展中“路”的意义与中国人的生存范式.中国城墙的修建意味着文明的分割,是作为一种领地的安全确认,代表由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促成的自我意识,象征着一种民族自信.

对于《寻路中国》的隐喻性,张卫东学者认为海斯勒的“寻路”隐射了中国经济与政治发展之路.海斯勒的描写展现出时代变革中中国朴素的企业生态,通过“寻路之旅”捕捉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矛盾与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商业诚信、资源枯竭等,提供了“他者”对于中国当代社会的思考,具有重要价值.

结语:

本文对于研究彼得·海斯勒及其作品“中国三部曲”的代表性论文作品进行了分析,包括对于《江城》叙事艺术、中国形象建构、文学学及女性形象进行的研究以及关于《寻路中国》的叙事艺术、中国人形象及隐喻性的研究等.

本文通过基础性的材料搜集与作品整合,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梳理,望有机会能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对其进行探讨.目前国内对于中国三部曲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江城》、《寻路中国》两本作品,几乎没有针对《甲骨文》的专门研究,期待学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砥砺前行的中国,结合《甲骨文》对中国发展做出深刻思考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慧云. 彼得·海斯勒的非虚构叙事[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9):10-12,52.

[2]李娟. 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彼得·海斯勒的中国形象建构及其叙事话语研究[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5):43-48.

[3]薛鹏. 《江城》的文学学分析[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7.(4):30-32.

[4]林皓. 寻路中国:彼得·海斯勒的自驾之旅[J]. 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8):67.

[5]彭艺欣. “他者”视域下的当代中国——何伟与张彤禾的非虚构写作中的“中国叙事”研究[J]. 视听,2018.(11):238-239.

上文评论:这篇文章为关于文献综述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海斯勒相关文献综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文献综述引用文献:

[1] 华南理工大学mba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模板
[2] 电子商务开题报告参考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模板
[3]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 论文的开题报告模板
《文献综述论文范文 文献综述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5000字》word下载【免费】
文献综述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