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文学和贺敬之学术论文怎么写 关于文学和贺敬之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2万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文学和贺敬之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3

文学和贺敬之论文范文

《贺敬之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

该文是关于文学和贺敬之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跟新文学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贺敬之是在抗日烽火中成长起来的、杰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是从延安艰苦岁月里涌现出来的人民诗人、人民戏剧家,是冒着战火、伴随着“喜儿”、唱着《南泥湾》 和《翻身道情》 而跨入新中国门槛的文艺工作者.他始终同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雷锋、王杰、向秀丽、焦裕禄等从工农劳苦阶级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站在一起,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奔走呼号的歌者.他的作品《白毛女》 《南泥湾》 《回延安》 《放声歌唱》 《雷锋之歌》 被誉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他始终坚持文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文艺路线的忠实实践者.他对中国文学,特别对五四以来百年的中国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始终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和路线

贺敬之出身贫苦农家,同底层劳动者的心贴得很近,从他步入革命圣地延安、踏入文学殿堂始,在鲁迅艺术学院就立下誓言:“我们高举鲁迅的火把,走向明天,用诗和旗帜,去歌唱祖国青春的大地!”(《不要注脚——献给“鲁艺”》)在延安的岁月里,他逐渐树立了“为人民而创作”的思想,早期的诗歌中就塑造了王婶子、夏嫂子、小兰等贫苦农民的形象,并赋予深深的同情.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在他的思想深处扎根.1980年7月担任副部长后,根据党确定的精神,他主持修改了由郑伯农执笔的文章《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该文既继承了的文艺思想,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完善了文艺为人民的思想,受到文艺界和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至今仍是人们进行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指南.

他团结、调动文艺界的一切积极因素,为创造人民滿意的文艺作品,为贯彻“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写了许多文章,做了很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对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贺敬之继诗人臧克家之后,大力倡导深入研究诗词,团结海内外热爱和诗词的学者、专家做了大量工作,在全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开辟中国民族歌剧的新纪元

五四以来,我国歌剧大多受西方歌剧的影响,缺少民族特色,其人物多为上层社会的“少爷” “小姐”,劳动人民大多是作品中的配角,而歌剧《白毛女》 却以“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鲜明主题,第一次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形象地展现了农民如何被“逼上梁山”的过程,第一次在戏剧舞台上表现了中国社会,尤其是近百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勾结帝国主义残酷压迫农民,农民忍无可忍投奔领导的人民武装,进行英勇反抗的现实,歌颂了人民革命的胜利,它是歌剧民族化、大众化的典范,是中国现代歌剧具有划时代意义里程碑式的红色经典.

贺敬之爱国爱民,善于吸收中国传统戏剧和外国歌剧的精华,创造力超群,创作《白毛女》 时年仅21岁.《白毛女》 的演出场次之多,被改编为各种戏曲舞蹈形式之多,观众之多,在中外戏剧史上是少有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应该说,贺敬之对开辟中国歌剧新纪元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造了新诗浪漫主义的又一高峰

纵观20世纪诗坛,群星荟萃,异彩纷呈,出现了众多诗歌流派及杰出的诗人,其中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诗歌成绩最丰,影响最大.

五四时期,郭沫若以充满创造精神的《女神》 开创了中国新诗浪漫主义之先河,是矗立于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第一座光彩夺目的浪漫主义高峰.抗战时期,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 和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 以高昂的浪漫主义精神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是郭沫若《女神》 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又一光彩夺目的浪漫主义高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是一个万象更新、百鸟朝凤的崭新时代,也是一个政治抒情诗大行其时的昌盛时代.歌唱祖国新生,歌唱人民当家作主,歌唱及其领袖英明伟大的颂歌汇成了时代的大合唱,其领唱诗人是贺敬之和郭小川.他们的诗歌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昂然奋发的时代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建设祖国的宏伟业绩和改造山河的英雄主义精神及追求美好理想的浪漫主义情怀.贺敬之的诗作《放声歌唱》、诗集《昆仑行》 等都有充分的展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贺敬之和郭小川的作品一出现,往往好评如潮,甚至掀起一股股热浪,刮起一阵阵旋风,他们被称为时代的“鼓手” “‘开一代诗风’的诗人”.

贺敬之是一位创作态度严谨、思想敏锐、富于独创性的诗人.他的诗作数量不算很多,但质量高、影响大.他善于在学习民歌、古典诗词和五四以来新诗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吸取外国诗歌的特点,根据时代的需要和民族文学传统的实际,自创新意、自铸新辞,以诗意浓郁的艺术形象表现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以深厚真挚的火热感情歌吟辽阔奇丽的时代风云.他的诗是催征的战鼓、时代的颂歌,洋溢着高昂的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回荡着激越而悠扬的音响.他对我国的诗歌创作,特别是政治抒情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诗人臧克家热情赞美《放声歌唱》:“诗人以个人为主角,用情感的金线绣出了党的雄伟强大,绣出了祖国土地的壮丽辽阔,绣出了新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英雄形象,绣出了光辉灿烂的未来的远景等读这首诗,像在晴朗的早晨,看到了东方天空的万道霞光;像在前进的队伍里,听到了令人鼓舞的号角.”诗人徐迟热情称赞《十年颂歌》:“诗人这种灼热的热情,这种精神的火焰,燃烧着他的心灵,使这首诗像山谷的回音,像火焰的喷发.看得出来这首诗是一气呵成的,它是这样紧凑而完整.”

郭小川热情评价贺敬之说:“我比较喜欢李白、辛弃疾的一些作品,现代的,则比较喜欢贺敬之的一些作品,就是喜欢他们的抒情,而且是豪情.他们是不同时代的大诗人.”他还说贺敬之的作品“是很有思想的作品,更是有气魄的作品,在同代诗人中,他所表现出来的天才,好像还没有”.

“放歌派”诗歌的领衔者

放歌派诗歌是指以歌颂新时代、新生活为主的诗歌流派,其名得于贺敬之的诗歌集《放歌集》.其中的《放声歌唱》 1956年7月在《北京日报》 连载之后,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放歌派诗歌大都反映重大的生活问题,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以歌颂党、歌颂新生活为主要内容.诗人反映生活抒发时,不是采取“窥一斑而观全豹”的侧面描写,而往往是采取正面描写,雄踞其上,统摄全景,造成一种宏大的气势、崇高的精神境界,与政治抒情诗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相一致的抒情主体,具有明确的政治倾向性与新中国公民或者员、革命战士、革命军人的自豪感与幸福感,把内心深处强烈的爱憎化成了一个无产阶级“诗人和战士”相统一的壮怀激烈的歌声,塑造的是“‘诗学’和‘政治学’”相统一的艺术形象.比如贺敬之在《放声歌唱》 中塑造的党的形象就可见其思想之深邃、想象之丰富、创造之新奇.

在人们心中,党是伟大的、神圣的,又是具体的、平凡的,党是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的.如果贺敬之用“母亲” “太阳”这些流行的形象来比喻党就显得入俗套、无新意、“随人后”.如何塑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党的形象,这确实是摆在新中国诗人面前的一大难题.当时,许多诗人都未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只有贺敬之在《放声歌唱》 中非常理性地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选取、创造了独特的闪射着真理光芒的崭新形象,塑造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党的光辉形象:

党,

正挥汗如雨!

工作着——

在共和国大厦的

建筑架上!

啊啊,正是这样!

党的伟大纪念日,

像共和国的

每一个工作日

一样地

忙碌、紧张.

这一形象的创造性和高明之處在于:第一,指出了党的阶级本质,党的形象是一位建筑工人,是一位普通劳动者,他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是平凡与伟大、朴素与崇高的辩证统一,是党的领袖人物和普通党员优秀品质的高度艺术概括.第二,这一形象说明党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诗中用“炼钢炉” “农业合作社” “基本建设的工地”等一幅幅工农业生产建设热火朝天的蓬勃场景作了有力的烘托,这不能不令人佩服其想象力之敏锐、丰富而新奇.第三,把党比喻为“共和国大厦”的建设者更合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政党、领袖”的关系,比把党与人民的关系比喻为太阳和万物、母亲与子女更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的论述,因此这一形象不仅在艺术上的创新是空前的,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政党、领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准确、极其精当的艺术显现.第四,这一形象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像一面镜子,让一切混进内的剥削阶级分子、叛徒、变节者原形毕露.这一形象创造至今已有60多年了,在当时无与伦比,在现在尚无人企及.

诗评家李元洛这样评价贺敬之的作品:“风雷奋发,豪迈高扬,情浓似酒,意真如金,过去动人心旌,时至今日也仍然能够掀动读者心海的波澜.”

开创新古体诗创作的新局面

现代诗坛上,诗人晚年由写新诗转写古体诗的不乏其人,贺敬之晚年也由写新诗转为写古体诗.不同的是,贺敬之在古体诗的前面加了一个“新”字,既同古体诗有相同之处,又与古体诗不同.其相同处,即如他在《贺敬之文集(2)·新古体诗书卷·自序》 中所言:“所谓‘合适的较固定的体式’,对我来说,就是这个集子里用的这种或长或短、或五言或七言的近于古体歌行的体式,而不是近体的律诗或绝句.”其不同处,也如《自序》 所言:“无需严格遵守近体诗关于字、句、韵、对仗,特别是平仄声律的某些规定.”为什么说贺敬之开创了古体新诗的新局面呢?

第一,以其诗品人品推动新古体诗创作成为一种潮流.贺敬之自觉地系统地推出众多古体新诗,而且又有较为系统的创作理论,加之他在当代诗坛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因此使这种诗体得以发展壮大,形成一股潮流.

第二,努力实践关于新诗“出路”和新诗“诗体式”的构想.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战略家,而且是学贯中西的伟大诗人.他说:“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是民歌,第二是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的诗来.”曾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将来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贺敬之是文艺思想的忠实实践者.他的新古体诗的创作也是对关于诗歌发展理论的一种实践和印证.

第三,让新古体诗占领阵地且争奇斗艳.五四时期,胡适倡导白话新诗,功不可没,但新诗真正占领阵地让人们心悦诚服的则是郭沫若的《女神》,正如闻一多所说:“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而新古体诗真正由占据诗坛的一席之地到与其他各种诗体并立诗坛,应该说是由贺敬之1976年11月创作新古体诗《饮兰陵酒》 开始,后大量创作发表,尤其是他的新古体诗集《贺敬之诗书集》 《贺敬之诗书二集》 《心船歌集》 陆续出版之后,更是在诗坛激起千层浪.新古体诗开创的新局面不仅由于贺敬之在文坛诗坛的影响力、亲和力,更重要的是他的新古体诗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示范作用.比如《登岱顶赞泰山》:

几番沉海底,

万古立不移.

岱宗自挥毫,

顶天写真诗.

这首诗写泰山的成因,写泰山的精神,写泰山历经磨难、矢志不渝.这既是写一位顶天立地、坚强不屈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又是写苦难辉煌的中华民族和伟大的中国,也是作者毕生的理想追求,是“大我”和“小我”的巧妙融合.像这样的诗还有不少,比如“千劫河未殇,万代城不朽.猛志越山海,伟哉老龙头!”(《咏老龙头》)也属此类.

在贺敬之众多的新古体诗中,不论赠友的、咏物的、写景的、抒情的、说理的,都跳动着一颗革命战士为国为民的心,都倾注着一位人民诗人的爱国爱民之情,是形、情、理的有机结合.

贺敬之的新古体诗是对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古为今用的样板.其中有些作品既具有苏轼、辛弃疾的豪放之气,又具有李白诗歌和诗词的浪漫主义精神,是《放声歌唱》 《雷锋之歌》 浪漫主义精神的延续,是当代诗坛的又一奇葩.他开创了新时期新古体诗的崭新局面.

(责编 曲星)

综上所述,此文是一篇关于经典文学和贺敬之专业范文可作为新文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学和贺敬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文学和贺敬之引用文献:

[1] 文学和贺敬之学术论文怎么写 关于文学和贺敬之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2万字
[2] 新文学论文范文文献 关于文学和贺敬之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2500字
[3] 和贺敬之伉俪深情论文范文 和贺敬之伉俪深情方面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2500字
《文学和贺敬之学术论文怎么写 关于文学和贺敬之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2万字》word下载【免费】
文学和贺敬之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