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另一种历史:走向开放的视听艺术——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为主的电影、广播电视、动画新媒体的现状、

主题:电影网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5

简介:关于电影媒体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电影媒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电影媒体论文范文

电影网论文

目录

  1. 一、电影学研究
  2. 1.中国电影史的研究呈现原创性的努力
  3. 2.立足于当下的电影产业研究令人瞩目
  4. 3.电影理论研究多元化趋向明显
  5.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
  6. 1.媒介融合深化和艺术学科升门对广播电视学科影响深远
  7. 2.广播电视研究静态和动态相结合,“跨学科”研究蔚然
  8. 3.学科建设循序渐进,有新意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
  9. 4.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安全的海外传播研究与国外电视研究升格
  10. 三、动画及新媒体研究
  11. 1.动画史论和和新媒体基础理论研究颇受重视
  12. 2.动画及新媒体的创作实践层面研究受到重视
  13. 3.动画和新媒体的产业研究持续进行
  14. 4.关注传播秩序与传播治理
  15. 四、不足和问题
  16. 五、后续展望
  17. 电影网:20150903 文瑾瑩 思悼 電影媒體試映會

丁亚平,赵卫防,高小健,许婧,储双月

提要:在新科技助长的产业发展背景下,电影、广播电视及动画、新媒体等视听艺术的研究在“十二五”期间呈现出多元、务实和理性的活跃态势,特别是全国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研究,以推出重量级的学术专著成果为主,在学界和业界产生的指导意义和代表性越来越强.与以往相比,这一时期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开始从“学科意识”向“问题意识”转变,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也比以前更为清晰、全面.

关键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电影广播电视动画新媒体艺术研究

“十二五”期间,中国影视业延续了跨越式发展的态势,中国电影市场每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快速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2011-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在五年之内完成了从一百多亿元到四百多亿元人民币的飞跃,截至2015年底,银幕总数已达31627块,与全球最大的北美市场只差7000块.在中国电影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影视合流促使中国电视产业新的转型和飞跃,中国影视业寻求“国际化”发展,“走出去”势头不减,中外影视合作得到不断拓展.同时,网络媒体进入电影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及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对影视产业产生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在新科技助长的产业发展背景下,有关电影、广播电视及动画、新媒体的学术研究在“十二五”期间呈现出多元、务实和理性的活跃态势,特别是全国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研究,以推出重量级的学术专著成果为主,代表着国家层面的实力与水准,在学界和业界产生的指导意义和代表性越来越强.与以往相比,“十二五”期间的全国社会科学艺术学研究成果,开始从“学科意识”向“问题意识”转变,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也比以前更为清晰、全面.电影、广播电视、动画与新媒体在史论、产业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均有较大的飞跃:基础史论研究扎实推进,结合当下的实用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也得以拓展,从理论不断向实践层面推进;产业研究对电影、广播电视、动画与新媒体的现状、问题、对策以及面对未来的许多发展、挑战与机遇都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一、电影学研究

1.中国电影史的研究呈现原创性的努力

“十二五”期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中国电影史研究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各类通史、断代史的研究专著更显学术创新,将中国电影的基础史论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中国当代电影史》(上、下,丁亚平著)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当代电影发展的断代史著作,追踪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变化,以具有范式意义的影片、人物和重要电影现象为线索,简明扼要地总结出中国当代电影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论述当代电影各主要历史阶段的基本情况和电影文化成就,勾画了一部生动而清晰的中国当代电影历史.《百年中国电影史(1900-2000》(尹鸿、凌燕著)为近一百年中国电影艺术的通史著作,通过对中国电影艺术发展情况的叙述,深入探讨了这一百年电影艺术发展与社会、经济、思想及文化变迁的深层互动关系,借助20世纪的中国艺术解读20世纪的中国历史,再用20世纪的中国历史阐释这一时期艺术的特征、意义和价值,获得了新意.丁亚平编著的《中国电影历史图志(1896-2015》(上、下)从宏观的角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110年以来中国电影艺术、文化与产业系统及其内部逻辑进行系统的历史研究.在全球化时代,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电影史学承续传统衣钵,重视文献,以搜集材料,考订事实为基础进行多元性的探察,实现较为系统完整的历史体系建构,对电影通史的研究是制约,也是挑战.该作既有扎实、细致的历史书写,又富有广阔的视野,体现了史学的反思和理论及方法的更新,所做努力非常值得肯定.《中国电影:国族论述及其历史景观》(李道新著)则从国族论述的角度诠释了内地、香港、台湾三地中国电影的历史流变,分析了其当下的融合策略,并试图以新的视点来呈现出某些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电影的面貌多重性和内里的复杂性.

中国电影学在史志史料的收集与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陈多绯编选的《中国电影文献史料选编·电影评论卷(1921-1949》>,收录了1921-1949年间363篇评论文章,全面、客观反映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创作情况,以及早期中国电影文化和电影观众的演变,为研究早期中国电影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中国电影史研究在文学改编史、类型史等方面也有了新的拓展.《中国电影文学改编史》(李清著)对一百多年的中国电影改编史进行了系统、连贯性的研究,其中不仅涉及具体的文学改编电影作品,还对研究对象的历史嬗变和阶段性特征做了较为细致的探究和总结,弥补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一项缺失.《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饶曙光等著)则是首部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史,全书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的内地、香港、台湾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史做了详细梳理和挖掘,既能够从宏观上对电影史学研究的方向进行把握,又能够从微观上对单部影片或者导演进行细致、公允的评价和分析.《中国类型电影:历史、现状与未来》(饶曙光等著)梳理了百年来中国类型电影形成的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并针对某一类型电影进行了个案研究,是国内首部对中国类型电影进行全面分析和梳理的著作,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引导作用.《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纵横》(贾磊磊著)则专注于东方电影中最经典的武侠类型,将理论、历史与文本密切结合,从而完成了对中国武侠电影的深度考察.

港台电影史的研究也处于不断深化之中,研究著作和论文数量逐年增加,研究成果显著.《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苏涛著)聚焦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的香港电影,试图重新发现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在多方政治势力角逐下的香港电影特色;《在夹缝中生存——香港左派电影研究>,(张燕著)是第一部专论香港左派电影的著述,旨在全面考察香港左派电影,既有纵向的历史脉络梳理,也有横向的影人论文范文分析,兼顾市场运作剖析,构建起一段真实而厚重的香港左派文化历史.此外,((后“解严”时代的台湾电影》(孙慰川著)关注于1987-2009年台湾电影的政策、产业发展、商业电影演变、国族认同、纪录片创作等重要问题,是对台湾电影史研究的重要补充.

2.立足于当下的电影产业研究令人瞩目

《华语电影大片——创作、营销与文化》(陈旭光著)从电影艺术与美学、电影生产营销的工业性、电影的文化表征与文化意义等多维角度,对华语大片进行深入、系统的全面探析,对当下华语电影的创作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丁亚平主编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完成的《大电影时代》《大电影制造》《大电影概论》等“大电影系列”专著,集中于当下热播影视剧的研究,提出了以电影为产业龙头,集电影、电视、动画、引进剧和新媒体为一体的“大电影”概念,并从电影影像发展引起的一些美学问题和文化问题人手,讨论电影的新意义、新方式和其他各种新的可能.

近年来,中国电影国内市场始终保持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而国外市场却处在相对萎缩的状态,为了在学术上推进对这一议题的研究、突破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理论瓶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特设了“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可行性研究”的重大课题(丁亚平担任论文范文专家).《大电影的拓展——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分析》《大电影的互动——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可行性研究2》便是这一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它们分别从中国电影市场竞争的现状及外国电影竞争力的启示,国际化转型与内容生产策略,海外市场受众心理,大电影、业态转型与中国电影海外竞争,中国电影海外市场投融资与推广模式,华语电影的合作与融合,中国电影海外市场政策及国家战略发展等方面找寻中国文化产品国际化传播的问题和对策.

《世界电影发展报告》(尹鸿主编)是内地首份关于全球电影产业的资料性文献,涵盖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业,既包括对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等全球十五个区域市场以及港澳台地区的电影市场分析,也包括对非洲以及中东等冷门地区的电影产业论述,构建了一张全球电影“产业地图”.报告对世界电影研究以及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传播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资料基础和信息支撑.其他相关著述如《中国(华语)电影发展与对外传播》(饶曙光著)在深入分析和思考中国电影发展规律和对外传播的必要性及迫切性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华语)电影发展以及对外传播的历程,指出了阶段性特征、结构性问题、存在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当代中国民营电影发展态势研究》(丁亚平主编)对中国民营电影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全书从民营电影产业政策的解读与发展战略分析,延展到对民营电影结构整合与品牌推广的剖析,对当代各重要民营影企进行了丰富的数据挖掘与资料汇总,成为学界首次对中国民营电影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度挖掘的著作.

3.电影理论研究多元化趋向明显

郑雪来翻译整理了六卷本《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涉及范围为广泛的社会和戏剧生活问题,表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视野广阔以及他同苏维埃现实有活生生的联系.这对世界戏剧和电影理论、电影美学的研究和教育都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郑雪来主编的《世界电影鉴赏辞典》则将原来的三卷本拆开,又新增加了许多当下优秀影片的鉴赏内容,再按影片出品的时间顺序重新编辑成为四卷本,在保持其经典性的同时,扩充了容量,提升了查阅的方便性,为世界电影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革命式改革——改革开放时代的电影文化修辞》(王一川著)从改革开放时代变迁与电影文化演变的互动关系这一基本视角,以社会改革开放进程所导致的电影文化转向为基本线索,就近三十多年来中国电影文化修辞状况做了一次扫描,力求对改革开放时代中国电影文化修辞的来由和特质提出阐释.《戏曲电影艺术论》(高小健著)论述了戏曲电影在中国民族电影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勾连了戏曲电影与戏曲艺术、电影艺术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了戏曲电影的基本概念和艺术方法,并以大量影片实例对其视觉体系和审美构成进行了详细论述,是一本有意义的民族电影文化和美学的研究专著.

除了上述著作外,在电影理论刊物、大学学报和有关报纸上,电影学研究的论文更加丰富,这些论文视野开阔、理论方法多样,主要集中在对中国电影历史、电影理论和当下电影的重新审视、史实挖掘、文化分析、中外比较研究等方面,其中“重写电影史等口述历史”等议题以独特的历史视角,获得了十分宝贵的学术收获,成为中国电影学研究的一个十分活跃和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中国电影研究的不断推进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

“十二五”期间,中国广播电视研究领域在内地出版的各类年鉴、报告、丛书、著作、文集等著作和两万余篇登载于报纸杂志学刊等出版物上的论文,保持着量稳中有升、质多亮点乃至补缺的活跃氛围.

1.媒介融合深化和艺术学科升门对广播电视学科影响深远

广播电视研究在“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媒介融合和艺术学科升门这两个维度的变化,导致学科研究更多地与国家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上的宏观需求、传媒业态变革牵引电视艺术审美位移、学科建设及发展的科学性方向、传媒教育与社会导向等四方面的对接.

首先是媒介环境的深刻变革.2010年拉开“三网融合元年”的序幕,媒介融合和新媒体的日新月异发挥了技术创新的革命性力量,凸显了媒介叙事和内容生产的多元化,赋予中国广播电视研究以实践性、技术性、时代性、泛娱乐化和艺术类型衍生等鲜明特质.

其次是学科升门的变化使得.2011年,艺术学从一级学科上升为门类,带给广播电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凸显学科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对传媒教育的深入思考,理性强调“文以载道”的中国文化传统承继和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内容生产从类型到视野的相应提升.

中国广播电视学科与研究的变化,使得关注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意义和效果,成为学科建设、传媒教育、艺术传承和理论研究新的出发点.

2.广播电视研究静态和动态相结合,“跨学科”研究蔚然

“十二五”是中国互联网狂飙突进的时期,传统媒体适应新的媒介环境,竞相寻找着广播和电视各自媒介属性的特色定位——内容呈现上的“如何讲”“讲什么”“怎样讲”,以及理论研究上的意义、效果和影响力研究.如果说史论研究的本体地位、基础理论跨学科视野的继续渗透、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化发展是中国广播电视研究相对静态的“新常态”,那么,实践性较强的实务研究、互联网思维下的产业整合和内容模态、传播影响力则成为广播电视领域具有动态意义的新课题.随着后现代社会全球化和视觉化的盛行,内容产品已是消费社会流行文化的主流,也是最重要的艺术样式,迅速成为文化研究、社会学、心理学、政治经济学、女性主义、符号学、媒介传播等领域学理分析倚重的素材,反之亦然,跨学科成为艺术学研究的普遍趋势.

中国广播电视研究素有“以实践为导向”的传统,媒介传播新技术、新媒体是“十二五”广播电视研究的亮点,“广播+”“电视+等‘互联网+”从概念到产业到内容传播,正是“技术导向”在理论研究上寻求观照的条件反射.基于智能数字化媒介终端的广播媒体“iRadio”“融合广播”“娱乐广播”、微电台,以及电视媒体的云电视、3D电视、社交电视、O论文范文 TV、互联网电视等新概念、新路径成为研究关键词.广播电视行业改革在创新、转型、融合中突围,通过跨界激活沉默价值,拓宽市场版图.正是这种富有时代特点的实践性,搭建了“十二五”广播电视研究的话语框架,将跨学科思维和基础理论研究,广泛应用于现实脉象的梳理探究,把数字化多媒体传播图景和艺术发展综合考察,把握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规律.

3.学科建设循序渐进,有新意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

首先,基础性史料编纂汇总锐意出新.创刊于1986年的《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和始自2003年的《中国电视收视年鉴》依然是学界业界公认的权威而实用的专业工具书,每年都应时代变化同步更新微调.随着广播电视产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化加速推进,年鉴报告类著作越发重视数据的全方位整理集纳,强调应用思维和对实践精准的指导价值,许多领域的“首部”报告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出现,比如《全球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1)》(胡正荣主编)监测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传媒产业发展的现状、模式和趋势,并就电视全球化的相关话题进行针对性的个案研究,首开中国规模性考察全球传媒产业研究的专项研究;与2011年央视纪录片频道开播为标志的中国纪录片发展新纪元相呼应,中国首次正式出版纪录片年度报告((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何苏六主编)和《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纪录片蓝皮书)》(张同道等主编),两者各有侧重,前者注重中国纪录片现实和未来发展态势的文章汇集,后者采取团队研究的学术框架,立论文范文土纪录片发展现状,兼及世界纪录片(如美、英、法、日)发展趋势,并特别关注了纪录片的电视传播渠道和形态;《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报告(20ll)》(胡智锋等主编)则是中国首部系统梳理民生新闻“前世今生”的专项研究著作.

其次,广播电视基础理论、史论研究和电视纪录片研究走向纵深.广播学的史论研究相比电视仍是冷门,并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基本是并置于广播电视的话语体系中并处于弱势,因此,屈指可数的广播史论研究便显得尤为可贵.《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王雪梅主编)沿着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脉络,系统梳理了各种广播文艺形式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表达,有较强的学理性和实用性;《用声音传播:人民广播播音70年回顾与展望》(鲁景超主编)从众多亲历者的回溯中描绘出中国广播事业难忘的历史岁月和不同侧面.

电视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电视艺术理论》(高鑫著)、《电视艺术学》(欧阳宏生著)、《广播电视概论》(殷乐著)、《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学》(张振华著)等从不同视角为电视艺术学科体系的完善做出兼具社会意义、媒介传播和审美价值的理论探索.其中,《重组话语——新媒体时代的中国电视批评》(杨状振著)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生态观念,创新性地将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置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结构的权力谱系中论述;《理解电视:从理论到方法的路径》(周勇著)系统梳理电视理论研究框架,是电视理论研究方法和路径的参照指南;《沉浸传播(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李沁著)创新性地提出“沉浸传播”的概念,阐释其特征与模式,并构建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了世界传播理论.

电视史学研究方面,《中国新闻传播史(1978-2008》(吴廷俊主编)、《中外广播电视史》(袁军著)、《21世纪中国广播电视大趋势》(张君昌等著)、《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上、下,赵玉明主编)、《中国电视文艺发展史》(仲呈祥著)、《中国电视批评史》(欧阳宏生主编)、《中国电视艺术史》(许婧著)等,以编年史体例或宏观或具体的切入视角,继续拓展着电视史学研究历史文本的艺术视野.

伴随2012年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风靡,关于纪录片的理论、历史、方法、类型、文本和个体历史回溯的著作频出,《纪录与方法》(王迟等主编)、《电视纪录片概论》(陈一等著)等从或本土或全球的视野、或历史梳理或理论研究介入的方法、或跨学科或地域性专项研究等多个层面,将纪录片研究引向学科体系化方向.

最后,电视实务、产业和技术研究方兴未艾,是专著/合著/教材出版数量的主流,最能凸显学界与业界的互动观照.比如《IP,颠覆电视?》(龙奔著)是国内首部根据一手资料阐释IPTV产品、运营、竞争和对用户收视习惯施加影响的著作,有一定参考价值;《中国电视剧产业史》(储钰琦著)被视为国内首部系统研究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史、总结经验教训和规律性认识的著作;《中国语境下的澳门影视产业》(常江等著)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澳门影视产业历史与现状的著作,媒介社会学的理论路径和“一国两制”制度框架下多重话语和权力交织的深入思考,具有模式参照意味的实践操作性,《当代台湾媒体产业》(陈飞宝著)是大陆学者首次系统论述台湾各媒体产业历史沿革、转型与发展的著作,具有突破意义.

电影网:20150903 文瑾瑩 思悼 電影媒體試映會

4.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安全的海外传播研究与国外电视研究升格

将中国文化置于世界文化背景中观照,命名为比肩欧洲文化、美国文化的“第三极文化”,不仅是儒家“和而不同”人文理想大而化之的文化投射,更是昭示了中国参与世界文明和谐共建的积极姿态.黄会林主编的“第三极文化”论丛提出蕴含民族精神内涵的“第三极文化”这一理论设想和文化目标,对重塑民族文化自信、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一定意义.

《守望文化江山: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贾磊磊等编)以国家文化安全为议题集纳各方声音,既高屋建瓴又切中现实要务,显示了“智库”特色.《全球化与中国电视文化安全》(徐明华著)辅以实地调研与数据收集,将“电视文化安全”从概念、全球文化传播和传媒现状到现实意义做了学理性思考,进而提出应对策略与传播路径.

“师夷之长”是中国的实战传统,全球化背景中的对外传播研究和西方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拿来借鉴,开启了广阔的学术视野,为中国广播电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建设性参照.比如《德国广播电视双轨制》(路明著)、《冲突妥协与均衡: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生成探源》(王书藏著)、《美国电视史》(【美】加里.R.埃杰顿著,李银波译)、《解密真人秀——规则、模式与创作技巧》(苗棣等主编)、《外国电视名牌栏目》(胡正荣等主编).同时,中国电视国际传播研究的成果相继推出,如《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研究》(孙宝国著)、《中国广播电视“走出去”战略研究》(臧具林著)等.

海外华人学者的著述在国内出版成亮点,集中在泛媒时代的媒介创新、传播与社会变迁.如旅加学者赵月枝的《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和“外部”立场*世界传播结构中的中国传播,视角新颖.

三、动画及新媒体研究

1.动画史论和和新媒体基础理论研究颇受重视

在国家大力扶持和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期间,动画和新媒体发展的步伐依然强劲.产业调整和行业规范的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呈现出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巨大影响力.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业的强势扩张,“互联网+”及“互联网+动画”“IP”等概念日益显示了对动画和新媒体行业发展的深刻影响,对于动画、新媒体艺术创作和产业规范、国际交流等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孙立军的《中国动画史研究》较为全面、翔实地总结和回顾了八十七年(1922-2009)的中国动画发展历史,同时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这部著作对2000年后中国动画的创作和探索做了较为深入的介绍.该著首次将香港和台湾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各个时期的动画代表作品和特点做了介绍.

新媒体是高科技和通讯技术结合的产物,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的冲击.新媒体综合研究和新媒体专业教材将目光论文范文于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媒体形态的变革,在研究中分析和总结各种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传播过程、传播效果和传播功能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这类著作力图让新媒体研究者、教育者、从业人员以及新闻传播专业的各类各级学生全面而系统地了解整体情况,掌握基础理论.它们以概论、新论、导论、新说、论纲命名,共19部,其中,不同编著者的《新媒体概论》就达八部之多.它们从信息传播的原理、类型、应用、发展等方面对新媒体的理论与技术进行全面研究,介绍国内外新媒体研究的最新成果.匡波认为经典传播理论已不适用于解释当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传播实践,需要从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等方面重新考量传播者、媒介、受众三者的关系问题,建立网络传播学.林迅的《新媒体艺术》从理论阐述和详尽的案例分析两方面对新媒体艺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与介绍,在对新媒体艺术立论的基础之上,进而对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历史途径进行了梳理,并且深入剖析了现代艺术诸多流派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

2.动画及新媒体的创作实践层面研究受到重视

吕学武的《中国动画艺术作品中的声音创作》《(当代电影》2014年第9期)、姜宾虹的《从(冰雪奇缘>,看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色彩魅力》《当代电影》2014年第9期)、庄晓雯的《动漫人物的饰物设计方法研究》《(当代电影》2014年第9期)等,艺术和美学方面的研究呈现出以往少有的新的思考和新的理论方法的借鉴,使得动漫和动画影视的美学研究覆盖更为广阔,如李劲颖的《数字时代的动画魅力:超真实与变形性》《电影艺术》2014年第6期)、王可越的《中国独立动画:混杂化形态与全球化想象》《(电影艺术》2014年第6期)、刘洋、刘宗源的《壁上观画画动声色——中国壁画艺术的动画传承》(《电影艺术>, 2013年第6期)、屈立丰的《(中国动画角色身体符号的视觉性问题》(《电影艺术>, 2014年第6期)、栾伟丽的《实验动画的当代艺术语言特征》《电影艺术》2013年第6期)、成学学的《探访弗雷德里克·贝克的动画艺术世界》(《当代电影》2014年第9期)、冯果、田奥的《中国原创动画电影的新特点与新出路》(《当代电影》2014年第10期)、徐坤的《“中国学派”动画的内涵建构》(《当代电影>, 2014年第10期)、张玲玲的《美国动画片中的科技与人》《当代电影》2014年第10期)等文,都从创作实践层面提出新的思考,并总结和探讨了不同的艺术美学思想、流派.

新媒体实践以及操作层面的研究突出了实战分析、主体的传播效果,对业界具有重要意义.此类著作有18部,从新媒体的艺术设计、营销、写作、节目制作、经营管理、品牌管理、采编实务,以及与游戏、广告领域的跨界交叉推广模式人手,结合媒介学、大众传播学、受众心理学等视角,借助界定归类和案例分析,探讨其内在本体特征,揭示其未来发展方向、趋势.此外,新媒体产业研究有七部著作,不仅有周曾的《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还有专著对美国、日本、印度的新媒体产业进行了整体研究,为学界、业界打开了全球性视野.

3.动画和新媒体的产业研究持续进行

由国家新闻出版论文范文每年组织编写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全面梳理了中国广播影视的年度发展状况、特点和问题.该报告对每年度动画业的情况和发展走向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卢斌等主编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是动画产业集信息、研究为一体的重要文件.该报告在产业化、品牌经营、新媒体发展、商业模式、产业融合、平台思维、政策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七条发展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自2010年以来已连续发布了六部《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从总报告、热点、调查、传播、产业五个部分概述中国新媒体的发展现状、趋势和深刻影响.媒体融合、转型,以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研究成为最为关注的热门议题,也是立足于国家发展的制高点、顶层设计新媒体强国战略的重要对象.喻国明主编的《媒介革命:互联网逻辑下传媒业发展的关键与进路》认为,传统媒介只有破除“+互联网”的思路,转换成“互联网+”的战略思维,实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全媒介重构,才有可能在互联网世界中找到新版图.微博、自媒体、微视频等微传播也进入理论研究的视野,许多著作从社交媒体强烈的时代属性出发,对网络舆论主体的复杂、多元性以及其在公共空间的影响力进行了及时的实证研究.

4.关注传播秩序与传播治理

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低门槛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传播的方式,为公共信息的采集和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舆论与舆情治理成为国家治理日显迫切和略显尴尬的焦点问题.如何有效引导中国社会舆情,并进行适当的危机管理早已提上重要议程.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从2011年伊始推出了11辑《新媒体与社会》.这套以新媒体与社会为基本研究范畴的学术辑刊,以“网络社会治理研究等大数据与社会舆情研究”等议题展开.另有十部著作聚焦于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及互联网治理等问题,用模型法、实证法对新媒体事件展开案例分析时,提出了框架理论、应对机制与法律规制.论文范文媒体、国家舆论监督层面提出应当进行合理的媒介分权,而网民则呼吁拥有信息主权,这就需要国家层面的互联网安全管理处理好论文范文协商与舆论宣导的双重任务.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主编的《新媒体社会责任蓝皮书: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4)》,从新媒体社会责任的理论、评价指标体系、典型类型和问题等四个角度,以年度报告的形式梳理了国内新媒体社会责任的全面发展状况.另有许多著作也从新媒体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新媒体对社会学形成的挑战等方面,论述了虚拟性的网络社会对社会形态的冲击,以及形势的严峻性和现实的力所不逮.

四、不足和问题

从上述研究回望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国内学术界有关电影、广播电视及动画、新媒体研究,特别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相关研究取得了重论文范文就,不少著作和相关论述表现了研究者的一种学术敏感和学术自觉,但是该类研究也存在问题,需要因应挑战,给予认真的思考和探索.

1.电影学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视野,形成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互联网产业与电影产业的急速融合,中国电影的美学和产业生态均发生了重大改变,致使当下的影视学术研究也面临着诸多新的课题.“十二五一期间,全国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中的电影学的学术研究规划尚欠缜密规划,在电影研究中呈现的问题比较明显.其中包括:一是缺乏宽阔的国际视野;二是缺少跨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手段;三是中国电影历史与文化的综合性研究不够,四是现实对策和国家层面的政策研究和指导性政策的研究和建设性思考,尚未能充分、系统地纳入理论研究的视野;五是对电影新发展缺乏必要而成熟的研究,一些新的议题尚未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如“互联网+”发展模式对电影创作及产业的深度变革;互联网金融、电商、大数据、新媒体技术等对电影美学和产业的具体影响;电影产业的跨界与融合,等等.

2.广播电视研究方面呈现出趋热避冷的研究态势.近年的电视研究虽涉猎广泛,但多是重复性命题叠加,创新意识弱.学术界对热点、现象、现状的关注多于理论研究和规律性把握;对技术、产业、融合的非专业错位思考大而无当;不少影视批评对文本和个案的分析流于浅层表面,缺乏艺术审美鉴赏和文化批评的社会导向性;艺术理论研究缺乏新方法新视角,广播电视或影视依然交叉论述模糊学科界限和美学边界,难有突破性成果,造成学术研究的大同小异鲜有创见;史论研究中扎实的资料积累、文本解读与深厚的理论积淀等综合素养的不足,一定程度上让沾染了时代浮躁的史论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捉襟见肘.

与电视业相比,广播事业在新媒体时代似乎是危机多于机遇.2011-2014年的专业论文不过百篇,基本围绕年度广播热点扫描、广播传播理念潮流化—特色化一专业化的流变、媒介融合时代广播战略转型的改革方向、类型化模式和结构探讨、内容放送策略等广播适应新传播环境与社会结构变化所采取的应激性生存对策和编排方式.广播学的弱势地位导致学科建设和发展呈现出非系统性、日趋边缘化状态,理论研究也相对薄弱,研究方法与研究层次不免单一浅近,与广播的现实应用空间相差巨大.

3.动画与新媒体艺术研究尚欠深入.动画及新媒体的发展,包括政策、媒体竞争战略、产品三个层面的研发能力滞后,制度的顶层设计明显不足.因此,在学术研究中亦步亦趋、不够全面、深入的不足日益凸显.一些研究被热点和问题牵引,解决历史痼疾应对困境的科学策略简单.应该加强应用理论研究的指导性作用,有效地提供智力上的理论支持.动画研究、新媒体理论建构的系统化和方法论上应该得到理论研究的重视和开拓,而本体研究依然需要加强.此外,宏观层面上探究动画、新媒体与媒介规制及决策理论研究基本缺席.

五、后续展望

“十三五”期间,国内影视学术研究,尤其是全国社科艺术学项目中的电影、广播电视和动画新媒体的学术研究的主流发展,还需要建立在实践性、时代性、全球性、跨学科、专业性、思辨性、开放性等研究趋向之上,努力提升品质和水平,期待实现影视研究整体上的跃升与发展.

1.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建设,贴近当下,开拓新领域,力争在影视研究上出一些重要的有影响的成果.2014年,论文范文总书记在“8.18”讲话中提出强化互联网思维,论文范文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同年10月30日,论文范文宣布建设网络强国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战略目标.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6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在信息尤其是互联网领域,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现在,我们很可能就站在这样一条起跑线上.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发达国家拥有更大的优势”.推进“互联网+”,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大契机.中国新媒体在移动化发展中加速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融合,深度渗透,引发产业升级.就当前语境来说,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微博、微信、云计算、4G、新媒体经济等新技术、新应用和新形态,构成了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中国互联网产业和影视产业的互动与影响日益明显,期待在该领域和相关议题上能有重要成果出现.

2.“一带一路”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外交发展的重要战略,影视学研究和其他艺术学研究一样,亦应力争出有价值的成果.在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和助推之下,“一带一路”的发展进入战略规划、具体实施这一新阶段,在研究上构成了新挑战新趋向.这体现在六个方面:影视业如何为“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予以有力推动;平台为王+内容为王成为影视“一带一路”研究的重要突破;线上线下全产业链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应用大行其道,微传播成为“一带一路”主流传播的重要渠道;中国影视、动画、新媒体艺术与产业国际影响力上升,影视与各种媒体发展及互动迅速;影视与媒体融合转型加快.互联网思维打造中国影视学研究的新生态,影视产业和新媒体向经济领域深度渗透引发产业升级和互联网金融勃兴.在“一带一路”这一宏大战略下,影视艺术学研究应有所转向,部署好“一带一路”这一国家大力推进的新型国家战略对电影、广播电视、动画和新媒体艺术的影响研究,是重要而紧迫的命题.在进行这些实用性现实性研究的过程中,应当提升其理论深度和学术含量;谋求当代语境下各媒介知识系统的重构和互补性研究;强化有指导意义的应用对策性研究,使相关学术研究更具有实用价值.

3.针对过去相对处于短板的研究,加大对中国电影史、外国影视研究、影视和新媒体基础研究,对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和影视在当代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做更为切实的研究规划.在中国电影1 10周年诞辰之际,中国电影的通史研究展现出澎湃之势,两部在研的大型通史均将问世.其中《中国电影编年史研究(1905-2014》>,首次以纯粹编年史的形式,呈现内地、香港、台湾三地中国电影的110年通史,全套书分为八卷,后七卷基本为一年一章,这对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是一个重大突破.而两种《中国电影通史》亦分别以个人著作和集体编撰的形式对百余年来中国电影历史发展与嬗变进行梳理和解读,并以通史性的研究与撰写形式陆续推出.此外,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电影史》也在紧锣密鼓地组织编纂之中.

“十三五”期间,也应适当偏重于外国电影的研究选题,除了增强对美国、法国、日本等传统电影强国的研究外,还应当加强对印度、泰国、韩国等亚太地区的电影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来,印度、韩国电影在国际传播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泰国电影也呈异军突起之势,他们成功的美学和产业经验,都给中国电影以重要启示,这也是今后电影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4.应进一步打开视野,强化借鉴,进一步拓宽国际传播的战略与理论格局,在政策制定、长远规划、推广策略和相关行业管理与自律方面开展研究,以形成为国家影视和文化产业发展建立智库模式的参照系.在相关的研究中,要着重研究解决影视、广播、动画、新媒体制度和相关立法的顶层设计研究,提高广播影视行政管理科学性的针对性研究,实现战略课题攻坚.影视和网络数字技术既改变了原有的传播形态,也改变了影视内容生产路径,连接性、互动性、开放性、跨界性特征凸显.我国影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既来自体制、机制、管理和行业行规的制度建设漏洞,也与影视行业发生的革命性的变化有紧密的联系,通过课题研究为实践提供兴利除弊良策,协同建立艺术和市场并行不悖的良性运转机制,应该是广播影视、动画和新媒体理论研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丁亚平、赵卫防、高小健、许婧,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研究员;储双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研究员,100029)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电影媒体论文范文参考下载,电影媒体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电影网引用文献:

[1] 网络电影和新媒体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网络电影和新媒体方面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5000字
[2] 网络电影论文范文素材 网络电影和新媒体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2万字
[3] 比较好写的电影学术论文题目 电影学术论文标题如何定
《另一种历史:走向开放的视听艺术——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为主的电影、广播电视、动画新媒体的现状、》word下载【免费】
电影网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