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音乐学学科的整合国际化新视域——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学科博士学者坛综述

主题:音乐学科特点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5

简介:关于音乐学科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音乐学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音乐学科论文范文

音乐学科特点论文

目录

  1. 一、当今上音音乐分析学学科的整合
  2. 二、近期学者音乐分析研究成果的展示
  3. 三、音乐分析论坛百家争鸣
  4. 四、音乐分析学学科建设的国际化新视域
  5. 五、结语
  6. 音乐学科特点:南首尔艺术大学实用音乐学科 尹民秀教授 教学

刘 奇

继2009年、2012年分别承办“全国首届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美国耶鲁大学“丹尼尔·哈里森(Prof.Daniel Harrison)教授音乐分析大师班”之后,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在2013年10月14日至17日再次举办了更高规格、更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分析学学科博士学者论坛”,并特别邀请国内相关学科的著名教授、专家以及美国耶鲁大学帕特里克·麦克科瑞勒斯(Prof.PatrickMcCreless)教授作专题学术讲座.这是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为推动音乐分析学科进一步发展和相关学术研究,使其尽快融入到全球的学术洪流中,让自身研究成果得到学界的知晓、认同与回应,加快本学科学术成果的国际化推广步伐,同时也为了展示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又一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活动.

此次参与论坛的主体学者是15名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并已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以及上音合作培养的博士后科研人员、享誉学界的专家、教授,如李吉提、高为杰、彭志敏、徐孟东、赵晓生、钱亦平、林华、贾达群、张巍、陈鸿铎、钱仁平等,以及兄弟院校相关学科的教师,与会者近百人,可谓盛况空前.论坛为期四天,除隆重的开幕式外,论坛举办了15场学者发言、7场专家发言以及麦克科瑞勒斯教授3场专题讲座,同时一并出版了20篇本学科的学者近期研究的学术成果.

一、当今上音音乐分析学学科的整合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和分析学学科在经历几十年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积累并沉淀了丰厚的学术传统,涌现了一批音乐人引以为自豪的音乐理论大家,如钱仁康、丁善德、桑桐、陈铭志、杨立青、林华、赵晓生、钱亦平、徐孟东、贾达群、陈鸿铎、张巍、钱仁平等,正是通过一代代学者的不断积累与传承,音乐理论和分析学学科逐渐形成了以上音为研究主体群并辐射全国的老、中、青三代学者梯队.与其它兄弟院校不同的是,上音在音乐分析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立学之本,即本学科很早就打通了所谓“音乐学分析”与“音乐分析学”之间的壁垒,以音乐学系钱仁康、钱亦平教授为代表的基于史学、美学、文学、逻辑学等学科之学理形成了“外国作曲家与作品研究”研究团队;而以作曲系赵晓生、贾达群教授为代表的基于自身大量的作曲实践,并同时结合其创作观念及形式构建对多元化学科的精要及法则的汲取与运用形成了“音乐构造学、音乐分析”研究团队.尽管两个团队的研究方法的侧重点不同,但两个团队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丝毫没有给学科的教学、发展以及研究成果带来任何困扰,相反,两个研究团队建造了一个多元而宽广的学术平台,学科的交叉和学理的互补使得音乐分析学这门学科得到了各方面的整合,资源共享的师资团队结构也促使研究成果范围更广,其使用的方法更灵活多样,兼收并蓄与综合性、深入度更高,这些都成为上音音乐分析学学科的独特特点并一直引以为傲的传统.

二、近期学者音乐分析研究成果的展示

从这次学者论坛同步出版的学术论文集来看,共收录20位博士学者及博士后科研人员的学术论文,大多数为新近呈现的学术成果.从研究的范围和对象来看,这些论文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关于曲式与结构的元理论研究,二是采用不同的分析视角和方法来进行的音乐结构研究以及中外作曲家作品个案研究.如西藏大学教授、作曲博士、博士后觉嘎的《论曲式的构成形式及其结构特征》;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吴春福的《论民间传统器乐曲结构中的循环原则》;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系丁好副教授的《论早期奏鸣曲与其他器乐体裁的交混现象》;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邹彦副教授的《从“加法原则”到“对比原则”——18世纪之前“自由曲式”的结构原则》以及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副教授姜蕾的《从“封闭”到“开放”——试论2 0世纪音乐结构的转型》,上述五篇论文基本属于第一类型.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博士后研究员李小诺的《从感知觉特征看音乐的深度分析与体验》;济南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音乐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郑中的《论梅西安音乐创作中的色彩理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明虹的《观念、结构、信仰——以古拜杜丽娜的〈奉献〉为例》;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副教授郑艳的《符号学视角下的音乐分析与创作——论数字、图像符号在音乐文本中的转化与指示》;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王旭青的《艾夫斯〈未被回答的问题〉的结构思维与叙事策略》;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师王晶的《文本分析与酷读——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中“同性恋情结”的隐秘叙事》;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阳军的《试析德彪西音乐作品中的“整体连接性思维”及其形态表现》;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王中余的《爵士视域下的“二重组织”——拉威尔〈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双调性结构研究》;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冯存凌的《逝去的伊甸园——勋伯格〈空中花园篇〉(Op.15)Nr.1解析》;沈阳音乐学院教师刘奇的《Alban Berg自由无调性时期的创作技法——析Alban Berg〈管弦乐队组曲〉(Op.6)结构与音高材料》;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许琛的《一曲笙歌醉太平——析林品晶〈濠镜笙歌〉的结构形式与创作语言》;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杨和平的《二元构态与音场效应——周龙歌剧〈白蛇传〉的音高组织分析》;美国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李涛的《中西合璧的现代音乐语言——陈怡〈第三交响曲——我的美国音乐之旅〉“多重结构”分析》;武汉音乐学院教师冯欣欣的《施托克豪森〈钢琴曲X II-XIV〉公式化序列创作初探》;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赵礼的《“SHMILY,CLARA!”——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爱之论文范文”解析》,上述15篇基本属于第二类型.

音乐学科特点:南首尔艺术大学实用音乐学科 尹民秀教授 教学

三、音乐分析论坛百家争鸣

整个学术论坛最为精彩的部分要数专家们的发言以及与学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如李吉提教授的发言围绕音乐分析学学科的研究内容涉及的学科交叉问题谈了自己的几点看法;赵晓生教授的发言围绕音乐分析对音乐表演的颠覆性启示作了自己独特的学术阐释;钱亦平教授讲述了她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古拜多林娜〈为羽管键琴与打击乐组所作的音乐〉的音乐分析》;陈鸿铎教授的发言《西方音乐创作中的“复体裁”现象初探》则以音乐分析中的“复风格、混合曲式”相同的学理作为出发点,大胆地提出“复体裁”这一新音乐词汇,并对“复体裁”做了明确的界定和分类;张巍教授、贾达群教授、钱仁平教授分别就音乐分析学学科的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主要是系统的音乐分析方法论课程的开设)、音乐分析学学科未来发展规划、愿景、图书馆在音乐分析学学科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未来为此学科服务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谈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持续近三个小时的专家发言以及与学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将此次论坛推向了一个论文范文,与大师、专家面对面,传道、授业、解惑,相信必将对这些年青学者在之后的研究中在更深的层面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音乐分析学学科建设的国际化新视域

上海音乐学院自建院以来一直有着“海纳百川、尊重传统、透入国际视域”的办学传统,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也秉持了这样一种理念,人才培养有着明确的定位,即坚持“请进来,走出去”.至2009年上海音乐学院承办的“首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当代国际最著名的音乐理论家、音乐分析学泰斗、音级集合分析法的创始人美国著名音乐理论家阿伦·福特教授以来,上音不断努力,致力于音乐分析学学科最高学术水准交流,以促使音乐分析学学科建设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学术起点,使学者们在了解世界的同时,也能够以自觉的学术意识融入到全球的学术洪流中,以一个全新的国际化新视域、与时俱进地步入到国际性的学术平台.遂在2012年,上音再次举办了耶鲁大学音乐系主任、主讲阿伦·福特音乐理论的“丹尼尔·哈里森教授音乐分析大师班”,今年在本次研讨会上又特别邀请了国际级著名学者,曾任耶鲁大学音乐系主任的帕特里克·麦克科瑞勒斯教授作学术讲座,这无疑成为此次会议的焦点与亮点.此次麦克教授带来三场讲座——《19世纪美学对音乐创作的影响》《瓦格纳晚期创作中的戏剧与音乐形式》以及《新音乐分析中的音乐修辞与音乐形态》.讲授内容针对19世纪德国中心论、美学与音乐体裁之间的关系、《镜与灯》这部著作对19世纪美学发展变化的解读举例、对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第四幕《莱茵少女》进行音乐分析来看瓦格纳晚期创作的戏剧观念、音乐修辞与音乐态式之间的关联以及特定体裁与修辞等方面进行个人视角独到、方法新颖的解析与阐述.

五、结语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和分析学学科在几十年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中积累了丰厚的学术成果,一代代的音乐理论家们以其踏实严谨的学术态度在这个大家庭里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论文范文的学术成就,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学术团队和带头人,在发展中形成了一种历久弥坚的学术传统.也正是上音作曲/作曲技术理论与音乐学这两大学科之间走向一条整合的独特发展之路,在无形中也给本学科的人才培养建造了一个多元而宽广的学术平台,正是这样一个平台为后辈学者提供了学科交叉、学理互补、资源共享等创新性人才培养必须具备的条件,并为他们在学术上的成熟和进步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如今,上音在音乐分析学学科的建设上重新有了一个新的起点,通过与美国耶鲁大学音乐系建立互访关系,为国内学者打开一个国际性的学术视域的同时,也给学者们带来一种学术自觉,这为日后真正地步入国际性学术平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自然,对整个学科建设而言,也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再认识.期待上音明年“中美”音乐理论家高层论坛的推出和举办,一个起点高、规格高的论坛成功召开推动的不仅仅是个人学术的进步,更是带动整个音乐分析学学科的深度发展.

总结:本文关于音乐学科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音乐学科特点引用文献:

[1] 小学音乐学科论文题目范文 小学音乐学科论文题目哪个好
[2] 比较好写的音乐学科渗透德育论文选题 音乐学科渗透德育论文题目怎么取
[3] 音乐学学科理论论文题目推荐 音乐学学科理论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音乐学学科的整合国际化新视域——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学科博士学者坛综述》word下载【免费】
音乐学科特点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