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仙霞岭上廿八都:海上丝路上方言王国

主题:徽杭古道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1

简介:适合不知如何写古道姓氏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古道姓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古道姓氏论文范文

徽杭古道论文

目录

  1. 1.40多个姓氏的聚集地
  2. 徽杭古道:儿童歌曲:长亭外古道边

文 沐飒寒 图 王勤

在钱塘江水系和闽江水系之间,有一条重要的山脉叫作仙霞岭.它不仅是钱塘江水系和闽江水系的分水岭,更是古时沟通浙闽两个富庶经济区的唯一古道,在彳艮长一段时间里,浙闽两省的经济就和这条山脉息息相关.

而“廿八都”,就是仙霞岭古道上的咽喉要塞.正因为此,几千年来,发生在廿八都周围的战役不计其数,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将此地作为屯兵备战的行营,驻扎着重兵防守.

“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以后,廿八都顺理成章地成为浙闽之间重要的商业中转站,也是浙、闽、赣三省边境最繁华的商埠.大量移民的迁入,给这个山中小镇带来了深厚的移民文化,学者研究后的资料表明:在这个弹丸之地,居然通用9种方言,云集着140多个不同姓氏的家族,而且拥有浙式、徽式、赣式、闽式等不同风格的建筑.

汉论文范文始的古战场 战火纷飞,少有安宁

初听“廿八都”这个名字,人们往往会被它奇怪的名字疑惑:既然是廿八,那是不是还有廿七、廿六等数字呢?的确,廿八都最初不叫此名,而是叫“道成”.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朝廷将此地划分为44个“都”(相当于“村”的行政级别),道成被划分为廿八都,名字由此而来.

廿八都最早的战争记载是汉代.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发兵攻打闽越,通过此地入闽,胆小的闽越王畏惧大汉军队,罢兵而逃,汉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这个战略要地.后来,汉军将领把地图绘制出来,汉武帝看后大惊,认为这一带不仅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居民普遍野蛮、不服王化.最后,汉武帝决定:把当地人全押往外地,使这里成为“人迹所绝,车道不通”之地.

因为这个决定,廿八都在随后的历史里沉静了几百年,直到那位在山东起兵的私盐贩子——黄巢的到来.

历史是这样描述的:黄巢的军队受到唐军围剿,为了避开唐军主力,决定开辟尘封数百年的仙霞岭古道,通过古道转移到福建.最后,由于唐军的大意,黄巢军队奇袭廿八都,安然地“刊山开道七百里”,从容撤退到福建,休养生息后卷土重来,一举攻破大唐论文范文的心脏长安等

或许是受到黄巢军队辉煌战绩的警示,这之后,廿八都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著名地理史籍《大清一统志》记载: “自仙霞岭辟,诸将削平江、闽群贼,往往战于仙霞南北.元、明之交,处、建、衢三州,尺寸之间皆战场也”——也就是说,廿八都周围从黄巢开辟道路后,一直者陧战火纷飞之地,从未有过安宁.

历算元、明、清三代,但凡王朝更替,新朝代军队的主力都必须经过仙霞古道与廿八都南下,才能夺占闽地全省.比如公元1644年,明福王朱由崧率南明王朝与满清分庭抗礼,驻守廿八都的正是名将郑芝龙和郑成功父子,他们死守关隘,力抗多尔衮大军,清军攻势屡屡受挫.不料,郑芝龙与郑成功父子最终反目,分道扬镳一一郑芝龙投降清廷,郑成功撤往福建.清军这才顺利占领天险,继而拿下福建等

时至今日,廿八都乃至附近的关隘群,一直是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和建筑学家的共同研究对象.廿八都东面有安民关、南面有枫岭关、西面有六石关、北面有仙霞关,其中仙霞关还与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关口”——如此庞大的战略防御体系,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者陧罕见的.

海上丝路中转站

三省边境最繁华的商埠

虽然在很长时间内,廿八都是作为军事战略要地存在的,但实际上,廿八都还拥有另一个不可忽略的身份: “海上丝绸之路”的商业中转站.

唐朝中期以后,随着吐蕃王朝的崛起与抢劫烧杀, “陆上丝绸之路”开始衰落,商旅们另辟蹊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盛,福建各地也迅速成为海上远洋贸易的货物集散地.

作为闽、浙、赣之间的要道,廿八都不可避免地充当起商道的作用.尤其在明清,江浙一带实行严厉的海禁,海上贸易受损严重,福建港成为了唯一的开埠港——廿八都与仙霞岭的重要性再次体现.据史料记载:当时,来自中原和江浙一带的布匹、瓷器、丝绸、茶叶等大量货物,必须由挑夫们用扁担挑着,通过仙霞古道到达廿八都,然后再挑往闽、赣;而福建的土产,以及通过海运到达的琉璃、香料、论文范文、犀角等舶来品,也要通过廿八都转运到内地和中原.在康熙年间,琉球使者五次遣使,都是先通过廿八都,然后再北上向清廷进贡.

无论是从浙入闽、还是从闽入浙,在仙霞古道翻岭过关到达廿八都,时间都正好为一天,适合奔波的商队和挑夫们歇脚休息.作为必经的交通枢纽,廿八都迅速发展成为三省边境最繁华的商埠.《龙溪石虹桥碑记》中说,论文范文时期的廿八都, “闽浙通途,攘往熙来,络绎不绝”,在小镇南边的水安桥上,终日行走着来往的商队和挑夫,镇子中的浔里老街,布满了商行店铺、饭馆客栈.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古道的繁荣让廿八都繁荣,古道的衰落也同样让廿八都蒙尘.进入现代社会后,交通运输的发达让仙霞古道失去了原本的重要作用,逐渐被人遗忘,廿八都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仅是古道破落,甚至文物也被连累——拓宽修建205国道时,曾经云集世界商旅的水安桥正好挡了道,施工队居然对水安桥动了“截肢手术”,把桥亭东侧削去两间,原本漂亮精致的廊桥从此失去了小半截,让人不胜惋惜等

方言王国

1.40多个姓氏的聚集地

尽管战火和繁华都已经远去,但历史的遗存却保留了下来等

行走在廿八都的幽宅深巷,最让人惊讶的是镇上人说话的口音.山南海北各种地域的口音都有,比较明显的至少有9种,包括“江山腔”、 “浦城腔”、 “广丰腔”、 “灰山腔”、“岭头腔”、 “溪下腔”、 “河源腔”、 “下浦腔”、 “洋田腔”等.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廿八都拥有如此众多的口音呢?

答案和千年来那些南来北往的人有关.首先是历朝历代,从全国各地征调来驻扎的士兵.战争结束后,许多人干脆留了下来.其次,历史上的廿八都商业繁荣,太多外地人前来讨生活等慢慢地,廿八都就发展成了典型的移民小镇. 也就是说,大量外地移民的到来,把不同地域的方言带到了廿八都,整座小镇一时间南腔北调,什么方言者隋,成为名副其实的“方言王国”.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廿八都保留至今的方言主要来自浙南、赣西、闽北、闽南、徽州等地,而其他小区域的方言尽管也比较多,但只有几户人家在使用.

最为奇特的是,小镇上还滋生出一种“小镇方言”一一廿八都官话,这种方言被当地人称为“正字”,通行于整个廿八都地区.它诞生于满清时期,当时清廷设立“浙闽枫岭营”驻扎廿八都,由于驻扎士兵和当地居民交流困难,军方就强行推出了这种“四不像”的方言,最终形成了这一罕见的状况等

徽杭古道:儿童歌曲:长亭外古道边

迁移到廿八都的人群增多之后,还造成了另一个现象:镇上的姓氏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廿八都全镇13个村,共有1万多人口,却至少有着146个姓氏.仅仅是在镇上的3600多人口中,就有141个姓氏,是个名副其实的“百姓”镇,也是迄今国内发现的唯一有百家以上姓氏的移民古镇.

在这些姓氏里,人口数量最大的四姓是陈、戴、王、李,不过,他们的人口也只有500多人,仅占全镇人口的6 1%~75%,至于其他姓氏,所占人口的比例就更低.在这么多姓氏中,大约有47个姓氏有非常明显的迁移记录,其中的姜、杨、曹、祝四大家族,都保存有自己的族谱,非常明确地记录着祖上来自何处.

廿八都镇上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自然也就带来了南北各地的建筑文化.沿着穿镇而过的枫溪,能看到一座座或豪华、或简朴的古宅沿着溪流两岸分布,

在这里,不仅有浙式、徽式、赣式、闽式的建筑,甚至还有带着明显西洋风格的建筑等各种风格、式样的建筑如此集中地在一个地方出现,同样世间罕见.

对于祖先留存下来的各种遗产,廿八者队非常看重.镇上的杨庆山老人告诉笔者,早年曾有不少文物贩子和所谓“*家”来到这里,想要收购窗棂、门楼,或者一些木雕,但得到的都是廿八者队不成不淡的一句话: “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能卖吗?”最后,那些心怀叵测的家伙只能灰溜溜地走掉等.

总结: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古道姓氏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徽杭古道引用文献:

[1] 茶马古道和文化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茶马古道和文化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2000字
[2] 古道和丹青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古道和丹青学年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3] 茶马古道和文化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茶马古道和文化论文范文检索3000字
《仙霞岭上廿八都:海上丝路上方言王国》word下载【免费】
徽杭古道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