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基于理自觉的中国旅游学学科构建

主题:旅游管理一级学科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31

简介:关于学科旅游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学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学科旅游论文范文

旅游管理一级学科论文

目录

  1. 一、引言
  2. 二、旅游学及其理论自觉概念解析
  3. 三、基于理论自觉的中国旅游学学科构建
  4. (一)自觉构建旅游学研究的学科体系
  5. (二)自觉构建旅游学学科的研究范式
  6. (三)自觉构建旅游学研究的“中国学派”
  7. 四、总结与展望
  8. 旅游管理一级学科:职高旅游_服务礼仪(舟职技校 何晓颖)_第四届学科带头人录像课

陈麦池

(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2)

【摘 要】理论自觉是中国社会科学产生有世界影响中国学派的必然要求.我国旅游学研究在迅猛发展,但其学科构建存在缺陷,旅游学研究必须强化理论自觉.作为新学科的旅游学学科体系由理论旅游学、应用旅游学、旅游业管理学科构成.旅游学学科构建必须高度重视理论自觉,强化旅游学的独立学科意识和理论体系建构.本文以旅游学学科发展的理论自觉为出发点,探讨旅游学的学科体系、研究范式和中国学派等学科发展问题.我国旅游学研究应深入挖掘中国旅游发展实践,同西方理论对话并建构自我理论体系,从而构建中国旅游学学派,与西方现有理论一起构筑成国际旅游学研究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旅游学;学科构建;理论自觉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1.001

作者简介:陈麦池(1975-),男,河南沈邱人,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旅游学元理论、中国国家旅游形象、跨文化传播.

一、引言

总结旅游学学科研究,其需要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石培华和冯凌(2010)总结中国旅游研究30年成就后指出,国内旅游研究未形成核心的概念与逻辑体系[1].苏国勋(1999)在检视与批判社会学的理论反思及其学科建设时,指出若是一门学科丧失了自己在认识事物和解释事物方面的学科意识,那么无异于自己取消了自己存在的理据[2],旅游学研究可视为警示.肖洪根(1998)曾较为全面地综述和评价了旅游学科体系的理论研究,指出作为学科的理论框架和原理命题,旅游学表现出粗浅片面的不成熟特征[3].而刘住(2008)则直言只有具备自身独立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式的旅游学才能独立建成一门成熟学科[4].

由于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开放性、社会性和综合性,旅游研究具有多学科、跨学科、交叉性和多维度等特点,旅游研究仍处于多学科的初级发展阶段,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多种学科介入为旅游研究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巨大贡献,然而当前旅游研究却面临着表面繁华、内核苍凉的学科窘境,多学科介入并未形成旅游学跨学科的协同合力.

朱峰和项怡娴等(2011)发现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项目的旅游选题均存在着“去旅游化”现象,旅游现象仅成为依托学科的剖析对象,研究局限于验证、完善和补充已有的学科理论及研究方法,而非旅游研究理论的提出或完善,因此导致旅游研究的学科性愈加模糊,跨学科的旅游研究对话与交流愈加困难,旅游学术共同体难以建立[5].我国旅游学界应重视这种研究现象的严重性,谢彦君(2010)指出这是“仅仅当做工具而不是使命的现象”,呼吁多学科真正介入旅游研究[6].

因此,当前旅游学的多学科研究为旅游学的学科建立与完善既构成重要的历史机遇,又构成巨大的现实挑战.我国旅游学研究在快速发展,但要意识到其学科构建的缺陷,旅游学研究必须强化其学科必备的理论自觉.本文以旅游学学科发展的理论自觉为出发点,探讨旅游学的学科体系、研究范式和学术共同体等学科发展问题.

二、旅游学及其理论自觉概念解析

评价某学科的发展成熟程度,自主性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针对旅游学的学科发展,这种自主性表现为旅游学研究的学科意识与理论自觉.旅游作为经济、地理、文化和社会现象,旅游研究必然涉及到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这种旅游研究的多学科性理论体系确实推动了旅游学的学科建设,现实却难以摆脱原学科的理论束缚,不能实现学科独立的最高目标.

构建跨学科、多维度、多层面的旅游学研究体系,旅游学学科发展必须具备面向未来的全球视野,需要对于旅游学科的体系结构进行重构,重新整理旅游学的发展方向和思路,Chambers(2007)倡导旅游跨学科研究打破学科界限,以深化理论研究并解决实践问题[7].

基于传统学科理论体系的学科论,旅游学是一门研究旅游学现象的综合性人文社会学科,由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所引起的旅游现象[8].我们倡导旅游学界须树立和强化旅游研究学科意识和问题意识.近年来,我国社会科学界普遍认可理论自觉,旨在完成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构建,提升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权.郑杭生(2012)认为理论自觉是中国社会科学产生有世界影响中国学派的必然要求,其表现为对社会学实践认识的一种正确态度以及社会学者自我反思的理论品质[9].

旅游学整体上是一门正在建构中的学科,国内外的旅游研究虽发展迅猛,但这种发展还是粗放型的领域扩张,是一种初步的学科演进.旅游学研究就发展质量而言还有很多缺陷,其中最重要的不足就是理论基础薄弱,现有理论研究仍不足以有力支撑独立学科发展.

三、基于理论自觉的中国旅游学学科构建

总体而言,我国旅游学必须保持高度的学科自信和学科自觉,在培育研究团队、凝练学科方向、形成自身特色的同时,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着重点,为旅游融入社会并与之协调发展贡献应有的学术力量[10].我国旅游学界要实现旅游学学科研究的理论自觉,首先应建立和完善旅游学自属话语系统,使用专有的概念体系和表述体系去建构研究对象,并进行科学的旅游学认知活动.

(一)自觉构建旅游学研究的学科体系

旅游学科构建是战略性问题,它决定着旅游学研究和旅游学教育的发展,旅游学科体系形成要经过学科交叉到学科跨越的阶段演进.旅游学跨学科研究体系倾向于依靠知识研究方法,而非单纯的描述性和应用性研究,因此笔者提出旅游学研究核心在于具备跨学科性,而非多学科视野下的旅游现象.

吴必虎(2005)预测未来中国旅游研究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是旅游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另一方面以相关学科为出发点,在较为独立的领域内沿纵深方向持续进行深度研究[11].面对旅游活动、旅游现象、旅游业我们倡导旅游学学科研究的理论自觉性,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双赢,旅游学研究应站在国内外学术的理论最前沿关注现实问题,也应立足中国旅游发展实际.

成熟学科的理论体系应包括一般性理论、中层理论和实践理论等三个层面,旅游学学科体系由理论旅游学、应用旅游学和旅游业管理学科共同组成,进一步而言,理论旅游学包括基础旅游学、旅游学研究方法、休闲哲学、旅游学史、旅游科学导论、游客学、旅游资源学、旅游体验论、旅游凝视论、旅游效应论、旅游产品论、旅游形象论等;应用旅游学包括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文化学、旅游行为学、旅游美学、旅游环境生态学、旅游*学等;旅游业管理学科包括旅游公共管理、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景观设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业统计与金融、旅游业电子商务、旅游企业管理、旅游业职业教育、应用心理学等.此旅游学学科框架区别于目前旅游学科框架,综合体现旅游学学科发展,以理论自觉推动学科构建创新.

(二)自觉构建旅游学学科的研究范式

旅游学研究的理论自觉应是集体意识,这过程需要旅游学界合理分工、充分交流、协同努力,而当前的严峻现实是旅游研究远未形成自己的研究范式,研究规范缺失致使研究成果难以比较、评价和交流.

目前旅游学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旅游研究范式的形成是长远目标,研究范式是学术共同体自觉认同和集体持有的基本信念、解释原则和评价标准.库恩(1968)认为范式是共同体成员借以指导其研究活动的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它规定研究领域问题和方法[12].

Jennings(2001)归纳出旅游研究的实证主义、解释社会学方法、批评理论、女性主义范式、后现代方法和混沌理论等基本理论范式,并据此范式各自衍生出独立的旅游研究流派[13].鉴于旅游学现象的复合性,旅游学研究必然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等特征,米尔斯(1959)提出社会科学研究者必须具备社会学想象力这种品质,社会学想象力包含着研究的理论预设、研究的价值关怀、问题的提取方法、研究的基本原则、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论的发展取向等[14].旅游学想象力同样是跨学科的理论视角,它要求旅游学研究方法应当更加趋于多元与融合,整合运用人文与社科、经验主义与批判主义、定量与定性、抽象与具体、归纳与演绎等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因此旅游学想象力的培养要通过建立一个更多元的研究范式,包括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模型和解释范式来实现.

(三)自觉构建旅游学研究的“中国学派”

Ryan和Morrison(2006)指出中国的旅游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对旅游学科体系学术贡献与国际学术界的期望值相差甚远[15].徐嵩龄(2010)呼吁创造与提升中国在国际旅游界的话语权,认为中国不缺乏建立旅游话语权的机会,但缺乏建立这种话语权的意识和能力[16].

笔者认同中国的旅游研究应立足中国特色的观点,倡导旅游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化.我国旅游学界须立足于中国旅游发展实践,把理论自觉和现实结合起来提炼本土化概念,增强旅游学的创造力并建构中国旅游学理论.

迄今为止,由于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与国际旅游研究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旅游研究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中比例偏低.陈钢华和黄远水(2008)倡议,我国旅游学界现阶段应积极争取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发表更多研究成果,同时大力同国外旅游院校合作,争取在课题申报、经费资助和研究开展等方面提升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17].

中国旅游学研究者须掌握国际通行的研究范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研究才有可能建立中国旅游学学科理论体系[18].构建中国旅游学要放弃对西方理论的盲目搬用,挖掘中国旅游发展实践进行提升,从而实现中国旅游学学派愿景[19].总上论述,中国旅游学学派面临着旅游学研究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双重使命,全球化思维和本土化行为的立场诠释中国旅游学的理论自觉路径.

四、总结与展望

中国旅游学的理论自觉推动旅游学科构建,也是提升旅游学学科地位的有效途径,更是形成旅游学中国理论学派的动力.我国旅游学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通过借助社会科学理论对旅游学的理论自觉进行阐释,希望藉此引起旅游学界对理论自觉的关注,并期望引发我国旅游学界讨论,共同促进中国旅游学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培华,冯凌.中国旅游研究30年:成就、挑战与使命[J].旅游科学,2010,24(3):75-84.

[2]苏国勋.丛书前言.艾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肖洪根.谈对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研究的几点认识[J].旅游学刊,1998(6):41-46.

[4]刘住.旅游学学科体系框架与前沿领域[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前言.[5]朱峰,项怡娴,王春晖.旅游研究中的“去旅游化”现象及反思——基于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旅游类项目的分析[J].旅游学刊,2011,26(11):28-34.

[6]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走向实证科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1-16.

[7]Chambers,D.An agenda for cutting-edge research in touri论文范文[A].Tribe,J.&Airey,D. Devolopment in Touri论文范文 Research[C].Oxford:Elsevier,2006:233-245.

[8]陈麦池,黄成林,辛福森.旅游文化与旅游文化学研究的理论辨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5):62-66.

[9]郑杭生.“理论自觉”与中国风格社会科学——以中国社会学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12 (6):1-5.

[10]孙浩然.发展与启示:近二十年国内旅游社会学研究综述[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3(5):56-62.

[11]吴必虎,等.旅游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与评述[R].旅游研究北京论坛,2005.

[12]T.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0.

[13]盖尔詹宁斯.旅游研究方法[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3- 5.

[14]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M].北京:三联书店,2005:14.

[15]Aramberri1, Julio&谢彦君.中国旅游研究的多维视野——对国内与国外相关文献的评述[J].旅游学刊,2003,18(6):14-20.

旅游管理一级学科:职高旅游_服务礼仪(舟职技校 何晓颖)_第四届学科带头人录像课

[16]徐嵩龄.三愿:致旅游研究界[J].旅游学刊,2010,20(4):5-6.

[17]陈钢华,黄远水.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比较分析与提升途径[J].旅游学刊,2008,23(5):91-96.

[18]张宏梅.西方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与中国旅游本土化研究[J].旅游科学,2011, 25(5):1-9.

[19]陈钢华,保继刚.国外中国旅游研究进展:学术贡献视角的述评[J].旅游学刊,2011, 26(2):28-35.

总结:本论文为您写学科旅游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旅游管理一级学科引用文献:

[1] 旅游管理学位学论文选题 旅游管理学位论文题目怎么定
[2] 优秀旅游管理学士论文选题 旅游管理学士论文题目怎么定
[3] 新颖的旅游管理技师论文选题 旅游管理技师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基于理自觉的中国旅游学学科构建》word下载【免费】
旅游管理一级学科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