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探微

主题:数学教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5

简介:该文是有关数学和学习体本科毕业论文范文跟数学教学类开题报告范文.

数学和学习体论文范文

数学教学论文

目录

  1. 一 初中数学学习共同体构建原则
  2. 二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3. (一)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合理分组
  4. (三)系统性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5. (四)拓展与延伸共同体的學习范围

摘 要: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部分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导致学生容易产生畏学心理,在数学学习中缺乏自信心,学习效果也不甚理想.为解决该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并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增强共同体的凝聚力,提升学习效果.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共同体;小组合作

一 初中数学学习共同体构建原则

1.人本原则.构建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目的在于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互相督促、互相帮助.所以教师在具体教学当中,必须坚持人本原则,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作用,将新型教育观落到实处,从而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同时,保证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稳固性.

2.公平原则.构建学习共同体肯定会涉及学生分层分组方面的问题,在这一过程当中,为了确保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和谐,就必须把公平原则落到实处,运用科学恰当的小组划分方法,推动学生之间以强带弱和优势互补.为了强化学生的自制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需要将公平原则贯穿教学全过程,对学生一视同仁,使得学生能够最大程度上认可自己.

3.统一原则.之所以能够构建学习共同体,是因为整个群体拥有统一目标,能在共同的愿景之下深入学习,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当中落实统一性原则,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在学习共同体内建立统一目标和追求,让整个团体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合理分组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要考虑教学问题和教育公平问题两个方面.教学问题就是指学生能否适应学习共同体,在其中获取知识、启发思维、启迪智慧与提升能力,以及共同体成员的学习方法、思维等能否对彼此产生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教育公平问题则指各组的平均水平是否大致相当.在构建学习共同体时,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科学分组,做到同组异质,组间同质,先分层后分组,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和提升.

比如,在分组前教师可以先结合学生每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以及平时的课堂表现是否积极等将其分为三个层次,优等生指平时成绩优异,并且学习兴趣深厚,喜欢学习、积极性高,能跟上教师的思路,会自主思考和探究的学生;中等生指学习成绩一般,平时学习态度端正,会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或完成任务,但缺乏创新能力的学生;学困生指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师的进度,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听课不认真,只是被动应付教师的学生.由于班级内通常是中等生占比大,所以教师在分组时可以按照学生学习层次按1:2:1的比例划分,在此基础上教师稍做调整,保证各组间实力均衡、公平竞争,这种分组构成的学习共同体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形成和谐的互助关系.

(二)开展内容形式丰富的探究活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或者布置学习任务,再组织一场组间竞赛,利用初中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激发其探究,促使小组成员相互补充、共同努力.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多开展探究式教学,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通过调查资料、分析问题、交流讨论、假设求证等活动过程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找到数学知识的规律,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价值.

比如,讲解“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组,然后布置学习任务:“我们已经知道三个内角和三条边都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那么在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时,是否一定要测量所有边和角呢?最少需要确定这六个元素中的几个相等?请大家在小组内探索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比一比哪个组得到的正确方法最多.”这时就要考验各组的集体智慧,成员要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画图、测量、剪纸等多种形式进行探索,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大家共同分析和研究不确定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组长并不一定是优等生,也可以是性格开朗、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中等生,重点是组长要有较强的交际能力,能成为小组的“黏合剂”,感染和带动大家共同努力.如有人提出“三个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观点,其他人就要一起思考是否可行、要怎样证明等.待各组结束讨论后,分别派代表汇报成果,大家在组间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系统性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构建学习共同体时,教师要从评价标准、方式等多个方面系统性地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尤其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给予全面、客观的评价,并组织其进行自评与小组互评,让学生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提升其反思能力,促进学生改进自身不足,提高学习共同体的整体学习水平.

比如,讲解“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要进行巡视,这样既能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点拨思路,也能了解其讨论情况,获得反馈信息.在学生汇报结果后,教师先肯定各组的努力,然后特别表扬交流、讨论比较积极但又不乱的小组以及思路宽泛、得到多种判定条件的小组.接着,教师要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谈一谈自己在本次探究活动中有什么收获和不足,下次要朝什么方向努力等,其他成员则可以指出对方的优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如思维灵活、想法有新意等,还可以说一说缺点并给出合理建议,如比较自我、在小组活动中的融入度不高等.教师在最后总结时要注意各个小组是个整体,必须给予整体化评价,增强其组间凝聚力.

(四)拓展与延伸共同体的學习范围

课堂固然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但学习并不一定只能局限于课堂的方寸之地和短短的45分钟内.为了有效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可以拓展与延伸学生的学习范围,除了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活动,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预习任务、合作作业等,让学习共同体在课后时间也能一起学习,共同监督.升入初中后,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增大,但仍然有许多学生因为贪玩、沉迷网络而在课后“放飞自我”,既不预习也不复习,所以在课上听不懂、跟不上进度.教师可以让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其本身认知能力不足、存在思维定式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能力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互帮互助,友好合作,从而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水平.具体而言,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合理分组、开展内容形式丰富的探究活动、系统性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拓展与延伸共同体的学习范围,提升学习效果.

总结:该文评论,此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数学教学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的毕业生以及可作为关于数学和学习体论文开题报告和相关职称论文课题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数学教学引用文献:

[1] 数学和学习体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数学和学习体方面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2万字
[2] 数学和学习体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数学和学习体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2500字
[3] 数学和学习体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数学和学习体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2500字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探微》word下载【免费】
数学教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