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中职学校德育课中工匠精神的渗透

主题:工匠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4

简介:该文是学校方面论文范文集与工匠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学校论文范文

工匠论文

目录

  1. 一 “工匠精神”时代内涵
  2. 二 必要性
  3. 三 渗透策略
  4. (一)科学制订培养规划,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5. (二)改善课堂教学形式,提倡德育实践性教学
  6. 四 结束语

摘 要:作为一种思想品格与精神境界,工匠精神指引着当代大学生学习与实践的职业精神和内在素养.在大环境下,技术工人应努力实现高水准实践能力与精神目标,而劳动者应坚守本职工作、精益求精,不断提升自我.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实现对工匠精神的培养,使其转变成内在素养,并通过此精神指引着学生不断前行,因此中职院校应做到有效结合思想教育工作与工匠精神培养,系统地教育、引导学生,使各个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行业领域都能发挥工匠精神.

关键词:工匠精神;德育;中等职业学校

引言

培育“工匠精神”是创新时代对人才发展的需求.随着“工匠精神”一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连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环.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具有专门技术和技艺、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以及敢于探索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将“工匠精神”具备的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融入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德育体系,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提升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这对于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工匠精神”时代内涵

“工匠精神”有其深刻的时代内涵.

一是在中职教学中,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工匠”.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工匠”这一词通常与工业文明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工业活动中,能够熟练完成工作各项操作的人可以称之为“工匠”.而现实意义上解读,只有真正经历过工业文明熏陶的专业技术人员才有资格成为“工匠”.例如,在我国大型工匠纪录片《大国工匠》中,讲述了八位工匠主人公在各自领域中的成就,以此凭借精湛的技艺与灵巧的双手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中国制造.

二是“工匠精神”,主要指工匠自身的精神境界,它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且对工作有精益求精的态度,能够用自身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上的实际问题,并且敢于追求和坚持不懈地克服工作中的问题.同时,“工匠精神”还要求工作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能够在工作中坚持本心,拒绝诱惑.将此迁移到中职教学中而言,也就是我们教师要着重塑造具有高专业水平、高素质的人才,要指导学生将专业精神与职业态度还有人文素养三者有效统一.

二 必要性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转变成制造强国的阶段,需要的人才正需要具备工匠精神.中职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为社会提供复合型、技能型、实践型人才,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有效结合.中职院校要想实现教育改革与自身的发展创新,就要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这也能够使中职院校无形中传递、发扬工匠精神,从而为社会、国家输送人才,加快完成中職院校改革发展的目标,促进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现实生活中,中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大部分属于单一化、机械化的灌输教育形式,因此思政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并不好,使学生有着较差的职业素质与思想品德.中职院校在展开思政教育工作时,应明确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即它与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符合,中职院校展开思政教育时应从工匠精神出发,有效将二者结合,使思政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融,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使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并将思想教育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三 渗透策略

(一)科学制订培养规划,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中职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水平,科学制订培养规划,并将“工匠精神”融入德育体系,通过开展专题研究,明确各个专业和各个岗位对“工匠精神”的要求,根据这些特点,以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导向,做好“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长期规划.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德育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各专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制定针对工匠的保障制度,从而增加工匠对产品的荣誉感.

(二)改善课堂教学形式,提倡德育实践性教学

一直以来,德育课堂的主体都是老师,而不是学生.老师在课堂授课当中扮演主动的角色,学生扮演被动接受的角色.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这一驱动力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中职学校应该改善这种教学形式,应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只有不断探寻新的、更有效率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在德育体系当中融入工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致,工匠精神才能因此被学生了解、认识.

(三)工匠精神具有文化凝聚的德育价值

工匠精神内涵具有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的思想.德育教育则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行为和途径.在倡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则重在践行“敬业”这一核心价值观.所以,从这一角度而言,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既是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表现,对于学生毕业就业具有正确的导向价值.

同时,工匠精神也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精神的体现之一,承载着古今中外“匠人”的精神和品质,具有先进的文化内核.每一个行业都会在实践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而工匠精神具有先进文化这一特质就决定了企业职业精神和职业文化的具体发展方向.这其实也就是在要求我们中职德育教师要注重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并且我们指明了方向.要培养与企业文化和企业职业要求一致的人才,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集体荣誉,凝聚能力,为学生能够在就业中融入企业和认同企业文化奠定基础.比如我们教师可以毕业季为主要活动节点,以“工匠大讲堂”“出彩职教人”等为教育活动载体,开展“工匠进校园”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收看“大国工匠”宣传视频,一次感染教育广大师生,凝聚共识,发扬“工匠精神”,促进学生思想提升.

(四)强化德育实践活动,提升“工匠精神”培育效果

“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实践精神,实践能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感受,获得启迪和领悟,较之纯理论的教学,更能提升培育效果.因此,中职学校应改变德育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导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加入到德育学习中.

同时,强化德育实践活动,将企业实践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通过进入到岗位工作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工匠精神”的价值,并不断锻炼技能,形成严谨、细致、求精的工作态度和积极主动、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职业精神,并内化为职业素养.

(五)德育和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提升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能力

德育与学科教育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工匠精神”融入德育体系,也应融入各个专业的教学,依托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结合各个专业就业岗位对学生知识、技能和精神的需求,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形成团结互助、敢于创新、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工匠精神”的培养更有针对性.同时,还要以德育课程为载体,在开展德育活动中,让学生发掘专业“工匠精神”,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提升学生的能力.

四 结束语

中职学校承担着国家技术人才培养的重任.对我国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非常大的助推作用,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尤为关键.目前,我国的企业发展除了看重毕业生的技能水平、专业素养之外也同样看重学生的精神素养和品质意志.所以,工匠精神的培养务必成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工匠精神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更是应该并驾齐驱,将工匠精神注入技能人才培养的环节中去.

参考文献:

[1] 唐祖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与培育工匠精神的衔接路径[J].职业,2017,(27).

[2] 谭小妮.浅析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德育教学[J].现代职业教育,2017(20):30.

总结:上文点评,本文是关于学校方面的毕业论文范文,可作为工匠相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工匠引用文献:

[1] 工匠精神和学校本科论文怎么写 关于工匠精神和学校类论文范文3000字
[2] 工匠精神和学校论文范文资料 工匠精神和学校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2万字
[3] 工匠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创业和学校方面论文例文10000字
《中职学校德育课中工匠精神的渗透》word下载【免费】
工匠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热门学校相关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