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思路

主题:思路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3

简介:本文是幼儿园和区域活动类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与思路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幼儿园和区域活动论文范文

思路论文

目录

  1. 一 班级区域活动的主要特点
  2. (一)自主选择
  3. (二)自由交往与操作
  4. (三)教师间接指导
  5. 二 班级区域活动创设的原则
  6. (一)以幼儿为主体,进行区域的规划和设计
  7. (二)形式新颖,吸引幼儿的关注
  8. (三)因材施教,满足幼儿个体差异,促进其全面发展
  9. (一)全开放
  10. (二)半开放
  11. (三)全围合
  12. (四)融合式(桌椅进区、材料进区)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倡导的以幼儿为主体,在教中学、学中玩.区域活动可以帮助教师在实践中落实以幼儿为主体,真正实现让孩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环境中,进行的自主、自由、的自选活动.让幼儿在自主交往的操作过程中获取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材料

区域活动可以帮助教师在实践中落实以幼儿为主体,真正实现让孩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

一 班级区域活动的主要特点

(一)自主选择

在活动区开放之前,教师会让幼儿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活动区域,领取相应的进区牌.

(二)自由交往与操作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融入环境,与同伴自由交流合作、自主地操作材料和玩具,在与他人和材料的互动过程中获得真实的发展.

(三)教师间接指导

区域活动是以幼儿为主体,幼儿自由、自主的自选活动,在这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操作环境、投放适宜的有层次的材料,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有困难且需要帮助时,参与到活动中帮助幼儿,在这种间接游戏中实现对幼儿的指导.

(四)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在集体生活中,教师要照顾到每一位幼儿,进行因材施教.为了照顾个体差异,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投放不同层次、难度的材料,以满足各个发展水平的幼儿,这样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需要来选择活动区域和活动材料,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 班级区域活动创设的原则

(一)以幼儿为主体,进行区域的规划和设计

在规划区域活动之前,教师要以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现阶段发展的目标为切入点.以幼儿为主体,从幼儿的心理、生理发展需要来创设区域活动的环境及材料.只有这样创设的区域才是符合幼儿当前年龄特点、满足幼儿内在需要的,才能更好的实现幼儿最近发展区.

例如:小班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模仿能力强,对于角色区的扮演,兴趣浓厚,从“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我创设了“生活体验区”,将传统上的三个区域(娃娃家、厨房、图书区)连在一起,让幼儿在娃娃家角色的选择和换装,如:我当爸爸、妈妈、厨师等换装之后进入角色扮演.

(二)形式新颖,吸引幼儿的关注

区域环境和内部结构,都是符合幼儿的审美,对幼儿有足够的吸引力.我创设的“生活体验区”灵感是来源于亲子乐园,在亲子乐园中,儿童热衷于扮演各种角色,在规则的约束下,幼儿能玩中不乱的进行各个角色的扮演,实现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所以我在想这个也可以在区域活动中实现,将几个区域打通,规则制定明确,幼儿能够更加自由、自主的游戏.

(三)因材施教,满足幼儿个体差异,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进行游戏,在玩中学,享受学习的乐趣,满足内心的需求.

三、组织开展区域活动的第一步是合理的布局班级区域

组织开展区域活动的第一步是合理的布局班级区域,因此,空间环境的营造是教师最应该先考虑的问题,这对于区域活动质量的高低乃至活动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

因教育功能和氛围营造的不同,不同区域的开放和封闭程度也是有差异的,常见的活动区区域布局形式有:

(一)全开放

一般情况下,像表演区、角色区等这些活动范围比较大,动作幅度较大的区域我们称之为“动区”,像阅读区、益智区、美工区这些相互对比较安静的区域,我们称之为“静区”.在“动区”的创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可以设计成全开放的形式.这样做有利于幼儿活动时的向外延伸,从而保证幼儿有充分的活动空间,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往.我创设的“生活体验区”,就采取的全开放的布局.让幼儿有充分的活动空间

(二)半开放

半开放相对全开放活动范围相对小,半开放和全开放都是属于“动区”的布局形式.在创设活动区时,要有意的把“动区”和“静区”分开,避免二者的相互干扰.

(三)全围合

全围合是指把活动区全部都围起来.像阅读区、益智区、美工区等静区的区域空间则需要相对封闭,为了保证幼儿相对安静的区域环境,我们通常用全围合的形式进行布局.

(四)融合式(桌椅进区、材料进区)

在以幼儿为主体,进行区域的规划和设计的原则下,我创设了“生活体验区”--“欢乐岛”.用“全开放”和“半开放”的形式,将传统上的四个区域(娃娃家、厨房、美工区、图书区)连在一起,让幼儿在娃娃家角色的选择和换装.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趣味性强的活动区环境,幼儿可以同时尝试多种角色游戏,比如:带着孩子去餐厅用餐,带着孩子去看书.小班的幼儿好模仿,通过在角色区的角色扮演来体验和呈现不同的社会角色,从而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且已经具有了初步的主体意识,知道爸爸妈妈以及各位家庭成员都是怎样分工合作的,可以担任游戏的主要角色或一般角色.如:行动照顾,喂食物给孩子,照顾宝宝睡觉,为家庭成员准备食物.扮演爸爸去工作和买菜,帮助奶奶准备食物等等,扮演医生为婴儿诊病等等.幼儿明确了自己担任角色的责任,在合作中为孩子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可使游戏不断丰富.

活动区的开放,趣味十足,成功的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由于兴趣以及好奇心,促使文静小朋友来回的走动,我想了下,是由于没有连贯的任务,才会使文静做什么都没有长性,所以我把每个角色扮演区都安排了任务,让孩子带着任务去玩,一环扣一环.如:娃娃家的任务是——宝寶哭了,厨房——美味的面条,图书——我给宝宝讲故事,有了任务的贯穿,孩子们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文静来回变动角色的现象也有所改善.因此教师在创设区域活动时,必须开动脑筋,使活动多样化,只有这样游戏才能顺利的开展.

在活动的早期阶段,幼儿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并且也会与同伴发生与玩具有关的争吵.在教师教育和同伴的影响下,孩子们逐渐学会互相谦让,学会合作,学会与同伴交流,使孩子的沟通具有他们社会参与的发展特点,从个人游戏开始到旁观者行为到平行游戏,从联合游戏到合作游戏,也反映了儿童同伴交流的发展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会自我介绍,以不同的方式增加同伴游戏.

合作型教师最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教师的互动中领导、友好、帮助和理解是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良好行为.活动区指导策略如下:

(1)教师的适时有效的介入尤为关键,为幼儿自主游戏的持续提供动力.

(2)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强的材料,低结构材料要有梯度.

(3)丰富幼儿的生活和游戏经验.

(4)带着任务去游戏,使幼儿充分进入角色.

(5)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

区域活动为幼儿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氛围,在这个环境下幼儿可以自由交往、自由探索,满足了幼儿社会性的需要,实现在玩中学的主动学习机制.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卢伟.王雨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J].语文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朱月(1993041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天津,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

总结:结束语:这篇文章为关于思路方面的论文题目可用作相关论文提纲和幼儿园和区域活动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

思路引用文献:

[1] 幼儿园和区域活动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幼儿园和区域活动方面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
[2] 幼儿园和区域活动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关于幼儿园和区域活动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3] 幼儿园和区域活动论文范文 幼儿园和区域活动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思路》word下载【免费】
思路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