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Al重塑工作世界和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适应

主题:教育信息化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3

简介:该文是职业教育方面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跟教育信息化方面本科论文怎么写.

职业教育论文范文

教育信息化论文

目录

  1. 一、职业教育信息化与工作世界具备动态适应关系
  2. (一)职业教育动态适应变化的工作世界
  3. (二)职业教育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适应工作世界
  4. (三)职业教育信息化动态适应变化的工作世界
  5. 二、Al重塑工作世界的变革特征
  6. (二)工作活动智慧化
  7. (三)工作关系协作化
  8. 三、职业教育信息化与工作世界变革特征的适应关系
  9. (一)智能学习空间适应工作机器智能化的人机协作技能培养要求
  10. (三)在线协作学习项目适应工作关系协作化的在线协作技能培养要求
  11. 四、职业教育信息化适应工作世界变革特征的重要举措
  12. (一)建设支持人机协作的智能学習空间
  13. (二)构建以人为中心、技术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摘 要:与工作世界具备动态适应关系是职业教育信息化与普通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区别.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工作世界,职业教育信息化如何适应工作世界的变革,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是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亟需关注的重点问题.为此,该文基于历史视角及国际案例,论证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动态适应工作世界的变化.基于工作分析视角探析AI重塑工作世界,将呈现工作机器智能化、工作活动智慧化与工作关系协作化的变革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职业教育信息化与工作世界变革特征的适应关系,即智能学习空间、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线协作学习项目,适应工作世界变革产生的人机协作技能、软技能、在线协作技能等的培养要求.遵循适应关系,应建设支持人机协作的智能学习空间;构建以人为中心、技术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模拟真实工作的在线协作学习项目.

关键词:人工智能;工作世界;职业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与工作世界具备动态适应关系是职业教育信息化与普通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区别.发展职业教育信息化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的必然选择和战略举措,其关键在于帮助学生为未来工作世界做准备,培养学生具备应对未来工作的技能[1].人工智能在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工作世界,工作世界的变革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 了新的技能要求,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因此,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不应只关注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更应重视其重塑工作世界后对职业教育信息化产生的新的培养要求,即人工智能通过重塑工作世界进而影响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职业教育信息化如何适应工作世界的变革,根据工作世界要素的变革特征及其产生的新技能需求,设计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新的应用方式,成为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亟需关注的重点问题.人工智能重塑工作世界的变革特征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并提供新的方向.

一、职业教育信息化与工作世界具备动态适应关系

职业教育关注获取工作世界的技能,帮助学习者有效参与工作世界,其发展动态适应着变化的工作世界.发展职业教育信息化是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工作世界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基于工作世界的要素及其技能需求,设计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培养学生具备工作世界所需的技能.因此,職业教育信息化与工作世界具备动态适应关系,需随着工作世界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职业教育动态适应变化的工作世界

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之间是动态适应的关系,工作世界的变化直接促成了人类职业教育整体形态的变迁.第一,在农业时代,人类工作世界处于原初生产力水平,使用简单的工具,以族群为单位从事种植、狩猎和采集活动;这时期出现了家庭传承制,技能由父母传至孩子.第二,在手工业时代,剩余食物的积累促使一部分人能够在农业以外的领域工作,社会与文化开始专业化,出现劳动分工,工作世界处于手工劳动的生产力水平,使用相对专业的工具,以作坊为单位从事手工艺品的制作活动;这时期出现了传统学徒制,技能由工匠授予学徒.第三,在工业时代,工作世界处于机器大生产的生产力水平,机器具备了超越人力的动力,以工厂为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流水线的分工合作产生了对大批具有基本文化和职业技能的工人的需求,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应运而生.来自工作世界的信息有利于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2],关于工作要素与意义的信息决定了学习者就业后在工作世界中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进而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等.

(二)职业教育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适应工作世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UNESCO-UNEVOC)在关于“为了变化的工作世界的教育”研究中提出发展职业教育信息化是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工作世界的重要举措[3].以德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为例,技术的应用非常强调针对工作世界的信息化支持,目的是通过技术最大限度支持针对“复杂工作内涵”(包括工作对象、工具材料、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和劳动生产组织形式)的学习[4].一方面,德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以真实工作为基础,设计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性工作活动,把复杂工_作现实转变为一种学生可以驾驭的学习情境.学生基于技术支持建立与真实工作世界的连接,完成基于工作世界设计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德国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教学系统很大程度上被设计成为一个“指导性的工作系统”,实现对工作世界的信息化支持,旨在帮助学生具备顺利完成在特定工作领域、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下的综合性工作活动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满足工作世界的技能要求.

(三)职业教育信息化动态适应变化的工作世界

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核心是基于工作世界的要素及其技能需求,设计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方式;其目的是通过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备工作世界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适应工作世界.工作世界的变迁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工作世界.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 Forum)研究提出人类与机器的新劳动分工,可能会净减7500万个工作岗位,同时创造1.33亿个新工作角色,工作者将向新的工作世界转移,人工智能重塑工作世界的新兴轮廓正在迅速成为全世界数百万工作者的生活现实[5].职业教育信息化应基于工作世界的变革特征,设计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及技术支持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备未来工作世界需求的技能.

二、Al重塑工作世界的变革特征

人工智能是一种变革性技术,其在社会领域的应用正在重塑工作世界.工作世界内含工作的全部要素和意义,包括工作中要使用的工具技术、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以及处理的人际关系等等[6].通过工作分析可获得丰富的工作世界图景[7],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础理论与方法,通过工作描述(Job Description)确定工作的职责、内容和范围,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工作者所需具备的技能.工作描述能有效呈现工作世界的基本要素,韦恩·蒙迪(Wayne Mondy)等提出工作描述应包括工作中使用的机器和设备[8];埃里克·普里恩(Erich Prien)认为工作描述即指工作活动,包括主要工作职能及在职者日常从事的活动[9];加里·德斯勒(Gary Dessler)提出工作关系也应包含于工作描述的要素中[10].综合已有研究,本研究从工作机器、工作活动和工作关系三个方面探析AI重塑工作世界的变革特征.

(一)工作机器智能化

AI重塑工作机器,赋予其智能特征.人工智能在工作中的应用使得机器能够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逻辑思维,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和感知动作系统,具备原本专属于人类的智能.计算智能是最初级的人工智能形态,它让机器和人一样能计算、存储和传递信息;感知智能阶段是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阶段,它使得机器和人一样能看懂、听懂与辨识,具备感知能力并与人进行交互;认知智能是人工智能的高级形态,它模拟人类的推理、联想、知识组织能力,使得机器和人一样能理解、会主动思考并采取合理行动.

未来工作世界中,智能机器成为辅助人类工作的助手,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结合实现智能增强、双向强化的工作场景.一方面,就工作的任务组合性质而言,所有工作都是任务的组合体,任何一种工作都有一部分可以被有效地自动化,但部分工作仍保留不可替代的任务.因此在未来工作世界中将形成人机协作关系,机器完成可替代的工作任务,人类完成机器不可替代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就工作的价值创造意义而言,人机协作的组合效应让人类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拥有更强的能力,同时也让机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创造价值,实现人机智能增强,创造出新的价值增长.最佳地整合人类和智能机器需要将工作解构为离散元素,将工作任务视为独立且可互换的组件,然后重新配置这些组件,以创造更高效和更具影响力的人机协作机会.

(二)工作活动智慧化

AI重塑工作活动,使其具备智慧特征.迈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引用海平面理论描述AI对人类智能的超越过程.人类的能力类似一座座丘陵,AI的增长类似水面的上升,首先被淹没的是人类的计算和记忆等初级能力,随后是定理证明和棋类游戏等中级能力,最后是人类的社交互动和手眼协调等高级能力[11].目前在数据采集、存储记忆、数据计算、数据推断、信息处理等方面,人类已经落后于AI.因此,当前所有可以被表达成一系列规则或算法,并且能够明确指出所有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智能行为或活动,都将被AI占据,AI将逐渐替代高度重复、常规化、结构化、规则化以及可预测的工作活动.

人类必须发挥独有的、不易被AI替代的智能优势,从事更加智慧的工作,包括复杂性工作活动、创造性工作活动,以及社交性工作活动.复杂性工作活动是复杂工作范畴,工作者完成工作前没有明确的路径或方法;工作者需要具备分析思维、灵活性、问题解决能力等技能.创造性工作活动是混乱工作范畴,工作者面临的是无序混乱、不可预测的情境,需要开创性地完成工作;工作者需要具备主动性、创新能力、专家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技能.复杂性工作活动和创造性工作活动需要人类灵感和智慧做出综合判断.社交性工作活动是一系列非常规性的互动活动,这类工作需要工作者和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启发他人,与顾客及同事产生共鸣等;工作者需要具备情绪智力、跨文化敏感性、同理心、沟通能力等技能.

(三)工作关系协作化

AI重塑工作关系,协作特征更加突出.简单规则的工作活动被AI替代后,人类的工作更加复杂混乱,往往存在知识和技能等跨界因素,人类的个体智能存在差异,并不是任何个体都能独自承担各种各样复杂混乱的任务,完成工作更需要工作者之间的协作互助.新的技术进一步支持工作者的远程协作,智能传感器可代的感觉器官,数据、文本、图表、声音等各种形式的信息被轉化为数字形式,在网络空间中存储和传播,分布式架构的计算机虚拟地连接起人类的个体智能.

人类的个体智能被虚拟地连接起来,突破个体智能的局限,形成超个体的智能行为,从而具备更有社会属性的类的智能,形成集体智慧(CollectiveIntelligence),人们可以非线性地共同处理问题,即集体解问题,并且在解问题过程中出现以创造性为核心的思维过程,即集体创造[12].基于技术支持的集体解问题和集体创造是未来人类协作工作的本质.以色列学者多瑞特·盖夫曼(Dorit Geifman)认为集体解问题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许多个体被指派解决一个问题,个体结论的总体加和产生一个集体的结论.求和是由集聚了个人知识、决策和创造力的各种在线平台来形成一个混合的智能制品[13].集体创造扎根于社会互动,集体成员进行互助协作,对工作活动进行创新性思考,进而对集体创造做出贡献.集体解问题和集体创造产生出比个体工作更高效的能力,人类基于协作完成跨界性工作.

三、职业教育信息化与工作世界变革特征的适应关系

职业教育信息化与工作世界变革特征的适应关系指,AI重塑工作世界促使工作世界的要素发生变革,由于职业教育信息化与工作世界具备动态适应关系,则要求职业教育信息化适应AI重塑工作世界的变革特征,基于要素变革特征及其新的技能需求,设计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新的应用方式,以满足工作世界变革后所需技能的培养要求,培养学生具备未来工作世界需求的工作技能.

(一)智能学习空间适应工作机器智能化的人机协作技能培养要求

随着人工智能迅速发展,机器具备智能特征,工作高度倚重智能机器,在工作中人类需要与智能机器协作完成工作.高效的人机协作将通过实现人机智能增强,进而成为未来工作世界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美国机器智能国家战略》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应广泛培养思维敏捷、适应力强的劳动者,使其足以胜任与机器打交道的工作,学会适应人机协同环境[14].作为未来工作者,职业院校学生必须具备人机协作技能,能够与智能机器高效协作完成工作.

要让工作者找到并掌握那些能够增强自己与机器进行协作的优势的最佳方法,则要求教育在学生走出校园之前加强学生与机器的协作[15],即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与运用智能机器及相关技术的机会和频率,这要求职业教育为学生构建支持人机协作的智能学习空间.智能学习空间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是支持学生接触并运用智能及其相关技术的主要场所.在智能学习空间中学生与智能机器协作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在智能技术环境中的认知技能、技术思维、信息素养等,形成在学习情境中的人机协作技能.人类智能的本质是通过后天的白适应训练或学习而建立起来的种种错综复杂的条件反射神经网络回路活动,人类必须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使用方法手段与取得结果之间的联系,因此人机协作技能只有学生在智能学习空间内亲自使用智能机器的过程中才能有效习得.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适应工作活动智慧化的软技能培养要求

AI替代人类完成重复性、常规化、可预测的工作活动,人类被转移到依赖难以被机器学习的智能开展的工作中,发挥人类独特的智能优势,从事智慧化的工作活动.人工智能时代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各行各业的运作发展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要求达到了更高层面,教育需求也有所提升,劳动力市场渴求勇于创新、个性化的高技能智慧型人才[16].工作者必须具备适应于智慧化工作活动的软技能,如灵活性、创新能力、情绪智力等,这些技能是不易被AI替代的人类独特技能,支持人类完成智慧化的工作活动,保证人类在未来工作世界中占据主导地位.

以人为中心、技术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软技能的培养.一方面,当前职业教育中“技术优先论”教学模式将职业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个如何传送内容的技术问题,强调技术对内容的传递作用,而不是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内容传递式的“技术优先论”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学生利用现有知识解决现有问题,然而这类利用现有知识解决现有问题的工作活动在未来将被AI替代,因此“技术优先论”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有效应对智慧化的工作活动.

另一方面,在职业教育中许多工作领域所需要的隐形知识与技能,无法通过技术进行传递,需要学生与学校教师或企业教师进行面对面的线下教学互动.例如,学生职业认知的获得与师生交互密切相关,专业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将影响学生对于职业价值、职业态度和职业准则的认知,企业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有利于学生直接获得职业资源,明晰职业认知[17].面对面的线下教学互动有助于教师向学生传递隐形知识与技能,其中就包括了处理智慧化工作活动时所需要的软技能.

(三)在线协作学习项目适应工作关系协作化的在线协作技能培养要求

AI替代简单重复的工作后,人类的个体智能难以独白承担各种各样跨界性的复杂工作任务,完成工作更加强调协作.智能化社会条件下,不同的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切入到同一个工作过程中,共同完成跨界性的工作活动,未来人类工作更依赖协作化的工作关系.这要求作为未来工作者的职业院校学生具备在线协作技能,能够基于网络与其他工作者进行协作.

为了培养职业院校学生适应协作化的工作关系,胜任在线协作工作,职业院校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在线协作学习项目.在线协作技能是一类没有特定的理论规则并且与具体情境密切相关的经验技能,难以在教师的知识传递和课堂教授过程中学习获得.体验学习对于领域技能的学习非常有效,与真实工作相关的模拟将成为技术支持的学习项目应用体验学习的主要方向[18].在线协作学习项目的实质是技术支持的体验式学习,学生参与在线协作学习项目是由具体体验,经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与行动应用,再回到具体体验所组成的完整过程.通过模拟在线协作工作活动的协作角色、协作任务及协作情境,使学生参与完成协作活动过程中任务感知、集体认同、技术应用等关键环节,产生对于协作活动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参与感受进行分析、交流和讨论,并进一步抽象,形成一般性的结论,建构自身的在线协作技能.

四、职业教育信息化适应工作世界变革特征的重要举措

为了适应AI重塑工作世界对工作技能的培养要求,职业教育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应建设支持人机协作的智能学习空间,构建以人为中心、技术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在线协作学习项目,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具备未来工作世界需求的工作技能.

(一)建设支持人机协作的智能学習空间

智能学习空间的建设包括智能物理空间与智能虚拟空间的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应模拟真实工作环境逐步升级改造传统物理空间,并根据人机协作技能的培养需求创设智能虚拟空间.

第一,智能物理空间的设计应注重对真实工作环境的模拟,升级改造传统物理空间.主要涉及对职业院校的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进行智能化升级,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中的空间规划、物理环境、桌椅陈设以及工作中应用的机器设备,建设职业教育的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和虚拟工厂的物理空间,为学生在智能学习空间中进行人机协作提供物质设备基础.例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升级“智能化、信息化、体验性”实训基地,与民生银行合作,共建校内仿真无人银行“智慧金融体验中心”;融人京东、永辉超市的前沿技术打造“智能零售体验中心”;引进用友软件“财务共享”平台,开发“财务共享体验中心”;新建虚拟现实、BIM建筑模型设计等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的实训环境[19].

第二,根据学习需求创设智能虚拟空间,包括对智能导师系统与智能学习伙伴的设计.智能学习空间中重要学习需求是培养人机协作技能,因此智能导师系统和智能学习伙伴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让学生观察工作机器的外在构造、物理特性和运行状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分析能力,获得机器的外在物理特征和内在规律信息,促进学生将自身的知识和技巧与机器的特征规律有效结合,在人机协作中掌握主动权.例如,德国Medienc,ommunity在线学习平台将增强现实技术连接到社交网络,使学习内容能够直接访问,并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随时随地获取详细解释.该项目旨在开发和测试智能学习伙伴,帮助学习者可视化印刷过程、维护活动或质量控制要求,以及学习概念背后的理论,优化对进入或已经在行业中工作者的职业培训[20].

(二)构建以人为中心、技术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面对面教学模式与技术辅助教学模式的任意组合.构建以人为中心、技术辅助的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方面需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中心,研究技术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需要以教师为中心,发挥教师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主导育人作用.

第一,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中心,研究技术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与作用.一方面是研究工作世界中的技术变革对职业院校学生产生的新技能需求;另一方面是基于新技能需求,研究哪些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可以由技术完成,哪些教学活动必须由教师引导的面对面教学完成.职业教育部门的决策者应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清晰的教育教学规划,确定职业教育中面对面教学与技术辅助教学的组合形式,引导混合式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为应对工业4.0引发的工作世界变革,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职教所共同发起“职业教育4.0-适应未来数字劳动的专业人才资格与能力”倡议,支持德国科研界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研究,分析数字化对职业资格要求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影响,从而更好预测未来技能需求,并为开发相关新教育职业及修订更新职业教育教学规范标准提供依据[21].

总结:点评:上文是关于经典职业教育专业范文可作为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职业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教育信息化引用文献:

[1] 教育信息化开题报告范文 职业教育类有关本科论文范文8000字
[2] 关于职业教育学位的论文题目 职业教育学位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3] 职业教育学士论文选题范文 职业教育学士论文标题如何定
《Al重塑工作世界和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适应》word下载【免费】
教育信息化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