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回眸和展望

主题:学校长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5

简介:该文是关于时政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和学校长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时政论文范文

学校长论文

目录

  1. 一、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政策演变
  2. (一)孕育产生期(1949-1989年)
  3. (二)渐进发展期(1990-1999年)
  4. (三)巩固完善期(2000-2012年)

摘 要:校长培训对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回眸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经历了由小到大、由重数量、规模到质量与规模并重的发展历程,在曲折中不断探索前进,经历了孕育产生期、渐进发展期、巩固完善期、质量提高期四个阶段,在培训管理、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等方面逐步完善,正在建成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小学校长培训体系,实现中小学校长培训由“量”到“质”的跨越,多措并举促进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稳步发展.展望新时代,要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我们需要深化培训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开放校长培训市场;坚持问题导向,服务教育发展重大需求;联动推进“校长工作坊”,打造地区培训品牌;加强训后跟踪指导,构建新时代校长培训质量评价标准,培养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关键词:新中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国培计划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陶行知先生认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1],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前进方向,对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对中小学校长进行教育培训,持续提升校长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日益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校长培训工作经历了从小到大、从重数量、规模到质量与规模并重的发展过程.白1989年原国家教委颁发首个中小学校长培训政策性文件《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以来,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取得了豐富的成就和发展.

2018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等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2],首次从政策层面把教师队伍建设、校长队伍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立足新时代,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教育,校长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成就,对于总结培训经验,反思培训发展问题,进一步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校长培训改革与创新、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政策演变

中小学校长培训政策的变迁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基本呈线性关系,学界对于政策演变的划分方式也不尽相同,如以“八五”“九五”“十五”等来划分.我们按照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的重要事件和节点分为:孕育产生期(1949-1989年)、渐进发展期(1990-1999年)、巩固完善期(2000-2012年)、质量提高期(2013年至今),在不同时期由于社会发展形势不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工作要点和成就也不尽相同.

(一)孕育产生期(1949-1989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我国主要借鉴苏联的教育模式和内容开展教育干部培训工作.1955年《关于训练学校领导干部和教育行政干部计划的指示》成立教育行政学院,专门对全国教育行政干部开展培训.1982年《加强教育学院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提出办好省市级教育学院,以此提高中学在职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的水平[3].各地陆续建立教育行政干部培训机构,教育干部培训机构逐步走向正规化的阶段.1986年,原国家教委在北师大、华东师大等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成立“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初步形成了教育干部队伍培训基地网络,包括中小学校长在内的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工作步入新的基地建设阶段.此后,我国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小学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培训工作,提高中小学干部队伍的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中小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得到逐步改善.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现有中小学校长队伍素质难以适应和满足时展需要的问题逐渐显现.为此,1989年颁布《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校长培训从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单独剥离出来,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被重视,正式提出对校长队伍进行岗位任职资格培训,同年成立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成为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制度化和正规化的起点.

(二)渐进发展期(1990-1999年)

白1990年颁布《关于开展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的若干意见》开始,我国开始重视中小学校长经过培训“持证上岗”,随后颁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岗位培训评估和培训工作指导的政策法规,实行全国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推动中小学校校长队伍管理与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1992年《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中指出,“以后每五年轮训一次,形成校长培训制度等实现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4],成为校长选任和培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虽然这些规定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制度,但逐步将培训与校长任用挂钩,有力地促进了校长培训的规划化和制度化.随后,“九五”期间决定在岗位培训的基础上,对全国中小学校长要进行提高性培训,开展第二轮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5].而1999年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则首次对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组织和管理、培训责任等方面的具体事项进行了全面规定,至此,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制度正式形成.

(三)巩固完善期(2000-2012年)

进入21世纪,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不断巩固和完善.2000年,国家成立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随后发布《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十五”规划》,提出“对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要进行任职资格培训等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校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6].由此拉开了我国第三轮中小学校长培训序幕.200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长培训T作的意见》,指出“进一步健全培训制度、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等逐步形成‘教育部宏观管理、地方政府分级负责、院校依法施训、个人主动学习’的校长培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该意见把校长队伍专业化提上议事日程[7].2008年《2008-2012年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提出“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以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为重点,集中优势资源,深入到地县一级,面授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积极开展针对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长的专题培训”,这表明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覆盖面开始向农村延伸.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实施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等开展校长任职培训等专题培训”[8].至此,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在实现培训普及化、多元化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类别、层次的中小学校长有针对性的实施“普及巩固”和“好中拔优”的政策,逐步实现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规范化并向专业化迈进.

(二)内容精准:坚持问题导向,服务教育发展重大需求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虽然有了一定的丰富,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评价、教育技术以及心理健康等多门课程,但教育学学科化倾向较为明显.进入新时代,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也越发多样,包括教育法律法规、廉政建设规定、学校基本管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等,但课程结构上仍存在重知识课程轻实践课程,“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的普遍诉求.

随着中小学校长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大部分校长参与培训的动机从获得校长的“合格证书”到成为一名“好校长”转变.当前教育形势瞬息万变,教育信息化大力普及,加之新时代对校长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校长的学习需求愈发多元.立足新时代,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的领导,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满足校长多元化学习需求,服务地区教育发展重大需求成为关键问题.为此,首先要正思想,立德才能树人,加强中小学校长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内容的专题学习与研究,使中小学校长通过培训能够具备兼任学校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资格.其次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校长培训,坚持根据以学习者为中心,问题为中心,能力为中心的培训取向设置培训内容,以研究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现实问题作为出发点,对接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对校长队伍建设的根本期盼,尤其要关注西部偏远地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校长培训需求,将校长培训与完成脱贫攻坚阻断代际贫困传递、与乡村振兴发展等相结合,为解决校长专业成长的关键阶段的学校教育实际问题和校长办学需求服务.最后,立足新时代教育发展形势,明确校长各阶段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针对中小学校长在初任期、成长期、成熟期、专家型不同专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设计合适的课程模块,加快推进和落实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开发并完善课程资源库,尤其要加大对新时代背景下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创新领导力的培训课程建设,将现代教育领导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文化创新等纳入培训设计中,设计信息领导力和学校创新发展的专门案例资源库,对校长的多元化需求给予准确有效的指导和培训,引导校长理解、把握,并用以解决具体问题.

(三)优化模式:联动推进“校长工作坊”,打造地区培训品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的研究和实施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专题讲座、案例教学、同伴互助、课题研修等多种形式,但形式本身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实质[34].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培训往往更多关注培训目标的达成,忽视了培训校长的个体需求,造成校长参与积极性不高.

立足新时代,中小学校长面临的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教育环境,对校长创新领导力和学校特色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固定的培训情境和培训内容已然不能适应多元化的培训需求.校长培训应该成为校长主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过程,仅仅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为此可以通过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培训机构成立“校长工作坊”.由专家指导组织开展,参训校长主动参与,回归学校组织问题情境.采用任务驱动和问题提出等形式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每次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理论学习、案例示范、经验分享、分组协作,校长亲自动手、动脑参与如何解决问题.专家则通过参与校长探究及时给予引导、反思,实现校长从认知理解、情感认同到行为体验的层层转化.从而使“校长工作坊”成为校长学习交流、碰撞思想、提升白我的学习共同体.与此同时,各地区在根据不同的培训任务和培训对象设立“校长工作坊”的同时,支持鼓励“校长工作坊”不断自主创新、打造特色.更新培训方式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培训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利用信息平台提高“校长工作坊”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定期发布积分任务、学分认证等多种方式促进校长参与学习,对于具有显著成果和特色的“校长工作坊”予以表彰和宣传,打造地区特色培训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校长工作坊”的示范带领作用,辐射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乃至基础教育质量发展.

(四)提质增效:加强训后跟踪指导效果,构建新时代校长培训质量评价标准

训后效果是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的直接体现.目前,教育部已经把训后跟踪指导列入承担国培项目的培训机构的评估指标体系,但在实际培训计划当中却难有落实,难以关注培训的真正实施效果.为此,亟需完善“训前+训中+训后”培训模式,建立训后跟踪指导制度.明确培训项目主管单位、承训机构、学员及学员所属单位不同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对指导年限、阶段形式、指导内容、指导方式和考核评价等予以规定,将开展训后跟踪指导纳入培训项目的申报和审核环节.与此同时,搭建训后跟踪指导研修平台.有计划的开展各种形式的定期指导和训后研修,通过任务驱动和问题提出等多种方式跟进校长培训效果,不断扩大训后跟踪的范围,提高训后跟踪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科学的评价是提高培训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挥棒.要不断完善新时代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科学的、可操作的、可靠的校长培训质量评价模型[35].以政府行政部门牵头,高校、教研机构、中小学校等单位联合建立评价工作机制,建构以专业评估人员为主的多元评估主体;构建科学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发测评模型和测评工具;评价内容上更加注重对师德师風养成、家庭教育和创新发展,强调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校长培训的有机融合,鼓励具有创新精神的特色之举;评价方式上采用“训前+训中+训后”的全程评估,尤其加强对“训后跟踪”环节的评价,推广基于大数据的过程化评价,通过问卷调查、机构白评、现场评估、学校跟踪等多种方式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于波,宋乃庆中小学校长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办学角色定位[J].教育研究,2011,32(6):23-27.

【2】【13】【18】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衬,2018.

总结:该文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大学硕士与时政本科时政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学校长方面论文范文.

学校长引用文献:

[1] 明心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心学和时政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2万字
[2] b2b电子商务学论文选题 b2b电子商务论文标题如何定
[3] cscd学论文题目 cscd专业论文题目如何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回眸和展望》word下载【免费】
学校长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