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猪布氏杆菌病的流行、诊断防控手段

主题:布氏杆菌病传播途径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3

简介:大学硕士与本科布氏杆菌病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布氏杆菌病方面论文范文。

布氏杆菌病论文范文

布氏杆菌病传播途径论文

目录

  1. 1. 病原特征
  2. 2. 流行病学
  3. 3. 临床症状
  4. 4.病理变化
  5. 5.诊断
  6. 6. 发病后的扑灭措施
  7. 7.预防措施

摘 要:布氏杆菌病也称为布鲁氏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由牛、羊、猪传染给论文范文其他家畜.该病的病原体是布氏杆菌属中的一些成员,虽然布氏杆菌病主要流行于羊场、牛场,但猪场也要做好该病的防控措施.现从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鉴别、发病后的扑灭措施、预防措施等方面,对猪布氏杆菌病进行阐述.

关键词:猪;布氏杆菌病;流行;诊断;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 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5-0065-02

1. 病原特征

猪布氏杆菌病的病原体是布氏杆菌属中的一些成员.该属有6个种,即马尔他布氏杆菌、流产布氏杆菌、猪布氏杆菌、林鼠布氏杆菌、绵羊布氏杆菌和犬布氏杆菌‘1].每种又分为若干生物型,如羊有3个型,牛有9个型,猪有4个型.引起猪布氏杆菌病的主要是猪布氏杆菌,其他种的布氏杆菌,如马尔他布氏杆菌和流产布氏杆菌也可引起猪发病.布氏杆菌属是一群革兰氏阴性的球状杆菌或短杆菌,长0.6~1.5μm,宽0. 5~0.7 μm,多单个存在,不形成芽胞和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以改良的柯氏染色法或其他鉴别染色去染色之后,可表现出特殊的染色反应.各个种与生物型菌株之间,在形态及染色特性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本菌为需氧兼性厌氧菌.猪布氏杆菌在普通大气环境中能很好生长;马尔他布氏杆菌和流产布氏杆菌在初代分离培养时尚需5%~10%COz才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宜pH值为6. 6~7.O.该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需用肝汤、肝琼脂、胰蛋白胨肉汤或特别的布氏杆菌肉汤.此菌生长缓慢,初代培养常需5~10天,甚至20~30天,方有可见生长.在肝汤琼脂或胰蛋白胨琼脂上,菌落圆形,光滑、湿润、稍隆起、均质而论文范文常有细微颗粒;初无色透明,后逐渐浑浊而带灰白甚至灰论文范文.该菌对自然环境因素的抵抗力较强,在污染的土壤和水中可存活1~4个月,皮毛上2~4个月,鲜乳中8天,肉食品中约2个月.在直射阳光下可存活4h.但其对湿热的抵抗力不强,60℃加热30 min或70℃5 min即被杀死,煮沸立即死亡.

2. 流行病学

母畜的易感性较公畜高;幼年家畜对该病的易感性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易感性逐渐增加,性成熟后变得极为易感.病畜或带菌动物(包括野生动物)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最危险的传染源是患病的妊娠母畜,其在流产或分娩时将大量布氏杆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污染环境和饮水.流产后的论文范文分泌物、乳汁及患病公畜的论文范文中均有布氏杆菌存在.布氏杆菌是可以寄生于细胞内的细菌,能在宿主的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内生活和繁殖.有毒菌株的菌体外有蛋白外衣,保护其在细胞内生存并产生全身感染.这种能力可使其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杀伤作用而长期存在.消化道是主要的传染途径,其次是生殖道和皮肤、黏膜,实际上几乎可通过任何途径而传染.动物感染布氏杆菌病后都有一个菌血症阶段,但很快定位于其驻留组织和脏器(如胎盘、胎儿、胎衣、乳腺、淋巴结、睾丸、附睾、精囊等),并随时通过乳汁、论文范文排出体外.畜群一旦被感染,首先表现孕畜流产,开始仅为少数,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可达半数左右.多数患畜只流产一次,流产二次者较少.所以,病畜群在流产论文范文过后,流产率逐渐降低,甚至为O.但如不采取积极防治措施,传染源将长期存在,当畜群更新、病健畜混杂的情况下,将再度暴发流行.该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除引起母畜的流产和公畜的睾丸炎外,很少引起死亡.

3. 临床症状

猪布氏杆菌病的显著特征是流产,母猪多在怀孕后30~50天或80~110天流产.早期流产者,胎儿和胎衣常被母猪吞食,而不易发现.流产前常见有精神沉郁,论文范文和论文范文肿胀,产出死胎及体弱的仔猪,胎衣滞留情况不多见.有的可发生子宫内膜炎和论文范文炎,以致不能怀孕.有的逐渐转入隐性,经交配论文范文,第二次常可正常生产,极少见重复流产.种公猪常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两侧或单侧睾丸明显肿大、疼痛,并常波及精索及泌尿生殖道,如果睾丸由于炎症长期肿大,常形成睾丸和附睾的萎缩.猪的布氏杆菌病表现为关节炎症状,比牛、羊更为常见.据调查,病猪中出现明显跛行的约占41%.关节炎多发生于后肢,患部表现肿大、疼痛,运动受阻.较少见的症状还有患猪颌下淋巴结肿大、皮下脓肿、关节炎、腱鞘炎等,如椎骨有病变时,还可能发生后躯或后肢麻痹.

4.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腹股沟淋巴结、颌下淋巴结、论文范文淋巴结肿胀,切面多汁,有时有脓肿和灰论文范文坏死灶.母猪流产后子宫黏膜常呈化脓性或卡他性炎症,并有小米粒大的灰论文范文结节.胎衣充血,绒毛膜水肿或杂有小出血点,有时覆有一层灰论文范文渗出物.公猪的睾丸和附睾呈现化脓性——坏死性炎,后期病灶可被机化或钙化,睾丸继发萎缩.除此之外,精囊、前列腺与尿道球腺等都可发生与睾丸相同性质的炎症变化.猪布氏杆菌病还常在肝、肾、肺、脾与皮下组织等处发生脓肿,这一点与其他动物的布氏杆菌病不同.

5.诊断

鉴别诊断.猪布氏杆菌病的病性可根据病状及流行情况进行诊断.如果猪场多数怀孕母猪发生流产,多头种公猪发生睾丸炎、关节炎,则应考虑布氏杆菌病的存在.但是,应注意与乙型脑炎、PRRS等相鉴别.其鉴别的主要方法是病原体的检出和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疾病.因此,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必要时可进行疫苗(如Ba-19苗)接种.

实验室诊断.可采用平板快速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这是在实验室诊断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凝集价可达100万IU/mL者为阳性,50万IU/mL为可疑;如果猪群中没有一头达到100万IU/mL以上的,则50万IU/mL应为阴性.

6. 发病后的扑灭措施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猪群一旦被感染,传染源将长期存在,当猪群更新时,带菌猪又可传染给健康猪,引起再度暴发流行.布氏杆菌是兼性细胞内寄生菌,致使化学药物不易生效,故各养殖场对病猪和血清学反应阳性猪均不进行治疗,而采取严格隔离育肥,淘汰食用,以除后患的果断措施.门诊病猪可采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利福平、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新生霉素、壮观霉素、链霉素或土霉素进行治疗,但应注意收效较慢.

7.预防措施

清净地区猪场的预防措施:应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场)引进种猪;引进种猪时,对供方猪场的疫情要进行详细调查,确认无该病存在时方可购人.购入后,尚应在隔离情况下,进行检疫,确认健康无病时才能解除隔离,并群饲养.

受威胁地区猪场的预防措施:应切断与疫区的水源联系,积极有效地消灭吸血昆虫和鼠类,加强环境净化工作,以防止水源、昆虫和鼠类传人该病.对猪群应定期(一般为3个月)进行1次检疫,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发生的病畜.同时还应定期进行免疫接种.适用于猪的菌苗为布氏杆菌猪型2号(S2)弱毒活菌苗,可采取口服(饮水)免疫的方式应用于羊、猪和牛;注射免疫法仅适用于羊和猪.免疫期,绵羊为0.5~1年;山羊和猪均为1年.该苗对怀孕羊、猪、牛作口服免疫,不会引起流产.因为布氏杆菌是兼性细胞内寄生菌,血清抗体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布氏杆菌,所以死菌苗免疫所产生的免疫力非常微弱,临床无应用价值.

疫区的防治措施:以“防止传播、逐步肃清、就地扑灭”为原则,应认真抓好定期检疫,隔离、消毒、杀虫、灭鼠、病畜处理,后备猪培育和免疫接种等项工作.第一,定期检疫和分群隔离.疫区猪场用凝集反应或荧光抗体技术进行定期普遍检疫.所检出的阳性和可疑反应的病猪,均应隔离,育肥后淘汰屠宰,除论文范文官及论文范文需销毁或作工业用外,肉须经高温处理后可以食用.第二,消毒、杀虫和灭鼠.猪群每次检出和隔离阳性病猪后,必须将被污染的用具和场所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并定期做好隔离场所和用具的常规消毒.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及产道分泌物、粪便等应妥善消毒和处理,同时尚应定期毒杀吸血昆虫和鼠类.第三,加强后备猪培育.仔猪断乳后进行隔离饲养,于2月龄及4月龄时各检疫1次,如全部为阴性,即可确认为健康猪,可作为后备猪进行培育.若同窝仔猪发现有阳性反应者,应全部送人病猪群进行育肥淘汰.第四,免疫接种.对检疫(5月龄以上)证明无病的猪,应以布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活菌苗进行预防免疫.最好采用以下方法,在配种前1个月免疫1次,以后每隔1个月免疫1次,共免疫3次.在1年内可获得坚强的免疫力.

总结:这是一篇与布氏杆菌病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布氏杆菌病传播途径引用文献:

[1] 传播途径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关于体育文化和大学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2] 布氏杆菌病本科论文怎么写 布氏杆菌病方面有关论文范本2万字
[3] 布氏杆菌病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关于布氏杆菌病论文范文数据库2500字
《猪布氏杆菌病的流行、诊断防控手段》word下载【免费】
布氏杆菌病传播途径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