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之路

主题:人才培养工程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4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工程培养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工程培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工程培养论文范文

人才培养工程论文

目录

  1. 1.工程硕士教育的探索之路
  2. 2.工程硕士教育的改革之路
  3. 3.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之路
  4. 人才培养工程:耶鲁大学开放课程:生物医学工程探索.第05集.细胞培养工程.中英双字幕

王琳 张文修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西安 710049)

摘 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实施学位条例后的一项重大改革.本文回顾了工程硕士教育的探索之路与改革历程, 指出建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 工程技术人才 职业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9(c)-0171-01

1978年我国恢复了研究生的招生,198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从1981年开始实施我国崭新的学位制度.由于“十年动乱”,我国工业企业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要使我国惨遭“十年动乱”破坏的经济起飞,人才是关键,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对研究生教育体制进行创新与改革.

1.工程硕士教育的探索之路

1984年,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提出在我国设置工程类型硕士,并于当年11月12日至14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了工程类型硕士研讨会,教育部领导参加了会议并同专家一起进行了讨论.会议一致认为,“改革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办法,尽快培养出大批适应工矿企业和应用研究单位需要的,能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适应国民经济建设需要,是工科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工科院校应当也有条件完成这一光荣使命”.同时,会议还就招生办法,培养机制,学位论文要求,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致意见.

工程类型硕士的教育模式引起了部分大型企业的重视,他们把企业的技术骨干送到学校培养,学校教师走向企业,带领学生解决企业实际课题,学校提高了办学活力,企业获得了技术改造的效益.工程类型硕士不仅成为一种新的规格的人才,而且推动了科技教育体制的改变.

但是工程类型硕士教育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未能形成一个规模发展,更谈不上满足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主要原因是人们长期把研究生教育质量局限于学术型的认识,在思想深处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论文轻工程技术改造,导师和学生都担心搞工程技术实际课题拿不到学位.1989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工程类型工学硕士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采取了有力措施,批准135所高等院校对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组织单独入学考试,招收和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以推动和加快工程类型硕士教育的发展.

1995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在清华大学召开了《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组成立会议,开始了对工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层次研究.课题组总结了10年来工程类型硕士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逐步认识到把工程类型硕士生放在工学硕士生的框架中进行招生培养和授予学位,是工程类型硕士发展的严重障碍.必须把工程类型硕士从工学硕士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才能解除对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种种束缚,为此课题组最终提出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1997年,经过了13年的探索和试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正式通过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指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学位.这就为工程硕士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工程:耶鲁大学开放课程:生物医学工程探索.第05集.细胞培养工程.中英双字幕

2.工程硕士教育的改革之路

首先根据企业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制定了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标准,创建了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质量保证体系.根据34个工程领域的特点,确定相应的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构架、核心课程及教学大纲,培育适合工程硕士研究生特点的公共课程和网络课件,建立了培养单位质量评估制度,坚持“自评为主、以评促建、专家咨询、政府监督”的原则,组织专家研究制订了包括招生、课程教学、学位论文、教学、管理、办学特色等6个指标的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为培养单位评估的全面实施提供了依据.

另一项重大改革是逐步扩大各培养单位自主办学权,建立自主与自律相结合的发展调节机制.逐步实行了学校自主招生录取办法,由学校根据考生情况、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自主划定录取分数线,学校根据自身实力、学科优势以及人才市场需要自主确定招收规模,试行学费分担制,营造终身学习的良性循环机制.同时,加强了对培养单位的社会评估,实行在培养单位自评基础上政府评估监督机制,以及在教指委协调下的专家咨询机制.2001年,国务院学位办结合工程技术人员实际情况提出了以综合素质测试为主要目标的GCT测试方法,创建两段制人才选拔模式,注重考察考生综合素质和能力.GCT的入学选拔方式为学校自主选拔人才,主动适应区域经济需要创造了有利条件.

3.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之路

虽然工程硕士教育经过了20多年探索与改革,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工程硕士研究生规模快速发展带来的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导师短缺问题,企业实践基地的困难选择和建立校企的实质性合作问题,适应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建设和论文选题问题,学校管理部门由于人员的频繁调换对于工程硕士的教育模式的理解和自律办学的不平衡问题,培养经费分担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与奖励制度问题等.为了解决工程硕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保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最关键的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要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把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和招生培养与企业的人才资源库紧密结合起来,用企业的人才资源库的标准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促进培养单位按照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成长的规律自主自律办学.这就需要国家建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职业资格认证管理体系,明确该管理体系对于工程领域相关行业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职业资格的具体要求.

为使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真正成为企业行业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资源库的保障,必须要有正确的职业资格认证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的实施,应该能够促进我国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因此与工程岗位任职资格相联系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质量评定标准应突出工程性,包含工程设计能力,工程集成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同时也应加强创造性,能够用所学的知识不断改进生产流程,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对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精益求精,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今年学位办又提出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实施办法,并开始在少数院校试点.这是对我国企业人才需求的更深层次考虑,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和项目对创新型、复合型、战略型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需要的一种新的人才规格的尝试.在我国企业中有一批工程硕士队伍,有精干的工程博士人才,他们承担并实现着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这体现了工程硕士教育探索改革与发展的价值,也是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功案例.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工程培养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工程引用文献:

[1] 建筑工程技术和人才培养方案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建筑工程技术和人才培养方案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2] 人才培养论文范文检索 工程概预算和建筑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2万字
[3] 人才培养论文范文 人才培养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之路》word下载【免费】
人才培养工程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