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型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主题:数字文化产业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8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文化产业文化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化产业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文化产业文化论文范文

数字文化产业论文

目录

  1. 一、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 1.培养的学生学科背景单一,知识面窄
  3. 2.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科体系不完善、学科地位低
  4. 3.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够
  5. 二、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关键
  6. 1.注重文化内涵的培养
  7. 2.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
  8. 三、创新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路
  9. 2.构建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
  10. 3.建立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11. 数字文化产业:佛山旅游文化产业联盟启动 岭南之都融入文化新元素

■魏 莉 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邮电大学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网络新载体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02410JX31)

摘 要: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起步晚,学科体系不完整,培养的学生存在知识面窄、创新能力缺乏等问题,面临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必须从培养目标的改革着手,注重文化内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型 文化产业 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产业是一整套围绕着文化产品的策划、生产、传播、消费而建构起来的工业化、商业化运作体系,兼顾市场和公共服务的双重导向.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就业和创业;而且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影响着各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走向.从国际形势看,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都把文化产业作为提高软实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也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升格”为国家战略层面.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因此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显得十分迫切.

一、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论文范文门都是事业单位,实行的是非盈利组织的经营管理模式,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缓慢.2004年,教育部才开始在全国试点开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属于本科专业目录外的特设专业;2011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才纳入到高等教育本科专业招生目录中.由于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起步晚、经验少,各高校的该专业均是在原有文化艺术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新闻传播、历史学以及企业管理等专业的基础上化转而来,在教育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手段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路径依赖,培养的人才存在以下问题.

1.培养的学生学科背景单一,知识面窄

文化产业是多学科的整合,涉及面广,而高校专业划分过细,各个院系与专业缺少交叉融合,学科建设的综合性(交叉性)与实用性、广博性与专业性的矛盾,以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研究的不足和学科建设经验的缺乏,很难为本科生构建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体系,不能培养既懂文化又懂观众,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复合型策划、经营管理人才.这类人才的匮乏,使得我国没有专门的人才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产业化运作,导致西方文化产品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却在大量流失.

2.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科体系不完善、学科地位低

文化产业曾属于管理类下边公共管理类的一个专业,目前又划为工商管理类下的二级学科.由于文化产业内涵的多样性,其专业人才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体系,包括了文化创意、技术制作、市场营销、经营管理、行政管理和科研教育等涉及文化产业价值链条中,从原始创意——商业策划——企业运作——投资融资——产业开发与制作——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不同层次的人才.文化产业专业挂靠管理学无法体现其文化属性,也无法涵盖文化产业的丰富内容.在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申报中,所列的二级学科也没有文化产业.高校现有的文化产业专业有的在历史学院,有的在经济学院,有的在文学院,有的在传媒艺术学院等,培养的学生有些传统型学科知识比重大,缺乏产业意识和能力;有些具有产业意识和能力,却又缺乏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艺术修养.

3.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够

由于文化产品满足的是精神消费、创造的是符号(象征)价值、产业价值链式是通过知识产权授权经营来实现的.特别是在目前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的背景下,所培养的人才都需要运用数字信息技术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从而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增值的文化产品.因此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能够对文化产业价值链进行统筹、规划和运作,拥有创新意识、综合知识以及多样技能的经营管理人才.而在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和知识面的铺设,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关键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主要有三大发展趋势.第一,文化产业相关企业通过重组、并购和资源整合等方式成为文化产业集团,并朝着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全媒体化的方向发展.第二,文化传媒产业出现论文范文大潮,行业市场化、资本化趋势明显,上市和文化产业基金成为业内论文范文的重要手段.第三,传媒、电信和互联网三大产业不断走向融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以宽带网络应用为核心、数字应用为基础,整合各种传播传媒的大传媒平台,一个崭新的以数字化传播、多点对多点、全立体的传播机制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围绕着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重点要把握下面二个方面:

1.注重文化内涵的培养

好的文化产品文化底蕴深厚,是利用文化资源中的元素,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产生出的一种内容或形式的创作和创新,具有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能够形成从文字脚本到影视、动漫,再到品牌营销、旅游和文化衍生品等巨大的产业链条.如沃特·迪士尼创造了神奇的“迪士尼王国”,米老鼠和唐老鸭成为全世界所宠爱的动画形象,具有经久不衰的震撼力;韩国电视剧《大长今》因其对东方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宫廷文化、医药文化、餐饮文化、药膳文化、礼仪文化、女性文化系统与专业性的人类学挖掘与呈现,带来了韩国服饰、医药、餐饮、旅游热的“韩流”,形成了内容生产的知识链、资源链与资本链、版权链.而我国拍摄的中医药文化的《大宅门》情节吸引人,然而中医药与药膳的文化知识生产却不明晰,难以形成内容生产的文化创新与传播效应.目前我国是一个外贸出口大国,但又是一个文化贸易弱国,主要原因是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基础薄弱,人才的缺乏.因此要加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文化内涵培养,加强文化的内容生产和文化产业的科学基础建设.

数字文化产业:佛山旅游文化产业联盟启动 岭南之都融入文化新元素

2.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

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能力,内容与形式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西方文化产品讲究艺术性、商业性,制作手法新,能够用新颖的创意和理念展示自己的文化,从而赢得世界市场.如《魔戒》、《哈利·波特》、《达·芬奇论文范文》等国际市场上最成功的文化产业的精品,就是充分发掘和利用不同的神话资源,重新建构或再造一个新的神话传统;美国电影“阿凡达”带给人们的启示就是创新,一是制作手法创新,“阿凡达”只有25%的内容使用了传统的外景拍摄,剩下的全部都在CG世界结合表演捕捉和虚拟环境生成;二是内容创新,“阿凡达”里面的语言是由美国四个大学的教授用了六年时间研制出来的,里面涉及到了5000多种植物.有专家说“阿凡达”不是演出来的,而是计算机算出来的,这跟传统电影的制作方式完全不一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大多是与数字、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相联系,在文化企业,有许多以前没有的、新的职位,如虚拟现实建模、三维动画制作、ID设计师、3D角色动画师等.一名手机游戏策划人员,其工作可能涉及到设定一些程序,包括确定手机游戏中的公式、调整数值的平衡、编写游戏主线、脚本等;可能还要设计游戏关卡,包括地图、人物、物品的设定.在这些工作中,需要具备创造性、想象力和文案写作能力,同时还需要很强的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因此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按照文化市场的运作规律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

三、创新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路

根据社会发展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需求的状况,其人才的培养应该在强化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开展专业领域初步训练.

1.设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双重模式的培养目标由于文化产品具有文化属性和产业属性,文化产品价值分为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应当把握文化生产的特殊规律、运作过程、生产技艺,文化产品管理、营销及文化组织的具体操作方式与规则等,注重文化内涵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理念上,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在培养模式上强化专业方向设置、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特色论证;在教学方式上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讲授,而且需要行业的经验和实践的操作.因此在培养目标的设置上,应该创设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双重模式,即在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增设毕业作品环节,培养具有文化产业核心理论和操作运营技能的人才.然后再在原有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按照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总体要求,整合各实践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构建综合实践能力整体培养目标.

2.构建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

依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编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和实验教学大纲,对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目的要求、时间安排、教学形式和手段、教学所需设施条件、考核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制定每学期的实践教学计划,将实践教学贯穿在本科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从纵向来讲,要把实践教学从低到高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1)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2)综合技能训练.教学设计是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结合,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实现以学为主的“工”,为校外以工为主的“学”——顶岗实习打好基础.(3)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可以与大学科技园、文化产业创意园、文化科技园等行业企业合作,采取项目管理,团队攻关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综合技能实践与应用能力提高有机结合.如中国人民大学数字媒体实验室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合作组建项目部,承接了北京市教委新媒体互动广告项目等产学研项目,推进学生实践能力建设.

3.建立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1)校内实践基地

主要是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场所.如电子商务实验室、文化产业管理模拟或仿真实验室、信息技术实验室、网络游戏实验室、数字化技术实验室、文化创作和鉴赏室、动漫画设计室等.其主要功能在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以及文化创作与鉴赏和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等专业技能.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能够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接受正规操作训练,同时又能感受到文化产业等企业氛围,为形成良好的行业素质打下基础.

(2)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是对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顶岗实习的场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不仅能够使学生有高规格、稳定的实习场所,使学生直接接触企业、接触社会,弥补校内实践设备和场所的不足,而且能够使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过程,使所教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培养的人才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这类实践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具体的工作来了解各种文化企业以及企业各个部门的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管理模式,学习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创作能力,学习企业各级领导的领导艺术、鉴赏能力、管理方式、决策过程.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不仅给学生创造了全面实战的锻炼机会,也使他们感受了不同的企业文化,最前沿的经营管理理念、创作手段和生产方式.

总之,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培养目标改革着手,培养文化内涵深厚、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文化产业管理经营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姜锐.“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东岳论丛,2011(7)

[2]花建.推动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十二五”期间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课题[J].社会科学,2011(1)

[3]向勇.文化产业创意经理人胜任力素质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浙江传媒学院课题组.全国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分析报告[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8(2)

[5]叶舒宪.迎接文化资本的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学科面临的问题[J].学术月刊,2010(8)

[6]刘睿.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与提升[J].学术交流,2012(1)

总结:这篇文化产业文化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数字文化产业引用文献:

[1] 数字技术和文化产业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关于数字技术和文化产业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10000字
[2] 数字技术和文化产业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数字技术和文化产业类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5000字
[3] 创意文化产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创意文化产业专业论文题目怎样拟
《型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word下载【免费】
数字文化产业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