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综述

主题:高校科学营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5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高校科技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高校科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高校科技论文范文

高校科学营论文

目录

  1. 一、引言
  2.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念研究综述
  3.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特征研究综述
  4. 1.成果的可转化性
  5. 2.转化模式的多样性
  6. 3.转化功能的多重价值性
  7. 4.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独特性
  8. 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评价研究综述
  9. 五、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因素研究综述
  10. 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及措施研究
  11. 高校科学营:浙江:建立高校科技经纪人制度 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浙江新闻联播 150318

摘 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于促进城市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大量的研究文献,统计了1979— 2010年度中,国内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论文,分别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念、特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以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对策方面进行综述,并初步建立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等学校 科技成果 转化

一、引言

作为我国三大科技创新主体之一的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成果转化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进入21世纪,科技在世界经济增长中所作的贡献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75%以上都是靠科技进步来实现的,美国、日本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80%,而我国期间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左右,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郭晓川曾运用文献计量法对1989— 1994年国内公开发行的11种、254册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类专业期刊内容进行过统计分析和述评,发现六年期间专门以高校为主体,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论文达198篇.鉴于此,笔者首先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为题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精确匹配检索,发现1979— 2011年间发表的文章达818篇.这些足以证明国内学术界对于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的关注.为了体现研究的全面性,笔者随后又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精确匹配检索,发现1979— 2011年间发表的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的文章达988篇.通过对这988篇文献摘 要的研读,发现在研究内容上,1979年— 2011年之间,有关对策建议、障碍因素、转化模式方面的研究是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重点,涉及到这些内容的文献高达725篇,其中有563篇涉及到对策建议问题,186篇涉及到障碍因素问题,大约为3:1的比例,这说明有很大一部分对策建议是直接根据现状或者问题直接提出的.另外还有103篇涉及到转化模式问题,有6篇涉及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概念特征问题,有6篇涉及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研究综述问题.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估研究”的文献比较少,只有20篇,这说明学者们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估的研究关注不够.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念研究综述

在国外,通常用“技术创新”一词来代替我们所讲的“科技成果转化”.美籍奥地利人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了“创新理论”,指出“创新”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这是“科技成果转化”最早的论断,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它的特点是创造性和首次获得商业利润,它揭示出科技成果转化是技术和经济之间的中间环节,本质上是一个在利益驱动下并伴随高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的科技和经济行为.新熊彼特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爱德温·曼斯菲尔德、莫尔顿·卡曼、南希·施瓦茨等,曼斯菲尔德把技术创新定义为“第一次引进一个新产品或新过程所包含的技术、设计、生产、财务、管理和市场诸步骤”.新熊彼特学派的代表人物秉承经济分析的熊彼特传统,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主要是将技术创新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重视对“黑箱”内部运作机制的揭示,并在分析这样一个过程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技术创新模型.

根据国内外对技术创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指通过高校、企业、政府以及*服务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将以知识形态为主的科技成果,经过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商品化、产业化的过程.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特征研究综述

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质就是由客观因果性向主体目的性的转化,也即是科学原理向技术原理的转化.笔者认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为:

1.成果的可转化性

这里的可转化性是指高校的科技成果经过一定的技术检验和经济检验,具备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可行性.可转化性表现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个过程中,包括科技原理上的合理性,实验上的可靠性,操作上的可行性,预算上的经济性以及社会上的相容性等.高校每年产生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却不高,究其根本,就在于有些科技成果并不具备可转化性.

2.转化模式的多样性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实质上就是每所高校依据自身的情况,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转化样式.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主要有研究中心或技术中心、联合研究或委托研究、高校技术转让专门机构、大学衍生企业、专利转让等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我国高校常用的成果转化模式,按技术和市场的接口分有:外生型一大学将自己的技术直接转移给企业;内生型一高校创办企业自产自销;混合型一内生型和外生型的融合.

3.转化功能的多重价值性

这种多重价值性表现为:一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成果为社会及企业生产服务,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体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价值;二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知识、新技术,可以用以改造专业、更新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形成新的学科和理论.为培养人才服务,从而体现它的教育价值.

4.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独特性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是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内部结合方式和要素关系.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的独特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动力机制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既要满足时代要求又要获得一定经济利益,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动力就是高校自身的内驱力.这就是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还与其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密切相连,这是其转化科技成果的最大动力.这一点是企业和科研院所有所不同.

(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有自身的特点

对企业和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成功后获得的通常是经济或物质奖励.高校由于其特殊的性质,高校科技工作人员一般都非常重视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具有学术价值的科技成果既可以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又代表了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因此,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应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综合考虑,更好地激发高校科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评价研究综述

在1979— 2011年间发表的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的988篇文献中,涉及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研究的文献比较少,只有20篇左右.包括7篇强调环境指标的文献,6篇强调转化效果指标的文献,2篇强调投入和产出指标的文献.

有些学者认为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比较全面地反映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各方面特征,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到科技成果转化所带来的效益.白利娟等(2006)参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因素,从四个方面来评价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即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直接效果.王桂月、王树恩(2009)从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发能力、经济和社会效益四个方面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进行评价.

有些学者注重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外部条件,也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包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备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制度环境等.阎为民,周飞跃(2006)认为指标的设立应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原则,因而他从转化潜力、成果转移、成果转化、转化环境四个方面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进行评价.杨程,赫明(2007)对六个主要评价指标进行阐述,包括政策环境、团队建设、创新能力、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融资渠道.赵英,曹然(2010)在分析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总体特征的基础上,概述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基本方法,提出创新团队、科研条件、科研投入,成果水平、成熟程度,需求程度、市场寿命、政策方向等因素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估指标.刘朝、李慧、师洪波(2011)从高校专利技术转化参与主体即高校、转化*、企业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四个部分进行评价.一级指标包括社会环境、高校、*服务、企业发展四个方面.

本文根据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含义、特征、过程构建指标体系如下表.

五、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因素研究综述

1979— 2011年的有关文献中,18.83%的研究涉及到这一问题.如果按参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方面将障碍因素分为与高校相关、与企业相关、与*相关(包括政府和市场)三方面,那么通过对涉及障碍因素的186篇文献按时间顺序排列,发现障碍因素经历了从与高校相关,到*服务的不完善及企业接受机制的不成熟,再到近年的涉及到高校、企业、*等各个方面.经统计,作者发现涉及到的障碍因素主要有: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市场观念薄弱,缺乏转化意识;缺乏科技经营型人才;资金投入缺乏保障;课题选项缺乏可行性研究;企业对科技成果吸收能力弱;缺乏配套的激励机制;技术成熟度低;缺乏中试条件;信息流通体系不完善;项目本身太尖端,不易推广;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现有评价机制不合理;企业科技意识有待提高;企业科技体制不完善;缺乏科技转化资金;缺乏必要的风险投资渠道;转化渠道不通畅、形式单一;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缺乏专业转化机构;科技管理模式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后所获的利益分配不合理等.

高校科学营:浙江:建立高校科技经纪人制度 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浙江新闻联播 150318

2005年以来的相关文献大部分认为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在于科技成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缺乏激励机制、缺乏企业人才和资金、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方面.比如高杰等认为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主要是管理、资金和政策问题.龚完全、熊正德(2006)主要从高校方面找原因:高校科技人员大多缺乏成果转化与科技竞争意识;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短缺且投入比例失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缺乏风险投资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高校科技成果先天不足.方焱松、张勇(2009)指出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力度不够;各方的目标和利益不一致;缺少相应的技术转移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够;信息不通畅;缺乏对成果转化*人员的激励机制.

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及措施研究

经统计,发现1979— 2011年间发表的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的文献达988篇,其中有563篇涉及到措施问题,占被统计文献的56.98%.通过对这186篇文献的研读,作者发现涉及到的对策及措施主要有:加强政策干预,改革宏观管理体制;增加资金投入,建立风险基金;教学、科研、开发一体化;加强中试环节;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兴建校办高科技产业;保护知识产权、完善科技法规;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人才;培养科技成果推广人才;加强高校的开发职能;提高成果的成熟度;完善科技信息网络;建立*机构;加强校企人才交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高校的转化工作要紧紧依靠社会力量等.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研究者还存在着不同的倾向性,所以提出的对策建议,比较分散,众说纷纭,还没有形成一致性的对策建议和主流看法.

2005年以来的文献将主要问题集中在科技成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缺乏激励机制、缺乏企业人才和资金、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方面.对此提出的相应对策建议有: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完善激励机制、加强校企人才的交流、加强对科技*队伍的建设,建立新型的联盟模式、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机制等.比如方焱松、张勇(2009)提出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对策就包括加强高校对科技*的认识及*队伍的建设;提升成果供需双方的全方位合作思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化建设.王明道、袁华、李晶(2011)提出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注重评价机制的构建,健全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包括健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根据市场调研,构建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包括积极吸收企业参与研究,与企业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与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人才,重视与校企合作项目的管理;建立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机制,包括构建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和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七、结束语

1979— 2011年之间,学者们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比较深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作为社会的科技型组织和教育中心,在科技创新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对于促进城市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意义重大.因此,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特别是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进行科学评价以及针对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还将是今后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巨乃岐.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核心与实质.科技管理研究,1998,(5):26.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高校科技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高校科学营引用文献:

[1] 高校科技论文范文 高校科技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2万字
[2] 高校科技论文范文 高校科技类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2000字
[3] 中国高校科技投稿查重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综述》word下载【免费】
高校科学营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