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的后现向度

主题:什么是音乐文化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0

简介:关于对写作音乐文化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音乐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音乐文化论文范文

什么是音乐文化论文

目录

  1. 一、全球视野:从西方音乐到世界音乐
  2. 二、身份认同:后殖民语境下的本土话语重构
  3. 什么是音乐文化:《二泉映月》 LIVE 选自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 演奏/严洁敏

[关键词]音乐教育哲学/全球化/后殖论文范文义

中图分类号:J60-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36(2012)03-0184-3

当前学术界对音乐教育现代性危机的反思与批判,已然引发了音乐教育哲学的根本性思想转型.一方面,音乐教育哲学将其批判的锋芒直指音乐教育的“工具理性”和“审美理性”等现代性旨趣;另一方面,研究者们则呼唤音乐教育应走出以“客观”、“科学”和“中立”为标志的普遍主义和理性主义窠臼,走向以人文性、情境性和价值性为特征,全面观照并体现人性复归、*重塑和价值重建的人文主义新路径.面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成为国际性理论焦点、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倡导“语境性”聆听和表演、以及中国等东方国家立论文范文土传统音乐重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等新近发展动向,当代音乐教育哲学已开启了后现代性的理论重构和学术思索,进而对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全球化理论、后殖论文范文义和解构主义等当代学术思想对音乐教育哲学的这一思想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照和思想动力.

一、全球视野:从西方音乐到世界音乐

从学科观照的视域来看,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的后现*论向度首先表现为对欧洲音乐中心模式的颠覆,从而将目光转向世界音乐文化,使音乐教育具备了全球文化的观照视野.自1953年国际音乐教育学会成立以来,经过历届国际会议的研讨,国际音乐教育界对欧洲音乐的有效性和有限性进行了深入讨论.同时,在音乐教育家和音乐人类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发展,有力消解了欧洲音乐中心的普世主义价值观.随之而来的是,东方音乐、非洲音乐、拉美音乐、阿拉伯音乐等非西方音乐的文化价值得以凸显,西方音乐也被作为“地方性知识”来看待.立足当代学术文化的整体语境可以看出,这一思想同人们对“全球化”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密切相关,由此唤起人们对音乐教育问题的全新思考.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晚近以来人文学科中频繁使用的词语,它被用来描述发生在当代世界的社会事实.作为一种与文化现代论文范文织结合在一起的复杂进程,它也反映了当今人类的一种生存体验.当前,学界关于全球化的理论描述可谓汗牛充栋.吉登斯将全球化理解为现代性的后果之一,他特别指出,在现代,时空延伸的水平比任何一个前现代时期都要高得多,不同社会情境或地域之间的连接方式,成了跨越作为整体地表的全球性网络,就此而论,全球化本质上是指这个“延伸过程” [1].吉登斯的上述言论,汤姆林森表示了认同.不过,他提出了一个更为精辟的论断:全球化乃“复杂的联结” [2].在他看来,现代社会生活的特征就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所谓的全球化,指的就是快速发展、不断密集的相互联系和互相依存的一种网络系统.这种复杂的联结,使人们体验到了一种全球空间的“亲切感”,或者说“时空的压缩”.由此可见,全球化是现代人的一种全球共生、互动性的生活体验.

全球化的内涵极其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当前,文化的维度日益凸显其重要地位,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正受制于这一维度.其理论的启迪意义首先表现为音乐文化多样性主张的提出.

全球化的传媒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敏锐地意识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繁荣的必要条件,正如生物多样性对于物种的繁衍生息不可或缺一样,对多样性的接受可以使人类从宽容走向尊重,并最终达到彼此之间的理解和肯定.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政策与文化对话司司长卡特琳娜·斯特努女士所认为的那样:“在世界的许多角落,人们正在倾听文化的多种可能性所谱写的辉煌序曲,我们所在的世界正处于现代化所带来的极为迅速的变化之中,全球化在文化方面也产生了影响.不过,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正在对原来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以保存他们的习俗;而与此同时,在这样一个联系紧密的星球上,人们也正参与文化的交流,并重新定义他们与其近邻的关系.事实上,文化的交流正是这些新的全球化现象的轴心.”[3]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主张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策略,这为人类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奠定了基础.随着国际音乐人类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音乐文化多样性也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界的共识,这一思潮以“MUSICS”(大写复数)、“世界音乐”、“音乐文化”等学术话语的出现与使用为典型表征.

什么是音乐文化:《二泉映月》 LIVE 选自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 演奏/严洁敏

作为北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埃利奥特极力反对将“音乐”理解为“音乐作品”的西方中心主义模式,提出“音乐”(MUSICS)是“一种多样性的人类实践活动”[4],并以此作为他构建实践音乐教育“新哲学”的立论基础.埃利奥特的学术思想深受当代音乐人类学思想的影响,在全球性观察视野的基础上,他首先将“音乐”理解为一种全人类的文化活动,继而表明,“音乐”除了以作品方式存在以外,在非西方文化中大多以表演性的“实践活动”而存在.可以说,埃里奥特的这一观点给音乐教育学术界造成的冲击波是振聋发聩的,足以引起人们对音乐教育哲学的重新思考.其理解“音乐”的全球性文化视野,也引发了人们对以音乐作品为中心的现代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全球化理论对音乐教育哲学的影响莫过于“世界音乐”这一学术词汇的出现和频繁使用.这一看似简单的语词组合,其实暗含了深刻的思想轨迹.其内涵大致包括“世界各地的音乐”和“世界文化中的音乐”两个层面,在1992年召开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论文范文E)上,其中有一个学术小组专门以后者为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讨,当时人们虽然认为这一提法难以体现已知的不同音乐文化的具体特征,但它至少反映了人们就这一问题不断增长的学术意识,其根本的意义在于,西方音乐文化依然可以学习非西方音乐文化,也就是说,西方音乐文化与非西方音乐文化具有平等的文化价值.作为一个指涉范围较广的学术词汇,“世界音乐”的所指内涵较为丰富,美国音乐人类学家伯尔曼概括了这一概念的五种内涵:第一,作为特定族群、社会、空间和时间产物的世界音乐;第二,作为“他者”(好奇和偏见)的世界音乐;第三,作为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产物的世界音乐;第四,作为消费产品的世界音乐;第五,作为哲学观念的世界音乐(如普遍的语言).[5]“世界音乐”概念的提出和使用,充分说明了文化多样性和多元文化主义等观念在全球化时代的进一步传播,也充分表明音乐教育哲学和实践活动所具备的全球观察视野.

二、身份认同:后殖民语境下的本土话语重构

处于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之中,世界文化在一体化的幻象中仍然暗含着被西方强势文化所主宰的话语霸权.因此,如何彰显自身文化的合法身份,突出自我文化的特有价值,成为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理论命题.后殖论文范文义理论的异军突起,承袭了后现代主义的消解中心、解构主义的话语分析等思想,从“边缘”来消解“中心”,对居于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化的论文范文性进行了有力抨击,对西方从自身价值观出发而建构的东方形象进行了解构.同时,在理论话语的分析中,强调后殖民地或第三世界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力图重构被西方中心权力话语所压抑的本土话语体系.

对于音乐教育而言,后殖论文范文义的理论贡献在于,它为非西方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合法性进行了有力辩护,有效推进了异质音乐文化之间的对话,进而为本土音乐文化理论话语的重构提供了思想基础.

从异质音乐文化之间的对话来看,后殖论文范文义使人们意识到西方音乐与非西方音乐只有差异而非差别,中西音乐之间的不同乃“不同的不同”而非“不及的不同”,从而开启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双向平等交流和对话.对话的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对差异的尊重、对他者的了解,通过异质文明之间的对话,来鼓励各种积极的全球化力量,从而增进音乐文化及其精神的交流.另外,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和习得他者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促成群体凝聚力、自我理解以及群体认同意识的形成.因而,这种对话决不是以西方音乐为中心话语的单边主义模式,也不是通过说服或压服的方式来进行,“它必须是通过分享对方的价值而建立相互理解并共同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意义.”[1]只有这样,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对话才能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平等的关系.由此可见,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开展异质文化之间的对话,既不是完全抹杀自身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如“全盘西化”的音乐思潮),走向所谓的一体化,也不是完全走向封闭的本土化(如“国粹主义”的音乐思潮),而将人类世界的未来看作一种相互冲突的末日图景.对话的过程,应消解“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同时,通过对话求同存异,在本土化与全球化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和谐,在冲突论与融合论之间获得一种良性的互动.

在后殖民语境中,本土知识在课程建构和教育实践占据何种地位?例如,中国传统音乐如何在音乐教育中获得自己的合法话语权力?在高等院校的音乐课程中,中国传统音乐依然要按照西方音乐的“四大件”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还是应当在立论文范文土音乐文化内在特征的基础上,发掘自身音乐文化的独特音乐话语?可以说,这是当今后殖民语境下中国音乐教育必须要面对的理论命题.因为如若按照西方模式来建构所谓中国音乐理论体系和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就意味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必然要受制于西方音乐话语的权力模式,这种“依附性”发展不但不能凸显中国音乐文化自身的独特精神和价值,而且难于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因此,在后殖民批评的理论思考中,“文化身份”问题便被提上日程.“它意味着一种文化只有通过自己文化身份的重新书写,才能真正确认自己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这种与它种文化相区别的身份认同,成为一个民族集体无意识和精神向心力形成的标志,同时也是拒斥强势文化霸权的前提条件.[2]因而,文化身份成为全球化时代争取自身合法性以及在当今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标识.

当前,后殖论文范文义已对国内音乐教育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管建华先生就中国音乐文化在中国的音乐学院长期以来处于主体性缺席的现状,发出令人深思的诘问,他讲,中国音乐以诗、词、曲为主干的历史发展极其悠久,到了近现代西方音乐学院体制引入中国后,中国音乐的这种历史在现代音乐教育体系里中断了,“西方音乐以单音、复音、主调音乐为主干的历史发展成为我们思考专业音乐的基本文化方式”.为此,它提出“在中国的音乐学院设立戏曲民间音乐系”的历史构想.[3]这一构想的提出,是中国音乐教育界对后殖民语境中如何重构本土音乐话语、如何彰显本土音乐文化合法性的一种历史性反思.因为,在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中,本土音乐文化和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音乐如何参与世界性音乐文化交流的基本策略.自20世纪初西方音乐教育体系进入中国以来,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始终离不开西方话语的言说方式和呈现方式,中国音乐在西方音乐现代性和音乐教育现代性的体制下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话语体系.在后殖论文范文义理论话语的观照下,中国音乐的文化身份应当得到彰显,中国音乐的话语体系必须得以重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当在反思本土音乐文化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进行理论重构.

三、结 语

面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并存的历史事实,音乐教育需要通过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学习,寻求广泛的文明对话与理解;更需要在全球一体化的幻象中,彰显本土音乐文化的地位,强调自我文化身份的地位.这样才能在全球不同的音乐文化之间架起桥梁,促进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对话与交流.进而使各种文化彰显其特异性,从而使人们在理解各自音乐文化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彼此宽容.

(责任编辑 白丽荣)

总结: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音乐文化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什么是音乐文化引用文献:

[1] 新颖的音乐文化论文题目 音乐文化毕业论文题目如何定
[2] 音乐文化外文文献 哪里有音乐文化参考文献
[3] 音乐文化论文大纲格式样本 音乐文化论文大纲怎样写
《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的后现向度》word下载【免费】
什么是音乐文化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