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网络传播媒介素养指向…

主题:大学生网络素养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1

简介:适合不知如何写网络素养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网络素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网络素养论文范文

大学生网络素养论文

目录

  1. 一、网众素养教育的三大屏障
  2. 1.“浅阅读”与精英教育的滑坡
  3. 2.网络对议程设置的消解与重构
  4. 3.网络对消费文化的推动与颠覆
  5. 二、网络媒介素养的批判性指向
  6. 大学生网络素养:网络编辑职业素养

梁晓丽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37-1330/G4(2010)9-039-3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有针对性地对网络传播问题进行考察和解决,以媒介素养为思维出发点,探讨和批判网络传播潜在而突出的问题及其对网众媒介素养教育带来的障碍.并对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挖掘网络媒介素养的批判性视角,为网络媒介素养研究的深入做出努力.

[关键词]网络传播 媒介素养 议程设置 消费文化

“媒介素养”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1933年英国文化研究学者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汤普森发表的《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著作,早期的媒介素养已经关注于大众传媒对受众的负面影响.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媒介素养自然应该把更多的关注焦点集中于网络使用者.从传者的角度看,媒介素养一般强调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规范;从受众的角度则往往被定义为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①包括获取和批判性地接受、处理媒介信息,正确运用媒介工具的能力.而在网络传播领域,传者与受众的界限日益模糊,传者素养与受众素养可以合二为一统称为网众素养来进行考察.当前大众媒介素养远远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亟需提上议事日程.而对网络传播问题实质性的探究也当属燃眉之须.

一、网众素养教育的三大屏障

1.“浅阅读”与精英教育的滑坡

肤浅、片面、浅尝辄止是绝大多数网众浏览网络信息的显著特征.“地球村”里无限膨胀的资讯使人们应接不暇,每时每刻的信息更新让人们来不及细细阅读和深入思考.网众的浅阅读行为已经形成了习惯,人们惯常在网络里翻阅和浏览资讯,在娱乐和休闲中消遣时光,大众逐渐失去辨别和批判性思维.与传统阅读相比,浅阅读追求的是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广度,而非信息的深度,它产生的阅读效果也往往差强人意.②

网络读图掀起了浅阅读的一个高浪潮.数码照相机及图片软件的运用让网络图片铺天盖地,而网络复制和转载功能又让图片轻而易举地被多次传播.受众对图片和色彩的兴趣远大于长篇累牍的文字,但文字承载的深刻意蕴是图片所无法完全表达的.受众在沉溺于图片浏览的视觉刺激之后,往往无法进一步思考图片背后的深层含义,也无法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在网络时代经常被忽略的是,受众的社会认知水平被图片营造出来的假象无限放大,网络中随意粘连和借用的图片随处可见,如在娱乐新闻中附带的明星照片,很可能是在别处借用的而非当时当事拍摄的,经过软件处理后图片看似与文章所叙述的某个事件有了牵强附会的关联.受众往往被认为是可欺骗的,或者是可辨别真伪的,在这类图片报道泛滥至习以为常后,受众便很少再去深究图片来源是否可靠,图片反映的事件是否真实.这一方面是对受众认知能力的麻痹,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受众读图素养亟待提高.图像文化的普及对受众媒介素养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人们不仅需要看懂图片符号的能指,更要把握其所指,把握符号之间的联系以及符号在特定背景环境下的深层内涵.只有深入读图,历史地分析,才能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肤浅和被动.

浅阅读时代的另一个显著表征是微博客的兴起.微博客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发了众多网民倾吐和交流的热情.140字左右的篇幅限制促成了更为即时和迅速的传播,手机的微博功能更让受众随时随地可以发表、浏览、跟帖和转载.微博客诸多优点的背后依然存在令人们担心的一系列问题:信息来源莫衷一是,更为庞大的信息量使得信息很难被辨析和证伪,碎片化的观点往往不足以描述事件的基本概貌.微博客带来的种种弊端给网众的媒介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可极端轻信片面的观点,也不应发表蛊惑大众的论断.面对有一定影响力的事件和论点,网众应该理性地借助传统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确认,综合多种信息使得资讯更为全面和完整.在多元视角和多种声音的包围之中,网众的信息甄别和心理承受能力理所当然会得到逐步提升.

大学生网络素养:网络编辑职业素养

2.网络对议程设置的消解与重构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媒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手段,传统媒体通过“把关人”对相关信息进行有选择性地过滤,信息的主导权掌握在传媒人手里.除此之外.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作用还体现在达成社会各方面的共识以及传承文化上.世界范围内的大量证据表明,关于时代的主要议题,大众媒介能够创造更大的共识.③但在网络时代,信息可以在网民之间流转,新话题层出不穷,网众要知道什么、关注什么已经无需依赖传统媒体,网民甚至可以自主发帖创造话题,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跟帖和转载.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在网络中逐渐被消解,议程设置作用的弱化和消解,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主流文化的消解.

如何重构网络议程设置成为网众实践的方向.大众媒介在引导舆论方面失去了中心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专家意见和论文范文行为.专家发表在网络上的言论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信任和二次传播,比如在中国房价问题上,郎咸平的观点轻而易举就能获取网众的关注.论文范文活跃在网络各个角落,推评某电影如何精彩,某集团捐了巨资等等,论文范文的观点往往因为参杂了利益而灌注了水分.网众很难分辨哪些言论是论文范文之举,利用论文范文进行网络营销已成为一些企业惯常的一种公关手段.

网络暴民的出现无疑反映出网众素养存在令人忧心的问题,从互相谩骂到群起而攻之.从人身攻击到隐私的揭露,借助网络的强大功能,暴民熟练运用人肉搜索工具对自己不满的论文范文事进行“披露”和“攻击”,煽动共同利益者集体“行暴”,最终导致当事人及其亲人朋友遭受强大的精神压力.2006年风靡网络的“论文范文事件”引起了人们对网络暴民的热议,随后爆发的“铜须n事件”再度让人们讶异于网络暴民行为的巨大影响.从议程设置的角度去看,网络暴民问题实质上是网络议程设置消解的结果,网民期望以自己的方式去重构网络议程设置功能,但不成熟的方式难免带来许多不良结果.重构文明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无疑需要网众素质教育的大力配合.

3.网络对消费文化的推动与颠覆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表达了他对丰盛消费掩盖下的匮乏社会的忧虑.消费社会让人们沉浸在非理性的消费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相脱离.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真实需求相脱离.弗洛姆的消费异化理论也早有揭示,“消费成为现代人逃避痛苦与不幸的避难所,但一时消费的满足只能带来暂时的快乐,接着而来的往往是更大的痛苦:消费已与人的真正需要脱节,成为为消费而消费的变态行为.”④而网络作为一种强大的媒体,无时无刻不在向人们推行消费文化.灌输符号价值,可以说,网络加快了消费文化的发展进程,在消费白热化的今天.充当着幕后有力的推手.大量追求时尚、鼓励快速消耗和冲动消费的信息充斥在网络各个角落,刺激网众的非理性需求,符号消费最终把按需消费和勤俭节约的传统消费文化彻底颠覆.

网络对消费文化的推波助澜有着独特的问题和表现,影像、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元形式的广告以低廉的论文范文进行网络传播,无所不在的网络广告时刻冲击网众视野,为了吸引网众眼球,强制性网络广告越来越频繁出现.网络广告传播不易监管,虚假广告的潮涌在网络上越演越烈,如何甄别广告信息成为网众素养教育的要点.同时,在线购物平台的迅速发展激发了消费者随心所欲随时随地购物的论文范文,也弥补了消费群体在非户外购物时间的消费空缺,把消费文化再度推向巅峰.但众所周知,在线购物存在高风险却很难规避,网络消费至今仍然问题重重.

对消费文化的推动和颠覆成为网众媒介素养的一大屏障,对于网众而言,理性地看待符号消费.树立维权意识,培育一定的网络消费维权素养和真假广告辨别能力相当重要.

二、网络媒介素养的批判性指向

随着我国网民人数的急剧上升,网络大众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紧跟着被提上议事日程.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必须有针对性地指向网众素养的内在矛盾和实质性问题,而无论是“浅阅读”还是“网络暴民”,是对议程设置的消解还是对消费文化的颠覆,网络素养的种种屏障都应有着共同的指向.

首先,我们不得不考虑网络媒体本身的特性.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网络的海量信息储存和高速传播能力、开放实时的交互性以及语境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等特征,共同打破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整体传播方式.⑤任何人在网络上都可以随时随地发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过量的信息导致网众迷失在意义的无序和混乱之中.“浅阅读”之类问题的产生不是网众从一开始就缺乏批判性思考能力,而是网众在海量的信息海洋中显得弱小和无力,人们无法清醒地辨析信息的真伪,也无法积极地思考信息的来源及其前因后果.久而久之,浏览而不深入思考成为这个群体的习惯,这种浏览习惯易于快速获得更广泛的信息,以跟上信息更新的速度.从历次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可以得出结论,在网络发展初期,使用网络很大程度上是精英们的专利,精英也即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较高的年轻单身男性.⑥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的网络使用群体还相对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网众普遍受过文化教育,属于可培育可引导的一个群体,适当的媒介素养教育在这个群体中比较容易得到推广和落实.同时,网络本身就是一种大众媒介,并非社会精英独享的资源,在精英教育方面我们对网络不应寄予太高的期望.

再者,网络语境致使话语权威性逐渐消解,信息回馈和多边对话取代以往单一的声音,观点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具备了迷惑性,人们辨不清镜像与现实的边界.在如此开放和隐匿的网络环境中,人们更有冲动去表达和追求在物理世界中无法满足的需求.⑦不能忽略的是,网络对议程设置的消解在一定程度上对话语权进行了重新分配.以往牢牢掌握在各届社会精英和利益集团手中的媒体资源,经由网络空间搭建的公共领域,也让网众分了一杯羹.尽管存在种种监管,网络这个公共领域仍然唤起了人们的公民意识,人们在质疑的同时也对网络揣怀美好的期望.在一些个案中网络里针锋相对的争辩和讨论意见让事实渐渐浮出水面. “网络舆情”对真相的挖掘和披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论文范文不是各方利益的争纷.也无需“暴民执法”,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会更多地体会到,IP地址实际上使网民在某种意义上不再是隐蔽和匿名的,这会促使网民加强对自己的约束.⑧网络仅仅给人们开通了一个畅所欲言的渠道,如何实现论文范文仍待素养教育实践去考量.

不得不提及的是,传统媒体中信息传授双方的二元对立地位在网络媒体中得到彻底转变,网络的交互性模糊了传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加之以信息资源的极大开放,传者在网络上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议程设置功能被削弱和消解.此外,由于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地搜集和发布信息,出于商业利益的驱动,虚假广告和虚假产品层出不穷,在线购物风险一直存在.对网众素养的教育诚然不能忽视商业利益动因而大谈道德*,普及网络行为自律是素养教育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应该把精力投入到网络议程设置的重构上.

综上所述,网众媒介素养教育应针对浅阅读的时代特征、网络议程设置的消解与重构,以及消费文化的社会背景等各方面影响有的放矢地展开,同时也不能忽略网络媒体自身的特点以及网民的群体特征.随着媒介教育的深入和媒介素养的提升,媒介素养屏障将得以一一击破,网络传播的问题也将得到实质性的解决.网络不是可怕的洪水猛兽,它只是一个媒介工具,一个人人得以施展的媒介资源而已.

注释:

①段京肃杜骏飞等:《媒介素养导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P19

②陈龙:《媒介素养通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251

③(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P177

④莫少群:《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版,P148

⑤郭佳楠:《网络受众的媒介素养培养浅析》,《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1

⑥⑦⑧匡文波:《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60,P67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总结:关于免费网络素养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网络素养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大学生网络素养引用文献:

[1] 关于大学生网络创业的论文选题 大学生网络创业论文题目哪个好
[2] 大学生网络安全方面论文题目 大学生网络安全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3] 大学生网络创业专著类参考文献 大学生网络创业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网络传播媒介素养指向…》word下载【免费】
大学生网络素养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