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唢呐音乐的艺术特征

主题:唢呐演奏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0

简介:关于唢呐乐曲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唢呐乐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唢呐乐曲论文范文

唢呐演奏论文

目录

  1. 唢呐演奏:乐曲:东北唢呐 苏武牧羊

唢呐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乐器,它植根于民间,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唢呐的乡土气息浓厚,音色独特、模仿力强,无论是戏曲、曲艺、民歌等各种音乐素材,还是大自然之中的虫鸣鸟叫,都可作为其创作的源泉.在我国历史上,唢呐被广泛用于各种形式的演奏活动,直到如今农村,每逢红白喜事、重要节庆,唢呐依然占据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活动的主力.它的音域宽广、音量洪大、善于变化,适合在热闹的场面渲染气氛.老百姓的创造力是丰富的,对于民间乐器既要求有其特色,又要善于变化,适用于不同演奏场合的需要.唢呐正迎合这种创作的需求,无论是古时的宫廷礼仪、官事音乐,还是民间音乐,又或者是作为宗教的法器,唢呐都可以适应其中.在我国民间唢呐曲有近千首,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器乐曲数量则更为丰富.

唢呐的适应能力强、风格多变,在乐曲的来源素材上,也是兼收并蓄、广泛采用,民歌小调、戏曲、曲艺音乐以及其他器乐曲的素材都可为己所用.一、唢呐曲的曲目来源1.传统曲目的传承

传统的唢呐曲大多是历代沿袭下来的曲子,有唐乐、宋、元时期的南北曲、杂剧曲牌及明清时期的时令小曲.如〈柳青娘》、 《朝天子》、 《万年欢》、 《山坡羊》、 ((傍妆台》、 《驻云飞》等.有些乐曲在长期的流传中,会因为读音讹传而出现一曲多名或同名异曲的情况.如《柳青娘》就有《柳生芽》、 《柳生娘》、 《六曲芽》等叫法;再如河北民间乐曲《过江龙》,又有人称之为《郭家楼》.有些曲目恰好相反,虽然名字相同,但是有很多记谱版本,曲调完全不同,如《朝天子》、《小开门》等.2.根据民歌、小调演化而成

有些民歌在被创作成器乐曲的过程中保留了民歌的地方性色彩和其本身的旋律特性,吹奏时并未做太多的改动,只是适当的加花,比如〈海青歌》、((打枣》、 “小放牛))、 《放风筝》、 《茉莉花》、《句句双>,等.有的唢呐曲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做了各种形式的变奏改变而成的.如陕西淳化县的((绣荷包》是在保持原民歌〈绣荷包》的音乐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加花填空、变奏、反复,在每次反复中,以富有关中民间音乐特点的音型穿插于其间,或将其中个别乐句置换,将其他民歌如《剪剪花》的乐句穿插于其中,构成一首鼓吹乐曲牌.还有的曲目以民歌小调为基础创作,但变动较大,基本上脱离了原曲,旋律风格更趋向于器乐曲.如以〈雪梅上坟》为原型改编后的《雪梅吊孝》通过展开、重复、紧缩、对比等多种手法将原曲变得更富表现力,突出了器乐的色彩.3.吸收戏曲音乐元素创作而成

戏曲音乐中某个过场、旁白的伴奏音乐或者唱腔都可作为唢呐曲的创作元素.民间鼓乐艺人长期为戏曲伴奏,对于戏曲的唱腔非常熟悉,将戏曲曲牌移植成为鼓乐曲,在此基础上吸收了戏曲唱腔,乐器表现力更为丰富,有些拟人化的吹腔将乐曲表现得更为生动.唢呐曲《慢板娃娃》是根据冀南地方剧种罗戏的唱腔((慢板娃娃调))改编而成.它沿用了原唱腔慢板、流水板、垛板完整板式布局,艺人在演奏时加了滑音、顿音、指颤音、变色音等唢呐演奏技巧,将乐曲变为一首对比鲜明、既柔和又充满热情的优秀唢呐曲.《打枣》是根据河北梆子《赵连代借闺女》中的一段唱腔改编而成,通过唢呐吹奏、咔戏、口弦三种演奏方法的变换,将剧中人物逗趣对唱的场景表现得惟妙惟肖.4.秧歌曲

唢呐是民间舞蹈重要的伴奏乐器,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广大流行的秧歌,唢呐与其密不可分.唢呐擅长于制造热闹欢快的气氛,它与秧歌的欢腾奔放相得益彰,它不仅作为秧歌的主奏乐器,参与秧歌的演奏者基本上都是鼓乐艺人,尤其以吹手居多.不仅如此,用于秧歌的伴奏曲可以作为独立的器乐曲,许多秧歌曲牌也在鼓乐棚中演奏.在有些地方,秧歌曲已经被归为唢呐曲中的一个曲类.比如辽宁的《柳青娘》、 《大姑娘美》、 《句句双套满堂红》,冀东的《小磨房》、 ((上云梯》、 《转花灯》、 《推车乐》等.5.由说唱音乐发展演变而成

说唱音乐也为唢呐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比如任同祥演奏的《百鸟朝凤》,就是吸收了“坠子”的曲调发展而成.我国著名唢呐演奏家赵春亭演奏时的“三弦音”技巧,就是以模仿三弦的弹奏技巧而得名. “三弦音”的最大特色在于它的弹性,音色刚中带柔,明快中又有含蓄.赵春亭演奏的《山东大鼓》就将这种技巧充分地发挥出来.6.利用某些民间音乐素材加工改造而成,并经长期的演奏实践逐渐固定下来

如山东的《拉呱》原为《小金蝉》, 《二人谈》原为《对答牌》; 《双和风>,原为《开门》、“合家欢》等,还有以几个乐名为曲名的,例如陕西的《乙五六》、〈上上工)),以调名为曲名的《梅花调》、 《工调》,以板式为曲名的((花板》、 《流水》等.7.在器乐曲目的基础上改造而成

有些乐曲以一些器乐套曲精简而成,如冀中地区的南乐会的《豆叶黄》,原为200小节的曲子,经过吹打艺人的精简后,变成了只有30小节的乐曲.除此以外还有《扯不断》 (又名《皇姑进城)))、((金链锁》、 《五声佛》、 ((八仙庆寿》等.

少数民族的唢呐乐曲创作也是如此,不仅广泛吸收各种音乐形式为创作元素,有些还吸收汉族的曲牌,融合自己民族的特点,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乐曲.比如唢呐独奏曲《且比亚特木卡姆选段》源自于大型古典套曲“木卡姆”;土家族唢呐曲〈老鹰扇翅))、 “竹鸡打架》、 《高岩滴水》、 《女哭娘))、 〈放羊儿》等都是本民族传统的乐曲,而〈山坡羊》、 “汉东山》、《得胜令》等曲目经过长期的融合发展,已经有了浓郁的土家族风格.

唢呐曲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吸纳了各种形式的音乐素材为己所用,同时也为其他音乐的创作提供了的资料.二胡曲((一枝花》是根据任同祥的同名唢呐曲改编而成,原曲热情豪放,改编后的曲子融人了二胡的演奏手法和特点,更加细腻、色彩丰富,带有浓郁的鲁西南地方音乐特色.

中国使用最为广泛的葬礼音乐-《哀乐》,是在由米脂唢呐《粉红莲》的基础上创作的.在1942年春天,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的音乐工作者刘炽、张鲁等随河防将士访问团到米脂采风,听到唢呐艺人常文青吹奏的《粉红莲》深情悲壮,非常感人.刘炽等人根据这首唢呐曲作了改编,由多种民乐演奏,在成吉思汗安陵仪式和迎送刘志丹灵柩仪式上作为哀乐,这便成了《哀乐》的雏形.1956年,刘炽在电影《上甘岭》音乐创作中,再一次将它加工成为双管管弦乐队加大锣的追悼音乐,成为了我国丧礼上通用的哀乐.二,唢呐音乐的曲式结构

唢呐音乐的曲式结构如果仅以个体而言,千差万别,将其按照结构形式大体分类,可分为单曲、联曲、和套曲三大类.1.单曲体

单曲体是我国唢呐乐曲中最为多见的一种结构形式,此类较典型的是牌子曲.乐曲结构独立完整,由一个旋律或者一种节奏型发展而成.它可以单独吹奏,也可以参与曲牌的联奏和曲牌联套.这种乐曲一般来源于民歌小调、灯调等一些民间音乐形式的乐曲.艺人们演奏这样的曲子时可以做各种变化.除此之外,还有移调、改变节奏,或者采取齐奏、对奏等方式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2.联曲

民间也称“联吹”,是将两只以上的曲牌连缀而成的乐曲,不受一定程式的制约,大多属于民歌曲调的连缀,可以自由地组合.不一定使用曲头、曲尾,两区之间的连缀形式也很自由,有的是前面的曲子尾部做个简单变奏接下一个曲牌,有的是用牌子曲以外的短小乐句、乐段来连接前后两个曲牌,有的中间不加过渡,直接连接下一个曲牌.标题有的以其中一首标题为名,如山西八大套之一的《傍妆台套》由《傍妆台》、 《柳摇金》、《到春来》、 《万年欢》、 ((月儿高》、《西方藏》、 《到冬来》九首曲牌组合而成;有的是把所连的曲牌全部标出,如〈柳青娘带小开门》是由〈柳青娘》与〈小开门》两首曲子连缀而成;有的是重新命名,如《三道令》由《番王令》、《将军令》、 《和尚令》三首牌子曲以流水板为媒介相联而成,由《大摆队》作结束,取其“令”的共性而命名为《三道令》.3.套曲

同联曲相比,套曲是由一种固定的模式将若干牌子曲联成的具有一定程式结构的曲子,这种曲子通常“头、身、尾”俱全.曲头,也称作“帽子”、 “起板”是乐曲的引子,引子既有校准音高统一音准的作用(通常由上手唢呐先奏),也有明确调式、节奏、速度的作用.引子的长短不一,可以很短,只有一个音,也可以是单乐句结构和多乐句结构.身子是正曲,为乐曲的主要部分.曲尾也称作把子、落板,是乐曲的尾声.

比如湖南的“夜鼓牌子”中“鸣箫牌子”有着规范的套曲模式,基本结构为: 【大开门】——陪句子——滚龙——陪句子——正龙——陪句子——滚龙——【大开门】,这是一种联套模式, 【大开门】作为首尾的固定曲牌, “滚龙”为曲牌原型,一板一眼; “正龙”为它的板式变奏,一板三眼;“陪句子”为中间链接过渡的段落.每曲中可有一个或几个滚龙及正龙,最后一个滚龙直接接【大开门】结束.套曲的速度变化有一定规律,一般为慢板——中板——快板的由慢至快的过程.三、唢呐曲的旋律发展手法

同其他乐器一样,通过多种旋律发展技法来丰富唢呐曲也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手段,有加花(扩板加腔)、抽眼紧缩、自由变奏、变换调式等手段.1.加花变奏

加花变奏是我国民间音乐普遍采用的一种乐曲装饰手法.有装饰加花、添字加花等手法.装饰加花是在原曲骨干音的基础上加入一些装饰音、辅助音等元素,或者在演奏中加以技巧上的变化而成.装饰音的加入可视曲子情况及演奏者的理解而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原曲的表现力.由于保留了骨干音的主导地位,原曲旋律的基本形态并无太大改变.比如《万年欢》采用的是装饰加花的变奏手法;湖南的《老六板》到〈八板子》足原型加花变奏; 《老六板》到《风流八板子》是眼加花变奏.2.减字

与“加花”手法相反,减字手法是随着乐曲的速度加快,逐渐将填字、加花音减掉,板式也由三板一眼变成一板一眼,再渐进变为流水板,将一板一眼变为有板无眼,只留下谱子的骨干音.3.对奏

也有对口、对句、顶嘴、对环子等叫法,即用多声部轮流演奏乐曲中的旋律片段,可以用两只唢呐对奏,也可用唢呐与其他管弦乐器对奏,还可用唢呐和锣鼓对奏等,在乐曲中形成了呼应旋律,音色也有对比.4.模进

民间也称之为“节节高”、“蚂蚁上树”,以湖南的乐曲《节节高》为例,模进仅为五声音阶的级进,由下至上,再由上至下进行,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因此乐曲也命名为《节节高》.5.倒影

在东北也称为“反膛子”、“倒扒皮”,这种技法属于转调技法,即将原来的音列倒转过来,类似于西方音乐“倒影”的创作手法. “反膛子”的音乐发展手法只是在音符上有变化,节奏还与原曲相同.6.倒吹

也叫倒卷帘,与“倒影”不同,它是在保持原曲音序、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将一首乐曲由尾至前倒着吹奏.在吹奏过程中,可以根据旋律需要将某些音稍作调整或者加花装饰.7.板式变化

乐曲通过不同的节奏形式而形成的板式变化,这种方法也常和加花或减字的手法结合在一起使用.例如:湖北的“鄂西堂调”采用的就是此方法.该地区将一板三眼的板式称为“一流”,一板一眼称为“二流”,有板无眼称为“三流”,艺人在演奏时将曲调用不同的“流”加以变化,如《老将军令》就是由引子、一流、二流构成.8.借字

艺人将工尺谱的各个音符称为“字”, “借字”实际为借音,即借用本音上方或下方的小二度音,由此产生了多重宫系统的五声音列,形成调性的变化.这种转调手法可以使一首曲子变化成多个调的曲子,像“五宫还原”、 “七官还原”都是采用借字的方法进行旋官转调的.如《哭皇天》-曲运用借字手法可以有三十五变化,民间称为“三十五个调”,或者是“三十五调朝元”.借字有单借、双借、三借、压上、双压上的手法.

唢呐演奏:乐曲:东北唢呐 苏武牧羊

除此以外,唢呐艺人在吹奏时还会即兴利用技巧变换音色,增强乐曲的表现力.如《打枣》,演奏者在吹奏过程中增加了咔戏、口弦的演奏方法,在引子和第一部分先用唢呐吹奏,第二段用咔戏模拟老爷爷的说话声,第三段用口弦吹奏,用清脆明亮的音色表现小姑娘的活泼可爱;在其间还通过速度的变化增加乐曲的效果,使乐曲表现得灵活生动.

综上所见,智慧的劳动人民在唢呐这个看似简单的小小乐器上,巧用心思,善于发挥,创造出了丰富的民间音乐.唢呐朴实无华,随遇而安,结构简单,表现力却极强,这些特点来自于唢呐的本质——实用性.对于看重效果、注重性价比的劳动人民来说,这不正是一件称心得手的乐器么?

总结:此文是一篇唢呐乐曲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唢呐演奏引用文献:

[1] 朝鲜族和唢呐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朝鲜族和唢呐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2000字
[2] 唢呐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唢呐和祭祀函授毕业论文范文10000字
[3] 乐器演奏方向论文选题 乐器演奏论文题目哪个好
《唢呐音乐的艺术特征》word下载【免费】
唢呐演奏相关论文范文资料